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冬蜂為啥有的死亡有的成活?專家揭秘真相,昆蟲的母愛也偉大

2021-01-12 蜂部落

在蜜蜂養殖中,專業的養蜂人在輔助蜜蜂過冬的時候通常會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培育適齡越冬蜂,這個技術冬季越長的時間採用越多,冬季越長的地方,培育適齡越冬蜂也更加重要,可以說直接關係到蜜蜂是否可以安全越冬,這成了專業化養殖蜜蜂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技能。

其實只要是在蜜蜂過冬前沒有死亡的蜜蜂,我們都可以稱為是越冬蜂,而養蜂人專門培育出來過冬的蜜蜂,才能叫做適齡越冬蜂,很多朋友就搞不清楚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越冬的蜜蜂有的死亡有的存活?為什麼適齡越冬蜂會成為寒冷地區蜜蜂是否可以順利越冬的關鍵,今天蜂部落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這一問題。

什麼是適齡越冬蜂?

既然今天我們的主角是適齡越冬蜂,我們先來說說這個概念,究竟什麼是適齡越冬蜂呢?實際上,所謂的適齡越冬蜂是養蜂人在冬季快要到來的時候專門培育的一批蜜蜂,這些蜜蜂沒有採集過花蜜,也沒有哺育過幼蟲,在冬季只要條件充足,理論上根本就不會死亡。

一般來說蜜蜂的壽命隨著工作強度的不同而變化,正常情況下工蜂壽命通常為1到2個月,但是如果工蜂沒有經過哺育和採集任務,其壽命就可以達到6個月以上,養蜂人正是培育了這樣的蜜蜂,導致冬季哪怕有幾個月的時間,蜜蜂也能安然度過,這些蜜蜂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適齡越冬蜂。

為什麼適齡越冬蜂壽命那麼長?

其實這個問題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重點,同樣是越冬蜂,吃的一樣,環境一樣,為什麼有的適齡越冬蜂在冬季死亡,有的卻活了下來,僅僅是因為年齡問題嗎?很顯然不是這樣的,如果按照蜜蜂壽命從1個月到6個月這個區間來算,說是壽命影響很顯然說不過去,這才是蜂部落小編要說的昆蟲的母愛也偉大的真正原因。

這裡面很多朋友都會想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經歷過採蜜和哺育的蜜蜂,其壽命就會大弧度減短,而沒有經歷過採蜜和採集的蜜蜂,壽命卻能大弧度的延長。

1939年,蜜蜂研究人員洛特馬爾證明了進入冬季的蜜蜂的蛋白質存儲在脂肪體細胞中,這些蛋白質少量被蜜蜂冬季消耗,大量的被蜜蜂在冬季末期的時候用來培育蜜蜂幼蟲;1946年、1950年的時候,蜜蜂研究人員毛裡茨歐證明了工蜂的壽命主要取決於脂肪體細胞中的蛋白質儲備,蛋白質的儲備又取決於蜜蜂從事的工作;1954年,在毛裡茨歐的實驗中,它通過實驗證明了進行過哺育工作的蜜蜂活了60天、沒有進行過哺育工作的蜜蜂活了188天,哺育蜂的咽腺和脂肪體發育較快,沒有哺育過幼蟲的工蜂這些器官在4到6周後達到發育最高峰,並且在實驗期內停留在這個水平。

通過這個事實我們不難發現,其實工蜂的壽命基本上就是因為哺育和採蜜消耗的,因為工蜂開始工作的順序是先作為哺育蜂,然後作為採集蜂,所以它們的壽命的縮短,完全就是因為這兩項工作的開展,可見工蜂雖然這蜂群裡很霸道,但是在哺育後帶上,還真算得上是一位稱職的「母親」。

如何培育適齡越冬蜂

既然適齡越冬蜂對我們的蜜蜂養殖那麼重要,很多朋友就想,在實際養殖中我們該如何培育適齡越冬蜂呢?

