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蜜蜂建造王臺,了解蜂王發育全過程,這下人工育王都清楚了

2021-01-08 閩南蜂哥

春季氣溫逐漸穩定,自然界中的蜜源植物,開始出現較多的流蜜。經過早春的繁殖,蜂群普遍壯大起來,蜜蜂採集時間明顯比以前更長,子脾圈和封蓋子也明顯更大更完美,只有蜂王顯得力不從心。經過長時間的刺激,蜂王產卵的爆發期已經肖蘭橋退,無法再次出現噴射式的產卵場景,只能聽從領頭工蜂的安排。

蜂群建造王臺,首先要有一定的形成條件,才能順利的產生王臺。如果在建造王臺時候,遇到天氣突變或者是自然界中流蜜突然終止,都有可能導致王臺被蜜蜂咬掉的現象。不過既然已經起過王臺,那就說明蜂群有變,只要條件再次形成,那蜂群必將再次建造王臺。蜜蜂建造的王臺有兩種:一種是更替王臺,是由於蜂王年老,蜂群想更換新蜂王所建造的王臺。另外一種是分蜂王臺,這是蜂群起分蜂熱,蜜蜂想分家所建造的王臺。不管是哪一種王臺,它的生長發育都是相同的,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王臺建造過程和形態變化。

蜜蜂建造王臺的整個過程和形態變化

蜂群在建造王臺之前,首先會建造雄蜂脾和產雄蜂卵,只要接下來的氣溫穩定,蜜源植物正常流蜜,那蜂群便會開始建造王臺基。王臺基是王臺的最初形態,它比工蜂房大一倍,一般建造在蜂脾最下緣和下緣兩側,王臺口朝下。王臺基建造好以後,蜜蜂會開始催促蜂王進去產卵,只要蜂王把卵產入王臺基內,蜂群內部的整個自然培育新蜂王的工作就開始進行,同時也為新蜂王的到來,開啟了倒計時。

王臺是根據蜂王幼蟲的發育形態,而發生變化的。他的卵期同樣為3天的時間,卵化成24小時的小幼蟲用掉了1天的時間,這時候蜜蜂已經早早的把蜂王漿吐入王臺裡,再經過2天的時間,王臺已經變成一個壺形狀,開口也縮小到只剩下一個半徑不到3毫米的圓形口。再過2天的時間,小幼蟲就長大成大齡幼蟲,而內群蜂還在繼續餵養蜂王漿,此時的王臺已經加高,同時王臺封蓋工作也將開始進行,只要再過1-2天的時間王臺就能完全封蓋。從王臺封蓋後開始計算時間,第7天就是處女王出臺的時候。

王臺剛剛封蓋的顏色是淡黃色,經過3天的進化,王臺開始逐漸變黑,這時候蜜蜂會將王臺表面的蠟皮咬掉,這樣王臺就只剩下薄薄的一層蛹衣,再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王臺頭會漸漸變成半透明的硬脆蛹衣皮,這時王臺裡的蜂王也已經成熟了,他會不斷的咬王臺頭,直到王臺頭破開,蜂王才能爬出來。破殼而出的處女王,還不是真正的蜂王,只有經過認巢試飛,再出去與雄蜂成功交尾後,產下第一粒正常的蜂卵,才是真正的蜂王。

在閩南蜂哥看來,解讀蜜蜂建造王臺和蜂王發育的整個過程,能夠讓我們更加的了解蜂群內部的變化,同時也讓我們更精準的計算出蜂王的出臺時間。文中的內容,雖然沒有講到如何人工育王,但是裡面有許多的知識點,是我們在人工育王的時候能用得到的,希望蜂友們能夠學習到。

