誤會了!其實蜂王才是一個蜂群中的可憐蟲,解析蜂群中的等級制度

2021-01-22 蜂部落

在很多人看來,蜂王是一個蜂群的老大,這點似乎成了真理,不管是老蜂農還是養蜂新手,或者社會人士,只要對蜜蜂有點了解的人都會這麼認為。實際上,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一個秘密,那就是蜂王才是一個蜂群中的可憐蟲。為什麼會這麼說呢?請看蜂部落小編給您慢慢道來。

第一:蜂王的出生由工蜂決定了,不管是自然王臺也好,人造王臺也罷,王臺的產生都是工蜂決定的,所以從這點來看,工蜂的權利是高於蜂王的,要說蜂王主宰了一個蜂群,蜂王是完全可以阻止工蜂育王的,事實證明,蜂王做不到。

第二:在自然王臺中,蜂王的產生還是工蜂決定。我們都知道,蜂王的實際壽命是3到五年,但是這個壽命應該很少有蜂王達到,主要表現在每年都會分蜂的問題上。而這點我們專業養蜂的朋友都知道,如果蜂王不使用人工造王,那麼一年以後蜂王的產卵量就會下降,而我們在養蜂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如果蜂王生命力強,工蜂是不會產卵的。所以從這裡來看,蜂王是達不到工蜂的要求了工蜂才會育王,育王意味著老蜂王要麼被趕走,要麼被滅掉,而決定這兩樣的不是蜂王,而是工蜂。

第三:在分蜂的時候,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問題,分蜂的兩個蜂群蜜蜂數量並不一致,所以這裡面也有工蜂的作用,入股真的是兩個蜂王單挑,那麼工蜂最後不可能出現一部分跟一個蜂王,另一部分跟另一個蜂王的情況,可以想像的是這裡面像是一個擂臺,兩隻蜂王都有一批自己的粉絲,哪個贏了粉絲跟自己走,所以才會出現兩個蜂群數量上存在巨大差別。

第四:這點是小編也沒有想清楚的,究竟這場戰鬥中誰是裁判?或許才是一個蜂群中的關鍵,畢竟蜜蜂分蜂以後的過程是相當順利的,也就是說已經有管理層級進行了分配,那麼究竟這個管理層級是誰?它執掌了什麼?有多大權利?或許只有我們喜歡蜜蜂的朋友們去進一步探索。

這就是為什麼蜂部落的小編要說蜂王才是一個蜂群中的可憐蟲的原因,不過,蜂部落小編絕對相信一點,高手在民間,如果您有不同看法,不妨分享出,讓我們廣大網友也開開眼界。

特別申明:圖片來源與網絡,如有冒犯,敬請聯繫刪除!本文為媒體號為蜂部落的作者原創,除蜂部落的媒體號以外,蜂部落作者未向任何機構或者個人授權,對於惡意轉載或者抄襲的個人或者企業蜂部落將永久保留追訴權,同時也希望網友們尊重原創,對非蜂部落的媒體號發出的文章進行舉報。

