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群輕微工產,及時介入一張卵蟲脾能緩解嗎?增加一步,事半功倍

2020-12-04 蜂部落

在養殖蜜蜂的過程中,我們都知道工蜂產卵一種不好的現象,不管是什麼原因引發的工蜂產卵,只要這個現象出現,都可以說是一個不正常的現象,都需要我們及時找到原因,儘快解決,否則就有可能給我們的蜂群帶來極大災難。

一般來說,一個蜂群如果出現工蜂產卵,常見的情況就是蜂群中失去蜂王,且蜂群中沒有幼蟲存在,只要是這種條件,一般中蜂在兩三天開始就可以出現輕微的工蜂產卵,義大利蜂稍微會晚一點,但是最終都會出現工蜂產卵現象。

由於這是蜜蜂的典型的孤雌生殖現象,這會導致蜂群中最後只有一種蜜蜂存在,那就是雄蜂,這樣的蜂群並不具備繁衍下去的能力, 最後就會導致蜂群滅亡,這就是為什麼在蜜蜂養殖中要極力的避免蜂群出現工蜂產卵的真正原因。

回到問題,我們來看看究竟在一個蜂群出現輕微的工蜂產卵的時候,及時介入一張卵蟲脾能不能緩解工蜂產卵現象。

工蜂產卵的內因

既然我們想要知道介入一張卵蟲脾是否可以解決工蜂產卵的問題,首先我們必須搞清楚蜂群出現工蜂產卵的原因。

從表面上來看,上面已經提到了,蜂群失王和蜂群失王后蜂群中沒有幼蟲是引發工蜂產卵的原因所在,那麼到底為什麼這兩個條件會成為蜂群出現工蜂產卵的關鍵原因呢?我們分別來看看。

①蜂群失王

對於蜂群中的工蜂來說,這些工蜂其實都是雌性的,只是在小的時候營養不足,最後發育成了工蜂,蜂王也是雌性的,但是食物是充足的,工蜂不能進行交配,蜂王可以進行交配,而且蜜蜂的性別是由染色體的數量進行調節的。

工蜂是沒有進行過交配的雌性蜜蜂,很顯然染色體的數量只有經過交配的受精卵的一半,那麼蜂王產下的受精卵,其實就是發育成了工蜂和蜂王,那麼如果在沒有進行交配的情況下,其實蜂王和工蜂,都是可以產未受精卵的,這個過程與交配無關,所以並不需要工蜂交配,工蜂會進行正常的繁殖,只是無法產受精卵。

這裡很多朋友有疑問,既然工蜂可以正常的產未受精卵,那么正常的蜂群中為什麼看不到工蜂產下的未受精卵呢?其實原因發生在蜂王身上,蜂王由於發育完善,正常情況下蜂王會分泌一些蜂王物質,抑制了蜂群中的工蜂卵巢發育,導致在有蜂王的情況下,工蜂的卵巢不會發育,所以不會出現工蜂產卵。

②蜂群中沒有幼蟲

除了蜂群失王之外,還有一個條件就是蜂群中沒有幼蟲,滿足這兩個條件才會出現工蜂產卵現象,那麼究竟為什麼在沒有幼蟲的情況下才會出現工蜂產卵呢?其實這裡面還差一樣東西,那就是引發工蜂卵巢發育的誘因,因為上面我們已經說了,有王群中的工蜂卵巢沒有發育,主要是受到蜂王物質的抑制,這樣看來,蜂群中的幼蟲就有可能會阻止工蜂產卵,那麼這個過程又是如何實現的呢?

實際上,在蜂群失去蜂王以後,如果蜂群中有卵蟲脾存在,蜂群中還可以培育新的王臺,這裡面幼蟲的主要作用就是消耗工蜂體內營養。對於蜂王來說,我們都知道,蜂王主要吃蜂王漿,而蜂王漿是工蜂的分泌物,主要供給蜂王和幼蟲,如果蜂王漿沒有被消耗,則會殘留在工蜂體內,最後導致工蜂卵巢發育,也就是說,導致工蜂卵巢發育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蜂群失王,一個是工蜂體內的營養無處釋放

這裡有的朋友有個疑問,那就是有幼蟲的情況下蜂群中會產生王臺,其實這同樣與蜂王物質有關,有王群中的蜂王分泌的蜂王物質中,同樣有抑制工蜂建造王臺的作用,當蜂群中失去蜂王以後,工蜂自然就可以培育王臺了。

