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養殖技術|空巢脾對蜂群採蜜量的影響及分析

2021-01-09 毛氏部落

一個標準意蜂巢框,巢脾的長寬按42.8cm×20.3cm,總面積為868.84cm,每5cm×5cm面積有工蜂房100個計算,每個完整的巢脾有工蜂巢房為(868.84×2÷25×100)6950個,每個巢房裝滿蜜,約為0.40g,理論上一個標準的意蜂巢脾貯滿蜜為2.78kg。

一、空巢脾對蜂群採蜜量的影響

在流蜜期,如果蜂群中的巢脾不足,以及加入巢脾的完整程度不同,對蜂群的貯蜜有多大的影響呢。通過兩個具體的實驗來了解下。

1、巢脾不足對蜂群採蜜量的影響

實驗。在主要流蜜期,選出三組蜂群,每組5群,蜂群中的群勢及蜂兒數量基本相當。在流蜜期,對第一組蜂群使用帶空巢脾的淺繼箱,每群平均採蜜量為30.5kg;對第二組蜂群也使用有空巢脾的淺繼箱,之後又加上第二淺繼箱,每群平均採蜜量為40kg;對第三組蜂群使用有空巢脾的深繼箱,每群平均採蜜量為43.1kg。

結果。在大流蜜期,保證蜂群中有足夠的空巢脾(貯蜜空間),蜂群中的採蜜量增加12.6kg,增幅為41.3%。

2、加入不同完整程度的巢脾對蜂群採蜜量的影響

實驗。選擇四蜂群,每組各5群,群勢及蜂兒數量基本相當,每群加入的繼箱高度、巢脾數量一樣,不同的是繼箱中巢脾的完整程度不同。在大流蜜期,加入的巢脾為完全造好的巢脾,蜂群平均採蜜量為55.0kg,加入的巢脾為三分之一未造好的巢脾時,蜂群平均採蜜量為49.4kg,下降(性比完整巢脾,下同)約5%;加入一半完整巢脾,一半巢礎框時,蜂群的採蜜量為39.0kg,下降約為30%;加入的巢脾全部是巢框時,蜂群平均採蜜量為30.0kg,下降約42.3%。

提示:在規模化養殖中,蜂群加入繼箱時,以整體多箱體為單位,繼箱內布滿巢脾。

結果。在流蜜期,加入蜂群中的巢脾完整程度越高,蜂群的產蜜量越高。

二、空巢脾對蜂群採蜜量影響分析

1、蜂量消耗(泌蠟與育兒關係)

蜜蜂的泌蠟工作與培育幼蟲有密切的關係,泌蠟的高峰期正好哺育幼蟲最多的時期。培育幼蟲數的減少總是導致泌蠟的減少,培育幼蟲的中斷也必然引起泌蠟的停止。

哺育蜂兒的幼蜂,如果營養適當,並有其他條件,就能分泌蜂蠟。這些蜂蠟漸漸在蠟板(蜜蜂體內)表面積累而成蠟磷,蜜蜂就轉移到造脾區域參與造脾,在蠟磷消耗後又返回哺育區繼續哺育蜂兒,在哺育蜂兒的過程中,泌蠟繼續積累,因此,蜜蜂哺育的幼蟲越多,營養越好,泌蠟量就越大。

蜂群中大量的蜂兒不僅消耗蜂群精力,更能吸引蜂群脫離野外工作,影響蜂群的採集效率。。

2、蜂力消耗(造脾蜜蜂與釀蜜蜜蜂衝突)

蜂群中12~18日齡蜜蜂蜜腺最發達,參與造脾的蜜蜂數量最多,而在釀蜜過程中,在大流蜜期,巢內專門接收花蜜的蜜蜂日齡集中在6~9日,中流蜜期接收花蜜的日齡為9~14日,在強群中,蜂群中積累的過剩哺育蜂在13日齡以後參與外界的蜜蜂採集,甚至更早。

內勤蜂在從外勤蜂處接受花蜜以及加工和濃縮花蜜時,都能不止一次的使自己的蜜囊充滿花蜜,蜜蜂所採來的花蜜,有一部分必然用作自己的營養,流蜜期流蜜量越大,經過蜜蜂蜜囊的飼料就越多,蜜蜂體內積累的營養物質就越多,泌蠟量越多。

當在流蜜期,蜂群中的造脾量不大時,蜂群並不需要專門造脾蜂,也就不會對蜂群採蜜增加負擔,更不會將必須的浪費 。

3、蜂蜜消耗(蜂蜜與蠟的轉換)

