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養殖技術|貯蜜在蜂群越冬過程中的作用及貯備方法

2020-12-04 毛氏部落

蜂群越冬過程的飼料主要是蜂蜜,越冬後期,外界溫度回暖,自然粉源將出現時,需要加入適量的花粉,滿足蜂群育兒需要。適時貯備優質充足的越冬貯蜜直接影響蜜蜂的安全過冬。在蜂群貯蜜的過程中應了解和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一、貯蜜在越冬蜂群中的作用

1、越冬期蜂群箱內外狀態

蜂群進入越冬期,外界溫度降低,蜜粉源消失,除個別暖日外,蜜蜂不外出,巢門處無守衛和扇風蜜蜂,巢外呈現寂靜狀態。箱內蜜蜂結團,近似球形,蜂團的緊促程度隨溫溼度變化,一般,溫溼度較高時,蜂團較鬆散,溫溼度較低時,蜂團較緊促,蜂團中央溫度最高,變化相對恆定,溫度由內向外擴散降低。

2、貯蜜的作用

生活基本需要。蜜蜂是群居動物,越冬蜂團的蜜蜂處於半蟄伏狀態,新陳代謝和能量代謝最低,維持最小消耗保證生命存在。

維持蜂團溫度需要。越冬期外界的溫度較低,甚至很低,越冬蜂團中央的蜜蜂通過吸食蜂蜜,產生熱量,分別維持蜂團中央及外表相對恆定的溫度,不隨外界溫度的變化。

緩衝作用。越冬蜂群的貯蜜是液體並含有一定量的水分,當蜂團的外圍溫度與外界溫度溫差較大時,大量的貯蜜構築了一個一個的溫度變化緩衝區,阻止巢內熱量的散失和延緩巢內溫度的急劇變化。

二、越冬蜂群飼料的儲備量

越冬蜂群應有充足的優質飼料,意蜂如按每框蜂計算,越冬期在2個月左右的貯蜜不少於2千克,在2~4個月的不少於2.5千克,在4個月以上的不少於3千克;中蜂食量小,貯蜜量可適當減少,越冬期環境惡劣(溫度偏低或偏高)的貯蜜量可適當增加。

蜂群在越冬初期應抽調花粉脾,避免越冬期溫度高時出現蜂王早產卵現象。

三、蜂群越冬貯蜜的

1、自然貯蜜方法

全年最後一個採蜜期,要為蜂群越冬準備足夠的蜜脾,以避免臨到越冬時給蜂群飼餵糖量過大,增加工蜂的工作負擔,導致其早衰。選留蜜脾的方法是當地最後一個大蜜源流蜜時,選留脾面平整、無雄蜂房、繁殖過幾代蜂的優質巢脾,貯滿蜜放在蜂巢的邊上,讓其封蓋,然後提出來放在室內空蜂箱中保存,待需要時加入蜂群。對這些保存的蜜脾和粉脾應妥善消毒保管,同時注意防止巢蟲。

2、人工飼餵儲蜜的時機

根據往年經驗及越冬群勢的大小,確定蜂群越冬貯蜜量。一般在越冬蜂培育結束時,蜂群的越冬貯蜜也結束。另外,剛出房的幼蜂成長消耗貯蜜量較大,這部分消耗不在越冬貯蜜計劃之列,因此,實際貯蜜量應大于越冬貯蜜量。一般一脾幼蜂成長需要消耗一脾貯蜜。

在越冬蜂培養的過程中,每次加入產卵用脾之前都是飼餵糖漿貯蜜的最佳時間,最晚的貯蜜飼餵時間應該在最後一批越冬蜂羽化出房前10天完成,使新出房的工蜂不參加釀蜜工作。

3、人工飼餵貯蜜的方法

每次在加入產卵用脾前,調整巢內巢脾,抽出多餘巢脾,貯蜜用脾靠邊,短時間(不超過三天)連續,高濃度大量糖漿飼喂,每次飼餵量為蜜蜂採食積極性消失為止,初次飼餵應選擇傍晚工蜂停止活動後進行,避免發生盜蜂。

