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養殖技術|蜂群春季冷暖過渡期的特點

2020-11-25 毛氏部落

養蜂的三個主要條件是氣候、蜜粉源和蜂群,在氣候條件滿足時,蜜粉源基本也不存在問題,因此,氣候因素對養蜂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氣候是指天氣在較長時間內的變化規律,而溫度是天氣變化更為準確的描述,是養蜂活動的時間表。

一、養蜂冷暖期的劃分

根據專家測定,意蜂巢哺育區的溫度為34.4~34.8℃,而中蜂巢哺育區的溫度為37.7~35.1℃,一般將候平均氣溫(5天為一候,候平均氣溫即5天內的日平均氣溫的平均值,氣象學上通常用一天中02時、08時、14時和20時,4個時刻的氣溫相加後平均作為一天的平均氣溫(即4個氣溫相加除以4),也可以粗略簡化為上午10時氣溫、加下午5時氣溫除以2)11~25℃時,為養蜂的溫暖期,低於11℃為養蜂的低溫期,高於25℃為養蜂的高溫時期。

二、春季冷暖過渡期氣候特點

春季低溫期,夜間溫度較低,白天溫度不高,外界蜜粉源較少,蜂群撫育量少,整體狀態收斂,蜂群生活平穩,容易管理。

春季溫暖期,白天逐長,氣溫逐漸升高,日最低溫也大幅升高,外界蜜粉源植物開花較多,蜂群生活興旺,撫育積極,群勢發展快,是蜂群年繁殖和蜂產品生產的主要時期。

春節冷暖過渡期,氣候變化導致溫度變化幅度大,晝夜溫差懸殊,蜂群應激反應強烈,中蜂易出現爛子病,意蜂易出現爬蜂病,管理難度較大。

三、蜂群冷暖過渡期結束的標誌

蜂群在低溫期開始初繁,初繁結束後轉入繁殖發展期(繁殖中期),在適宜幼蜂飛行日,有較多的蜜蜂認巢排洩飛行(也稱鬧巢),表明蜂群初繁基本結束,渡過低溫期。

四、蜂群冷暖過渡期群勢的變化

1、意蜂

意蜂低溫期初繁時蜂群緊促,至成片封蓋子出現時(封蓋子本身產生熱量),蜂團逐漸鬆散,除突然降溫外,一般不再緊密結團。期間部分越冬蜂死亡,但蜂群群勢與初繁時相當,隨著溫度的升高,與新蜂的羽化出房,群勢逐漸增長。

2、中蜂

中蜂較意蜂結團性更強,雖然中蜂在同一地區較意蜂早進入初繁,但低溫期初繁群勢小,蜂王產卵量少,好結團等特性,致使低溫期期卵圈有限,即使是在封蓋子出現後,中蜂短時間鬆散,群勢似乎增長,但是隨著越冬蜂的死亡,護脾蜂減少,結團更為緊密,整體群勢減少明顯,常出現託子現象(成蜂清理受凍子脾),尤其是突然降溫後或倒春寒來襲。

一般,初繁的群勢越弱,初繁育兒量越大,蜂群的群勢下降越明顯。

五、蜂群冷暖過渡期的風險

在蜂群冷暖過渡期,蜂群中容易出現新、老蜂數量和工作交替中的空檔,輕則出現撫育質量下降,重則出現春衰、爛子或其他蜂病。

因此,應在蜂群冷暖過渡期前採取相應的措施,降低蜂群過渡期的風險,實現快速,平穩過渡。

提高初繁開始時蜂群的群勢。在上一年秋季提高越冬蜂培育的質量和冬季提高越冬蜂越冬的質量,在當年的初繁時平群、合併等提高初繁群勢。

降低越冬蜂的勞動強度,延長越冬蜂壽命。從蜂群開始越冬至蜂群的發展期時間內的貯蜜性飼餵以蜜脾最佳,儘量不獎勵性飼喂,做好恰當的保溫(為不同工作性質的蜂群提供適宜的溫度),控制好蜂群的育兒量等。

