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蜂群即將分蜂,其實會在平時,就會流露出很多的徵兆。我們只需要多加留意就會發現。當然,這裡說的是中蜂,既中華蜜蜂,又稱土蜂。

土蜂就是野蜂,本鄉本土生長在森林裡,樹洞中,巖石縫,磚牆裡等等原始環境裡,每當安全的過完冬天以後,蜂群開始復壯,等快到了大流期,蜂群便開始起分蜂熱了。
這其實是蜜蜂為了適應氣候氣溫變化與地理環境,一種自我調節式的增長繁殖規律。這段時間裡,蜂群在一陣大進蜜之後,所有的巢房都存滿了蜂蜜,起了很多的雄蜂房,成片成片封蓋,目的是在為新出臺的處王準備雄性配偶,為處王交尾做前期準備。所以,有大批量的雄蜂房封蓋,就預示著分蜂情緒與日俱增,越來越濃。

而且,子脾也會有大量成蟲封蓋,外面氣溫上升,天氣暖和,工蜂便開始在巢脾下方做王臺,等到蜂王點卵之後,便開始給蜂王減少王漿飼餵量,讓蜂王開始瘦身,讓身體變輕,為做好分蜂出巢後飛行做準備著。
當等到王臺封蓋以後,採集蜂工作便開始變慢,變得懶散,不再積極,蜂群變得異常的安靜,就像屈膝做俯衝的等著發動哨聲響起的運動員一樣。

所以,在一段時間的大進蜜過後,蜂群就會忽然變得出勤慢下來了,變得異常的安靜,就預示著,幾天之內,將會出現分蜂。
於是,在某個上午十點過後,太陽照到蜂群的時候,或者是下午,太陽西移,正好照到蜂巢門的時候,蜂群像流水一樣的湧出來,所有的蜜蜂,圍著蜂巢位置打轉,盤旋,就是預示著在等蜂王出巢,然後保駕護航的,在蜂巢附近的某個樹枝,或者是屋簷等等能遮雨避風的位置停下來結團。

這時,整個分蜂行動便完結。我們如果有措施,便是收蜂,然後過箱。如果沒有及時處理,幾個小時後,偵察蜂找到了新居住的地址,蜂群便會飛走,一個新的蜜蜂王國即將誕生。
我是民間養蜂人,根據個人經驗,大概總結了上面的幾點蜂群即將分蜂的特徵:即流蜜期,大量起雄,蜂群過旺,蜜粉充足,氣候暖和氣溫上升,忽然怠工,蜂王瘦身減肥,七大因素。
養殖中蜂趣事與技術分享,歡迎新朋友與老鐵指教留言,了解關注。
鄉村趣事,茶餘飯後,閒聊扯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