介入一張卵蟲脾是否可以緩解工蜂產卵現象?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發現,工蜂產卵的根本原因在於蜂群中沒有了蜂王,也沒有了幼蟲,從這點來看,我們介入一張幼蟲脾,工蜂就會哺育這些幼蟲,這是必須的,蜜蜂並不會辨認子脾,只要是同種蜜蜂,幼蟲是可以在任何蜂群存活的。

按照上面的說法,其實我們已經可以肯定,如果蜂群剛出現輕微的工蜂產卵,我們在這個時候及時的介入一張幼蟲脾,這是有用的,因為工蜂產卵的原因有一個是工蜂體內的營養得不到消耗,我們加入的幼蟲,自然是會消耗工蜂體內的營養的,這樣看來,對輕微的工蜂產卵蜂群及時介入卵蟲脾,的確可以緩解工蜂產卵現象

雖然說我們對一個出現輕微工蜂產卵的蜂群誘入卵蟲脾可以緩解工蜂產卵現象,但是這並不是最佳的辦法,我們還需要增加一步,因為我們誘入幼蟲脾以後,蜂群中的工蜂未必就立刻停止產卵,最好的辦法是首先把蜂群中工蜂產下的蜂卵提出毀掉,適當飢餓一下蜂群,然後放入蜜脾,不要讓蜂群中有空的巢房出現,避免工蜂繼續產卵,在飢餓和幼蟲的消耗下,工蜂體內的營養得到充分消耗,達到我們解決工蜂產卵的目的。

輕微工蜂產卵蜂群的最佳處理方式

對於蜂群出現工蜂產卵來說,其實最常見的辦法就是誘入產卵王或者誘入成熟王臺,很顯然這兩個條件未必在工蜂出現產卵的時候我們就正好具備,尤其是成熟的王臺,這幾乎很多時候都不可能有,所以最佳的解決辦法,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誘入產卵王,因為產卵王我們可以利用其他蜂群的

為什麼誘入產卵王是最佳選擇呢?這主要與工蜂的日齡有關,工蜂的壽命並不長, 尤其是大流蜜期的時候,壽命只有一個月左右,如果蜂群失王,開始培育一隻新的蜂王,哪怕是採用1到2日齡的幼蟲,新王出房也十三四天,這個時間足夠蜂群中大量的工蜂死亡,而新王出房後還需要10天左右才產卵,這更是會讓蜂群中工蜂數量大劍,前前後後蜂群中出現第一批新的蜂蜜,需要一個多月,很顯然已經超過了工蜂的壽命,就算有的工蜂壽命長一點,其實蜂群已經拖了個半死,這是不合算的。

如果我們是誘入產卵王,一般2到3天產卵王就會產卵,那麼也就20多天就會出現第一批新的蜜蜂,加上蜜蜂會出現部分的逆生長,還有蜂群中可能還有大量的幼蜂甚至還沒有出房的幼蟲存在,這樣的蜂群基本上沒有什麼危險。

總結

綜上所述,如果蜂群出現輕微的工蜂產卵,我們及時介入一張卵蟲脾是可以緩解工蜂產卵現象的,但是這並不是一個最佳的選擇方法,比起從其他蜂群臨時借來一隻蜂王還差,因為從其他蜂群拿走一隻蜂王,其他蜂群擁有卵蟲脾和幼蜂,蜂群壽命絕對比一個連幼蟲都沒有了的蜂群要長,也更加穩定。

當然,最好的辦法還是在我們有儲備王的情況下及時誘入儲備王,但是如果連儲備王都沒有,也找不到王臺,更是不想動其他蜂群,及時向蜂群中放入一張卵蟲脾給工蜂急造,也不失為一種好的辦法