1g蠟在燃燒時放出10.15大卡的熱量,1g糖有4.18大卡熱量,假設蜜蜂用糖造蠟,按熱當量換算,生產1g蠟應消耗2.428 g糖,在蜂蜜含水量20%的條件下,生產1g蠟需要消耗蜂蜜3.035g ,同時蜜蜂在將蜂蜜轉化為蠟的過程中,自身也需要消耗一定的蜂蜜和花粉。

根據研究,蜂群分泌1kg蠟,需要消耗3.5~3.6kg的蜂蜜。

當蜂群中有大量造脾任務時,蜂群必然消耗大量的蜂蜜,在消耗的同時,由於營養的滋潤,必然引發工蜂其他腺體的發育,對蜂群集中精力採蜜不利。

結束語:在大流蜜期,適當的造脾任務,能實現造脾與採蜜雙豐收,但是大量的造脾任務,既消耗了蜂群中的貯蜜,同時也容易引發蜂群中育兒量,分蜂情緒的變化。

相關焦點

  • 蜜蜂養殖技術|蜂群分蜂發生的時期與採蜜量變化的探究及應用
    在蜂群發生分蜂是蜂群中分蜂熱積累的結果,是蜂群在築臺育王分蜂程序的最後一步,在蜂群準備分蜂時,蜂王產卵量下降(意蜂)或少量減少(在優質產卵用房充足情況下的中蜂群),培育的採集蜂數量下降,同時分蜂熱導致蜂群外出採集活動減少,蜂群中的採集蜂數量相應也減少,影響蜂群的採蜜量,蜂群的分蜂發生在流蜜的不同時期對採蜜量的變化有較大的影響
  • 蜂群不採蜜怎麼辦?採蜜3步法,同樣的蜂群群勢,怎樣也能多搖蜜
    養蜂的過程中會發現一個現象,6框蜂群的採蜜出巢次數,超過8框的蜂群,而且,產蜜量甚至還會超過8框的蜂群,蜂群不採蜜,工蜂偷懶怎麼辦?想讓蜜蜂積極出巢採蜜,我們需要尋找工蜂採蜜偷懶的原因。提高蜂群採蜜量,可以分為3個步驟,改掉工蜂採蜜偷懶的習慣,讓工蜂立馬變得勤勞肯幹養蜂人常用的「繁蜂採蜜法」,讓蜂群哺育出充足的採集蜂,才能在流蜜期採收更多的蜂蜜和花粉,蜂群群勢沒有發展起來,就算養蜂人再高超的技術,外界蜜源再好,也是白搭。
  • 大家都來看一看,飛到花叢採花蜜,蜜蜂養殖的那些事
    大家好,我是百家作者軍軍農村人,今天小編來給大家說一說:大家都來看一看,飛到花叢採花蜜,蜜蜂養殖的那些事蜜蜂這種可愛的小昆蟲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被譽為動物界的園丁,勤勞的代表。其次需要選好蜂種,蜜蜂的種類有很多,並不是所有的種類都適合養殖,要選擇好正確養殖種類,這樣才能有好的效果。選好蜂種以後就是準備蜂箱,蜂箱是蜜蜂的家,起到承載蜂巢的作用,所以蜂箱的準備一定要慎重,適合蜜蜂生活的同時還要耐用和擁有防水防暑功能。然後就是正確的引導馴化蜜蜂採蜜,注意所採蜂蜜的品質,使利益最大化。
  • 養殖中蜂我們要做到去老留新,才能讓蜂群發展壯大安全越冬
    大家好我是小林,今天又來嘮叨幾句關於蜂群老脾更換的問題,非常感謝大家忙裡抽閒來觀看小林嘮叨。蜂巢是蜂群生活和繁殖後代的處所,事實上蜜蜂的一生幾乎都是圍繞蜂巢進行的,如果沒有蜂窩蜂群不但不能培育出新蜂,而且也無法儲存食物以備不時之需,蜂巢的好壞決定蜂群的質量和產蜜量的高低。
  • 蜜蜂養殖技術|貯蜜在蜂群越冬過程中的作用及貯備方法
    蜂群越冬過程的飼料主要是蜂蜜,越冬後期,外界溫度回暖,自然粉源將出現時,需要加入適量的花粉,滿足蜂群育兒需要。適時貯備優質充足的越冬貯蜜直接影響蜜蜂的安全過冬。在蜂群貯蜜的過程中應了解和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 對蜜蜂分的情況如何預防,對已經自然分蜂怎麼收捕?