結束語:蜂群春季冷暖期過渡期是蜂群周年群勢最小的時期,也是蜂群由弱變強的關鍵時期,根據此期氣候變化的特點及蜂群的特點,採取恰當的措施,延長越冬蜂壽命,實現快速春繁。

相關焦點

  • 蜜蜂養殖技術|蜂群首次自然分蜂后新群的特點及管理方法
    蜂群發生分蜂后,老王及遷飛蜜蜂在新址形成新群,王臺、蜂兒及剩餘蜜蜂在原址形成原群。新群與原群由不同的蜜蜂組成,具有完全不同的特點和行為趨向,應採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應對。一、蜂群首次分蜂新群的特徵1、蜂量在分蜂群中,由於蜂王具有多雄交配及交配雄蜂精液量隨機,因此,蜂群都是由數個同母異父的亞家庭組成,導致新群中老蜂王和原群中王臺與蜂群中蜜蜂個體親緣關係指數不同(僅討論雌性蜜蜂),如果從春繁開始沒有換王的情況下,老蜂王與蜂群中所有的已經羽化的蜜蜂及未羽化的蜂兒之間親緣關係指數均為
  • 蜜蜂養殖技術|空巢脾對蜂群採蜜量的影響及分析
    提示:在規模化養殖中,蜂群加入繼箱時,以整體多箱體為單位,繼箱內布滿巢脾。結果。在流蜜期,加入蜂群中的巢脾完整程度越高,蜂群的產蜜量越高。二、空巢脾對蜂群採蜜量影響分析1、蜂量消耗(泌蠟與育兒關係)蜜蜂的泌蠟工作與培育幼蟲有密切的關係,泌蠟的高峰期正好哺育幼蟲最多的時期。
  • 蜜蜂養殖技術|蜂齡結構對準備分蜂群蜂王產卵量的影響及養殖應用
    根據觀察和研究發現,影響蜂王在蜂群準備分蜂築臺前後產卵量變化的主要因素是蜂群內蜜蜂的蜂齡結構和巢內的產卵用脾,後者已經做過詳細分析,本文就前者展開分析,供蜂友參考。一、對準備分蜂群蜂王產卵量變化的觀察觀察對象:準備20箱意蜂,10箱作為實驗群,10箱作為對照群,20箱都是已經築臺並在臺內剛產過卵準備分蜂的蜂群。
  • 蜜蜂養殖技術|分區飼養後引導蜂群集中貯蜜的3個方法
    一般,在蜜蜂養殖過程中為了實現子蜜分離,都會採用分區飼養的方式,要麼採用立式繼箱飼養法,要麼採用臥式分區法,這樣做的好處能使蜂兒與貯蜜分離,具有貯蜜效率高,取蜜時不傷蜂兒,易於管理等優點,但是在實際應用中並非理想。
  • 蜜蜂春繁,外界缺少蜜源,如何讓蜜蜂快速繁殖?養蜂人常用這3招
    在蜜蜂開始人工養殖以後,蜜蜂養殖開始更加規範,出現了野生蜜蜂所沒有的各種養殖方式。我們都知道,蜜蜂分為野生蜜蜂和人工養殖的蜜蜂,由於野生蜜蜂是生長在野外,是屬於自身自滅的情況,所以野生蜜蜂並不受到人們的幹擾,並不存在我們常說的這些養殖技術。
  • 蜜蜂養殖技術|中蜂意蜂黑蜂等蜂種的形態及生活習性
    它在我國東北的特點是蜂王產卵力強,蜂群春季發展快,夏季群勢強大;採集力很強,不僅善於採集流蜜充沛的蜜粉源,又能利用零星蜜粉源;泌蠟造脾和生產王漿的性能也較好;而且抗寒力強,在東北有良好的越冬性能;抗幼蟲病,性情較溫順,不易發生盜蜂。但是不耐熱,在低緯度地區繁殖力較低,不能維持大群,易感染麻痺病。
  • 蜜蜂養殖,怎樣讓蜜蜂安全度過夏天
    夏天已經到了,炎熱的天氣讓人很不舒服,我們都會讓炎熱的天氣弄得很不舒服,何況是蜜蜂呢?根據我們飼養的蜂種不同,一般要麼就是定地養殖,要不就是趕花期採蜜又或者是小轉加上定地養殖的方式。第二七月到八月可以說是蜜蜂最難熬的時間,溫度高,外界的蜜源也容易枯竭,又是病蟲疾病高發的時間。雖然說北方的夏季有大量的蜜源,但是也因為各地所以分布也不同。對於一些缺蜜源的風蜂農來說,整個夏季的蜜蜂幾乎是度過了三個月沒有蜜源的時間。所以對整個夏季來說,南方地區越夏,而北方地區則在大流蜜。