相關焦點

  • 失去蜂王的蜂群中,誰在維持蜂群的正常秩序?工蜂潛力被激活?
    對於我們對蜜蜂不了解的朋友來說,很多朋友都認為蜂群中只要沒有了蜂王,整個蜂群的正常秩序就亂了,蜂群也就面臨滅亡。實際上,對於一個蜂群來說, 想要真正的滅亡,其實還真不是那麼容易,對於一個蜂群來說,可能最嚴重的失去蜂王是失去蜂王以後蜂群中連幼蟲都沒有,因為只要蜂群中有幼蟲,工蜂都可以通過幼蟲來培育新的蜂王,所以就算蜂群失去蜂王,也要看蜂群中的具體情況,並不一定意味著蜂群就滅了。
  • 蜂王在蜂群中的什麼地方?如何在蜂群中辨別蜂后?
    蜂后俗稱蜂王、雌蜂、母蜂、女蜂、產卵王等,是一個蜂群的「老大」,不管一個蜂群的規模如何,群勢是強是弱,也一定只有一隻蜂王,蜂王也是整個蜂群中唯一一個擁有繁殖能力和產卵能力的雌性蜂,通過特有的「蜂王信息素」維持著蜂群的秩序,那麼在蜂群中如何辨別風后呢?
  • 揭秘蜂群中的工蜂叛變,真假蜂王各自為政,堪稱昆蟲版戰國七雄
    蜜蜂是無脊椎動物中社會化群居程度最高的昆蟲,其生活中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有著明確的分工,這種等級制度和分工與蜜蜂的三型蜂相適應,可以說蜂群中的三型蜂的產生,實際上就是蜜蜂社會化分工合作的結果,三型蜂的分工讓蜂群向著最有利於種族發展的方向發展,這種發展可以以犧牲蜂群中任何一個級型和任何日齡的蜜蜂作為代價,比如蜂群中的工蜂淘汰老王,驅逐和屠殺雄蜂,在外界缺蜜的時候工蜂拖子,老齡工蜂的偵察蜜源的時候先吃等等
  • 在養殖蜜蜂的過程中把蜂王的翅膀剪了好嗎?會對蜂群有什麼影響?
    在養殖蜜蜂的過程中把蜂王的翅膀剪了好嗎?會對蜂群有什麼影響?在蜜蜂養殖中,我們很多朋友為了避免蜂王飛走,往往會將蜂王的翅膀剪掉來預防蜂王逃跑,依據是剪掉翅膀後的蜂王,如果不發生自然分蜂,中蜂是不會離開巢房的,對於蜂群的穩定有巨大作用。但是很多朋友不知道究竟剪掉蜂王的翅膀後對蜂群有哪些影響,到底剪掉蜂王翅膀的好處有哪些,壞處又有哪些,蜂王的翅膀該不該剪掉很多朋友都搞不清除。
  • 工蜂是蜂群中真正的老大 !
    信州區土蜂繁殖場:蔡呈貴蜂群中真正的老大是工蜂,而不是蜂王。蜂王只不過是被工蜂奴役的一臺「造卵產卵機器」。工蜂從來沒有視蜂王為高高在上的「王」。只是我們人類依照傳統的等級觀在給它牽強附會罷了。蜂王除了發揮「造卵產卵」的重大作用外,另一個作用就是渾身散發著不同作用的信息素。分為上顎腺信息素,背板腺信息素,跗節腺信息素。
  • 蜂群太強大,蜂王找不到怎麼辦?這2個方法可以快速找到蜂王
    蜜蜂已經進入高速發展時期,蜂脾上的子脾房,開始大量出現幼蜂,導致蜂群內部工蜂太密集。蜂巢內部的蜜蜂過於密集,給養蜂人檢查蜂群,帶來許多不便之處,如:提脾檢查蜜蜂容易壓到蜜蜂,工蜂太密集無法清楚觀察子脾情況,蜂量太多不好找蜂王等等。
  • 春季蜂群增長階段中,養蜂場的朋友們要知道蜂群的變化規律(上)
    (本文適合中蜂、意蜂,文章內的圖片來源於網絡)外界的氣候和蜜粉源條件是影響蜂群發展的主要因素。在一年四季中的氣候和蜜粉源植物的變化都是有規律的。這會導致蜂群在一年之中也是有規律變化的。蜂群的周年變化規律是蜂群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適應自然的表現。在野生狀態下的蜂群周年變化非常明顯。蜂群的周年變化規律對生產有利有弊,平時的管理中就要充分利用對生產有利的變化;避免或減少對生產不利的變化。