相關焦點

  • 與中蜂一樣嗎?養蜂人告訴你答案
    由於工蜂是生殖器發育不完善的雌性蜜蜂,也沒有進過交尾,導致工蜂產下的蜂卵全是未受精卵,並沒有發育成工蜂的可能,所以工蜂產卵以後蜂群中的雄蜂會大量增加,工蜂不斷減少,在雄蜂沒有能力採集和哺育以及繁殖後代的情況下,蜂群慢慢衰落,最後滅亡。為什麼說介王屬於意蜂的養殖技術?
  • 戶外挖野蜜蜂,子脾放了五六個小時還能用嗎?先了解卵蟲生存條件
    前言:收回來的野蜜蜂,子脾放了五六個小時,還能用嗎?在收野蜜蜂過程中,子脾脫離蜜蜂的呵護不宜超過兩個小時,否則會影響幼蟲的發育成長,甚至會傷及幼蟲的生命,根據山娃挖野蜜蜂的經驗來分析,要想子脾脫離蜜蜂的時間不超過兩個小時,是比較難辦到的,只能採取別的方式應對。
  • 蜜蜂"咬食"蜂王的卵蟲,新手養蜂人不解,原來問題出在這
    就比如說:蜂群長時間無蜂王,為什麼蜜蜂要自己產卵來表示蜂群已經進入滅亡倒計時呢?蜜蜂是最戀子的昆蟲,只要有卵蟲子脾在,蜜蜂就能夠安心的住下來,但是奇怪的是,蜜蜂有時候會將卵和蟲吃掉或者咬出去扔掉,這又是為什麼呢?蜜蜂不正常,而引起這種現象按照我們養蜂人的第一判斷是,蜂群裡的幼蟲是否正常?注意觀察幼蟲是否出現爛子,子脾是否出現花子。
  • 蜂群工蜂產卵怎麼辦?記住四點養蜂新手輕鬆處理
    蜜蜂工產圖第二、工蜂產卵情況較輕的處理方法。在查看工產情況較輕的情況下,取走巢脾,去其他蜂箱調幾框有幼蟲的蜂脾給它(工產剛開始一兩天可以直接放進去,如果較久可以讓蜂群飢餓一兩天,使其產卵機能萎縮,再放其他蜂箱的帶子巢脾進去)。有了幼蟲的話,一般蜜蜂都會停止工蜂產卵,利用裡面的幼蟲重新製作王臺出新的蜂王,也可以直接介入新的蜂王或者王臺進去。
  • 失去蜂王的蜂群中,誰在維持蜂群的正常秩序?工蜂潛力被激活?
    1.雄蜂可能控制一個失去蜂王的蜂群嗎?2.工蜂的潛力有多大?3.失去蜂王的蜂群中工蜂控制蜂群的證明雄蜂可能控制一個失去蜂王的蜂群嗎?其實在提到失去蜂王的蜂群中,究竟誰在控制這個蜂群的時候,蜂部落小編已經明顯的偏向於失去蜂王的蜂群中,是工蜂在控制整個蜂群了,但是客觀的來說,蜂群中除了蜂王和工蜂之外,其實還有雄蜂。
  • 根據不同蜜源植物的泌蜜特點以及蜂群的狀況確定採蜜群的管理措施
    管理措施應根據不同蜜源植物的泌蜜特性和蜂群的狀況來確定。採蜜管理的主要原則是控制蜂群的熱量,保持蜂群的健壯性,並注意蜂群在蜜流期後的發育。在主蜜流期,要及時了解蜂群的貯蜜情況,及時調整蜂群,一般每3-4天檢查一次蜂巢貯蜜情況,每6-7天檢查一次蜂王產卵情況。
  • 蜜蜂養殖技術|工蜂產卵群中卵蟲蛹脾處理方法及注意事項
    因此,在溫暖季節,工蜂產卵群中的卵蟲脾對蜂群沒有積極作用(在越冬後蜂群繁殖初期,可以利用雄蜂封蓋子食量大,產熱量大,封蓋期長,暫時作為保溫用脾),反而有消極作用,在工蜂產卵群處置的同時,應妥善處理工蜂產的未受精卵、蟲及蛹脾。
  • 誘蜂水誘來的蜜蜂能捉回來合併嗎?養蜂人:注意這2個事項!
    關於誘蜂水誘來的蜜蜂能捉回來合併的問題,養蜂人在誘捕蜂群的過程中,在使用誘蜂水的時候,誘蜂水能夠吸引一定距離內的蜜蜂,這些蜜蜂是採集工蜂、偵查工蜂和採水工蜂,由於蜂王很少出現在蜂群外活動,這樣的蜂群不具備飼養的條件,所以,養蜂人在誘捕蜜蜂的時候,誘捕到蜂團,這樣的蜂群內工蜂數量較多
  • 蜂群大流蜜期內自然分蜂有效利用的3個方法