越冬飼料的質量與蜂群安全越冬關係很大。優質的蜂蜜,大部分被蜜蜂消化吸收,後腸積糞少,有利於蜜蜂越冬。如果飼料質量差,不被蜜蜂消化的物質多,後腸積糞多,過多的糞便使蜜蜂不安,不能很好結團。嚴重時還會導致蜜蜂下痢,使蜂群不能順利越冬。因此,蜂群補餵越冬飼料,應為不易結晶的優質潔淨蜂蜜,或優質白砂糖。越冬飼料中不能含有甘露蜜等不利于越冬的劣質飼料,更不能用紅糖、飴糖等作為越冬飼料。

結束語;蜂蜜是蜜蜂維持基本生命活動的能量源,在越冬期充足優質的貯蜜,是蜂群抵禦外界惡劣環境,安全越冬的保障。

相關焦點

  • 蜜蜂養殖技術|分區飼養後引導蜂群集中貯蜜的3個方法
    一般,在蜜蜂養殖過程中為了實現子蜜分離,都會採用分區飼養的方式,要麼採用立式繼箱飼養法,要麼採用臥式分區法,這樣做的好處能使蜂兒與貯蜜分離,具有貯蜜效率高,取蜜時不傷蜂兒,易於管理等優點,但是在實際應用中並非理想。
  • 蜜蜂養殖技術|野菊花對蜜蜂有危害嗎
    雖然野菊花的浸出液具有殺蟲活性,但是蜜蜂只採菊花蕊的分泌物(蜜和粉),況且在蜜蜂採集野菊花蜜粉的過程中,也沒有發現有蜜蜂的異常反應及死蜂現象發生。因此,毛氏部落認為,野菊花對蜜蜂個體沒有傷害。而在今年,野菊花花期的日平均氣溫在15℃左右,高溫接近30℃,野菊花蜜粉源充足,蜜蜂採集積極,如果蜂群不進行繁殖,蜂王控產,越冬蜂的消耗大,容易造成越冬期蜂群的群勢較小。因此,堅持野菊花花期蜂群採蜜繁殖和控王不採蜜,總有對蜂群傷害的時候。
  • 蜜蜂養殖技術|蜂群首次自然分蜂后新群的特點及管理方法
    一、蜂群首次分蜂新群的特徵1、蜂量在分蜂群中,由於蜂王具有多雄交配及交配雄蜂精液量隨機,因此,蜂群都是由數個同母異父的亞家庭組成,導致新群中老蜂王和原群中王臺與蜂群中蜜蜂個體親緣關係指數不同(僅討論雌性蜜蜂),如果從春繁開始沒有換王的情況下,老蜂王與蜂群中所有的已經羽化的蜜蜂及未羽化的蜂兒之間親緣關係指數均為
  • 蜜蜂養殖技術|空巢脾對蜂群採蜜量的影響及分析
    提示:在規模化養殖中,蜂群加入繼箱時,以整體多箱體為單位,繼箱內布滿巢脾。結果。在流蜜期,加入蜂群中的巢脾完整程度越高,蜂群的產蜜量越高。二、空巢脾對蜂群採蜜量影響分析1、蜂量消耗(泌蠟與育兒關係)蜜蜂的泌蠟工作與培育幼蟲有密切的關係,泌蠟的高峰期正好哺育幼蟲最多的時期。
  • 蜜蜂養殖技術|越冬蜂培育期盜蜂的判斷與識別方法
    秋季越冬蜂培育期是蜂群發生盜蜂概率較高的時間段,一旦發生盜蜂,不利於適齡越冬蜂的培育,應通過蜜蜂、蜂群的行為等作出判斷和識別。一、蜂群發生盜蜂的判斷方法對盜蜂的判斷就是判斷蜂群是否發生了盜蜂。二、蜂群發生盜蜂的識別方法盜蜂的識別就是已經確認蜂群發生盜蜂后,辨別作盜群和被盜群,以便採取措施止盜、防盜。
  • 蜜蜂養殖過程中,雄峰出現怎麼辦?給大家分享一些養蜂的經驗
    這兩年蜜蜂市場也是越來越多的人想加入進來。從新加入進來的人來看有很多人對於養殖蜜蜂來說都是新手對於蜜蜂的養殖技術,基本上都是由以前的長輩對自己的耳口相傳,並沒有進行實際操作。這些情況都基本導致新手加入蜜蜂市場當中虧本而歸的原因。今天就針對於這種情況,給這些大家分享一些養蜂的經驗。分群蜜蜂分群歷來都是整個蜜蜂群的頭等大事兒。