  • 蜜蜂養殖技術|人工分群與自然分蜂蜜蜂工作積極性的分析及應用
    在春末夏初,蜂群群勢達到一定程度,蜂群容易發生自然分蜂,自然分蜂不僅能增加自然界蜜蜂種群數量,對養蜂者而言,分蜂時間合理,也能增加蜂產品產量,提高蜜蜂養殖經濟效益,但是,自然分蜂對於蜜蜂規模化養殖來說,會導致蜂場原有的秩序被打破,不止一群發生分蜂時,使蜂養蜂者手忙腳亂,因此,在養蜂實踐中,養蜂者常用人工分群的方法代替自然分蜂
  • 蜂群中為啥會出現成串的蜜蜂?幼蜂在做遊戲?蜜蜂智慧不簡單
    ,蜂群中出現成串的蜜蜂,實際上是有時間限制的,大致有3個時間蜂群中比較容易出現,一是在早春春季繁殖,蜜蜂大量出房的時候,二是蜂群中產生分蜂熱的時候,三是夏季高溫期。 第一:早春蜜蜂大量出房的時候 早春蜜蜂大量出房的這個時間,從我們蜜蜂養殖的周期來說,這是我們常說的蜜蜂春繁的關鍵時間,也就是幼蜂正在大量羽化的時間我們蜂群中會出現大量的新幼蜂,為我們來年的高產提供保障。
  • 蜜蜂養殖技術 招蜜蜂技術匯總
    蜜蜂養殖是人工飼養蜜蜂而取其產品包括蜂蜜、蜂王漿、蜂膠、花粉、蜂蠟、蜂蛹及蜂毒等,野生蜜蜂是許多養蜂人重點誘捕的對象,但是想誘捕到大量的野生蜜蜂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下面我們收集了一些方法,供大家參考。
  • 春季養蜂,蜜蜂容易分蜂,蜂農需要注意些什麼?如何分蜂?
    關於春季控制蜜蜂分蜂,蜂農該需要注意什麼的問題,蜂部落認為可以結合春季的特點和蜜源植物的特點以及蜜蜂的分蜂特點三點來進行解決,其實相對來說只要我們提前預防,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春季特點春季的特點是早春氣候不穩定,時冷時熱,所以我們仍然需要做好保溫和散熱工作,如果遭遇連綿陰雨,還應該做好飼料儲備。到了春季中旬的時候往往是外界流蜜最多的時間,這個過程往往會延續到春季下旬,而蜜蜂分蜂往往也是在春季的蜜源結束的時候開始。
  • 蜜蜂1年繁殖期有幾個?怎麼管理?養蜂人全部告訴你
    這是按照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而進行的養蜂技術,這種說法其實只是適合一年四季氣候特點明顯的地方,蜜源結構也隨著氣候變化而變化的地方,如果是一些特殊地方,比如沒有冬季,或者沒有夏季的地方,我們則應該根據當地的實際氣候來進行管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中蜂在繁殖期的蜂群特點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 蜜蜂的行為特點是什麼?
    關於蜜蜂的行為特點是什麼的問題,我們首先要看蜜蜂的品種,蜜蜂品種不同,其行為特點也有差異,就算是同一個蜂種,不同的類型其行為特點也會略有差異,總體上來說
  • 蜜蜂養殖技術 養蜂五十名詞解釋
    原產地地中海氣候和蜜源地條件的特點是:冬季短、溫暖而溼潤;夏季炎熱而乾旱,花期長。在類似以上的自然條件下,義大利蜂可表現出很好的經濟性狀;在冬季長而嚴寒、春季經常有寒潮襲擊的地方,適應性較差。14、蜜蜂生物學:是一門專門研究蜜蜂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其內容包括蜂群的組成、蜜蜂的形態生理、蜜蜂的行為及蜜蜂的生態。