  • 當蜂群失去了蜂王,會發生啥?爭奪王位大戰開始
    當蜂群失去了蜂王,比如說,蜂群女王不小心殺死了,那麼蜜群就會產生信息素的缺乏。 信息素是一種化學物質,是同一物種的不同人對一種或多種行為反應的一種輸入。以蜜蜂為例,蜂王死了後,蜂群由於缺少了蜂王的氣味,這些工蜂就開始了緊急爭奪蜂王的過程。
  • 中蜂分蜂后失王后怎麼辦?蜂群失王的原因是什麼?
    蜂群失王原因1、病蟲危害:蜜蜂失王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其實就是遇到病蟲害的襲擾了,常見的如:蜜蜂黑子病、白堊病、蜂蟎等多種蜂病都可以讓蜜蜂失王。2、高溫天氣:如果溫度較高,蜂王也會飛逃,所以在高溫時一定要做好降溫措施。3、盜蜂危害:蜂群遇有盜蜂要及時止盜,尤其是意蜂盜中蜂,若制止失時中蜂王就會成為首當其衝的攻擊對象而遭「殺戳」。
  • 養殖中蜂,我們如何去判斷一個蜂群即將要分蜂?
    一個蜂群即將分蜂,其實會在平時,就會流露出很多的徵兆。我們只需要多加留意就會發現。當然,這裡說的是中蜂,既中華蜜蜂,又稱土蜂。這其實是蜜蜂為了適應氣候氣溫變化與地理環境,一種自我調節式的增長繁殖規律。這段時間裡,蜂群在一陣大進蜜之後,所有的巢房都存滿了蜂蜜,起了很多的雄蜂房,成片成片封蓋,目的是在為新出臺的處王準備雄性配偶,為處王交尾做前期準備。所以,有大批量的雄蜂房封蓋,就預示著分蜂情緒與日俱增,越來越濃。
  • 蜂群中,很多蜜蜂的顏色開始發黑,這難道是工蜂老化了?
    如果有太多死去的老峰,並且同時又沒有足夠的幼蜂來補充它們,整個蜂群都會崩潰。若是養蜂人遇到了這種情況,那麼這個蜂群是肯定發展不起來了。許多人發現,有時候蜂群中的蜜蜂會轉變成黑蜂,認為蜂群中黑蜂的出現代表了大量工蜂的老化。這種觀點正確嗎?這些黑蜂又是從哪裡來的?首先就是要確定這個蜂群是否已經走向衰退,就可以確定這個蜂群裡是否有許多老齡化的工蜂了。
  • 蜂群出現哪種蜂王臺?不會產生分蜂熱,養蜂人:「交替王臺」!
    養蜂人在飼養管理蜂群的過程中,會發現蜂群內會出現3種蜂王臺,自然王臺、急造王臺、交替王臺,蜂群內出現前面2種蜂王臺的時候,蜂群的結構會發生變化,導致蜂群出現工蜂熱,但是,當蜂群內出現交替王臺的時候,蜂群不會產生分蜂熱是什麼原因,養蜂人告訴你。
  • 蜂王不會與本群雄蜂交配,工蜂培育雄蜂幹啥?不同蜂群間也有默契
    在上面蜂部落小編提到了一個黑蜂現象,一般在正常情況下,蜂群中並不會出現很多的黑蜂,只有在蜜蜂要分家或者蜂群中的蜂王還沒有交配的情況下,蜂群中才會出現較多的黑蜂,所以這種現象在南方地區比較常見的時間就是在每年的清明節前後。
  • 蜜蜂養殖技術|蜂齡結構對準備分蜂群蜂王產卵量的影響及養殖應用
    蜂群群勢達到一定程度,蜂群有準備分蜂的行為,蜂群分蜂準備過程中,築臺育王前後,蜂王的產卵量有較大的變化,其中在築臺前,蜂王產卵量較大,達到一年中最高峰,而在築臺之後,蜂王產量隨之下降,甚至臨近分蜂停產,意蜂蜂王產卵的變化較中蜂明顯。
  • 為什麼蜂群中有的蜜蜂眼睛是白色?影響蜂群發展嗎?
