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黑色王臺病毒:劉楠楠

2021-01-15 中華蜜蜂網

    

由黑色王臺病毒(Black queen cell virus,簡稱BQCV)引起的一種蜜蜂蜂王幼蟲病害,大多感染西方蜜蜂,弱群易受侵染。研究證明,健康的蜂群有可能隱藏病毒。例如,2004 年研究人員在 1 只工蜂體上發現 4 種病毒,93%蜂王被檢測到存在 2~5 個病毒潛在感染。
   據報導,至今已經有超過 20 個蜜蜂病毒被完全分離鑑定出來,但是它們與蜜蜂的死亡到底有怎樣的聯繫,現在還沒有完全弄清。瓦蟎和孢子蟲病是否與病毒感染有關,它是否是造成蜜蜂死亡的附加因素。黑色王臺病毒(BQCV)是與蜜蜂孢子蟲病密切相關的三個蜜蜂病毒之一,它與孢子蟲病引起蜜蜂死亡有關。
   黑色王臺病毒是單鏈正鏈 RNA 病毒,屬於Cripavirus 屬,Dicistroviridae 科。在蜂王和工蜂的預蛹首次被分離,並在死蛹的細胞中找到。這些死亡的蛹每個個體至少包含 1012 等軸的病毒粒子,直徑 30 nm。從病毒的名字可以看出,蜂王王臺房壁和蛹都變成黑色。BQCV 病毒粒子包含一個正單鏈RNA 基因組和蛋白質分子量是 34,32,29 和 6kDa的 4 個衣殼蛋白。Leat 等在南非分離的 BQCV 有8550 個核苷酸基因組,不包括 poly(A)尾。
   BQCV 是一種廣泛傳播的疾病,在歐洲、北美、南非和澳大利亞均有發現。在美國,它是常見的蜜蜂病毒疾病;在澳大利亞,也普遍引起蜂王幼蟲死亡。2005 年,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29 只蜂王有86%對 BQCV 呈陽性。2004 年,法國完成了包括BQCV 在內 6 種蜜蜂病毒的普查。夏季,成蜂感染BQCV 的機率為 58%,而蛹的感染機率卻很小,只有2%對此病毒呈陽性。24 個蜂場的成蜂全年對病毒呈陽性,這表明這些蜂群存在 BQCV 慢性感染。Siede 和 Buchler 報導,工蜂和雄蜂的幼蟲均會感染BQCV,儘管不是經常被觀察到。第一次觀察到雄蜂的患病症狀是在德國黑森州的兩個蜂場,那裡發現雄蜂幼蟲患 BQCV,而且很嚴重,其中有些幼蟲已經死亡。 
   在 BQCV 感染的早期階段,蛹呈淡黃色,有一層堅韌的囊狀外表皮,類似於蜜蜂囊狀幼蟲病。病毒發病期是在蜂王蛹的封蓋巢房階段,在春季和夏季的早期集中發病。感染 BQCV 的幼蟲在死亡後迅速變為黑色,最後,王臺房壁也由暗棕色轉變成黑色。在育王群中,因為王臺數量大而集中,所以發病率較高。
   不同於囊狀幼蟲病病毒,當 BQCV 被工蜂幼蟲攝取後不會增殖。當病毒被注射於蛹時便迅速增殖;而病毒被注射於成蜂體內也不能增殖。1995 年,Scott-Dupree 和 McCarthy 研究證實,在宿主蜜蜂中出現蜜蜂微孢子蟲協同感染提高了 BQCV 病毒的增殖力。微孢子蟲感染蜜蜂的中腸上皮,增強了BQCV 感染消化道的敏感性,這是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
