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的行為特點是什麼?

2021-01-16 蜂部落

關於蜜蜂的行為特點是什麼的問題,我們首先要看蜜蜂的品種,蜜蜂品種不同,其行為特點也有差異,就算是同一個蜂種,不同的類型其行為特點也會略有差異,總體上來說,蜜蜂的生活習性還是比較類似的,一般我們國家目前養殖最多的就是中蜂和意蜂,蜂部落就從這兩種蜜蜂的行為特點來進行簡單介紹。

蜜蜂的行為

蜜蜂的行為大致相似,總體來說主要有下面幾種。

第一:採蜜行為

對於採蜜行為來說,其實中蜂和意蜂都差不多,只是在採蜜的行為上有所差異,因為中蜂的吻比意蜂的要短,個體也比較小,而是生長在我國的山區,所以中蜂具有善於利用零星蜜源、耐熱耐寒能力強的特點,同時對於意蜂的很多病害擁有抗性,主要的蟲害是巢蟲;意蜂個頭比較大,往往在很多野花上不能採蜜,但是由於吻比較長,可以利用很多中蜂不能利用的蜜源,比較善於利用大宗蜜源,最主要的蟲害是蟎蟲。

第二:防禦行為

中蜂與意蜂都具有防禦行為,但是相對來說中蜂的防禦行為比較強,比較善於利用團隊力量,比如胡蜂個頭比較大,意蜂次之,中蜂最小,但是在中蜂與意蜂遭受胡蜂侵襲的時候,往往中蜂可以利用團隊的力量,並且利用胡蜂耐熱能力低於中蜂的特點,採用抱團的方式產生高溫,將胡蜂熱死,但是往往意蜂沒有這樣細緻的策劃能力,被胡蜂滅掉的可能比中蜂更大。

第三:降溫行為

在給蜂群降溫上,中蜂與意蜂恰好相反,中蜂給蜂巢降溫的時候往往通過頭向外的方式把外面的冷空氣輸入到蜂群中進行降溫,但是意蜂是採用頭巢內的方式將蜂箱內的冷空氣抽出來,這種方式從利於蜜蜂繁殖的角度來說,中蜂採用的方式更加具備優勢。

中蜂

第一:蜂產品特點

中蜂又叫土蜂,是我國本土的蜂種,中蜂的蜂產品看起來與意蜂差不多,但是很多蜂產品實際上並不能進行生產,可以說中蜂目前可利用的蜂產品就只有蜂蜜、蜂蠟、蜂蛹、蜂群、蜂王幾種,中蜂雖然有蜂花粉和蜂王漿、但是往往沒有被生產,主要是量太小,蜂毒中蜂的也比較少,中蜂不採膠,所以中蜂是沒有蜂膠的。