#三農

相關焦點

  • 養蜜蜂不會人工育王怎麼辦?先了解原理,再看老蜂農的操作技術
    在養蜜蜂的事業裡,光管理好蜜蜂是不夠的。不管是野外的自然蜂群,還是人工養殖的蜂群,培育一隻新蜂王,對蜂群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然而許多接觸蜜蜂不久的養蜂人,雖然學習了許多養蜂技術,但是對培育新蜂王卻一竅不通。學習人工育王技術,要先從蜜蜂育王原理說起。
  • 蜜蜂人工育王的原理,你知道嗎,作為養蜂人的你是怎麼進行育王的
    ,工蜂會以為這是一隻蜂王,會讓臺基裡的幼蟲一直吃蜂王漿至封蓋,所以移的蟲日齡越小,蜂王質量越好育王是要在無王的蜂群內進行的,否則蜂王會搞破壞。育王前需把蜂王囚禁起來,讓蜂群處於失王狀態,退脾壓蜂,把蜂量壓厚,讓蜂多於脾,有利工蜂對臺基內的幼蟲集中哺育,這樣成長出來的蜂王體質會更好人工育王就是模擬蜜蜂急造王,當蜂群失王后,工蜂會積極改造王胎,在巢脾的下方建造數個王臺會從巢房中移動1-3日齡的幼蟲去臺基中繼續發育
  • 蜜蜂急造王能用嗎?蜂群3種不同的育王方式,急造王優點與缺點
    急造王臺很多養蜂人都認為不好,或者說不能利用,但百事通認為這是一種偏見,其實急造王臺是完全可以利用的,而且急造王臺出來的蜂王,並不比自然王臺蜂王差多少,有些急造王臺出的蜂王性能甚至超過自然蜂王,為什麼這麼說呢?讓百事通慢慢給你解釋。正常情況下,蜜蜂如果出現突然失王,一般在24小時後就會開始出現急造王臺,先來說一下蜂群失王的原因,蜜蜂失王原因有兩種:一、蜂群意外失王。
  • 人工培育蜂王簡單,中華蜜蜂人工育蜂王就三步
    養殖中華蜜蜂,就需要更換蜂王,人工分蜂。當自然王臺不夠用時,或者我們想選種育王時,就需要人工育蜂王。那麼人工如何育蜂王呢?1.選擇培育群。培育群是指把蜂王放到培育群裡培育。儘量挑選強群一些的蜂群當做培育群。
  • 人工養殖蜜蜂,培育蜂王有區分,這些知識你學過嗎?
    人工養殖蜜蜂,培育蜂王有分:人工培育和自然培育這兩種。一般養蜂場都是採用人工培育蜂王來更換全場的蜂王,而少量蜂群和一些業餘養蜂新手,大多採用自然培育蜂王。人工培育蜂王,需要育王工具和育王技術,才能培育出優質的蜂王,自然培育蜂王相對簡單許多,只需要等待季節的到來,蜂群會自然培育出蜂王來。
  • 那些從不人工育王的養蜂高手,他們是如何分蜂的?方法就2個
    雖然說人工育王技術現在已經非常成熟,就算是一般的個人養蜂場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基本上都會操作,但是對於我們新養蜂的朋友來說或者說對我們蜜蜂養殖不是很了解朋友來說,人工育王技術的掌握還是一個比較關鍵的問題,可以說學會了人工育王技術,我們養殖蜜蜂的技術就更進一步,與成功距離也會拉近很多。
  • 人工育王的四大優點,不會這門技術就不能養意蜂
    人工育王在養蜂過程中是一門不可或缺的養蜂技術;我們想要把蜜蜂養好、想要快速發展蜂群數量、想要實現蜂蜜增產,都需要依託於人工育王。在聽蜂之語看來,人工育王具有以下四個非常明顯的優點:一、方便養蜂人把控時間。
  • 蜜蜂黑色王臺病毒:劉楠楠
    黑色王臺病毒(BQCV)是與蜜蜂孢子蟲病密切相關的三個蜜蜂病毒之一,它與孢子蟲病引起蜜蜂死亡有關。   黑色王臺病毒是單鏈正鏈 RNA 病毒,屬於Cripavirus 屬,Dicistroviridae 科。在蜂王和工蜂的預蛹首次被分離,並在死蛹的細胞中找到。這些死亡的蛹每個個體至少包含 1012 等軸的病毒粒子,直徑 30 nm。從病毒的名字可以看出,蜂王王臺房壁和蛹都變成黑色。
  • 真正挽救養蜂業的育王技術,彰顯蜜蜂智慧,如今被養蜂人棄用
    正是由於蜜蜂的特殊性,導致人們自從知道蜜蜂能夠產蜜後幾乎都在研究蜜蜂,到了今天我們人類對於蜜蜂的了解更多,知道了蜜蜂是一種很神奇的昆蟲,而且蜜蜂的生活方式和築巢習慣都被在人類社會中大量使用,比如蜜蜂的巢房的形狀用來製造火箭來節省材料,蜜蜂的整個蜂窩在建築設計上也有較大的參考價值等等。
  • 蜂群不用人工育王,也能實現人工分蜂,做好預留蜂王臺的工作!
    養蜂人在給蜂群進行人工分蜂的過程中,會採用2個管理蜂群的方法,由於養蜂人飼養蜂群的技術有差異,人工育王技術很重要,有利於養蜂人在給蜂群進行人工分蜂的時候,幫助分蜂群獲取優質的產子蜂王。養蜂人在不採用人工育王技術的時候,也能夠獲取品質較好的新蜂王,需要養蜂人做好預留蜂王臺的管理工作。
  • 養中蜂不懂人工育王,該怎麼分蜂?