實際上,適齡越冬蜂也就是從秋季的時候開始培育,我們想要培育出較多的適齡越冬蜂,最好的辦法就是適時斷子,這個時間一定要卡好,因為就算再有經驗的養蜂人,也難以做到越冬蜂群裡面的蜜蜂全部都是適齡越冬蜂的, 最多就是最大可能的提升適齡越冬蜂的數量,不但可以減少我們的飼料消耗,還可以增加我們蜜蜂越冬的成功率,更是有利於第二年的春繁,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在實際上養殖中,有經驗的養蜂人通常是根據自己的經驗來進行蜂王囚禁,這樣蜂群中沒有幼蟲了,工蜂自然就不用進行哺育工作,而蜂群裡面大量沒有出房的幼蟲,長大後就全部都是沒有進行過哺育工作的蜜蜂,這些蜜蜂將會成為第二年春繁的主力軍,至於時間的控制,如果我們沒有具體的數據,可以通過觀察蜂王產卵的情況來判斷,當我們發現蜂王產卵培育出的蜜蜂已經沒有死亡的多的時候,說明這個時候我們再培育適齡越冬蜂已經不合算了,可以進行囚王斷子了(隨著冬季的到來,溫度下降,蜂王產卵受到溫度影響,產卵數量也會下降)。

以上就是今天蜂部落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全部內容,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下方分享您的看法,喜歡的朋友點個關注,我們明天見。

