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不見蜂,死不見屍,蜜蜂越冬後為何神秘消失?關鍵在秋末
記得在今年春繁的時候,蜂部落小編和一位朋友檢查朋友的蜂群,在蜂群裡面發現了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本來蜜蜂很多的蜂群,越冬竟然失敗了,更為奇特的是,本來越冬的時候蜂群裡面的蜜蜂很多的, 但是在越冬過後不但蜂群裡面沒有剩餘多少蜜蜂,就連蜜蜂的屍體都看不到,這讓蜂部落小編和蜂友都感覺很奇怪。
我們都知道,冬季的時候蜜蜂是不會冬眠的,而是通過集體抱團的方式,大量進食蜂蜜,增加新陳代謝來共同抵禦寒冬,到了第二年春季天氣變暖後又出來活動,蜜蜂的這種生活方式,像極了我們人類,也讓我們人類也佩服,哪怕是零下幾十攝氏度的地方,蜜蜂同樣可以安全的度過冬天,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奇蹟。
雖然說蜜蜂在冬季的時候不會冬眠,但是冬季的時候天氣冷了蜜蜂也不會外出活動,而是依靠存儲的蜂蜜來度過整個冬季,按照這個道理,如果冬季的蜜蜂死亡,蜜蜂的屍體也只能殘留在蜂箱裡面,如果沒有經過我們人工清掃,蜂箱裡面應該有很多死蜂才對。
那麼強群的蜜蜂,為什麼在越冬過後為什麼會大量減少,那些消失的蜜蜂,都去了哪呢?根據蜂部落小編的觀察,之所以會出現強群越冬後蜜蜂神秘消失,主要與我們的保溫方式有關。
過度保溫成了蜜蜂冬季神秘消失的推手
我們都知道,現代化的蜜蜂養殖,在蜜蜂越冬之前要進行蜂箱的包裝,避免蜜蜂在冬季的時候凍著了,但是具體該怎麼包裝,其實並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因為蜜蜂的現代化養殖進程實在太快,大致很多養蜂人都還明白過來,只是知道了有這麼一種養殖技術,所以都在進行嘗試。
關於蜜蜂冬季的保溫,常見的有室內越冬,室外越冬幾種情況,其實都針對了不同的氣候條件,主要是以溫度作為依據的。
採用室內越冬的地方,都是外界環境冬季比較惡劣的地方,比如出現超低溫的地方,而有的地方冬季又不能,連保溫都不用,有的地方卻時冷時熱,反而這種地方最容易出現問題。
根據蜂部落小編的觀察,如果蜜蜂在冬季的時候神秘消失,基本上都是保溫過度造成的,如果蜜蜂因為管理的原因死亡,一般都會遺留在蜂箱內,或者就被工蜂清理在巢門口附近。
之所以在冬季的時候蜜蜂神秘消失,主要是因為採用了人工的保溫,導致蜜蜂對外界的溫度變化產生了誤判,所以在冬季的時候飛出蜂箱,而蜜蜂飛出蜂箱以後溫度急劇下降,導致沒有飛回的能力,最終死在蜂箱外面,導致我們發現蜜蜂大量的減少,最後卻生不見蜂,死不見屍。
為何蜜蜂神秘消失現象中蜂尤為明顯?
如果我們細心觀察會發現,只要出現蜜蜂冬季越冬神秘消失,基本上都是中蜂蜂群居多,那麼為什麼意蜂蜂群不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蜂部落小編認為主要由下面兩個原因造成。
專業度問題
意蜂的養殖一般都是團隊養殖或者家庭養殖,帶有較為標準的管理方式,技術可以比較規範,而且區域性特點並不大,所以意蜂的養殖,基本上不會出現越冬結束後蜜蜂神秘消失。
蜜蜂習性問題
中蜂是還沒怎麼怎麼馴化的蜂種,直到今天還保留著比較原始的習性,在每個區域的中蜂,對當地的氣候條件非常熟悉,習性也符合了當地的環境,導致中蜂區域性特點非常明顯,根本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可以用在中蜂身上,導致我們一些不是很冷的地方,養蜂人又擔心蜜蜂冬季的時候凍著,所以過度保溫,導致蜂王在冬季的時候沒有停產,工蜂繼續採蜜,最後凍死在外面。
為啥關鍵在於秋末?
我們都知道,蜜蜂過冬,所有的準備工作都是在秋季末完成,不管是準備飼料還是包裝越冬,一般都在秋季末完成,所以具體我們包裝越冬的時候,有沒有保溫過度,蜂脾比例是否恰當,直接關係到冬季蜜蜂是否可以安全越冬。
在蜜蜂安全越冬問題上,蜂部落小編認為提供充足的食物,可能比過度的保溫更加重要,蜜蜂對溫度有很強的調節能力,這種調節能力的基礎是蜂群中有充足的蜂蜜,所以想要蜜蜂安全越冬,一般講究寧冷勿熱。
所以我們在給蜜蜂準備過冬的時候,最好還是參考一下當地有經驗的養蜂人採用的方式,尤其是中蜂,這非常重要。然後根據當地的溫度條件,選擇是採用室內越冬還是室外越冬,蜂路多寬、群勢多大,這樣我們的蜂群越冬自然可以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