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王產卵後不久為啥離開蜂群死亡?鎖定3個方向,輕鬆找到答案

2020-12-05 蜂部落

關於新蜂王開產後不久爬出巢門死去的問題,蜂部落小編認為正常的蜂群發生這種現象的可能並不大,就連蜂王單獨的出現的情況也比較少,但是並不是說沒有可能出現蜂王單獨離開蜂巢死亡的情況,下面我們就具體來看一下。

蜂王單獨在蜂箱外出現的時間

蜜蜂是高度社會化群居的昆蟲,蜂群中被分為蜂王、雄蜂、工蜂三個級型的蜜蜂,它們的社會化群居,主要就是通過三型蜂的協調搭配,緊密合作而又明確分工來完成,所以說一個蜂群中的蜜蜂雖然多,但是如果一個蜂群想要存在下去,不管是工蜂還是蜂王以及雄蜂,它們都是沒有獨立生存的能力的,獨立生存都只有死亡,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蜜蜂單獨的存在都是短時間的單獨存在。

作為蜂群中的蜂王,一生中也有幾次單獨存在的時間,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間段,一是試飛的時候,二是婚飛的時候,三是交替的時候。

①試飛的時候:和其他級型的蜜蜂一樣,蜂王長大了同樣要進行對蜂場附近環境的認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試飛過程,一般蜂王在出房後2到3天就會進行試飛,這個過程算是蜂王出房以來首次單獨離開巢門。或許說有工蜂的保護,但是這種保護並不會像蜂群中那麼明顯,畢竟這是在空中。

②婚飛的時候:蜜蜂是一種比較特別的昆蟲,一生中只在一段時間交配,交配以後就終身不再交配,以存儲的精子作為終身受精的精子來源。蜂王的婚飛是在試飛之後,甚至說婚飛和試飛之間並沒有明確的界限,有時候蜂王的交配在試飛的過程中完成,主要區別就是蜂王飛行的過程中是否伴隨有交配行為,如果有則為婚飛,沒有則為試飛。

③交替的時候:蜂王總是會有老去的一天,正常情況下蜂群中的蜂王以分走的方式離開蜂群,但是如果一個蜂群中的蜂王已經老了或者不能再用了,這時候蜂群就會出現交替,這時候的情況也是老王離開蜂群,但是並不是以分蜂的形式。

在蜂群交替的時候,老王先在交替王臺中產下未來的蜂王,當新王出房交尾產卵以後,這時候如果蜂王已經死亡,則新王成為蜂群中的王,如果新王還沒有死亡,則新老王同時在一個蜂群中,當新王產卵正常以後,老王獨自離開蜂窩,到野外的草叢中死去。

蜂王為啥開產後爬出蜂箱死亡?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發現,如果蜂王要在開產後爬出蜂箱死亡,看起來交替的可能並不大,但是以蜂王獨自離開這點來說,似乎也只有交替能說得過去,那麼究竟有沒有可能是交替呢?這種可能自然是有的,另外還有就是意外情況和認錯。

①交替:雖然說蜂王是剛產卵的蜂王,按理說不會那麼早交替,但是蜂王交替的條件是2個,一是蜂王自身體質差,二是蜂王受傷。對於一隻新產卵的蜂王來說,同樣是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的,比如蜂王是急造王,或者培育的時候營養不足、日齡過大等等原因,實際上蜂王本來就已經劣質了,只是蜂群中已經沒有更好的選擇,導致工蜂沒有淘汰這樣的蜂王,在蜂王產卵以後,蜂群中擁有了培育新王的條件,工蜂培育了新王,導致老王交替。

② 意外:所謂的意外情況是因為蜂王的個頭比較大,我們有的朋友在檢查蜂群的時候操作不規範,可能把蜂王抖落在蜂箱外面,不小心弄死了,因為產卵的蜂王幾乎不能飛行,這種可能是有的。