第二:養殖特點

中蜂由於善於利用零星蜜源,一般適合在山區養殖,而且可以不用轉場,只要蜜源豐富,產蜜還是挺多的,而且耗費的時間精力較少,適合家庭以及業餘養殖。

意蜂

意蜂相對來說蜂產品比較齊全,我們常聽說的蜂產品意蜂都能生產,而且可以利用。但是意蜂由於是外來品種,一般病害比較多,很多病害是中蜂所沒有的。其實嚴格說起來中蜂比意蜂要難養一點,但是意蜂對氣候環境的要求較高,病害也比較多,所以意蜂的養殖還是傾向於專業養殖,一般定地飼養是不合算的。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喜歡?賞一個唄!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磁場對蜜蜂的行為會產生什麼影響 ?
    蜜蜂在大範圍的採集活動中如果不能順利歸巢,蜂群勢必會得不到充足的食物,進而影響到整個蜂群的生存與繁衍,而蜂群又與植物授粉息息相關。因此,為了更好地探究磁場對蜜蜂的影響,本文對蜜蜂可能存在的磁感應機制及不同磁場強度對蜜蜂行為特性的影響進行綜述。關於蜜蜂體內的磁感應機制,被人們普遍接受的是以磁顆粒介導的磁受體假說,認為蜜蜂利用腹部的磁鐵顆粒感受磁場。
  • 美國驚現「殭屍蜜蜂」 什麼是殭屍蜜蜂?
    養蜂人馬克·霍恩住在西雅圖郊區,幾周前度假回來後發現蜜蜂遭病毒感染。遭感染蜜蜂已經死亡或者抽筋似地飛行直至摔到地面。霍恩把死蜂放在塑膠袋一周後發現寄生蠅的蛹,因此確定是「殭屍蜜蜂」。  什麼是殭屍蜜蜂  首次發現於2008年,這種蜜蜂遭寄生蠅感染後,會出現類似電影情節中的「殭屍」行為,在夜間亂飛直至死亡。
  • 蜜蜂出勤,為什麼有的蜜蜂採蜜,有的蜜蜂空手?蜜蜂的分工有什麼不同?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究竟為什麼蜜蜂出勤的過程中會有的帶花粉,有的「空手」而歸,蜜蜂在一個蜂群中又是如何分工的。蜜蜂的分工上面已經提到了一個詞,那就是職蜂,所謂的職蜂我們可以理解為一個蜂群中工作的蜜蜂,那麼對於蜜蜂來說,一個蜂群中的職蜂其實都是工蜂,而且還可以分為兩個大類,分別是內勤蜂和外勤蜂。
  • 蜜蜂那些與人類相似的行為
    現在,研究人員又發現了蜜蜂許多人們以前並不知道的與人類極其相似的行為方式,以及為人類奉獻的更有營養和更美味的食物。□張田勘 蜜蜂也有民主決策 研究發現,蜜蜂也有民主決策的行為,尤其是在面臨它們生存的重大事情時,例如,搬遷它們的定居點——蜂巢。 蜜蜂是流動性比較強的動物,就像人類中的吉普賽人。
  • 東方蜜蜂利用集體振動行為防禦胡蜂
    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科研人員通過實驗發現,與西方蜜蜂不同,當捕食者胡蜂靠近東方蜜蜂時,東方蜜蜂的守衛蜂會擺動腹部產生嗡嗡聲,通過振動行為發出「我看見你了」的信號,從而防禦胡蜂的捕食。國際雜誌《動物行為》近日報導了這一研究結果。 據介紹,提供可信的實驗證據來證明動物之間的追捕和防禦信息是很困難的。
  • 蜜蜂的特點和生活特徵
    蜜蜂是典型的群居性社會昆蟲,在植物開花的季節幾乎隨處可見,因其能採花釀蜜而被人們所熟知,更因其尾部有毒針而被人們所畏懼,但不管從什麼方面說蜜蜂都是不折不扣的益蟲,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蜜蜂的特點和生活特徵吧!
  • 蜜蜂採花蜜是為了什麼?
    自然界中的蜜蜂給人們一種勤勞的象徵,總是夜以繼日的辛勤勞動,採集花蜜,基於採花這一特點,雖然是由物種本能的反應,但是蜜蜂也不會隨便採集花蜜,這裡面就說明了蜜蜂有很強的目的性,採集花蜜是蜜蜂必須做也不得不做的事,那麼蜜蜂為什麼要採集花蜜呢?
  • 地球小精靈-蜜蜂的特點和生活特徵
    可是,假如世界真的沒有了蜜蜂會發生什麼呢?愛因斯坦曾預言:「如果蜜蜂從地球上消失,人類僅能活四年,沒有蜜蜂就沒有植物,沒有植物就沒有動物,也就沒有人類」。小蜜蜂是典型的群居性社會昆蟲,在植物開花的季節幾乎隨處可見,因其能採花釀蜜而被人們所熟知,更因其尾部有毒針而被人們所畏懼,但不管從什麼方面說蜜蜂都是不折不扣的益蟲,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蜜蜂的特點和生活特徵吧!
  • 蜜蜂有哪些共同特點?常見的蜜蜂種類有哪些?
    蜜蜂的共同特點幾乎所有的蜜蜂種類都是群體性母系氏族生活方式,蜜蜂主要有以下幾個共同點:1.總是積極採蜜:蜜蜂基本都是以花粉和花蜜為食的,採集花蜜卻是一項十分辛苦的工作,以工蜂為例:一隻蜜蜂平均要採集【特徵】中蜂有飛行敏捷,嗅覺靈敏,出巢早,歸巢遲等特點,每天採集的時間比其他蜂種都要長,比較善於蜂巢周邊的零星蜜源,因中蜂的眾多特點,非常適合我國山區定點飼養。而在體型方面,一般工蜂長約10~13mm,雄蜂體長11~13.5mm,而蜂王則要大一些,體長約13~16mm。
  • 蜜蜂養殖技術|蜂群首次自然分蜂后新群的特點及管理方法