    外界蜜粉源尚可,蜂群群勢達到一定程度,易發生自然分蜂,自然分群能增加蜂群的數量,有利於擴大蜜蜂養殖規模。同時分蜂群主要由休閒蜂組成,生理日齡較年輕,壽命長,能夠從事巢內的採集、哺育、造脾等各項工作,且效率高。早期的自然分蜂最有價值,因為它能在流蜜期前恢復群勢,並能充分利用大流蜜,生產和貯備大量的蜂蜜。
  • 春繁蜂群繁蜂,讓工蜂護子脾,蜂巢脾上工蜂數量越多越好!
    蜂群內蜂巢脾上工蜂數量越多,這樣的子脾上子圈往往較大,子脾周圍的邊角儲蜜較少,子脾上子圈質量優質,春季是蜂群的繁殖旺季,蜂巢脾上多一圈幼蟲數量,蜂群就能哺育出更多的工蜂,在春繁過程中,可以幫助蜂群提高哺育能力,在流蜜期到來的時候,蜂群能夠哺育出更多的採集工作,幫助蜂群增加採集量和採粉量。
  • 調動有分蜂熱蜂群的造脾積極性,讓蜂群造出新巢脾,消除分蜂熱
    養蜂人在飼養蜂群的過程中,蜂群在分蜂季節時期,以及外界蜜源處於斷流蜜的狀態下,對於蜂群群勢較強,蜂王由於衰老導致產卵能力和控蜂能力下降,工蜂造較多的雄蜂巢房,蜂群哺育雄蜂數量增加,這就是蜂群出現分蜂熱的前期症狀,往往在雄蜂巢房開始封蓋的時候,工蜂開始建造王臺基,這時蜂群開始培育蜂王臺。
  • 揭秘蜂群中的工蜂叛變,真假蜂王各自為政,堪稱昆蟲版戰國七雄
    產卵王和王臺都相當於是在一個亂世中突然出現的英雄,至少能夠與這些產卵的工蜂勢力對抗,所以在介入蜂群中以後,會有一部分的工蜂擁護我們介入的王臺或者產卵王,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蜂群中的戰亂就結束了。蜂群中的」戰亂「是否結束,其主要的標準是我們介入的蜂王或者王臺是否優質,一般嚴重工蜂產卵的蜂群介入王臺幾乎沒有作用,很快就會被咬掉,介入產卵王成功率卻比較高,其實這個過程相當於蜂群中的真假蜂王的一場實力比拼。
  • 蜂群在繁蜂的時期,工蜂咬子脾,養蜂人告訴你2個原因!
    蜂友們一起學養蜂,右上角「關注」蜂群在繁蜂期的過程中,這時蜂群內結構不同,蜂群內的繁殖空間,隨著蜂群內的子脾數量增加,蜂群的繁殖區域擴大,蜂王逐漸在邊脾上產卵,蜂群的「哺育率」變化,養蜂人將蜂群內封蓋脾調到中心位置旁邊,蜂群中間位置加入空巢脾給蜂王產卵,隨著封蓋子脾上新蜂羽化出房
  • 蜂群不採蜜怎麼辦?採蜜3步法,同樣的蜂群群勢,怎樣也能多搖蜜
    所以,外界流蜜期還未到來之前,緊脾壓蜂,讓蜂群內有限數量的工蜂集中哺育能力,提高子脾的質量,蜂群哺育一代新蜂需要20天左右的時間,以這個時間為一個周期,在流蜜期到來前,培育新蜂的周期越多,將來蜂群群勢越強,採集蜂數量越多。
  • 蜜蜂養殖技術|蜂群首次自然分蜂后新群的特點及管理方法
    新群中的工蜂齡期覆蓋分蜂前的除剛羽化不能飛行的蜜蜂外的各齡蜜蜂,在蜂群穩定後的當天或第二天工蜂認巢飛行,開始正常的採集、撫育活動。3、工作積極造脾積極。不論是中蜂還是意蜂,在蜂群有分蜂徵兆開始,蜜蜂個體就為分蜂做各種準備工作,其中包括「隱藏」泌蠟能力,因此,分蜂后的新群泌蠟能力有機會被釋放。
  • 如何控制蜂群分家,這些技巧蜜蜂跑不了
    ,當達到6~7框蜂時,蜂群內便開始出現雄蜂房,雄蜂房多造在脾的下沿,蜂王在雄蜂房產下雄蜂卵,同時工蜂開始在脾下邊緣築造王臺,接著蜂王在王臺中產下卵,工蜂開始哺育,直至王臺成熟。 外界條件: 氣候溫暖,有能夠滿足蜂群育蟲需要的蜜粉源,蜂群為發展和延續性種族而發生分蜂。 控制自然分蜂的措施 (1)換入新王:從4月下句開始有計劃地選擇採集力強、抗病力強,能維持較大群勢、分蜂性弱的中蜂群做種用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