相關焦點

  • 活不見蜂,死不見屍,蜜蜂越冬後為何神秘消失?關鍵在秋末
    活不見蜂,死不見屍,蜜蜂越冬後為何神秘消失?關鍵在秋末 記得在今年春繁的時候,蜂部落小編和一位朋友檢查朋友的蜂群,在蜂群裡面發現了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本來蜜蜂很多的蜂群,越冬竟然失敗了,更為奇特的是,本來越冬的時候蜂群裡面的蜜蜂很多的, 但是在越冬過後不但蜂群裡面沒有剩餘多少蜜蜂,就連蜜蜂的屍體都看不到,這讓蜂部落小編和蜂友都感覺很奇怪。
  • 蜜蜂養殖技術|越冬蜂培育期盜蜂的判斷與識別方法
    秋季越冬蜂培育期是蜂群發生盜蜂概率較高的時間段,一旦發生盜蜂,不利於適齡越冬蜂的培育,應通過蜜蜂、蜂群的行為等作出判斷和識別。當這些偵查蜂混進蜂箱,吸飽蜂蜜返巢後,引來作盜的蜜蜂進行攻擊性作盜,被盜群巢門附近秩序混亂,被盜群的守衛蜂成倍增加,在巢門口與作盜群廝殺,巢門附近蜜蜂亂飛、爬行、咬殺,地上出現許多翅膀受損,殘缺,有的雙雙抱啃而死。
  • 昆蟲也偉大,蜂王即將死亡時幹的3件事,件件悲涼
    一直以來,關於蜂王的自然死亡受到很多蜜蜂愛好者的好奇,尤其是在蜂王自然交替的時候,究竟交替後的老蜂王去了哪?最後是怎麼死的?一直都是很多蜜蜂愛好者想要知道的,那麼究竟自然死亡的蜂王,最後是怎麼死的呢?蜂王在即將死亡的時候幹了3件事,可以說是件件偉大。
  • 蜜蜂記憶力強,為啥冬天搬動蜂箱以後第二年就忘了?真相是這樣的
    其實並非這樣,今天蜂部落小編就來給大家揭開真相。冬天蜂群中的蜜蜂結構我們都知道,蜜蜂是一種高度社會化的群居昆蟲,分為工蜂、雄蜂、蜂王三種蜜蜂,那麼是不是說一年四季蜂群中都是這個結構呢?顯然不是的。對於冬天來說,由於溫度較低,蜂群中的蜂王會停止產卵,而作為蜂群中只負責遺傳物質傳遞的雄蜂,在冬季蜂群中是沒有的,也就是說,在冬季的時候,實際上蜂群中有的蜜蜂只有工蜂和蜂王。
  • 蜜蜂養殖技術|越冬蜂培育期胡蜂活動規律及管理應用
    秋季越冬蜂的培養期,外界蜜粉源適中,氣候溫暖走勢向低,巢內貯蜜量要求較高等特點,適合蜜蜂繁殖,同時也是其他敵病害活動頻繁的時期,應人為採取措施,幫助蜂群排除幹擾,為蜂群繁殖大量、適齡、健康越冬蜂提供適宜環境。
  • 肉食性蜂怎麼度過冬天?
    其他不會採花釀蜜的蜂種,無論是植食性的,肉食性的還是雜食性的,是沒有辦法儲存食物越冬的。在寒冷的冬天,所有的昆蟲都只能蟄伏起來停止活動,那些個大兇猛的馬蜂之類,也只能停止活動。不能儲存食物,不能除外覓食,肯定就會面臨挨餓的風險。漫長的冬天這樣不能儲存食物的蜂種豈不都會餓死了。
  • 《風語咒》母愛是這個世界最為偉大的力量!
    在動畫臨近結局的時候,朗明才得知了真相,那個攻擊鎮子的兇獸其實就是自己母親,而朗明復明的原因,就是梅冉以自己變成饕鬄的食物為代價,換取的來自於饕鬄實現願望的能力。而且梅冉就算變成了兇獸之後也沒有忘記兒子的存在,她特地趕回村子,在村子裡到處尋找,只是為了再看兒子一眼,並且最後確認兒子朗明是不是真的恢復了視力,直到看到朗明並且確認了兒子已經能看到之後,兇獸狀態下的梅冉在扭頭離去,準備去等待死亡,實現自己兌換的代價!
  • 中蜂越冬蜂培育期蠟螟的活動規律及防治措施
    在蜂群越冬蜂培養期,蠟螟對蜂群造成直接危害的是幼蟲期的蠟螟,俗稱巢蟲、棉蟲。蠟螟的生活環境與蜜蜂較為相似,他們在巢脾上活動,尤其在子脾上活動,蛀食巢脾,損害蜂蛹和幼蟲,又使成蜂不能安寧。
  • 新王產卵後不久為啥離開蜂群死亡?鎖定3個方向,輕鬆找到答案
    關於新蜂王開產後不久爬出巢門死去的問題,蜂部落小編認為正常的蜂群發生這種現象的可能並不大,就連蜂王單獨的出現的情況也比較少,但是並不是說沒有可能出現蜂王單獨離開蜂巢死亡的情況,下面我們就具體來看一下。蜂王單獨在蜂箱外出現的時間蜜蜂是高度社會化群居的昆蟲,蜂群中被分為蜂王、雄蜂、工蜂三個級型的蜜蜂,它們的社會化群居,主要就是通過三型蜂的協調搭配,緊密合作而又明確分工來完成,所以說一個蜂群中的蜜蜂雖然多,但是如果一個蜂群想要存在下去,不管是工蜂還是蜂王以及雄蜂,它們都是沒有獨立生存的能力的,獨立生存都只有死亡
  • 動物界的偉大母愛!大象竟會哺乳三年?
    動物界的偉大母愛!大象竟會哺乳三年?母愛是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的一種情感,在廣泛的動物界,母愛不容忽視——有些動物為了確保幼崽健康成長,甚至會做出一些令人敬畏不已的舉動。快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動物界的偉大母愛吧!
