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群越冬過程的飼料主要是蜂蜜,越冬後期,外界溫度回暖,自然粉源將出現時,需要加入適量的花粉,滿足蜂群育兒需要。適時貯備優質充足的越冬貯蜜直接影響蜜蜂的安全過冬。在蜂群貯蜜的過程中應了解和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一、貯蜜在越冬蜂群中的作用
1、越冬期蜂群箱內外狀態
蜂群進入越冬期,外界溫度降低,蜜粉源消失,除個別暖日外,蜜蜂不外出,巢門處無守衛和扇風蜜蜂,巢外呈現寂靜狀態。箱內蜜蜂結團,近似球形,蜂團的緊促程度隨溫溼度變化,一般,溫溼度較高時,蜂團較鬆散,溫溼度較低時,蜂團較緊促,蜂團中央溫度最高,變化相對恆定,溫度由內向外擴散降低。
2、貯蜜的作用
生活基本需要。蜜蜂是群居動物,越冬蜂團的蜜蜂處於半蟄伏狀態,新陳代謝和能量代謝最低,維持最小消耗保證生命存在。
維持蜂團溫度需要。越冬期外界的溫度較低,甚至很低,越冬蜂團中央的蜜蜂通過吸食蜂蜜,產生熱量,分別維持蜂團中央及外表相對恆定的溫度,不隨外界溫度的變化。
緩衝作用。越冬蜂群的貯蜜是液體並含有一定量的水分,當蜂團的外圍溫度與外界溫度溫差較大時,大量的貯蜜構築了一個一個的溫度變化緩衝區,阻止巢內熱量的散失和延緩巢內溫度的急劇變化。
二、越冬蜂群飼料的儲備量
越冬蜂群應有充足的優質飼料,意蜂如按每框蜂計算,越冬期在2個月左右的貯蜜不少於2千克,在2~4個月的不少於2.5千克,在4個月以上的不少於3千克;中蜂食量小,貯蜜量可適當減少,越冬期環境惡劣(溫度偏低或偏高)的貯蜜量可適當增加。
蜂群在越冬初期應抽調花粉脾,避免越冬期溫度高時出現蜂王早產卵現象。
三、蜂群越冬貯蜜的
1、自然貯蜜方法
全年最後一個採蜜期,要為蜂群越冬準備足夠的蜜脾,以避免臨到越冬時給蜂群飼餵糖量過大,增加工蜂的工作負擔,導致其早衰。選留蜜脾的方法是當地最後一個大蜜源流蜜時,選留脾面平整、無雄蜂房、繁殖過幾代蜂的優質巢脾,貯滿蜜放在蜂巢的邊上,讓其封蓋,然後提出來放在室內空蜂箱中保存,待需要時加入蜂群。對這些保存的蜜脾和粉脾應妥善消毒保管,同時注意防止巢蟲。
2、人工飼餵儲蜜的時機
根據往年經驗及越冬群勢的大小,確定蜂群越冬貯蜜量。一般在越冬蜂培育結束時,蜂群的越冬貯蜜也結束。另外,剛出房的幼蜂成長消耗貯蜜量較大,這部分消耗不在越冬貯蜜計劃之列,因此,實際貯蜜量應大于越冬貯蜜量。一般一脾幼蜂成長需要消耗一脾貯蜜。
在越冬蜂培養的過程中,每次加入產卵用脾之前都是飼餵糖漿貯蜜的最佳時間,最晚的貯蜜飼餵時間應該在最後一批越冬蜂羽化出房前10天完成,使新出房的工蜂不參加釀蜜工作。
3、人工飼餵貯蜜的方法
每次在加入產卵用脾前,調整巢內巢脾,抽出多餘巢脾,貯蜜用脾靠邊,短時間(不超過三天)連續,高濃度大量糖漿飼喂,每次飼餵量為蜜蜂採食積極性消失為止,初次飼餵應選擇傍晚工蜂停止活動後進行,避免發生盜蜂。
越冬飼料的質量與蜂群安全越冬關係很大。優質的蜂蜜,大部分被蜜蜂消化吸收,後腸積糞少,有利於蜜蜂越冬。如果飼料質量差,不被蜜蜂消化的物質多,後腸積糞多,過多的糞便使蜜蜂不安,不能很好結團。嚴重時還會導致蜜蜂下痢,使蜂群不能順利越冬。因此,蜂群補餵越冬飼料,應為不易結晶的優質潔淨蜂蜜,或優質白砂糖。越冬飼料中不能含有甘露蜜等不利于越冬的劣質飼料,更不能用紅糖、飴糖等作為越冬飼料。
結束語;蜂蜜是蜜蜂維持基本生命活動的能量源,在越冬期充足優質的貯蜜,是蜂群抵禦外界惡劣環境,安全越冬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