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的子脾能孵多少次蜜蜂出來,是不是到了黑色就要換新巢脾?

2021-02-22 蜂部落

關於蜜蜂的子脾能孵出多少次蜜蜂,是不是變黑了就要換巢脾的問題,蜂部落認為應該著重考慮蜜蜂種類,因為巢脾使用的時間,主要與蜜蜂的習性有關,而巢脾的淘汰時間,往往也與蜜蜂習性有關。

巢脾的區分

很多朋友分不清蜜蜂巢脾和子脾的區別,我們常說的有巢礎,子脾、蜜粉脾、封蓋子脾、蛹脾、卵蟲脾、幼蟲脾、空脾。我們首先要對這些脾有一個了解,可以說這些脾都可以叫做蜂脾。但是各自功能不同,又可以相互交替使用,比如糖脾又可以用來做子脾等。

第一:巢礎

巢礎是蜜蜂沒有經過修築的巢基,是人工製作而成的,也就是一個巢脾的基礎,是不含一個蜂群中蜜蜂的分泌成分的,就像我們修建一個房子的基礎一樣,上面加上牆壁蓋頂以後才能主人一樣。

第二:蜜粉脾

其實嚴格來說蜜粉脾還可以分為粉脾和蜜脾,如果一張巢脾都是蜂蜜,我們把這種蜂脾叫做蜜脾,如果一張巢脾只有花粉,那麼我們就把這種脾叫做花粉脾,如果花粉和蜂蜜都有,則我們把這種蜂脾叫做蜜粉脾。

第三:子脾

子脾其實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隨著蜜蜂幼蟲的變化而變化,在蜂王剛產卵的時候叫做卵蟲脾,當卵孵化以後叫做幼蟲脾,幼蟲長大以後變成蛹的時候又叫做蛹脾,當蜂蛹封蓋以後又叫做封蓋子脾。

第四:空脾

一般如果蜜蜂沒有經過修整的巢礎,我們是不會叫做空脾的,就是巢礎,如果在大流蜜期我們把巢礎放進蜂群中,蜜蜂把蜂房做好,但是裡面是空的,這種脾我們就叫做空脾。

蜜蜂子脾能孵化多少次?

第一:子脾能孵化的次數與多種因素有關

其實關於張子脾能用孵化多少次的問題,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一般與蜂王的產卵能力有關,蜂王產卵能力強,孵化的次數多,蜂王產卵能力弱孵化的次數少。除了蜂王的產卵能力外,還與一個地方的氣候條件和蜜源條件有關,蜜源條件越好,孵化次數越多,氣候條件越好,孵化次數也越多。

第二:中蜂巢脾一年一換

一般來說,中蜂巢脾不管孵化多少次,其實只能使用一年左右,主要原因不是巢脾不能用了,而是老舊的巢脾容易引發中蜂巢蟲危害,中蜂清巢能力弱,抵抗巢蟲能力差,如果不更換,一旦巢蟲爆發,對蜜蜂的影響巨大,所以一般中蜂養殖場都是一年更換一次,如果巢脾保存比較好的,可以超過一年,一般不超過兩年。

第三:意蜂巢脾也需要更換

意蜂清巢能力強,巢蟲與意蜂沒有多大傷害,但是並不等於意蜂巢礎就可以一直用了,一般意蜂巢脾的使用也不會超過兩年。雖然說意蜂不怕巢蟲,但是巢脾使用的時間長了容易滋生細菌,蜜蜂每次孵化都需要蛻皮,每一次蛻皮都會減小巢房的空間,雖然有工蜂進行清理,但是時間長了巢房空間還是會變小。巢房空間變小後孵化的蜜蜂幼蟲個體小,採蜜能力差,體質弱,對於養蜂來說是不利的,所以就算是意蜂巢脾也需要定期更換。

蜂脾是不是黑了就要更換?