  • 蜜蜂養殖技術|貯蜜在蜂群越冬過程中的作用及貯備方法
    蜂群越冬過程的飼料主要是蜂蜜,越冬後期,外界溫度回暖,自然粉源將出現時,需要加入適量的花粉,滿足蜂群育兒需要。適時貯備優質充足的越冬貯蜜直接影響蜜蜂的安全過冬。在蜂群貯蜜的過程中應了解和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 在養殖蜜蜂的過程中把蜂王的翅膀剪了好嗎?會對蜂群有什麼影響?
    在養殖蜜蜂的過程中把蜂王的翅膀剪了好嗎?會對蜂群有什麼影響?在蜜蜂養殖中,我們很多朋友為了避免蜂王飛走,往往會將蜂王的翅膀剪掉來預防蜂王逃跑,依據是剪掉翅膀後的蜂王,如果不發生自然分蜂,中蜂是不會離開巢房的,對於蜂群的穩定有巨大作用。但是很多朋友不知道究竟剪掉蜂王的翅膀後對蜂群有哪些影響,到底剪掉蜂王翅膀的好處有哪些,壞處又有哪些,蜂王的翅膀該不該剪掉很多朋友都搞不清除。
  • 蜜蜂養殖技術|越冬蜂培育期胡蜂活動規律及管理應用
    秋季越冬蜂的培養期,外界蜜粉源適中,氣候溫暖走勢向低,巢內貯蜜量要求較高等特點,適合蜜蜂繁殖,同時也是其他敵病害活動頻繁的時期,應人為採取措施,幫助蜂群排除幹擾,為蜂群繁殖大量、適齡、健康越冬蜂提供適宜環境。
  • 蜜蜂養殖技術|野菊花對蜜蜂有危害嗎
    野菊花對蜜蜂的危害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一個是蜜蜂採集過菊花後蜜蜂個體及蜂群身體是否有傷害,另個一是從蜜蜂採集菊花後,對整個蜂群的生活是否有危害。雖然野菊花的浸出液具有殺蟲活性,但是蜜蜂只採菊花蕊的分泌物(蜜和粉),況且在蜜蜂採集野菊花蜜粉的過程中,也沒有發現有蜜蜂的異常反應及死蜂現象發生。因此,毛氏部落認為,野菊花對蜜蜂個體沒有傷害。
  • 蜜蜂春繁不光要有技術,加上2樣東西,蜜蜂健康採蜜好
    對於我們養蜂人來說,蜜蜂越冬以後最關鍵的一個時間就是蜜蜂的春繁了,因為一年中蜜源植物最豐富的時間就在春季,所以想要在一年中豐收,對於我們很多地方的朋友來說春季是至關重要的。我們都知道,蜜蜂春繁是一項養殖技術,需要我們根本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來採用不同的繁殖方法,而所有的繁殖方法中,其主要目的都是有計劃地培育優質的適齡採集蜂,關鍵就是不光是採集蜂多,還要在當地第一個大流蜜期的時候蜜蜂剛好達到採蜜的日齡,還有一個強壯的身體,所以說蜜蜂的春繁,實際上是一個比較嚴謹的養殖技術。很多朋友一提到蜜蜂春繁,一般就想到獎勵飼喂,縮小蜂路,保溫這些工作。
  • 中蜂造脾有什麼特點?養蜂人:無非3個,用好了,蜂群更均勻
    關於中蜂造脾有什麼特點的問題,從蜜蜂養殖的角度來說,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看,可能會對我們養蜂有幫助。1.中蜂造脾的特點2.引發中蜂造脾特點的原因3.中蜂造脾特點的利用中蜂造脾特點對於中蜂造脾的特點來說,主要特點就是造脾快,蜂脾脆而發白,不同蜂群群勢對中蜂造脾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