    在春末夏初,外界候平均氣溫15℃以上,蜜粉源尚可,蜜蜂群勢達到當地強群時,蜂群容易發生分蜂行為,在分蜂準備階段,蜂群內呈現出不同的分蜂熱徵兆,以築造雄蜂房、培育雄蜂兒作為分蜂初期徵兆,以築臺、培育分蜂蜂王作為分蜂中期徵兆,以分蜂王臺封蓋作為分蜂后期徵兆,同時伴有群勢快速增長,哺育力過剩,休閒蜂增多等熱症。
  • 下雨天蜜蜂還出去採蜜,是蜂群內出現什麼情況了嗎?老蜂農這樣說
    關於下雨天蜜蜂還出去採蜜,說明蜂箱內出現了什麼情況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這是蜂群正常的一種體現。蜜蜂的採蜜行為與蜂種有關,有的蜜蜂是可以在雨天採蜜的,而且根據雨天的不同特點,蜜蜂雨天採蜜的行為也不一樣,下面我們就具體來看一下。
  • 我國養蜂常用的蜜蜂品種有哪些?都有什麼特點呢?
    中蜂定點養殖中蜂,全名中華蜜蜂,是我們國家,本鄉本土的蜜蜂品種,又叫中蜂,土蜂。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適合野外惡劣條件下生存,在蜜源極少的地區生存,野性十足,有攻擊性,善於採集零星蜜源,抗病抗蟎能力強,基本上不需要用什麼專門的用藥措施,也不需要專門的管理技術。
  • 蜜蜂為什麼蜇人?養蜂人自身找原因,是什麼惹怒了蜜蜂
    人們總覺得蜜蜂愛蜇人,對蜜蜂有一種畏懼的心理,見到蜜蜂總想把他們拍死,其實蜜蜂並沒有大家想像的暴躁。在野外單獨飛翔的蜜蜂,從來都不會主動蜇人,除非你壓到他。有時候蜜蜂圍著你轉,是因為你身上的味道吸引住了他,別擔心他會蟄你,他只是好奇而已。
  • 蜜蜂養殖技術|中蜂原群發生二次自然分蜂的過程、條件及特點
    中蜂群分蜂性強,有多次分蜂的特點,在蜂群發生首次分蜂后,產卵老王及大部分蜜蜂遷飛,剩餘的蜜蜂及王臺構成了首次分蜂的原群。一般情況下,在第一次分蜂后,沒有去留王臺操作時,原群在一周左右容易發生二次分蜂。三、二次分蜂后蜂群的特點1、蜂王在二次分蜂時,分出蜂群的蜂王為處女王,一般,蜂王在出房後的第5日性成熟,因此,分出的蜂群,在新址安靜後,蜂王即可參與婚飛,也就是說,一般處女王分出蜂群在分蜂第4~5天,交尾成功的蜂王即可開始產卵。
  • 黃蜂,蜜蜂等類昆蟲靠什麼定位找到回巢的路線?
    蜜蜂定位巢穴的4大法寶,科技含量真不小,令人佩服導讀:關於黃蜂、蜜蜂等昆蟲依靠什麼定位找到蜂巢的路線問題,蜂部落認為這是一個綜合過程,關於黃蜂和其它昆蟲有什麼特殊改變沒有蜂部落並不了解,但是就蜂部落對蜜蜂的了解來說,蜜蜂找到回巢路線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可以說有蜜蜂自身的條件和後天學習的條件來共同完成這個過程,對於飛行的黃蜂來說,蜂部落的猜測是同樣也是這種方式,因為黃蜂與蜜蜂實際上也是同屬
  • 什麼是蜜蜂朝王?蜜蜂的生長過程多少天,新蜂試飛的目的是什麼?
    蜜蜂有一種行為方式,在很多地方被稱做朝王,這究竟指的是什麼意思?可能很多人還不是很清楚。其實這種說法在川渝地區比較多見,是指蜜蜂下午兩點左右,大量在蜂箱周圍飛行,朝王是這種表現的本地方言。對於蜜蜂的這種表現,以前傳統的養蜂人認為這是蜜蜂在朝拜蜂王,其實正確叫法應該是新蜂試飛,而試飛朝王的都是工蜂。哪蜜蜂為什麼要試飛呢?試飛的目的是什麼?(為了湊數字,先來說一下蜜蜂的生長發育過程)。蜜蜂的生長過程從蜂王產出的卵開始計算,卵化成幼蟲需要3天,從蟲到封蓋6天,封蓋蛻變到出房需要12天,也就是說工蜂從卵到出房,成為一隻蜜蜂大概需要21天。
  • 蜜蜂的特點有哪些?
    所有的蜜蜂都以花粉和花蜜為食,採集花蜜是一項十分辛苦的工作,蜜蜂採訪1100-1446朵花才能獲得1蜜囊花蜜,在流蜜期間1隻蜜蜂平均日採集10次,每次載蜜量平均為其體重的一半,一生只能為人類提供0.6克蜂蜜。花蜜被蜜蜂吸進蜜囊的同時即混入了上顎腺的分泌物——轉化酶,蔗糖的轉化就從此開始,經反覆釀製蜜汁並不停的扇風來蒸發水份,加速轉化和濃縮直至蜂蜜完全成熟為止。
  • 世界著名四大蜜蜂品種及其特點
    世界著名四大蜜蜂品種有義大利蜂、歐洲黑蜂、卡尼鄂拉 蜂和高加索蜂。這4個品種在 世界養蜂業上繁殖量最多,對 蜂產品市場的繁榮發揮了重要 作用。1.義大利蜂:義大利蜂 簡稱意蜂,原產於義大利的亞 平寧半島。
  • 蜜蜂繁殖的3個階段,還有3個特點,值得新手養蜂人學習
    中蜂是我國土生土長的野生蜂種,在野外生存的蜜蜂,他們能夠根據外界粉蜜源的情況來繁殖蜂群。人工養殖的中華蜜蜂,雖然也可以通過外界的粉蜜源情況,來繁殖蜂群,但是養蜂人一般會結合天氣,提前進行人工繁殖蜜蜂。蜜蜂的繁殖,主要有3個階段和3個特點,接下來我們一一為大家分析。
  • 蜜蜂最害怕什麼?
    蜜蜂是我們最熟悉的社會性昆蟲,在植物開花季節,常常出沒於各種花朵之間,整日忙個不停,讚美蜜蜂勤勞的同時,也享受這蜂蜜的甜美,雖然我們了解蜜蜂,但是很多朋友並不一定了解蜜蜂,那麼蜜蜂最怕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