這個問題還是要看是中蜂還是意蜂,一般對於中蜂來說,以黑為準,一般中蜂巢脾也要一年左右才會變黑,所以中蜂巢脾黑了就換;意蜂巢脾不一樣,我們可以通過把巢脾上半部全部削掉,讓巢房的容積增大,就算變黑了也還可以繼續使用,一般比中蜂使用的時間要長一倍。

相關焦點

  • 戶外挖野蜜蜂,子脾放了五六個小時還能用嗎?先了解卵蟲生存條件
    戶外挖野蜜蜂,巢脾該怎樣存放才能減少對子脾的損傷?戶外挖野蜜蜂,一是為了野蜂蜜,二來也能把蜜蜂帶回去養,這過程卻是非常辛苦的體力活,尤其遇上居住在巖石洞裡的蜜蜂,有時候需要耗費幾天時間才能弄到手,為了讓收捕來的野蜜蜂更好發展,也不浪費資源,把蜜脾割取之後,剩下的子脾還可以綁回蜂箱裡,讓蜜蜂繼續把卵蟲孵化出來,但是在挖野蜜蜂的時候,對於巢脾的存放是有講究的,直接影響到蟲卵的成活率。
  • 蜜蜂咬脾治巢蟲,為何不在巢蟲上脾時把巢蟲滅掉?蜜蜂真大意了
    巢蟲是蠟蛾的幼蟲,蠟蛾想要在巢脾上直接產卵幾乎不可能,但是卻可以在蜂箱底部產卵,所以蜂脾上的巢蟲,可以說幾乎都是從蜂箱底部上脾危害的,那麼在巢蟲上脾的時候,按理說蜜蜂是有機會不讓巢蟲上脾的,為什麼蜜蜂不再巢蟲上脾的時候直接殺滅巢蟲,而是在巢蟲已經在巢脾中蛀食的時候才咬脾防治呢?究竟是巢蟲太狡猾還是蜜蜂太大意?今天蜂部落就來給大家揭開真相。
  • 為什麼蜜蜂巢長《蟲子》,家庭飼養蜜蜂容易逃跑,它是罪魁禍首
    巢蟲是飛蛾科蠟螟的幼蟲,蠟螟夜裡會飛到蜂箱巢脾裡或是蜂箱底部產卵,成蟲後的巢蟲會吃箱底的蠟渣或是巢脾。在巢脾上嚴重是會導致蜜蜂幼蟲不能正常封蓋而死亡,最近的沒有封蓋子,引起蜜蜂棄脾逃跑。在被巢蟲危害的蜂脾上找到巢蟲,然後用鑷子夾出來圖片,清理蜂脾上的巢蟲。這個蜂脾是巢蟲危害嚴重後,蜂脾上被巢蟲吐了很多棉花一樣的絲網
  • 蜜蜂要分家,讓人歡喜讓人憂,蜜蜂要分蜂怎麼辦?
    圖片來源於海南蜂友如果是正值採蜜期,想要蜜蜂的群數,不要蜂蜜,那就任由蜜蜂分蜂,但是最好還是人工分蜂好,因為不知道蜜蜂什麼時候分出來,不知道蜜蜂分蜂會不會飛到高樹上,這會給收捕蜜蜂增加難度。人工分蜂就不需要擔心這些問題,在蜂群內的自然王臺封蓋成熟之後,把巢脾上面多餘的王臺清理掉,只留一個就可以。
  • 什麼是蜜蜂巢蟲?
    當滋生巢蟲後會在蜂巢的底部吐絲作繭,咬穿巢脾,蛀食巢脾蠟質,對蜜蜂幼蟲和蜂蛹造成傷害,輕者蜂群出現衰退跡象,影響蜂蜜產量以及質量,嚴重者可導致蜜蜂棄巢飛逃,對養蜂人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所以在中蜂養殖過程中,一定要做好巢蟲的預防和治理工作,不可輕視。蜜蜂巢蟲病怎麼治理?藥物治理1.藥物燻蒸法:將抽出的多餘巢脾及換下的蜂箱,要及時保存並做好燻蒸處理。
  • 蜜蜂巢脾封蓋後為什麼會出現一個孔
    蜜蜂巢脾封蓋後為什麼會出現一個孔,這是一位新手問我的問題。正常的工蜂巢房,在進入兩天的封蓋時期是會出現孔洞,但那是巢房封蓋未全的情況,而他說是一個小小的孔。他怕是什麼病蟲害,問我要不要用藥。其實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別亂用藥,特別是養中蜂的人,中蜂一般是不用藥物的。
  • 蜜蜂養殖技術|早春適時適量加脾擴巢技術
