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蜜蜂養殖中,專業的養蜂人在輔助蜜蜂過冬的時候通常會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培育適齡越冬蜂,這個技術冬季越長的時間採用越多,冬季越長的地方,培育適齡越冬蜂也更加重要,可以說直接關係到蜜蜂是否可以安全越冬,這成了專業化養殖蜜蜂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技能。
其實只要是在蜜蜂過冬前沒有死亡的蜜蜂,我們都可以稱為是越冬蜂,而養蜂人專門培育出來過冬的蜜蜂,才能叫做適齡越冬蜂,很多朋友就搞不清楚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越冬的蜜蜂有的死亡有的存活?為什麼適齡越冬蜂會成為寒冷地區蜜蜂是否可以順利越冬的關鍵,今天蜂部落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這一問題。
什麼是適齡越冬蜂?
既然今天我們的主角是適齡越冬蜂,我們先來說說這個概念,究竟什麼是適齡越冬蜂呢?實際上,所謂的適齡越冬蜂是養蜂人在冬季快要到來的時候專門培育的一批蜜蜂,這些蜜蜂沒有採集過花蜜,也沒有哺育過幼蟲,在冬季只要條件充足,理論上根本就不會死亡。
一般來說蜜蜂的壽命隨著工作強度的不同而變化,正常情況下工蜂壽命通常為1到2個月,但是如果工蜂沒有經過哺育和採集任務,其壽命就可以達到6個月以上,養蜂人正是培育了這樣的蜜蜂,導致冬季哪怕有幾個月的時間,蜜蜂也能安然度過,這些蜜蜂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適齡越冬蜂。
為什麼適齡越冬蜂壽命那麼長?
其實這個問題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重點,同樣是越冬蜂,吃的一樣,環境一樣,為什麼有的適齡越冬蜂在冬季死亡,有的卻活了下來,僅僅是因為年齡問題嗎?很顯然不是這樣的,如果按照蜜蜂壽命從1個月到6個月這個區間來算,說是壽命影響很顯然說不過去,這才是蜂部落小編要說的昆蟲的母愛也偉大的真正原因。
這裡面很多朋友都會想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經歷過採蜜和哺育的蜜蜂,其壽命就會大弧度減短,而沒有經歷過採蜜和採集的蜜蜂,壽命卻能大弧度的延長。
1939年,蜜蜂研究人員洛特馬爾證明了進入冬季的蜜蜂的蛋白質存儲在脂肪體細胞中,這些蛋白質少量被蜜蜂冬季消耗,大量的被蜜蜂在冬季末期的時候用來培育蜜蜂幼蟲;1946年、1950年的時候,蜜蜂研究人員毛裡茨歐證明了工蜂的壽命主要取決於脂肪體細胞中的蛋白質儲備,蛋白質的儲備又取決於蜜蜂從事的工作;1954年,在毛裡茨歐的實驗中,它通過實驗證明了進行過哺育工作的蜜蜂活了60天、沒有進行過哺育工作的蜜蜂活了188天,哺育蜂的咽腺和脂肪體發育較快,沒有哺育過幼蟲的工蜂這些器官在4到6周後達到發育最高峰,並且在實驗期內停留在這個水平。
通過這個事實我們不難發現,其實工蜂的壽命基本上就是因為哺育和採蜜消耗的,因為工蜂開始工作的順序是先作為哺育蜂,然後作為採集蜂,所以它們的壽命的縮短,完全就是因為這兩項工作的開展,可見工蜂雖然這蜂群裡很霸道,但是在哺育後帶上,還真算得上是一位稱職的「母親」。
如何培育適齡越冬蜂
既然適齡越冬蜂對我們的蜜蜂養殖那麼重要,很多朋友就想,在實際養殖中我們該如何培育適齡越冬蜂呢?
實際上,適齡越冬蜂也就是從秋季的時候開始培育,我們想要培育出較多的適齡越冬蜂,最好的辦法就是適時斷子,這個時間一定要卡好,因為就算再有經驗的養蜂人,也難以做到越冬蜂群裡面的蜜蜂全部都是適齡越冬蜂的, 最多就是最大可能的提升適齡越冬蜂的數量,不但可以減少我們的飼料消耗,還可以增加我們蜜蜂越冬的成功率,更是有利於第二年的春繁,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在實際上養殖中,有經驗的養蜂人通常是根據自己的經驗來進行蜂王囚禁,這樣蜂群中沒有幼蟲了,工蜂自然就不用進行哺育工作,而蜂群裡面大量沒有出房的幼蟲,長大後就全部都是沒有進行過哺育工作的蜜蜂,這些蜜蜂將會成為第二年春繁的主力軍,至於時間的控制,如果我們沒有具體的數據,可以通過觀察蜂王產卵的情況來判斷,當我們發現蜂王產卵培育出的蜜蜂已經沒有死亡的多的時候,說明這個時候我們再培育適齡越冬蜂已經不合算了,可以進行囚王斷子了(隨著冬季的到來,溫度下降,蜂王產卵受到溫度影響,產卵數量也會下降)。
以上就是今天蜂部落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全部內容,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下方分享您的看法,喜歡的朋友點個關注,我們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