    在蜜蜂養殖時,會出一種情況,就是蜜蜂會發生分蜂,我們要充分了解蜜蜂是什麼原因分蜂,預防的措施,對分蜂的蜜蜂怎麼進行收捕才能減少自己的經濟損失。一、蜜蜂分蜂的原因。二、蜜蜂分蜂的預防和控制。蜜蜂分蜂會以後,會使蜜蜂群變小,群勢變弱,降低蜂群的採蜜量,在日常管理中應針對性地採取預防措施,防止發生分蜂。★飼養良種。選擇分蜂性弱,能維持強群的蜂種進行飼養。
  • 蜂群的自然分蜂和對分蜂的控制方法
    蜂王產卵量的突然變化,使蜂群的哺育工作大量減少,無事可做的蜜蜂越來愈多,往往聚集在巢門前形成「蜂鬍子」。蜂王的卵巢縮小,體重減輕,以便隨分出群飛走。在分蜂出發前,每隻要飛離的蜜蜂都吸飽蜂蜜,作為途中飼料以及在新巢建築巢脾之用。
  • 蜜蜂養殖技術|分區飼養後引導蜂群集中貯蜜的3個方法
    一般,在蜜蜂養殖過程中為了實現子蜜分離,都會採用分區飼養的方式,要麼採用立式繼箱飼養法,要麼採用臥式分區法,這樣做的好處能使蜂兒與貯蜜分離,具有貯蜜效率高,取蜜時不傷蜂兒,易於管理等優點,但是在實際應用中並非理想。
  • 蜜蜂養殖技術|早春適時適量加脾擴巢技術
    巢脾是蜂群培育蜂子、儲存蜂蜜、蜂糧和蜜蜂活動的場所。早春管理的中心任務就是要增加子脾數量,有效擴大子圈。蜂王產卵,從巢脾中間開始,螺旋形擴大,呈圓形,常稱子圈。子圈面積大,表明培育蜂子多。但此時外界氣溫不穩定,蜜粉源情況變化較大,如果盲目擴大子圈,加脾擴巢,氣溫降低時,蜜蜂護不住脾,會使子脾受凍,繁育出的蜜蜂健康狀況不佳,因此必須因群、因時制宜,靈活運用擴大子圈、增大蜂巢的技術。1、加脾的依據根據蜂場所在地的氣候、蜜粉源情況以及群勢的大小,確定所需要的蜂脾關係。
  • 蜜蜂養殖技術|蜂群首次自然分蜂后新群的特點及管理方法
    一、蜂群首次分蜂新群的特徵1、蜂量在分蜂群中,由於蜂王具有多雄交配及交配雄蜂精液量隨機,因此,蜂群都是由數個同母異父的亞家庭組成,導致新群中老蜂王和原群中王臺與蜂群中蜜蜂個體親緣關係指數不同(僅討論雌性蜜蜂),如果從春繁開始沒有換王的情況下,老蜂王與蜂群中所有的已經羽化的蜜蜂及未羽化的蜂兒之間親緣關係指數均為
  • 蜜蜂養殖技術 招蜜蜂技術匯總
    蜜蜂養殖是人工飼養蜜蜂而取其產品包括蜂蜜、蜂王漿、蜂膠、花粉、蜂蠟、蜂蛹及蜂毒等,野生蜜蜂是許多養蜂人重點誘捕的對象,但是想誘捕到大量的野生蜜蜂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下面我們收集了一些方法,供大家參考。
  • 帶你了解東北黑蜂的養殖知識,東北黑蜂是我國養殖的主要蜂種之一
    東北黑蜂的雄蜂背板為黑色,毛色為深褐色至黑色,東北黑蜂的工蜂背板為黑色,有的在兩到三節背板有小褐色斑,毛色呈棕黑色,體長12到13毫米,吻長六點二到六點七毫米,肘脈指數為二點零至二點二,肘脈指數指的是將蜜蜂的前翅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前翅上兩條脈紋相接點的位置變化反映出來的數據。東北黑蜂的產蜜量高,在正常年段的產蜜期,十五框蜜蜂的群產量為五十到一百一十千克蜂蜜。
  • 剛抓捕的蜂群,蜜蜂多久會開始採蜜?影響蜜蜂採蜜的條件多種多樣
    誘蜂的時間一般來說,我們誘蜂的時間都是在大流蜜期結束以後,所以外面的蜜源會有所減少,但是減少的量並不大,雖然說蜜蜂無法大量採集到蜜源,但是少量的採集來維持蜂群發展還是可以的。誘捕的蜂群採蜜時間和採粉時間的差別第一:採蜜時間對於誘捕的等群來說,相當於蜜蜂已經默認我們的誘蜂箱是沒有問題的,所以蜜蜂一般在一個晚上造出巴掌大一張蜂蜜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在蜂群中有蜂脾以後蜜蜂即可開始採蜜,所以蜂群中蜜蜂採蜜的時間可能在第二天或者第三天。