   然而,病毒似乎是蜜蜂微孢子蟲致病性的複合物,觀察到的孢子蟲疾病的病毒性變化說明了這一現象。例如,在西班牙的託萊多,有個蜂場的 80 群蜂感染 BQCV,導致成蜂大量死亡。死亡症狀類似孢子蟲病感染,包括腹瀉、腹脹、中腸水腫(水樣液體不正常積聚)等症狀,而且膨脹的直腸充滿透明的液體物質。
   Bailey 等報導,在實驗室條件下,成蜂經口感染BQCV 完全依靠微孢子蟲的存在。BQCV 和微孢子蟲的緊密聯繫極易感染蜂群,這反映出它們增殖和傳播過程的一致。同時感染 BQCV 和微孢子蟲病的蜜蜂要比僅感染微孢子蟲病的,壽命會更短些。因此,蜜蜂微孢子蟲和 BQCV 的混合感染比單獨感染微孢子蟲危害更大。
   嚴格控制蜜蜂孢子蟲對蜂群的侵染是控制此疾病的主要防治措施。研究人員檢查了 10 只蜂王,發現在蜂王排洩物和腸內均可找到 BQCV,在 2/3的蜂王卵巢內可找到 BQCV,在蜂王血淋巴和受精囊內不存在 BQCV。微孢子蟲和 BQCV 的傳播和增殖方式有些相似。通過對蜂王糞便的檢測證明,蜂群中存在經食物(攝食)傳染的病毒傳播途徑。病毒數量在腸內比卵巢內高很多,腸道是病毒複製的主要場所。
   在蜜蜂的各個發育階段,如卵、幼蟲、蛹、成蜂都能夠檢測到蜜蜂病毒。因而,可以推測是蜂王被病毒感染,而病毒從蜂王垂直傳遞到卵。有關研究證實:蜂王的確可以被病毒感染,甚至在單只蜂王上可以同時檢測出多種病毒。在包括 BQCV 在內的3~5 個不同病毒感染引起的蜂王 BQCV 感染中,100%卵可以被檢測到病毒,27%幼蟲也能檢測到病毒,成蟲則是 3%。蜂王只對兩種病毒,即 BQCV 和殘翅病毒呈陽性,產生 BQCV 感染的比率是:卵100%,幼蟲 22%,成蟲 5%。為了更進一步證明病毒的垂直傳播方式,研究人員檢測了經表面消毒處理的卵和蜂王卵巢的病毒情況,結果在表面消毒處理的卵中檢出病毒,這是病毒經卵巢傳播的又一有力證據。
   儘管瓦蟎是病毒傳播的媒介並對蜜蜂體內潛在的病毒感染有作用,但是 BQCV 不會與瓦蟎一起出現。Tentcheva 對來自 36 個法國養蜂場的瓦蟎樣品進行檢測,結果表明:有 86%的機率不會發生黑色王臺病毒疾病,這意味著 BQCV 不會通過瓦蟎進行傳播。
   在蜜蜂體內激活潛伏病毒的感染過程現在還不十分清楚。Anderson 和 Gibbs 對澳大利亞健康蜂群注射食鹽水,BQCV 感染情況不明顯。激活的病毒增殖到可測的限度,蛹在 35℃的條件下孵化 3 天。這說明當注射 BQCV 抗血清時,激活的 BQCV 複製被抑制。此外,激活的 BQCV 在蛹期有更強的感染力,而克什米爾病毒和蜜蜂囊狀幼蟲病毒的複製則被抑制了。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來證明,是什麼因素決定黑色王臺病毒疾病的暴發。
   如 BQCV 發生在育王時,病毒會迅速傳播,從而使正在成長的蜂王無法產卵。我們很難鑑別病毒的狀態,鑑於病毒與孢子蟲病有緊密的聯繫,嚴格控制蜜蜂孢子蟲對蜂群的侵染是控制此疾病的主要防治措施。