    導讀:養過蜜蜂的朋友都知道,我們看到的蜜蜂,不管是雄蜂還是工蜂以及蜂王,其眼睛的顏色都差不多,一般是黑色中帶有棕色,這算是蜜蜂眼睛的正常顏色。蜜蜂的眼睛主要由單眼和複眼組成,就我們看見的蜜蜂眼睛來說,其實是無數的單眼構成的複眼,一般數千隻單眼構成一隻複眼,顏色一般都是黑棕色,但是有的細心的朋友在養殖蜜蜂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特別的現象,就是在蜂群中發現了少數蜜蜂的眼睛竟然出現了白色,白色眼睛的蜜蜂一般都是雄蜂,很多朋友搞不清楚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蜂群中出現這樣的蜜蜂對蜂群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呢?
  • 野蜂誘捕,蜂群中雄蜂多是什麼問題?老蜂農這樣說
    新收蜂群的情況上面已經輸了是收捕的蜂群,從蜜蜂的習性上來說,這個信息告訴了我們,這是一個中蜂蜂群,那麼我們就從中蜂蜂群的兩種特點來進行分析,一是找到的蜜蜂蜂群,二是蜜蜂發生自然分蜂的分蜂群,下面我們就從這兩個角度來分析一下為什麼蜂群中會有很多雄蜂,遇到這樣的現象我們又該怎麼處理。
  • 蜂群不可「一日無蜂王」,這4種處理技巧,滿足很多蜂友的需要!
    蜂群出現「失王」的4種處理方法,這裡給大家歸類一下!值得注意可「一日無蜂王」,春季蜂群出現失王的原因有很多,那麼,當蜂群出現失王的情況下,蜂群的採集積極性和哺育積極性會下降,蜂群內還會出現多個蜂王臺,蜂群繁殖發展和採蜜工作會受到影響,如果,養蜂人疏於管理蜂群的工作,隨著新蜂王羽化出房,蜂群還會出現多次自然分蜂的情況,蜂群群勢直線下降。
  • 蜂群不用人工育王,也能實現人工分蜂,做好預留蜂王臺的工作!
    養蜂人在給蜂群進行人工分蜂的過程中,會採用2個管理蜂群的方法,由於養蜂人飼養蜂群的技術有差異,人工育王技術很重要,有利於養蜂人在給蜂群進行人工分蜂的時候,幫助分蜂群獲取優質的產子蜂王。影響蜂王臺品質的2個因素,季節和蜜源對預留蜂王臺品質的影響,值得養蜂人注意養蜂人在給蜂群進行人工分蜂的時候,通常會在春季和秋季進行,這時外界蜜源豐富,蜂群經過繁殖發展,蜂群內工蜂數量較多,蜂巢脾上子圈擴展較好,同時,強群容易出現分蜂熱的情況,強群出現自然王臺,這些蜂王臺的品質較好,經過養蜂人的篩選之後,這些蜂王臺可以介入分蜂群
  • 蜂群裡出現金黃色工蜂,這是什麼原因?告訴你趕緊換蜂王吧!
    這幾年很多本地業餘養殖中蜂的朋友,都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養了很多年的本地土蜂,突然蜂群裡出現純黃色工蜂,感覺很新奇。哪中蜂群裡,出現純黃色的工蜂是怎麼回事?其實在最近一段時間,百事通的蜜蜂也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根據百事通對附近養蜂人的走訪和了解,這個問題其實是我們本地中蜂品種受到外來品種蜜蜂的汙染,品種特性發生改變導致的結果,是一個不怎麼好的現象,出現這種現象會嚴重影響到本地蜂種正常繁育發展,讓本地品種特性受到很大的威脅。
  • 養蜂人預留蜂群內「雙王臺」,給蜂群更換新王和人工分蜂的方法!
    在春季的時候,強群的繁殖能力較強,當蜂群內的蜂王衰老,或者蜂王的產卵能力和控蜂能力下降,導致工蜂在蜂巢脾上挑選3日齡左右的幼蟲,將幼蟲所在的工蜂巢房改造成王臺基,工蜂開始培育新蜂王的工作,這時養蜂人在檢查蜂巢脾的時候可以發現,蜂群內會出現多個「自然交替蜂王臺」,養蜂人為了減少蜂群出現「自然分蜂」的情況發生,可以保留蜂群內的「雙王臺」,不僅可以給蜂群進行更換新蜂王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