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中蜂我們要做到去老留新,才能讓蜂群發展壯大安全越冬

2020-12-05 蜜蜂小林

大家好我是小林,今天又來嘮叨幾句關於蜂群老脾更換的問題,非常感謝大家忙裡抽閒來觀看小林嘮叨。蜂巢是蜂群生活和繁殖後代的處所,事實上蜜蜂的一生幾乎都是圍繞蜂巢進行的,如果沒有蜂窩蜂群不但不能培育出新蜂,而且也無法儲存食物以備不時之需,蜂巢的好壞決定蜂群的質量和產蜜量的高低。在養蜂時,要時刻關注蜂巢的變化。中蜂抗巢蟲能力差,對蜂巢很有講究,尤其在越冬期間天氣較冷時,要提早做好準備,把巢脾按新老進行排列,以便順利將老巢脾及時抽出,不然的話將影響蜂群安全越冬。

老巢脾過多不利於蜂群越冬

巢脾越好蜜蜂發展越快,巢脾過老傳熱能力越差。在高溫季節,蜜蜂對老巢脾保護差,蠟蛾常喜歡在巢脾上產卵,牽絲作繭,毀壞幼蟲。老養蜂者每年都進行多次換脾,以減少巢蟲危害。特別到了冬天,蜜蜂停止活動時,中蜂對老脾進行大量破壞,會影響蜂群安全越冬。

箱內巢脾如何按新老進行排列,以便及時抽脾?當蜜蜂巢脾老了,我們就要進行更換了,但是一些老舊的巢脾上還有蜂蜜和蜜蜂的幼蟲,直接丟掉又浪費也不捨得,那應該怎麼辦?小林認為在飼養過程中不論何時,箱內巢脾都必須按新老順序進行排列擺放:老脾放在箱內最後邊,帶黃色的巢脾放在中間,有半截新脾的放在前面,以利於抽脾。查蜂時把要換掉的老舊巢脾提起來檢查一下,看看蜂王在不在這上面,蜂王基本上都不會在老脾上面,但是也有偶然所以最好是檢查仔細。

如果蜂王不在這塊老舊巢脾上,就把它放在保溫板外,靠近保溫板處就行了,也不必理會老舊巢脾上的蜜蜂,等過幾天查看一下這塊老舊巢脾有沒有起急造王臺,起急造王臺就清理掉,有時候會起急造王臺,通常情況老脾上不會起臺但是也有偶然,所以小林每次都檢一遍。等到蜜蜂把老舊巢脾上面的蜂蜜搬回去了,或者封蓋子出來了,我們就可以把這塊老舊巢脾拿出來進行處理了,這樣就不會造成浪費。讓蜜蜂自己採入箱內。越冬期間,要保持中蜂特別密集,如果外界蜜源好,儘量多造新脾,中蜂王都有喜新厭舊的毛病,只有蜂王產卵多蜂群才會興旺。

中蜂利用新脾越冬,才能保證蜂群安全

中蜂對巢脾特別講究,只有新脾才能適應它的生活條件,安全,又省飼料。越冬前,要想盡一切辦法讓蜂群多造新脾越冬,秋冬季節,我地蜜粉源比較豐富,有黃花,柃木,枇杷,野菊花和各種野花。對箱內巢脾,只要是斷子脾,就可抽出放在外面,使蜂特別密集;外面有蜜粉進時,工蜂會營造自然脾。

但要根據各地蜜粉源情況,決定抽脾數量,只要外界有蜜源中蜂就會造新脾的。老舊巢脾拿出來也不要隨意的丟棄,隨意的丟棄是給巢蟲提供生存,巢蟲可是危害中蜂的一大害。我們把老舊巢脾化蠟處理,把老脾用個網袋裝起來積攢多了就可以提取裡面的蜂蠟,把袋子直接放進鍋裡煮一邊煮一邊擠壓,蜂蠟就會從袋子裡溢出來漂浮在水面,我們可以把水面的蜂蠟弄出來不要小看蜂蠟,可以用來誘蜂,而且蜂蠟也是有人回收的,純蜂蠟價格好像也挺高的,這無疑又讓我們養殖蜜蜂多了一筆收入。抓住有利時機多造新脾來更換舊脾,是養好中蜂關鍵措施之 一。造脾是蜜蜂的本能,特別是中蜂喜愛新脾,厭惡舊脾,蜂王也 愛在新脾上產卵,所以飼養中蜂必須年年更換巢脾。

