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急造王能用嗎?蜂群3種不同的育王方式,急造王優點與缺點

2021-01-08 新農村百事通

蜜蜂急造王臺的蜂王可以用嗎?蜜蜂因為突然失王出現急造王臺是很常見的一種現象,也是蜜蜂因為失王,為了儘快恢復生產和維持蜂群正常秩序,產生的一個應激反應。急造王臺很多養蜂人都認為不好,或者說不能利用,但百事通認為這是一種偏見,其實急造王臺是完全可以利用的,而且急造王臺出來的蜂王,並不比自然王臺蜂王差多少,有些急造王臺出的蜂王性能甚至超過自然蜂王,為什麼這麼說呢?讓百事通慢慢給你解釋。

正常情況下,蜜蜂如果出現突然失王,一般在24小時後就會開始出現急造王臺,先來說一下蜂群失王的原因,蜜蜂失王原因有兩種:

一、蜂群意外失王。意外失王有人為引起的失王,包括檢查丟失、檢查過程中壓死或者壓傷蜂王;也有新蜂王婚飛不回巢意外失王,如新蜂王交尾途中被天敵吃掉,交尾回群進入其它蜂箱;還有蜂箱裡面進入天敵,比如意蜂、胡蜂侵入蜂箱等等。

二、蜂王年老體衰失王。蜂王的正常壽命一般是三到五年,如果是超過三年的老蜂王,隨時都有可能出現突然死亡,所以老蜂王出現突然死亡,也是引起急造王臺的一個原因。

說完蜜蜂失王的兩個主要原因,接著說急造王臺和自然王臺的區別,為什麼有的急造王,不但不比自然王差,甚至還超過自然王。其實原因非常簡單,看一下蜜蜂造王臺育王的3種方式就明白了。

一、正常自然分蜂育王。這種情況一般是處在分群期的時候,蜂群產生分蜂情緒後,工蜂會先造好王臺,然後逼迫蜂王去王臺產卵,這種情況就是正常的自然育王,繁育出來的蜂王就是自然王,造王臺位置都是在巢脾下方,造王臺數量一般3-5個。

二、突然失王后緊急造王臺育王。急造王是因為蜂群已經失王后,蜜蜂才開始急造王臺,造好王臺後,工蜂會把巢脾上合適日齡的卵搬入王臺,一般這種情況是巢脾上還有適合日齡內的卵或者幼蟲,造王臺的位置大部分也在巢脾下方,這種方式其實和人工移蟲育王是完全相同的,王臺數量在5個以上。

三、突然失王后,沒有合適日齡的卵產生的育王。當蜂群突然失王后,巢脾上已經沒有適合日齡的卵或者幼蟲,這個時候蜜蜂就不會另外造王臺移蟲,而是在還能勉強利用的幼蟲位置,擴大蜂巢建造王臺,這種王臺基本上都是出現在巢脾上,或者是巢脾中間,個數不確定。

經過上面的對比分析,其實只有第三種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急造王臺,第二種雖然是在失王后才產生的王臺,但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急造王臺,和人工育王方式是完全一樣的,也就是說除開蜜蜂正常分群自然育王的王臺,人工育王也只能算人工急造王。

為什麼說急造王臺出來的蜂王並不比自然王差呢?其實自然蜂王除開育王方面的先天優勢以外,後天的發展也非常重要,蜂王出臺後並沒有完全發育成熟,而需要五天生長期才能成熟出房交尾,如果這五天生長期發育不足,同樣不會是優質蜂王,還有就是出房交尾,蜂王后期產卵情況好不好,幼子發育是否正常和交尾的雄蜂也有很大關係,如果交尾效果不好,或者雄蜂不好,同樣不會產生一個優質蜂王。

所以總的來說,急造王雖然會有一些先天不足,但是如果蜂群質量較好,經過後天的補充,再加上交尾情況比較好的話,其實遠遠勝過大部分的自然王。另外急造王雖然不能長期使用,但還有一個最大的特性就是,前期繁育能力遠遠超過自然王,是一種能讓蜂群以最快速度恢復群勢的蜂王。大家認為是這樣嗎?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點評!