③認錯:我們很多朋友分不清蜂王還是雄蜂,表面上看起來,雄蜂的個頭大於工蜂,數量也比較少,有的朋友容易把雄蜂認作蜂王,雄蜂每天飛出巢門是正常的。

解決辦法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按照我們上面提到的,其實只有兩種可能,如果是把雄蜂認作蜂王,這是不用處理的,所以剩餘的就是蜂群交替和我們不小心在外面把蜂王弄死了。

如果是蜂群交替,到了老王已經自動離開蜂群,這時候至少新王已經正常產卵,我們可以在第二天的時候觀察蜂群中是否有正常的蜂卵,是否產生急造王臺,如果沒有,說明是交替,如果有,則說明是失王,我們需要根據具體情況看是使用急造王臺還是介入新的產卵王。

相關焦點

  • 幼蜂一死再死卻找不到原因,鎖定蜂種,輕鬆找到答案
    幼蜂一死再死卻找不到原因,鎖定蜂種,輕鬆找到答案 最近有網友問蜂部落小編,說自己的蜂群中的幼蜂出房後一段時間就死亡了,具體是什麼原因引發的。
  • 蜂群工蜂產卵怎麼辦?記住四點養蜂新手輕鬆處理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工蜂產卵(簡稱工產),在蜂群無王時間較久的情況下,就會引起部分工蜂的卵巢發育產卵,成為產卵工蜂。由於工蜂的雌性生殖器官已明顯退化,失去與雄蜂交配的機能,所以產卵工蜂所產的卵都是未受精卵,只能發育成雄蜂,而雄蜂只會吃蜜而不會取蜜,久而久之,蜂群雄蜂太多整個蜂群就會衰敗甚至滅亡。
  • 中蜂養殖:蜂群自然分蜂
    在一般情況下,蜂群首先建造雄蜂房並培育雄蜂,當雄蜂封蓋後即建造王臺基並培育新王,然後才進行自然分蜂。而蜂王在工蜂建造的王臺基內產卵,是自然分蜂可靠的徵兆。自然分蜂通常在王臺封蓋後2~5日發生,早的可在王臺封蓋後2日,遲的在王臺封蓋後7日發生。
  • 蜂王在蜂群中的什麼地方?如何在蜂群中辨別蜂后?
    蜂后俗稱蜂王、雌蜂、母蜂、女蜂、產卵王等,是一個蜂群的「老大」,不管一個蜂群的規模如何,群勢是強是弱,也一定只有一隻蜂王,蜂王也是整個蜂群中唯一一個擁有繁殖能力和產卵能力的雌性蜂,通過特有的「蜂王信息素」維持著蜂群的秩序,那麼在蜂群中如何辨別風后呢?
  • 蜂群有了王臺後如何人工分蜂?
    王臺是蜜蜂培育新蜂王的臨時性巢房,蜂王從卵到蜂都是在王臺中完成發育的,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王臺就是一隻準蜂王,因此蜂群出現王臺也是人工分蜂的最佳時期,那麼如何利用王臺進行人工分蜂呢?
  • 從3個方面來看,輕鬆知道答案
    從3個方面來看,輕鬆知道答案 只給蜜蜂餵養花粉,蜜蜂的採集行為會改變嗎?養蜂人告訴你答案關於只留花粉給蜜蜂吃是否可以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這個問題主要看在什麼時候,同時還要聯繫蜜蜂的習性來進行餵養,所以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分析這個問題。
  • 昆蟲也偉大,蜂王即將死亡時幹的3件事,件件悲涼