中蜂造脾必須具備適宜的溫度和良好的蜜粉源條件,同時要抓住蜂群內有較多泌蠟蜂和適宜的時機造脾促進蜂群快速發展壯大,春季蜂群更換新蜂后的 繁殖期、主要蜜源進人花期而蜂群未發生分蜂熱之前、大流蜜時期 以及發生自然分蜂收捕回來的蜂群,都是插礎造脾的好時機。一群中蜂每年要爭取修造8張的新脾,才能達到年年更換巢脾的目標。以上是小林的個人觀點,不足之處還請評論區補充,我們一起交流一起學習一起進步。喜歡小林的評論區給個贊,加關注吧!感謝大家賞臉看我嘮叨。

相關焦點

  • 養殖中蜂,我們如何去判斷一個蜂群即將要分蜂?
    一個蜂群即將分蜂,其實會在平時,就會流露出很多的徵兆。我們只需要多加留意就會發現。當然,這裡說的是中蜂,既中華蜜蜂,又稱土蜂。自然蜂群土蜂就是野蜂,本鄉本土生長在森林裡,樹洞中,巖石縫,磚牆裡等等原始環境裡,每當安全的過完冬天以後,蜂群開始復壯
  • 蜜蜂養殖技術|貯蜜在蜂群越冬過程中的作用及貯備方法
    蜂群越冬過程的飼料主要是蜂蜜,越冬後期,外界溫度回暖,自然粉源將出現時,需要加入適量的花粉,滿足蜂群育兒需要。適時貯備優質充足的越冬貯蜜直接影響蜜蜂的安全過冬。在蜂群貯蜜的過程中應了解和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 蜜蜂養殖技術|越冬蜂培育期盜蜂的判斷與識別方法
    秋季越冬蜂培育期是蜂群發生盜蜂概率較高的時間段,一旦發生盜蜂,不利於適齡越冬蜂的培育,應通過蜜蜂、蜂群的行為等作出判斷和識別。3、盜蜂隱蔽性徵兆盜蜂已經發展到後期。如果發現巢門附近死蜂較多,雖沒看到巢門前大的激烈撕咬場面,但依然有少量的抵抗在發生,說明被盜的蜂群已經基本失去了抵抗能力,任由盜蜂出入盜蜜。和平盜。
  • 中蜂越冬蜂培育期蠟螟的活動規律及防治措施
    在蜂群越冬蜂培養期,蠟螟對蜂群造成直接危害的是幼蟲期的蠟螟,俗稱巢蟲、棉蟲。蠟螟的生活環境與蜜蜂較為相似,他們在巢脾上活動,尤其在子脾上活動,蛀食巢脾,損害蜂蛹和幼蟲,又使成蜂不能安寧。
  • 蜜蜂養殖技術|越冬蜂培育期胡蜂活動規律及管理應用
    秋季越冬蜂的培養期,外界蜜粉源適中,氣候溫暖走勢向低,巢內貯蜜量要求較高等特點,適合蜜蜂繁殖,同時也是其他敵病害活動頻繁的時期,應人為採取措施,幫助蜂群排除幹擾,為蜂群繁殖大量、適齡、健康越冬蜂提供適宜環境。
  • 越冬蜂為啥有的死亡有的成活?專家揭秘真相,昆蟲的母愛也偉大
    在蜜蜂養殖中,專業的養蜂人在輔助蜜蜂過冬的時候通常會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培育適齡越冬蜂,這個技術冬季越長的時間採用越多,冬季越長的地方,培育適齡越冬蜂也更加重要,可以說直接關係到蜜蜂是否可以安全越冬,這成了專業化養殖蜜蜂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技能。
  • 活不見蜂,死不見屍,蜜蜂越冬後為何神秘消失?關鍵在秋末