文獻僅供參考學習!如有不正確請糾正與補充!

--

【中華蜜蜂網】

蜜蜂育種、蜂王人工授精技術等

zhonghuamifeng.com

使用瀏覽器或其他軟體輸入上方網址

或者下載論壇客戶端

蘋果手機用戶:可在蘋果商店(APP store)搜索:中華蜜蜂網 即可下載註冊,也可掃描下面二維碼免費下載安裝!

安卓系統用戶:只能掃描以下二維碼免費下載安裝!

掃描方法:長按二維碼出現『識別圖中二維碼』)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蜜蜂分家,工蜂培育雄蜂后,王臺是如何產生的?答案來了
    關於中蜂在分蜂前期培育雄蜂,後續王臺封蓋,中期有什麼特點的問題,從字面意思來看,這個問題實際上問的是關於蜜蜂從產生分蜂熱到蜂群出現分蜂的全部過程,這裡說的中期,其實就是蜂群中王臺是如何產生的,這是在雄蜂出房以後蜂群中做的事情,也就是中期階段,我們具體來看一下就知道了。
  • 解讀蜜蜂建造王臺,了解蜂王發育全過程,這下人工育王都清楚了
    經過早春的繁殖,蜂群普遍壯大起來,蜜蜂採集時間明顯比以前更長,子脾圈和封蓋子也明顯更大更完美,只有蜂王顯得力不從心。經過長時間的刺激,蜂王產卵的爆發期已經肖蘭橋退,無法再次出現噴射式的產卵場景,只能聽從領頭工蜂的安排。蜂群建造王臺,首先要有一定的形成條件,才能順利的產生王臺。如果在建造王臺時候,遇到天氣突變或者是自然界中流蜜突然終止,都有可能導致王臺被蜜蜂咬掉的現象。
  • 蜜蜂自然分蜂,多王臺的取捨原則是什麼?老蜂農絕不透露的秘密
    對於養蜂來說,王臺的出現本來就是一個果斷決定的事情,但是很多新養蜂的朋友由於急切看到王臺,只要王臺出現,哪怕整箱蜜蜂都變成王臺他們都想要完全保留下來,曾經蜂部落也是這樣的心態,但是我們必須要搞清楚一點,如果我們蜂群不適合飼養多箱蜜蜂,王臺再多也無用,所以該毀掉的時候還是果斷毀掉。那麼在自然分蜂中,蜂群中出現多個王臺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呢?一個自然分蜂群中出現多個王臺的取捨原則是什麼?
  • 中蜂分蜂后需要清理王臺注意蜜蜂的二次分蜂
    一群是強群處王分蜂。那是處王群蜂太強,蜜蜂沒活幹的太多分蜂意念嚴重。由於強群蜂多我沒有清理乾淨王臺,因為處王需要交尾,沒有上防逃也沒有防備不注意分跑了。那是我今年最早出臺的一個王,不分蜂當時已經快開產了。另外一群是老王分群跑的。收蜂了我過箱加了一張封蓋子,蜜蜂戀子,有封蓋子脾的蜂不容易飛逃。
  • 蜜蜂度夏起王臺,是分蜂還是滅臺?用好3個小妙招,新手也能決定
    ,蜜蜂越夏的時候看到蜂群中出現了王臺,到底是改分家還是滅臺呢?一,蜂群中產生王臺的條件如果我們的蜂群中產生了王臺,既然我們在猶豫是分蜂還是滅臺,這說明我們產生王臺的蜂群並不是一個弱群,至少讓養蜂人猶豫要不要分蜂,所以群勢應該在中上等以上。
  • 蜜蜂幼蜂是黃色,老了變成黑色是什麼蜂種?養蜂人:別被蜜蜂騙了
    蜜蜂的顏色對於蜜蜂的顏色來說,一般常見的顏色為黃色(或者紅色)、黑色、雙色三種情況,這種蜜蜂的顏色差別主要是蜂王的種類決定的,一般我們常說的黃色蜂王其後代就是黃色,也就是說蜂王后代的顏色遵循蜂王的顏色,而黑色蜂王后代為黑色,也是跟隨蜂王的顏色的,雙色蜂王就不一定跟隨蜂王的顏色,因為雙色王的顏色一般要麼黑色要麼黃色,但是其後代就有可能是黃色或者黑色。