  • 蜜蜂養殖技術 中蜂快速繁殖技巧
    之前聊過中蜂採用活框飼養技術,但是大部分蜂農都有一個同感,認為中蜂發展、增殖緩慢,蜂群數年年總是在10~20箱之間徘徊,久久不能上規模。有的蜂友棄中蜂改養意蜂,有的棄蜂改行。經過長期、耐心、反覆地觀察分析,閱讀了有關中蜂的書籍、雜誌,總結出一套使中蜂快速增殖的有效措施,從2004年春繁開始做試驗至今,每年蜜蜂由開繁時的1框蜂、1隻蜂王,半年內就增殖到14~16框蜂。2006年春開繁時用13框蜂、13隻蜂王,到農曆六月就增殖到200框蜂、38隻蜂王。
  • 蜜蜂養殖技術|蜂齡結構對準備分蜂群蜂王產卵量的影響及養殖應用
    根據觀察和研究發現,影響蜂王在蜂群準備分蜂築臺前後產卵量變化的主要因素是蜂群內蜜蜂的蜂齡結構和巢內的產卵用脾,後者已經做過詳細分析,本文就前者展開分析,供蜂友參考。一、對準備分蜂群蜂王產卵量變化的觀察觀察對象:準備20箱意蜂,10箱作為實驗群,10箱作為對照群,20箱都是已經築臺並在臺內剛產過卵準備分蜂的蜂群。
  • 蜜蜂的子脾能孵多少次蜜蜂出來,是不是到了黑色就要換新巢脾?
    關於蜜蜂的子脾能孵出多少次蜜蜂,是不是變黑了就要換巢脾的問題,蜂部落認為應該著重考慮蜜蜂種類,因為巢脾使用的時間,主要與蜜蜂的習性有關,而巢脾的淘汰時間
  • 養蜂人:無非3個,用好了,蜂群更均勻
    ②蜂脾脆而發白:這是中蜂造脾的另外一個特點,造成這種特點的原因主要是蜂脾的成分不同而引發的,由於意蜂養殖的數量比較大,通常我們可以看到的蜂脾以意蜂巢脾為主,意蜂巢脾看起來黃而軟,主要原因是意蜂造脾的時候,除了工蜂泌蠟造脾之外,意蜂會採集一些樹膠之類的混合在蜂蠟中造脾,樹膠是軟的,顏色也不是白色,這就導致了意蜂造脾的時候巢脾軟而黃,而中蜂造脾的時候並不會採膠,所以中蜂的巢脾看起來白而脆
  • 養殖中華蜜蜂如何防治巢蟲
    養殖中華蜜蜂經常會遇到巢蟲危害蜜蜂的問題,中華蜜蜂對巢蟲完全沒有抵抗能力,巢蟲是危害中華蜜蜂的一大害蟲,巢蟲會把蜜蜂的封蓋子的封蓋鑽開,被巢蟲破開的封蓋子就沒用了。嚴重影響了蜜蜂的繁殖發展,那應該怎麼樣預防治理巢蟲呢?
  • 什麼是蜜蜂巢蟲?
    什麼是蜜蜂巢蟲?在中華蜜蜂的養殖過程中,因為環境變化以及人為管理因素,會遇到一些蜂病問題,最主要的就是巢蟲病,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巢蟲是比較難對付的,尤其是過去普遍使用傳統木桶養蜂的時候,養蜂人對巢蟲幾乎沒什麼辦法,以至於每年都有很多的蜜蜂受到巢蟲侵襲,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那麼什麼是蜜蜂巢蟲?如何預防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什麼是蜜蜂巢蟲?
  • 養蜂人告訴你要牢記這五種蜜蜂天敵,重則蜂群飛逃,防治是關鍵
    導讀:在養殖蜜蜂的過程中,養蜂人對待每一隻蜜蜂都是小心翼翼的,為了提高蜂蜜的產量,就要想盡辦法增加蜜蜂的出勤率,而最能夠提高蜜蜂出勤率的辦法就是增加蜜蜂的繁殖數量,也就是說蜂群要足夠大,而且越大越好。但是在實地蜜蜂養殖過程中,一些原本很強的蜂群,到了準備取蜜時才發現此時的狀況已經不是當初的那個強群,跟當初預想的情況相差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