    一直以來,關於蜂王的自然死亡受到很多蜜蜂愛好者的好奇,尤其是在蜂王自然交替的時候,究竟交替後的老蜂王去了哪?最後是怎麼死的?一直都是很多蜜蜂愛好者想要知道的,那麼究竟自然死亡的蜂王,最後是怎麼死的呢?蜂王在即將死亡的時候幹了3件事,可以說是件件偉大。
  • 蜜蜂養殖:工蜂產卵怎麼辦?工蜂產卵的處理方法
    在正常的蜂巢中,產卵都是由蜂王來完成的,普通的工蜂由於生長時沒有食用足夠的蜂王漿所以性腺沒有蜂王發達,一般情況下不會產卵,就算偶爾有偷偷產卵的也會被其他工蜂清理掉,但是如果蜂王死亡一段時間後沒有新蜂王產生就很容易出現工蜂產卵的情況,而且這時其他工蜂也不會將這些卵清理掉了,但是這對蜂群來說是很不利的
  • 蜜蜂急造王能用嗎?蜂群3種不同的育王方式,急造王優點與缺點
    意外失王有人為引起的失王,包括檢查丟失、檢查過程中壓死或者壓傷蜂王;也有新蜂王婚飛不回巢意外失王,如新蜂王交尾途中被天敵吃掉,交尾回群進入其它蜂箱;還有蜂箱裡面進入天敵,比如意蜂、胡蜂侵入蜂箱等等。二、蜂王年老體衰失王。蜂王的正常壽命一般是三到五年,如果是超過三年的老蜂王,隨時都有可能出現突然死亡,所以老蜂王出現突然死亡,也是引起急造王臺的一個原因。
  • 蜜蜂養殖技術|分區飼養後引導蜂群集中貯蜜的3個方法
    但是在實際養殖過程中,即使採用上面的方法,工蜂為了確保撫育需要,將所需要的飼料優先向蜂王所在的區域運送和貯存,同時蜂王及蜂兒的信息對飼料也有吸引作用,這種情況在巢內育兒數量較多,有王區域內巢脾數量較多,外界流蜜不湧,外界蜜蜂源即將轉入匱乏期時尤為突出。二、分區後引導蜂群集中貯蜜的方法1、限制育兒區空間移除多餘巢脾。
  • 養蜂人預留蜂群內「雙王臺」,給蜂群更換新王和人工分蜂的方法!
    在春季的時候,強群的繁殖能力較強,當蜂群內的蜂王衰老,或者蜂王的產卵能力和控蜂能力下降,導致工蜂在蜂巢脾上挑選3日齡左右的幼蟲,將幼蟲所在的工蜂巢房改造成王臺基,工蜂開始培育新蜂王的工作,這時養蜂人在檢查蜂巢脾的時候可以發現,蜂群內會出現多個「自然交替蜂王臺」,養蜂人為了減少蜂群出現「自然分蜂」的情況發生,可以保留蜂群內的「雙王臺」,不僅可以給蜂群進行更換新蜂王的工作
  • 人工分蜂,箱內有成熟王臺,新王出臺不產卵是什麼原因?如何處理
    蜂王的發育周期蜂部落認為首先我們應該算時間,看看是我們心裡認為的時間長了還是真的蜂王一直不產卵。既然蜂群中有成熟王臺,我們就從成熟王臺蜂王出房的時間到蜂王產卵的時間來做一個科學的時間推算。首先是蜂王出房後是不會立刻產卵的,蜂王出房後發育並不完善,還會繼續發育,這個時間需要3天,也就是說,蜂王的性成熟是在出房後3天。
  • 失去蜂王的蜂群中,誰在維持蜂群的正常秩序?工蜂潛力被激活?
    很顯然,就算蜂群出現了工蜂產卵現象,實際上蜂群能夠延續的時間也比較長,蜂部落小編曾經注意觀察過,可以說幾個月的時間蜜蜂都不會死完,最後的哪怕是剩餘幾隻雄蜂,這些雄蜂也會在蜂群中直到最後一刻才會死亡,可見哪怕是在我們養蜂人看來已經沒救的蜂群,真正的滅絕的時間也是非常長的。那麼究竟在失去蜂王以後,蜂群中的正常秩序是如何維持的呢?誰在控制著這個已經看起來沒有希望的蜂群?
  • 新收捕的蜜蜂,10多天不進粉也不產卵是什麼原因?老蜂農這樣說