  • 王臺該如何分蜂?老蜂農:常見的王臺分蜂有這幾種
    關於王臺怎麼分箱的問題,蜂部落認為應該根據王臺的類別來進行分蜂,因為我們獲得的王臺的種類較多,一般有自然分蜂王臺,自然交替王臺、急造王臺,人工王臺。蜂部落就從我們常見的這幾種王臺來分享一下究竟王臺該怎麼分蜂。
  • 中蜂自然起的王臺好嗎?能不能拿這些自然王臺來分蜂?
    導讀:關於中蜂自然王臺能不能用來分蜂的問題,從養蜂的角度來說,這個分類並不清晰,嚴格說起來自然王臺有三種,一是自然分蜂王臺,二是自然交替王臺,三是急造王臺。其實這三種王臺都是由蜂群自己建造,都算是自然王臺,但是這三種王臺並不是每種都適合用來分蜂,因為這三種王臺產生的條件並不一樣,三種王臺的質量也不一樣。
  • 國內飼養的西方蜜蜂黑色蜂種及其雜交種
    以卡蜂為母本的雜交種:  1、「白山5號」三交種蜜蜂:是以卡尼鄂拉和喀爾巴阡蜂兩個近交系配製成的單交種為母本,以美意蜂為父本育成的三交種蜜蜂。蜂王黑色或棕色,雄蜂黑色,工蜂黃黑間雜,少部分呈黑色。其繁殖力比本地意蜂高17.8%以上,採集力高30%以上,產漿量高20%以上,越冬飼料消耗降低25%以上,群勢削弱率降低10%,據養蜂者反映,較能抗白堊病。
  • 蜜蜂急造王能用嗎?蜂群3種不同的育王方式,急造王優點與缺點
    蜜蜂急造王臺的蜂王可以用嗎?蜜蜂因為突然失王出現急造王臺是很常見的一種現象,也是蜜蜂因為失王,為了儘快恢復生產和維持蜂群正常秩序,產生的一個應激反應。二、蜂王年老體衰失王。蜂王的正常壽命一般是三到五年,如果是超過三年的老蜂王,隨時都有可能出現突然死亡,所以老蜂王出現突然死亡,也是引起急造王臺的一個原因。說完蜜蜂失王的兩個主要原因,接著說急造王臺和自然王臺的區別,為什麼有的急造王,不但不比自然王差,甚至還超過自然王。其實原因非常簡單,看一下蜜蜂造王臺育王的3種方式就明白了。一、正常自然分蜂育王。
  • 只養一群蜜蜂,怎樣換王?方法有三種
    導讀:只有一箱蜜蜂怎麼換王?更換蜂王,是為了增加產卵量,也能抑制分蜂,目的是促進蜂群發展,一箱蜜蜂,也能換王,只是換王的風險比較大,可以利用蜂群本身來實現換王,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1.天氣,必須在天氣晴朗,外界溫度在20攝氏度以上,而且未來15至20天,能持續較好天氣。
  • 中蜂養殖:怎樣區別分蜂王臺、交替王臺、急造王臺?
    怎樣區別分蜂王臺、交替王臺、急造王臺?蜂群達到一定強壯的數量,又在豐富的蜜粉源條件下,或在無王特殊情形下,就有可能造出三種王臺來,即自然分蜂王臺、交替王臺和急造王臺。它們所造王臺位置形狀、數量有所不同,很容易區別。(1)中蜂。一般每年春末夏初,是中蜂分蜂高潮。
  • 老蜂農教你單箱蜜蜂的換王方法
    導讀:對於蜜蜂養殖來說,尤其是中蜂養殖,由於很多都不是專業化飼養,在飼養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些特殊現象,比如有的家庭養蜂就遇到了這樣的現象,那就是家裡面沒有多餘的蜜蜂,單獨就一箱蜜蜂,發現蜂王已經不行了,該怎麼換王?