  • 專家揭秘:萬不可大意
    我們都知道,蜜蜂是一種卵生昆蟲,不管是專業的蜜蜂研究人員還是我們普通的養蜂人,見過蜜蜂的朋友都知道,蜜蜂只會產卵不會出仔。古往今來,蜜蜂是卵生昆蟲已經是可以說是一個定論,是一個毫無爭論的事實。俗話說天下之大、無奇不有。最近蜂部落小編就接到了蜂友的求助,有位養蜂的朋友給蜂部落小編發了一張圖片和一個視頻。
  • 地球上本沒有「人」,那第一個人是怎麼有的?專家揭開其真相
    地球上本沒有「人」,那第一個人是怎麼有的?專家揭開其真相 2020-11-22 13:49 來源:科技看天下
  • 《家園保衛戰》:感恩偉大的母愛,唱響一曲母愛的讚歌
    偉大的母愛~無論是我們還是大自然中的動物們,母愛是永恆的話題,也是一次次唱響的母愛讚歌。在我們的社會中,總是能夠看到很多感人的母愛新聞,同樣在大自然界也有很多感人至深的母愛故事。紐西蘭作者蓋伊·海和插畫家瑪格麗特·託蘭就攜手一起創作了感人至深的《家園保衛戰》,讓人再一次地感受母愛的偉大。
  • 為啥蜜蜂有時溫馴有時暴躁?難道蜜蜂也有小情緒?真相是這樣的
    今天蜂部落小編就來給大家揭開真相。蜜蜂是真有脾氣還是假有脾氣?如果我們發現蜜蜂時而脾氣暴躁時而溫馴,我們首先應該搞清楚蜜蜂到底是突然出現脾氣暴躁還是一直都是脾氣暴躁的,如果是突然出現,很有可能是我們的操作不當引發蜜蜂的攻擊,如果是長期的脾氣暴躁,那就只能說明我們的蜜蜂就是一個暴脾氣了。
  • ...韓國|大黃蜂|looney|美國|華盛頓州|高橋|蜂群|昆蟲|大虎頭蜂
    目前,科學家們尚不清楚這些昆蟲是如何飛來美國的。它們出現後迅速在社交媒體上走紅,這也引起了人們的警惕。這些綽號為「殺人大黃蜂」的昆蟲原產於東亞和日本,因大量捕殺蜂群而臭名昭著。大虎頭蜂的大毒刺能釋放出毒液,可以致人死亡:在日本,平均每年有30到50人死於大虎頭蜂的叮咬。2013年,大虎頭蜂數量異常之多,僅在中國一個省就造成42人死亡。
  • 真相來了
    關於這種說法,蜂部落認為是不嚴謹的,因為在實際養殖中對造成蜜蜂死亡卻對人無害的蜜源植物是存在的,比如茶花蜜蜜蜂容易引發蜜蜂爛子,但是茶花蜜人是可以消化的,對人並沒有影響,所以這種說法並不能證明野菊花蜜蜂吃了就沒有問題,只是在蜜蜂養殖中很多專業人士都把野菊花當成輔助蜜源。既然野菊花對蜜蜂沒有危害,那麼為什麼又會出現野菊花對蜜蜂有危害,容易跨群和越冬困難的說法呢?
  • 蜜蜂越冬,越是暖和的地方越是應該保溫,為啥?直接影響春繁
    對於養蜂來說,我們都知道秋季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間,因為秋季要培育適齡越冬蜂,中蜂要滅巢蟲,意蜂要殺蟎,所以在養蜂業上有「一年之計在於秋」的說法,對於有經驗的養蜂人來說,最注重的都是秋季,而沒有經驗的養蜂人,反而最害怕冬季。
  • 蜂群中有守衛蜂,蟻群中為啥沒有「守衛蟻」?螞蟻智慧也不差
    說起蜜蜂和螞蟻相信我們每個人都不陌生,由於蜜蜂是自然界中主要的授粉昆蟲,又能釀出甜蜜可口的蜂蜜,蜜蜂雖然擁有比螞蟻更強的攻擊力,但是最後蜜蜂還是成了人類的好朋友。但是見過螞蟻的朋友都知道,螞蟻的洞口的螞蟻數量非常少,甚至有一種故意把洞口隱藏起來的感覺,但是蜜蜂的洞口不一樣,雖然蜜蜂在選擇巢穴的時候會把巢穴選擇在隱蔽的地方,但是只要居住下去,洞口就會有大量的守衛蜂守衛。
  • 越冬前蜜蜂什麼時候斷子?如果你不知道當地時間,這招全國通用
    雖然說義大利蜂在我國養殖的人多,技術成熟,但是新增加的養蜂人也多,而且為了生產蜂王漿,有的養蜂人也將義大利蜂定地養殖,尤其是這種養殖方式,如果管理不當,很容易造成飼料損失,甚至導致蜂群越冬失敗,而想要保證蜂群成功越冬,最好的辦法就是培育充足適齡越冬蜂,而這裡面需要卡住一個時間點,那就是斷子的時間,這是一個比較關鍵的技術。
  • 蜜蜂出勤,為什麼有的蜜蜂採蜜,有的蜜蜂空手?蜜蜂的分工有什麼不同?
    關於蜜蜂在出勤的過程中有的帶粉回來,有的空手而歸,這些職蜂有沒有分工不同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這必然是蜜蜂的分工造成的,但是就蜜蜂的習性來說,上面提到了一個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