    關鍵在秋末 記得在今年春繁的時候,蜂部落小編和一位朋友檢查朋友的蜂群,在蜂群裡面發現了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本來蜜蜂很多的蜂群,越冬竟然失敗了,更為奇特的是,本來越冬的時候蜂群裡面的蜜蜂很多的, 但是在越冬過後不但蜂群裡面沒有剩餘多少蜜蜂,就連蜜蜂的屍體都看不到,這讓蜂部落小編和蜂友都感覺很奇怪。
  • 中蜂養殖:蜂群自然分蜂
    當氣候溫暖、外界蜜粉源充足、群勢發展旺盛、群內產生雄蜂和培育王以後,老蜂王和一部分蜜蜂即會飛離原巢,到新的地方營巢,將原巢留給即將出臺的新王和剩下的那部分蜜蜂,於是原來的一群蜜蜂即變成兩群蜜蜂,這就是「自然分蜂」。
  • 春季蜂群增長階段中,養蜂場的朋友們要知道蜂群的變化規律(上)
    (本文適合中蜂、意蜂,文章內的圖片來源於網絡)外界的氣候和蜜粉源條件是影響蜂群發展的主要因素。在一年四季中的氣候和蜜粉源植物的變化都是有規律的。這會導致蜂群在一年之中也是有規律變化的。在了解了蜂群周年變化規律中每一時期的特點之後,根椐提高蜂場產量的最終目的,來明確每一個的任務,才能制定出相應的管理措施。在明確了任務和目的前提下,採取正確的管理措施,從而使蜂場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一、蜂群的恢復期 蜂群的恢復期一般出現在越冬後的1.5-2個月。
  • 讓蜂群造交替王臺,不讓蜂群產生分蜂熱,怎麼樣才能做到,看這裡
    蜂友們一起學養蜂,右上角「關注」蜂群內不會無緣無故出現蜂王臺,隨著蜂群群勢壯大,蜂群內蜂王的控蜂能力不足,隨著外界蜜源逐漸增加,蜂群容易出現分蜂熱的情況,工蜂在蜂群內不斷的建造蜂王臺,這時蜂群的採集能力和哺育能力都會受到影響
  • 蜜蜂養殖技術|中蜂較意蜂多次自然分蜂的原因分析及應對思路
    中蜂群較意蜂群卵巢易發育及撫育性強導致中蜂較意蜂愛分蜂、好分蜂(具體分析參看前文內容),而中蜂群在分蜂準備中、後期(造臺育王至分蜂發生前),蜂王的產卵量大及分蜂后剩餘蜂量(留原群蜜蜂數量)多,導致中蜂群較意蜂更容易出現二次自然分蜂,甚至更多次自然分蜂。
  • 越冬前蜜蜂什麼時候斷子?如果你不知道當地時間,這招全國通用
    雖然說義大利蜂在我國養殖的人多,技術成熟,但是新增加的養蜂人也多,而且為了生產蜂王漿,有的養蜂人也將義大利蜂定地養殖,尤其是這種養殖方式,如果管理不當,很容易造成飼料損失,甚至導致蜂群越冬失敗,而想要保證蜂群成功越冬,最好的辦法就是培育充足適齡越冬蜂,而這裡面需要卡住一個時間點,那就是斷子的時間,這是一個比較關鍵的技術。
  • 帶你了解東北黑蜂的養殖知識,東北黑蜂是我國養殖的主要蜂種之一
    聽說過大熊貓自然保護區,揚子鱷自然保護區,東北虎自然保護區可您聽說過東北黑蜂自然保護區嗎。東北黑鋒長得什麼樣,國家為什麼要給他設立專門的保護區呢?帶著種種疑問,我們這篇文章帶你了解東北黑蜂。了解了蜂場選址的要求,要想養殖東北黑蜂,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引進蜂群了,引進蜂群首先要注意時間,最好的時間就是購進蜂群後有一個主要蜜源的花期。你要是在東北養殖黑蜂,那就選擇在椴樹開花之前引進蜂群,這樣能夠保證蜂群飼料的儲備和培育適齡蜂。另外在引進蜂群時還要注意選擇品質優良的蜂群,這樣的蜂群裡的蜂王年輕產卵力強,從外形上看具有胸寬腹長健壯的特點。