相關焦點

  • 蜜蜂人工育王的原理,你知道嗎,作為養蜂人的你是怎麼進行育王的
    育王前需把蜂王囚禁起來,讓蜂群處於失王狀態,退脾壓蜂,把蜂量壓厚,讓蜂多於脾,有利工蜂對臺基內的幼蟲集中哺育,這樣成長出來的蜂王體質會更好人工育王就是模擬蜜蜂急造王,當蜂群失王后,工蜂會積極改造王胎,在巢脾的下方建造數個王臺會從巢房中移動1-3日齡的幼蟲去臺基中繼續發育
  • 真正挽救養蜂業的育王技術,彰顯蜜蜂智慧,如今被養蜂人棄用
    自然習性被養蜂人嫌棄其實在實際的蜜蜂養殖中,除了上面提到的這種培育蜂王的方式,還有幾種情況是可以培育蜂王的,一種是自然分蜂培育,一種是交替培育,一種是人工培育,但是最後蜜蜂應急的蜂王反而被養蜂人嫌棄了。
  • 那些從不人工育王的養蜂高手,他們是如何分蜂的?方法就2個
    第一:利用自然分蜂王臺上面我們已經說過了,蜜蜂自己也會培育蜂王,在蜂王沒有出房的時候,蜂群中會有王臺產生,且在產生王臺前和產生王臺後都會出現不同的現象,在蜜蜂養殖中我們把這種現象叫做分蜂熱,所謂的不用培育蜂王也能培育蜂王的養蜂人,其實就是利用了蜜蜂的這種特點。
  • 養中蜂不懂人工育王,該怎麼分蜂?
    聽蜂之語認為可以採用以下兩種方式:一、巧用分蜂王臺。中蜂群到了一定群勢以後如果繼續發展就有自然分蜂的可能;在自然分蜂發起時,蜂群內部會出現多個分蜂王臺。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利用這些分蜂王臺來提前進行人工分蜂。
  • 人工育王的四大優點,不會這門技術就不能養意蜂
    人工育王在養蜂過程中是一門不可或缺的養蜂技術;我們想要把蜜蜂養好、想要快速發展蜂群數量、想要實現蜂蜜增產,都需要依託於人工育王。在聽蜂之語看來,人工育王具有以下四個非常明顯的優點:一、方便養蜂人把控時間。
  • 中蜂自然起的王臺好嗎?能不能拿這些自然王臺來分蜂?
    導讀:關於中蜂自然王臺能不能用來分蜂的問題,從養蜂的角度來說,這個分類並不清晰,嚴格說起來自然王臺有三種,一是自然分蜂王臺,二是自然交替王臺,三是急造王臺。自然分蜂王臺第一:自然分蜂王臺產生的條件自然分蜂王臺產生的條件是在蜂群足夠壯大,蜂群中蜜蜂數量多,已經達到了蜜滿蜂滿的地步,這時候蜜蜂就會分家,其實這是蜜蜂蜂群壯大到一定程度以後的必然結果,是野生蜂群正常增殖的正常現象。
  • 人工培育蜂王簡單,中華蜜蜂人工育蜂王就三步
    養殖中華蜜蜂,就需要更換蜂王,人工分蜂。當自然王臺不夠用時,或者我們想選種育王時,就需要人工育蜂王。那麼人工如何育蜂王呢?1.選擇培育群。培育群是指把蜂王放到培育群裡培育。儘量挑選強群一些的蜂群當做培育群。
  • 讓蜂群造交替王臺,不讓蜂群產生分蜂熱,怎麼樣才能做到,看這裡
    ,更麻煩的就是預防自然分蜂的管理工作,養蜂人每隔3天~4天就要清理蜂王臺,在蜂巢門口安裝防逃片,預防老蜂王帶來分蜂群出逃。在預防蜂群出現分蜂熱的方法有2種,圍繞蜂群更換新蜂王的工作展開給蜂群進行更換新蜂王,提高蜂群內蜂王的控蜂能力和產子能力,這樣才能起到助力蜂群群勢擴大的作用。對於很多蜂友只養了幾箱蜜蜂,無法組織育王群,而且,蜂友的人工育王技術不成熟,人工移蟲的接受率較低,無法幫助蜂群獲取人工育王的蜂王臺。
  • 王臺該如何分蜂?老蜂農:常見的王臺分蜂有這幾種
    關於王臺怎麼分箱的問題,蜂部落認為應該根據王臺的類別來進行分蜂,因為我們獲得的王臺的種類較多,一般有自然分蜂王臺,自然交替王臺、急造王臺,人工王臺。蜂部落就從我們常見的這幾種王臺來分享一下究竟王臺該怎麼分蜂。
  • 新王產卵後不久為啥離開蜂群死亡?鎖定3個方向,輕鬆找到答案
    蜂王單獨在蜂箱外出現的時間蜜蜂是高度社會化群居的昆蟲,蜂群中被分為蜂王、雄蜂、工蜂三個級型的蜜蜂,它們的社會化群居,主要就是通過三型蜂的協調搭配,緊密合作而又明確分工來完成,所以說一個蜂群中的蜜蜂雖然多,但是如果一個蜂群想要存在下去,不管是工蜂還是蜂王以及雄蜂,它們都是沒有獨立生存的能力的,獨立生存都只有死亡
  • 蜂群失王的原因是什麼?