  • 蜜蜂要分家,讓人歡喜讓人憂,蜜蜂要分蜂怎麼辦?
    當蜜蜂群勢大了,工蜂的哺育力過剩,外界花粉蜜源充足等等原因時,蜜蜂就要起分蜂熱了,也就是蜜蜂要分蜂了。蜜蜂分蜂有人歡喜有人憂,喜的是一群蜜蜂要分成兩群蜜蜂了,憂的是在採蜜期蜜蜂發生分蜂熱,就會消極怠工,影響蜂蜜產量,那遇到蜜蜂起分蜂熱,該怎麼做呢?
  • 養蜜蜂不會人工育王怎麼辦?先了解原理,再看老蜂農的操作技術
    在養蜜蜂的事業裡,光管理好蜜蜂是不夠的。不管是野外的自然蜂群,還是人工養殖的蜂群,培育一隻新蜂王,對蜂群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然而許多接觸蜜蜂不久的養蜂人,雖然學習了許多養蜂技術,但是對培育新蜂王卻一竅不通。學習人工育王技術,要先從蜜蜂育王原理說起。
  • 三個優良蜜蜂品種介紹
    所以在養殖生產中要採用以下一些辦法:①周年飼料充足,特別是零星蜜粉源短缺地區,要加強人工補充蜜蜂飼料。②生產期:在沒有連續大蜜源的地區,大蜜源開花前10天扣王或把蜂王控制在小區域,減少蜂群卵蟲量,提高出勤率。花期中期,放王產卵,提高採集積極性。也可以採用開花前10天大群介紹王臺,原蜂王組織雙王繁殖的辦法。③秋季繁殖越冬蜂,採用扣王后連續飼餵的方法保障越冬飼料,儘量保存年青越冬蜂。
  • 蜜蜂怎麼分蜂的?
    許多養蜂的朋友都知道蜜蜂在繁衍發展的過程中,會經歷一個過程:分蜂,這也是一種自然現象,但是對於養蜂來說,分蜂就意味著群勢變弱,相信只有掌握了蜜蜂分蜂的徵兆,才能有效避免分蜂帶來的損失,那麼蜜蜂怎麼分蜂呢?如何有效避免或者合理幫助蜜蜂分蜂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蜜蜂怎麼分蜂?
  • 感染病毒的蜜蜂為了不傳播病毒,也懂得保持社交距離
    但也有種病毒鍾情於蜜蜂這一宿主。和人類一樣,被病毒感染後,蜜蜂也會採取措施應對。有一種特殊的病毒,叫以色列急性麻痺病毒(IAPV),一種可能是造成全球數十億隻蜜蜂神秘死亡的病毒。研究表明蜜蜂感染這種病毒後,也會保持社交距離來阻止病毒在它們生活的區域繼續傳染。當然,傳染一旦開始並不容易阻止,病毒會利用蜜蜂宿主將病毒繼續傳染到其他生活區域的蜜蜂身上。
  • 蜜蜂自然分蜂的規律!
    三、分蜂前準備分蜂的準備過程順次包括造雄蜂房、培育雄蜂、造王臺、蜂王在臺基內產卵、培育蜂王等。從造雄蜂房到出現王臺的時間不等,可能與蜂種、季節等因素有關,據劉熾松等在廣東對中蜂的觀察,大約需8~13天,楊冠煌等觀察北京中蜂從造雄蜂房到臺基中產卵大約36~50天。王臺中出現卵後,蜂王的產卵量突然下降。楊冠煌等對北京和福州兩地中蜂觀察,蜂群中出現具卵臺基後,蜂王產卵量分別平均下降49%和56%。
  • 人工分蜂,箱內有成熟王臺,新王出臺不產卵是什麼原因?如何處理
    關於人工分蜂,蜂箱內有成熟王臺,新王出臺就是不產卵的問題,蜂部落認為應該根據成熟王臺產生的時間和外界的條件來算,並不一定說我們認為的時間長就是真的長了,應該在一個科學的時間內來判斷,最後逐步排除,然後進行下一步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