    收蜂情況由於上面問題中沒有明確我們從山上收來的蜜蜂是什麼形態的,因為不同形態的蜜蜂收回來以後蜂王產卵的時間並不一樣,所以下面的分析中我們會從兩個形態來分析蜂群收回來後蜂王不產卵,也不進粉的原因。對於蜂群的形態來說,一種是分蜂群,一種是找到的原始蜂群。所謂的分蜂群就是蜜蜂發生自然分蜂時被我們收捕的蜂群,而原始蜂群則是蜜蜂在山上築巢,已經是一個有著完整結構的蜂群。
  • 處女王產卵危害大,如何提前判斷處女王產卵?養蜂人講了實話
    第一:交尾王產卵與處女王產卵的區別對於我們養蜂人來說,我們需要的是一隻正常的交尾王,蜂王只要產卵以後,我們是無法判斷蜂王是交尾王還是處女王的,但是這兩種蜂王產卵又有巨大區別,雖然他們的卵我們無法區別,但是可以區別孵化後的幼蟲。
  • 原來工蜂也會產卵,工蜂產卵與蜂王產卵到底有何區別?
    導讀:蜂群長時間的失王很容易導致工蜂產卵,工產嚴重時即使介入新王都很難補救。所以在管理蜂群時一定要特別注意失王問題。很多新手養蜂人檢查蜂群時,看到巢脾有卵和幼蟲就認為是有王群,其實錯了,巢脾有蟲卵並不一定就是有王群,這種情況得注意。
  • 如何控制蜂群分家,這些技巧蜜蜂跑不了
    當偵察蜂找到新居後就會第二次散團,在蜂場上空盤旋飛翔後,飛向新居。 也有的分出群。在蜂場附近不做停留,在蜂場上空盤旋兩圈後,徑直飛向新居。有的一群可同時分出2個新分群,也有的新分群在分出後40天左右還會發生第二次分蜂。 內在因素: (1)蜂巢空間窄小,工蜂向外擴建蜂房受到蜂巢(木桶、蜂箱、天然洞穴等)容積的限制,蜂王沒有產卵的空巢房,這樣就阻礙了蜂群的發展。
  • 讓蜂群造交替王臺,不讓蜂群產生分蜂熱,怎麼樣才能做到,看這裡
    ,更麻煩的就是預防自然分蜂的管理工作,養蜂人每隔3天~4天就要清理蜂王臺,在蜂巢門口安裝防逃片,預防老蜂王帶來分蜂群出逃。在預防蜂群出現分蜂熱的方法有2種,圍繞蜂群更換新蜂王的工作展開給蜂群進行更換新蜂王,提高蜂群內蜂王的控蜂能力和產子能力,這樣才能起到助力蜂群群勢擴大的作用。對於很多蜂友只養了幾箱蜜蜂,無法組織育王群,而且,蜂友的人工育王技術不成熟,人工移蟲的接受率較低,無法幫助蜂群獲取人工育王的蜂王臺。
  • 揭秘蜂群中的工蜂叛變,真假蜂王各自為政,堪稱昆蟲版戰國七雄
    第二:沒有找到」皇位「繼承者如果蜂群中失去蜂王以後工蜂找不到3日齡以下的蜜蜂幼蟲,則過一段時間以後蜂群中的雌性工蜂就有一部分會出現卵巢發育,並且分泌像蜂王一樣的蜂王信息素,蜂群失王時間越長,蜂群中卵巢發育的工蜂就越多,或許是受到這些卵巢發育的工蜂分泌的蜂王信息素的影響,蜂群中正常的工蜂會把這些卵巢發育的工蜂當成蜂王一樣照顧,飼餵這些工蜂,形成嚴密的飼餵圈,和正常的蜂王沒差別
  • 蜂群輕微工產,及時介入一張卵蟲脾能緩解嗎?增加一步,事半功倍
    在養殖蜜蜂的過程中,我們都知道工蜂產卵一種不好的現象,不管是什麼原因引發的工蜂產卵,只要這個現象出現,都可以說是一個不正常的現象,都需要我們及時找到原因,儘快解決,否則就有可能給我們的蜂群帶來極大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