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類對病毒有一個基本的了解,那就是病毒很容易傳播。今年的冠狀病毒很容易適應人體,也很喜好人體宿主。但也有種病毒鍾情於蜜蜂這一宿主。和人類一樣,被病毒感染後,蜜蜂也會採取措施應對。
有一種特殊的病毒,叫以色列急性麻痺病毒(IAPV),一種可能是造成全球數十億隻蜜蜂神秘死亡的病毒。研究表明蜜蜂感染這種病毒後,也會保持社交距離來阻止病毒在它們生活的區域繼續傳染。當然,傳染一旦開始並不容易阻止,病毒會利用蜜蜂宿主將病毒繼續傳染到其他生活區域的蜜蜂身上。
成千上萬的個體蜜蜂生活在相近的區域,這些區域都在一個大的生活社區內。所以,研究者們好奇,蜜蜂是怎麼控制住可能爆發的大規模傳染。伊利諾伊斯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研究者研發了一套自動系統來追蹤上千隻蜜蜂的行為。研究者觀察當被感染蜜蜂飛進蜂巢後的行為,有一個昆蟲學家描述了他們觀察到的蜜蜂行為。
他們發現蜜蜂在自己的生活區範圍內,但它們和自己巢內其他蜜蜂互動時,比如和自己的姐妹蜜蜂,被感染的蜜蜂感受到的肢體交互減少了很多。比起沒有感染病毒的蜜蜂,被感染的蜜蜂很少使用嘴對嘴的餵食接觸行為。研究者們還發現蜜蜂也會保持社交距離,來避免接觸有病毒的蜜蜂,而不是不停接觸其他蜜蜂來傳播病毒。它們有計劃地激發了蜜蜂自身的疫苗系統,所以蜜蜂的行為不會被病毒牽制,反而會靠它們自己的防疫系統去控制病毒。
如果蜜蜂要保護生活區同伴和蜂王,讓它們遠離病毒,那麼生病的蜜蜂就不能隨意使用它們的觸鬚。蜜蜂生活在非常龐大的生活區內,蜜蜂之間經常需要觸碰,而且彼此之間距離非常近,蜜蜂們的社交距離可能已經維持了相當長的歷史時間。它們在這樣近距離的社交下,也沒有很擔心病毒會傳染給其他蜜蜂,所以病毒才不斷變異得更厲害。研究者發現其他生活區的守護蜂對外來感染的蜜蜂態度比對健康的蜜蜂,敵意更少。
研究的結果是,被感染的蜜蜂進入生活區的次數,是可控蜜蜂和可免疫蜜蜂次數的兩倍。病毒改變了平時蜜蜂們溝通時產生的化學物質。因此,只有當被感染蜜蜂的生理發生改變了,並且這種改變被生活區的守護蜂所接受,那麼病毒才有可能傳播到其他蜜蜂宿主上。對於想要緊密排列蜂巢的養蜂人來說,這可不是一件好事。如果蜜蜂身上的化學物質改變並被接受,如果在這種情況下,蜜蜂在不同生活區內很容易進行移動,那便很容易攜帶、傳播病原體和寄生蟲。所以養蜂人應該注意保持生活區的蜂巢衛生乾淨,並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