  • 在養殖蜜蜂的過程中把蜂王的翅膀剪了好嗎?會對蜂群有什麼影響?
    在養殖蜜蜂的過程中把蜂王的翅膀剪了好嗎?會對蜂群有什麼影響?在蜜蜂養殖中,我們很多朋友為了避免蜂王飛走,往往會將蜂王的翅膀剪掉來預防蜂王逃跑,依據是剪掉翅膀後的蜂王,如果不發生自然分蜂,中蜂是不會離開巢房的,對於蜂群的穩定有巨大作用。但是很多朋友不知道究竟剪掉蜂王的翅膀後對蜂群有哪些影響,到底剪掉蜂王翅膀的好處有哪些,壞處又有哪些,蜂王的翅膀該不該剪掉很多朋友都搞不清除。
  • 養殖中蜂我們要做到去老留新,才能讓蜂群發展壯大安全越冬
    中蜂抗巢蟲能力差,對蜂巢很有講究,尤其在越冬期間天氣較冷時,要提早做好準備,把巢脾按新老進行排列,以便順利將老巢脾及時抽出,不然的話將影響蜂群安全越冬。老巢脾過多不利於蜂群越冬巢脾越好蜜蜂發展越快,巢脾過老傳熱能力越差。在高溫季節,蜜蜂對老巢脾保護差,蠟蛾常喜歡在巢脾上產卵,牽絲作繭,毀壞幼蟲。
  • 蜜蜂養殖技術|人工分群與自然分蜂蜜蜂工作積極性的分析及應用
    在春末夏初,蜂群群勢達到一定程度,蜂群容易發生自然分蜂,自然分蜂不僅能增加自然界蜜蜂種群數量,對養蜂者而言,分蜂時間合理,也能增加蜂產品產量,提高蜜蜂養殖經濟效益,但是,自然分蜂對於蜜蜂規模化養殖來說,會導致蜂場原有的秩序被打破,不止一群發生分蜂時,使蜂養蜂者手忙腳亂,因此,在養蜂實踐中,養蜂者常用人工分群的方法代替自然分蜂
  • 蜜蜂養殖技術|越冬蜂培育期胡蜂活動規律及管理應用
    秋季越冬蜂的培養期,外界蜜粉源適中,氣候溫暖走勢向低,巢內貯蜜量要求較高等特點,適合蜜蜂繁殖,同時也是其他敵病害活動頻繁的時期,應人為採取措施,幫助蜂群排除幹擾,為蜂群繁殖大量、適齡、健康越冬蜂提供適宜環境。
  • 蜜蜂養殖技術|蜂群春季冷暖過渡期的特點
    養蜂的三個主要條件是氣候、蜜粉源和蜂群,在氣候條件滿足時,蜜粉源基本也不存在問題,因此,氣候因素對養蜂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氣候是指天氣在較長時間內的變化規律,而溫度是天氣變化更為準確的描述,是養蜂活動的時間表。
  • 蜂頭領 部分蜜源植物蜂群花期管理(下)
    四、 柿樹花期蜂群管理柿樹多在山區和丘陵,加之此時氣候乾旱,放蜂場地應選在背風、背陰,水源充足的地方,最好有椿樹等粉源植物同時開花的地方。柿花期除適當取蜜外,主要是為棗花期培育幼蜂和封蓋子脾和貯備花粉脾。
  • 越冬前蜜蜂什麼時候斷子?如果你不知道當地時間,這招全國通用
    在蜜蜂養殖中有這麼一句話,那就是沒有一種養蜂技術是可以全國通用的,這句話其實說明的是蜜蜂的區域性特點,雖然說蜜蜂的習性哪裡的都相同,但是由於受到不同區域和不同蜂種的影響,在不同的環境下,蜜蜂表現出來的習性也略有差異,比如南方地區基本上沒有冬季,北方地區11月份左右就進入了冬季,所以兩地的相同時間的養蜂方法自然不同
  • 蜜蜂養殖技術|中蜂雙王群的三個缺點及改進措施