  • 蜜蜂養殖技術|中蜂意蜂黑蜂等蜂種的形態及生活習性
    中蜂的蜂王體表般呈黑色, 也有少數腹部是暗紅色,體長的平21.22mm,其腹部三節常伸出翅後,工蜂體表黑色, 腹部具有黃褐色的環節,被褐色絨毛,體長平均12.4mm,吻長平均5.1mm,翅膀長可覆蓋腹部末節,雄蜂俗稱黑蜂,體長平均13.5毫米,翅膀發達,又長又覺。中蜂是我國士生土長的蜂種。
  • 養蜂人預留蜂群內「雙王臺」,給蜂群更換新王和人工分蜂的方法!
    養蜂人在預留蜂群內「雙王臺」的時候,當「雙王臺」內的新蜂王依次羽化出房,養蜂人可以選擇在第一個新蜂王交尾成功,新蜂王開始產卵之後,養蜂人開始進行人工分蜂的工作,將新蜂王和2框~3框帶蜂巢脾提入新蜂箱,這時讓第二個新蜂王留在原群,養蜂人等待第二個新蜂王出巢進行交尾工作。養蜂人可以通過這些管理蜂群的方法,幫助蜂群內新蜂王交尾工作的順利進行。
  • 蜜蜂養殖技術|中蜂雙王群的三個缺點及改進措施
    中蜂雙王群具有強群特性,繁殖力強、越冬安全,產量高,抗病能力強等特點,但是在實際的養殖過程中,很少有中蜂養殖者採用雙王群的形式飼養,原因是中蜂獨有的一些特性限制,如果採用意蜂雙王群的方法進行飼養和管理,中蜂雙王群呈現出的三個缺點。
  • 虎頭蜂的被徵服之路
    它正蹲守在蜜蜂的蜂箱入口處,虎入羊群一般,撕咬小蜜蜂,咬死一隻,扔到一邊,再去咬下一隻。但是我們的記者老郭今天就要徒手抓蜂,他到底是何來勇氣。不穿任何護具,赤手空拳抓虎頭蜂,記者老郭之所以敢如此冒險,是因為眼前的這種蜂就是當地人養在溫棚裡的,不過呢,它屬於雄蜂,不咬人的,這雄蜂是一種什麼蜂呢?
  • 蜂是吃花粉好還是吃白糖好?蜜蜂要怎樣養殖才能多產蜜呢?
    一般餵的不是蜂蜜或花粉以及一些花粉的替代品,而是用白糖煮製的糖漿,當成餵養蜂的飼料。②獎勵性飼喂。當外界開花比較少的時候,蜂群外出採集活動比較少時,定時定量的給予獎勵性的飼喂,使其誤以為外界有花開了,引蜂出洞。應用好的話,可以讓蜂群興奮起來,蜂王多產卵,蜂群也能得到快速發展壯大,為花期的到來準備力量。
  • 中蜂分蜂后失王后怎麼辦?蜂群失王的原因是什麼?
    在每年的春季繁殖過程中,中蜂是我們日常養殖中常見的蜂種之一,春季不僅是採蜜的大流蜜期,也是蜂群開始分蜂、擴大種群的時期,咱們每個養蜂人的養殖情況各有不同,在分蜂技術上也各有各的辦法,對於新手來說,我們應該怎麼來保證順利分蜂呢?下面跟隨趣蜜蜂小編一起來了解下中蜂分蜂失王后怎麼辦吧!
  • 蜜蜂的自殺性防禦機制,一生辛勤的工蜂,性命在蜂群中卻不值一提
    實際上,直到1940年代才有人了解這一點,當時社會生物學的理論飛速發展,尤其是利他主義和親屬選擇,人們認為這是根據遺傳學來進行的。蜜蜂自殺性防禦的是最底層的工蜂至於為什麼刺完敵人要留下尾針。一是因為將刺痛和相連的毒腺一起留在敵人的皮膚上實際上比刺入敵人並迅速撤回的刺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