    巢脾是蜂群培育蜂子、儲存蜂蜜、蜂糧和蜜蜂活動的場所。早春管理的中心任務就是要增加子脾數量,有效擴大子圈。蜂王產卵,從巢脾中間開始,螺旋形擴大,呈圓形,常稱子圈。子圈面積大,表明培育蜂子多。但此時外界氣溫不穩定,蜜粉源情況變化較大,如果盲目擴大子圈,加脾擴巢,氣溫降低時,蜜蜂護不住脾,會使子脾受凍,繁育出的蜜蜂健康狀況不佳,因此必須因群、因時制宜,靈活運用擴大子圈、增大蜂巢的技術。1、加脾的依據根據蜂場所在地的氣候、蜜粉源情況以及群勢的大小,確定所需要的蜂脾關係。
  • 養蜂:蜜蜂白堊病疾病的診斷與防治
    死蟲屍體有白色、黑色兩種。工蜂將蟲體由巢房內拖出到巢門前的地面上和蜂箱底部,工蜂及雄蜂幼蟲均可感病,雄蜂幼蟲尤為嚴重。大幼蟲階段易感,巢房蓋被工蜂咬破,挑開後可見死亡幼蟲。感染子囊球菌的幼蟲,前3天無明顯症狀表現,少數幼蟲體表長出白色菌絲,多數幼蟲在第五天死亡。在蜜蜂幼蟲體內病變分為6個階段。
  • 有這些條件,蜜蜂繁殖發展就快
    要想讓蜜蜂繁殖起來,就得要知道蜜蜂繁殖所需要的條件。那麼蜜蜂繁殖需要什麼條件呢?又怎麼讓蜜蜂快速繁殖呢?1.首先溫度要適宜,蜜蜂幼蟲發育的溫度在30度多點左右,溫度太高,或者太低對蜜蜂的幼蟲有影響,小編在海南,蜂王一年四季不停產,只是產卵多和少的問題。
  • 蜜蜂養殖,蜜蜂巢蟲是怎樣引起的?怎麼解決?
    蜜蜂長巢蟲一般都是中蜂長,意蜂長巢蟲的可能性不大,這主要與中蜂的習性有關,中蜂有喜新厭舊的習慣,就是喜歡新的巢脾,討厭舊的巢脾,同時中蜂還有一個弱點,那就是清巢能力差,所以中蜂容易出現巢蟲現象。中蜂長巢蟲主要是因為蜂箱中的舊脾太多,中蜂為了與巢蟲對抗,往往會咬掉那些舊脾,重新建造新的巢脾,於是出現了蜂箱底部有大量的舊脾蠟屑堆積的現象,而這些蠟屑往往成為巢蟲滋生的溫床,如果養蜂人不打掃,巢蟲嚴重了就會上脾危害,在蜂脾上打隧道,殘害蜜蜂幼蟲,使得蜂群中出現白頭蛹現象。
  • 蜜蜂養殖技術|空巢脾對蜂群採蜜量的影響及分析
    在流蜜期,對第一組蜂群使用帶空巢脾的淺繼箱,每群平均採蜜量為30.5kg;對第二組蜂群也使用有空巢脾的淺繼箱,之後又加上第二淺繼箱,每群平均採蜜量為40kg;對第三組蜂群使用有空巢脾的深繼箱,每群平均採蜜量為43.1kg。結果。在大流蜜期,保證蜂群中有足夠的空巢脾(貯蜜空間),蜂群中的採蜜量增加12.6kg,增幅為41.3%。
  • 給蜜蜂餵花粉的方式與配方大全
    同時,由於蜂王喜歡在新巢脾上產卵,養蜂人可以進行加脾擴巢的工作,不僅可以提高蜂王的產卵積極性,還能提高工蜂的採集積極性和哺育積極性。蜜蜂餵花粉的方式1.花粉脾飼餵  花粉脾有兩種,一種是原來儲備下來的花粉脾,另一種就是新鮮灌注的花粉。前者在飼餵前需在脾面上噴灑少量稀薄蜜汁或糖水,以誘使蜜蜂取食,再將其放在蜂巢中靠近子脾的外側。製備好的花粉脾也應加入蜂巢中靠近子脾的外側供蜜蜂取食。
  • 蜜蜂天敵蠟螟,可產1800粒卵,用新技術有效解決巢蟲問題
    中華蜜蜂最大的天敵,非巢蟲莫屬,一隻巢蟲並不可怕,但是一隻蠟螟就不一樣了。蠟螟是巢蟲的成蟲,養蜂人稱其為"巢蟲媽媽"。蠟螟一般夜間出來活動交配後,潛入蜂箱裡產卵,白天就躲藏在蜂箱角落裡或者蜂箱蓋上。一隻蠟螟成功交配後,每晝夜可產卵100-900粒卵,最多可產1800粒卵。