    蜂群失王原因1、病蟲危害:蜜蜂失王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其實就是遇到病蟲害的襲擾了,常見的如:蜜蜂黑子病、白堊病、蜂蟎等多種蜂病都可以讓蜜蜂失王。2、高溫天氣:如果溫度較高,蜂王也會飛逃,所以在高溫時一定要做好降溫措施。3、盜蜂危害:蜂群遇有盜蜂要及時止盜,尤其是意蜂盜中蜂,若制止失時中蜂王就會成為首當其衝的攻擊對象而遭「殺戳」。
  • 只養一群蜜蜂,怎樣換王?方法有三種
    導讀:只有一箱蜜蜂怎麼換王?更換蜂王,是為了增加產卵量,也能抑制分蜂,目的是促進蜂群發展,一箱蜜蜂,也能換王,只是換王的風險比較大,可以利用蜂群本身來實現換王,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1.天氣,必須在天氣晴朗,外界溫度在20攝氏度以上,而且未來15至20天,能持續較好天氣。
  • 蜜蜂養殖技術|中蜂發生二次自然分蜂后管理新原群的4個措施
    一、二次自然分蜂新原群蜜蜂蜂齡分析羽化蜂。蜂群發生二次分蜂時,新原群有4~13齡蜜蜂(新分蜂群的大部分蜜蜂蜂齡)外,還有很多3日內剛羽化出房沒有認巢飛行的幼蜂,尚不具備遠程飛行能力,在分蜂的過程中就留在了原巢。蜂兒。
  • 養蜜蜂不會人工育王怎麼辦?先了解原理,再看老蜂農的操作技術
    在養蜜蜂的事業裡,光管理好蜜蜂是不夠的。不管是野外的自然蜂群,還是人工養殖的蜂群,培育一隻新蜂王,對蜂群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然而許多接觸蜜蜂不久的養蜂人,雖然學習了許多養蜂技術,但是對培育新蜂王卻一竅不通。學習人工育王技術,要先從蜜蜂育王原理說起。
  • 蜂群裡沒有雄蜂,如果突然失王,急造王出來能交尾成功嗎?
    蜜蜂養殖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不明原因的失王,蜂群出現急造王臺的現象,而偏偏又不在分蜂期,蜂群中也根本沒有雄蜂,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新出臺的處女王能交尾成功嗎?對於這個現象,養過蜜蜂的人基本上都有遇到過,也並不是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事情。
  • 蜜蜂養殖技術|分區飼養後引導蜂群集中貯蜜的3個方法
    一般,在蜜蜂養殖過程中為了實現子蜜分離,都會採用分區飼養的方式,要麼採用立式繼箱飼養法,要麼採用臥式分區法,這樣做的好處能使蜂兒與貯蜜分離,具有貯蜜效率高,取蜜時不傷蜂兒,易於管理等優點,但是在實際應用中並非理想。
  • 蜜蜂為和會自行入住我們的蜂箱?
    蜜蜂為和會自行入住我們的蜂箱?九月出現的自然蜂王是什麼蜂王?養蜂人:這3種都可能出現導讀:九月份還有自來蜂王是怎麼回事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這個問題並沒有描述清楚,以蜂部落的猜測,樓主想要問的問題可能是九月份為什麼還會產生自然蜂王或者九月份蜜蜂為什麼還會自行入住我們的蜂箱,大致就這兩個問題,下面蜂部落就根據這兩個問題來分別解答。
  • 解讀蜜蜂建造王臺,了解蜂王發育全過程,這下人工育王都清楚了
    經過早春的繁殖,蜂群普遍壯大起來,蜜蜂採集時間明顯比以前更長,子脾圈和封蓋子也明顯更大更完美,只有蜂王顯得力不從心。經過長時間的刺激,蜂王產卵的爆發期已經肖蘭橋退,無法再次出現噴射式的產卵場景,只能聽從領頭工蜂的安排。蜂群建造王臺,首先要有一定的形成條件,才能順利的產生王臺。如果在建造王臺時候,遇到天氣突變或者是自然界中流蜜突然終止,都有可能導致王臺被蜜蜂咬掉的現象。
  • 蜜蜂叼幼蟲是怎麼回事?看完這三點才恍然大悟
    一、蜜蜂自救行為。當蜂群失王以後,最先感受到危機的便是「家族」內的其他成員:工蜂。它們深知沒有蜂王后,未來將一片渺茫;為了自己的未來,就得靠自己,所以才會有急造王臺出現,然而急造王臺並不是都長在巢脾中央的,聽蜂之語認為長在巢脾中間的急造王臺也往往並不怎麼好。然而有一種急造王臺卻是非常不錯的,而且和自然王臺沒什麼區別。這種急造王臺是這樣產生的:蜂群內部子脾有小幼蟲,工蜂發現失王后,馬不停蹄的造出了新王臺,王臺建在了正常位置,也就是懸掛在巢脾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