    中蜂雙王群具有強群特性,繁殖力強、越冬安全,產量高,抗病能力強等特點,但是在實際的養殖過程中,很少有中蜂養殖者採用雙王群的形式飼養,原因是中蜂獨有的一些特性限制,如果採用意蜂雙王群的方法進行飼養和管理,中蜂雙王群呈現出的三個缺點。
  • 活不見蜂,死不見屍,蜜蜂越冬後為何神秘消失?關鍵在秋末
    關鍵在秋末 記得在今年春繁的時候,蜂部落小編和一位朋友檢查朋友的蜂群,在蜂群裡面發現了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本來蜜蜂很多的蜂群,越冬竟然失敗了,更為奇特的是,本來越冬的時候蜂群裡面的蜜蜂很多的, 但是在越冬過後不但蜂群裡面沒有剩餘多少蜜蜂,就連蜜蜂的屍體都看不到,這讓蜂部落小編和蜂友都感覺很奇怪。
  • 蜂群大流蜜期內自然分蜂有效利用的3個方法
    外界蜜粉源尚可,蜂群群勢達到一定程度,易發生自然分蜂,自然分群能增加蜂群的數量,有利於擴大蜜蜂養殖規模。同時分蜂群主要由休閒蜂組成,生理日齡較年輕,壽命長,能夠從事巢內的採集、哺育、造脾等各項工作,且效率高。早期的自然分蜂最有價值,因為它能在流蜜期前恢復群勢,並能充分利用大流蜜,生產和貯備大量的蜂蜜。
  • 蜜蜂養殖技術|根據不同蜜源狀況防止自然分蜂的三種人工分群方法
    人工分群是防止蜜蜂自然分蜂的有效措施,根據不同的蜜源狀況採取恰當的人工分群方法,縮小了蜂群群勢,不使蜂群積累分蜂必須的過剩幼蜂,使蜂群長時間處於群勢增長階段,這樣做不僅能增加蜂群的數量,多培育採集蜂,更能充分有效利用蜜源,提高蜂蜜產量。
  • 中蜂養殖:胡蜂對蜂群的危害
    胡蜂是蜜蜂的大敵,特別是南方山區蜂場,在夏秋蜜粉源缺乏的季節,常因胡蜂為害而遭到巨大的損失,當野外蜜粉源豐富的時候,胡蜂也採食花蜜和花粉,很少侵犯蜜蜂。但到入夏以後,胡蜂已經大量繁殖,此時若蜜粉源缺乏,它們就轉來集中為害蜜蜂,在野外或巢門前捕殺蜜蜂,劫食蜜囊中的貯蜜,或以蜜蜂的肌體飼餵其幼蟲。如果大胡蜂咬破巢門大批侵入蜂箱後,蜜蜂全群無法抵禦時就會被迫逃群。
  • 蜜蜂養殖技術|中蜂意蜂黑蜂等蜂種的形態及生活習性
    一、中蜂的形態及生活習性中蜂即中華蜜蜂的簡稱,原產我國,是東方蜜蜂的一個地理亞種, 分布在我國南北各地以及印度、東南亞、朝鮮、日本等地。長期以來,它以非凡的生命力和顧強的抗逆性,善於利用零星的蜜粉源,造脾強喜新脾、抗寒抗病,群勢小、產蜜量低、不採膠、怕擾易逃、分蜂性強(中蜂的優缺點是與意蜂比較而言),即使活框養殖,也屬於野生品種。中蜂在我國各地的自然條件下生存和發展起來。尤其是在我國的山地,地形複雜,氣候無常,晝夜溫差大,南溼北旱,冬冷西幹。
  • 蜜蜂養殖技術|蜂齡結構對準備分蜂群蜂王產卵量的影響及養殖應用
    蜂群群勢達到一定程度,蜂群有準備分蜂的行為,蜂群分蜂準備過程中,築臺育王前後,蜂王的產卵量有較大的變化,其中在築臺前,蜂王產卵量較大,達到一年中最高峰,而在築臺之後,蜂王產量隨之下降,甚至臨近分蜂停產,意蜂蜂王產卵的變化較中蜂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