    在人工分蜂之前我們一般都會選擇在人工育王以後進行,特別是繁殖意蜂的過程中,育王似乎就是我們必須掌握的一門養蜂技術。但是育王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而且對操作技巧有一定的要求,不是大規模的養殖一般很少有人願意花時間去學習人工育王的這個技巧,所以有很多剛養蜂的朋友並不知道如何育王。另外就是養殖中蜂也不像養殖意蜂,育王的難度更高,所以在中蜂的養殖過程中,育王的工作也相對較少。既然不會育王,那養殖中蜂的時候該如何實現人工分蜂呢?
  • 人工育王為什麼王臺會被咬掉?新王同時出來該怎麼操作?
    人工育王利用的是人工王臺和人工移蟲來實現。每次育王都是上十個,甚至二三十個。很多剛養蜂的或者沒有人工育過王的人會比較困惑這麼兩個問題:①、人工育王為什麼每次都不成功,王臺總是被咬掉了?②、人工育王同時出來這麼多蜂王該怎麼辦?聽蜂之語也經常收到這方面的提問。其實只要育過王的,都知道實際操作並不是這樣的。
  • 蜜蜂分家,工蜂培育雄蜂后,王臺是如何產生的?答案來了
    關於中蜂在分蜂前期培育雄蜂,後續王臺封蓋,中期有什麼特點的問題,從字面意思來看,這個問題實際上問的是關於蜜蜂從產生分蜂熱到蜂群出現分蜂的全部過程,這裡說的中期,其實就是蜂群中王臺是如何產生的,這是在雄蜂出房以後蜂群中做的事情,也就是中期階段,我們具體來看一下就知道了。
  • 養蜂業上公認的劣質蜂王,老蜂農卻很喜歡,果然有獨門秘法
    提到蜂王,對於現代化的養蜂來說,一般常用的方法都是人工育王,對於我們年輕一代的養蜂人來說,似乎會不會人工育王,可以說是養蜂是不是上道的一個標誌,雖然說養蜂技術多,光有育王技術是不行的,但是到了能夠人工育王的地步,實際上其它技術相對來說已經比較簡單了,所以以會人工育王作為新手和老手的一個標準,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是有道理的。
  • 蜂頭領|培育優質蜂王之小卵同樣育大王
    中外蜜蜂育種工作的研究結果表明,蜂王體重越大,卵巢管數目越多,則交配日程縮短,產卵時問提早,產卵數量增多,封蓋子脾面積越大。在生產實踐中,我們養蜂人也都愛養大個體蜂王,大家普遍認為體大勻稱、發育良好的大王,易養強群,飼養效益高。
  • 只養一群蜜蜂,怎樣換王?方法有三種
    導讀:只有一箱蜜蜂怎麼換王?更換蜂王,是為了增加產卵量,也能抑制分蜂,目的是促進蜂群發展,一箱蜜蜂,也能換王,只是換王的風險比較大,可以利用蜂群本身來實現換王,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1.天氣,必須在天氣晴朗,外界溫度在20攝氏度以上,而且未來15至20天,能持續較好天氣。
  • 蜜蜂自然分蜂,多王臺的取捨原則是什麼?老蜂農絕不透露的秘密
    對於養蜂來說,王臺的出現本來就是一個果斷決定的事情,但是很多新養蜂的朋友由於急切看到王臺,只要王臺出現,哪怕整箱蜜蜂都變成王臺他們都想要完全保留下來,曾經蜂部落也是這樣的心態,但是我們必須要搞清楚一點,如果我們蜂群不適合飼養多箱蜜蜂,王臺再多也無用,所以該毀掉的時候還是果斷毀掉。那麼在自然分蜂中,蜂群中出現多個王臺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呢?一個自然分蜂群中出現多個王臺的取捨原則是什麼?
  • 昆蟲也偉大,蜂王即將死亡時幹的3件事,件件悲涼
    人是我們最了解的動物,也是最複雜的動物,由於同是人類,我們可以通過語言交流知道人的感情,所以在說起偉大時,我們最熟悉的還是人類,想要形容清楚偉大,最容易形容的還是人類。蜜蜂是我們都熟悉的一種小昆蟲,在蜜蜂的世界中就存在著許許多多的秘密,比如蜜蜂的巢房的建造,蜜蜂的生活方式,蜂群的管理等等。
  • 中蜂人工育王移蟲時,是怎樣分辨幼蟲日齡的?
    人工移蟲育王時分辨幼蟲日齡是我們很多新養蜂的朋友們經常遇到的問題,由於移蟲育王關係到未來蜂王的質量,只要幼蟲超過三日齡就有可能無法培育出蜂王,所以在人工移蟲育王的過程中通常要求蜜蜂幼蟲日齡越短越好。其實要說準確的分辨三日齡幼蟲的形狀,很多朋友是不好分辨的,尤其是沒有養殖經驗的朋友,但是我們可以利用蜜蜂的發育周期,準確的找到蜜蜂的日齡,蜂部落給大家分享一個方法。人工育王提高新王質量的方法很多朋友在移蟲育王的時候往往會忽略蜂王卵的質量,其實這是比較重要的。
  • 中蜂自然起的王臺好嗎?能不能拿這些自然王臺來分蜂?
    其實這三種王臺都是由蜂群自己建造,都算是自然王臺,但是這三種王臺並不是每種都適合用來分蜂,因為這三種王臺產生的條件並不一樣,三種王臺的質量也不一樣。自然分蜂王臺第一:自然分蜂王臺產生的條件自然分蜂王臺產生的條件是在蜂群足夠壯大,蜂群中蜜蜂數量多,已經達到了蜜滿蜂滿的地步,這時候蜜蜂就會分家,其實這是蜜蜂蜂群壯大到一定程度以後的必然結果,是野生蜂群正常增殖的正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