  • 學會人工分蜂,不需要等蜜蜂自己分家,蜜蜂自然分蜂太慢
    養殖蜜蜂,學會人工分蜂,才能更快的擴大養殖蜜蜂的規模。蜜蜂自然分蜂太慢,而且有時候蜜蜂自然分蜂跑到樹上,爬樹太累。小編分享一下蜜蜂如何人工分蜂。人工分蜂需要一些條件,外界有花粉充足,輔助的蜜源,蜂群強。
  • 蜜蜂繁殖的3個階段,還有3個特點,值得新手養蜂人學習
    中蜂是我國土生土長的野生蜂種,在野外生存的蜜蜂,他們能夠根據外界粉蜜源的情況來繁殖蜂群。人工養殖的中華蜜蜂,雖然也可以通過外界的粉蜜源情況,來繁殖蜂群,但是養蜂人一般會結合天氣,提前進行人工繁殖蜜蜂。蜜蜂的繁殖,主要有3個階段和3個特點,接下來我們一一為大家分析。
  • 養殖蜜蜂,工蜂產卵該怎麼解決?
    在養殖蜜蜂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說換掉新王,換掉老王的這個因素。還有就是在冬季該怎麼養殖蜜蜂,蜜蜂交尾失敗之後,如何面對。以及一些人工育王的問題,這都是需要一直解決的。養蜂其實有很多知識要學習,在不斷地學習中進步和成長。
  • 蜜蜂子脾要保持多少溫度?可以把子脾提出來保存嗎?
    最近接到一位朋友的提問:聽養蜂行家說為了減輕蜂守脾的負擔,可以把子脾提出來保存,保持一定溫度的就行。這麼做可以嗎?提出後的保存溫度多少合適呢?對於這個問題,聽蜂之語認為要從兩個方面來分析。一、提出的脾是帶蜜子脾。①、蜜源充足的時候,提出蜜脾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我們取巢蜜都是帶脾取的。
  • 何必大動幹戈處理蜜蜂產卵問題呢?老農的方法很實用,可很少人懂
    陽光明媚,微風輕拂,天空中燕子飛舞,田園間蜜蜂勞作。原本一切是那麼的美好,卻因為人工更換新蜂王而開始起伏不定。前期蜜蜂產卵,可以採用直接合併蜂群或者直接介入蜂王的方法,中期和後期蜜蜂產卵,建議先對蜂群進行處理後,再來合併蜂群或者介入蜂王。首先:利用產卵蜜蜂有戀巢性和不外出採集的特點,養蜂人可以將蜂群搬離幾百米,然後在原地址放一個蜂箱和調入蟲脾一張。搬離的蜂群,需要進行快速抖蜂,同時快速放回巢脾。這樣已經產卵的蜜蜂會繼續爬上巢脾產卵,沒有產卵的蜜蜂會飛回原地址。
  • 蜜蜂總是往外搬,分蜂逃蜂損失大,怎麼做才能制止蜜蜂搬家?
    分蜂是蜜蜂自然發展的規律,是無法完全避免的。特別到了農曆三月份左右是中蜂典型的分蜂「旺季」。當然,我們可以在遵循蜜蜂自然發展的規律下進行一些人為的管理,可以有效的控制分蜂程度。聽蜂之語將其細分為以下幾點:①、保證蜂王優質。能有優質品種的中蜂王是最好;如果沒有,那就做到每年至少更換一次中蜂王,且保證新蜂王是健壯和交尾成功的。
  • 蜜蜂分蜂的方法有哪些
    九、仿天然分蜂法蜂群發展強壯,其中造有王臺時,可將原群移開1.0~1.5米,原位置放一新箱,由原群提出子脾1框,上面帶蜜蜂、蜂王(注意不要有王臺)和帶蜂的蜜脾1框放入。同時在新箱內補加空脾3~4張,再由原群提出不帶王臺的蜜蜂3框,將蜂掃落於新箱門前,仍把巢脾送回原群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