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研究:美國需「保持社交距離」到2022年

2020-12-05 環球網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美國「復工夢」短期難實現?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不少專家都認為疫情難以在數月間消失。美國哈佛大學最近一項研究顯示,美國必須間歇性地保持社交距離相關措施,避免民眾聚集交叉感染,直到2022年。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5日報導,哈佛大學本周二在《科學》雜誌發表文章,稱研究人員使用美國的時間序列數據對病毒的季節性、免疫性和交叉免疫性進行估算,由此建立新冠病毒傳播模型。模型預測顯示,從當前至2025年,在這波最嚴重的疫情過去之後,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會周期性地在冬季暴發。文章寫道:「除非重症監護能力大幅提高,或者有治療方法或疫苗可用,否則到2022年可能仍需要間歇性保持社交距離。」CNN稱,這一研究結果與白宮此前宣揚的「疫情將在今夏結束」的說法相悖。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文章作者之一利普西奇博士表示,如果選擇「間歇性保持社交距離」來防疫,那麼可能就要持續幾年。同時利普西奇利用數據模型推斷,即便本輪疫情結束,也需要持續跟蹤監測新冠病毒,因為疫情可能最遲會在2024年捲土重來。研究預測稱,如果感染者未能產生永久免疫力,新冠肺炎疫情將如流感病毒一樣在人類社會長期循環;如果免疫力能永久維持,新冠病毒則會在5年或更長時間後才會消失。

近來,隨著美國疫情日益加重,恢復正常的日子遙遙無期,多所美國大學也在考慮推遲重新開放校園的時間。據CNN報導,波士頓大學已宣布推遲2020年秋季開學時間,校園將在2021年1月重新開放。哈佛大學、俄勒岡州大學等高校也表示「秋季學期開課時間仍不確定,將視疫情決定」。另一方面,關閉校園以及入學預期人數下降等因素使美國大學財務壓力陡增。學校不僅得退還學生住宿費和餐費,還需支付教職員工薪水,並給網課平臺支付使用費。美國非營利性獨立學院理事會主席理察·艾克曼表示,如果小型學校無法獲得學費收入,約1/3學校將會在半年內耗盡現金儲備。(叢超)

相關焦點

  • 美國研究發現,吸血蝙蝠生病時會保持社交距離
    據英國LADbible網10月31日報導,美國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當其中一隻吸血蝙蝠生病時,吸血蝙蝠之間會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可能是為了防止傳染病的傳播。,美國的科學家團隊給各種蝙蝠注射了內毒素來刺激其免疫反應,然後攻擊它們的傳感器,記錄蝙蝠的運動軌跡。
  • 疫情期間,保持社交距離究竟有多重要?
    1918年西班牙流感期間,費城與聖路易斯病亡人數之間的差距體現了保持社交距離的重要性。1918年9月,當這場大流感進行到一半時,美國多座城市還在籌劃推廣自由公債的遊行活動。在賓夕法尼亞州的費城,已經有600名士兵感染了流感病毒,但城市管理者們依然決定招辦不誤。而與此同時,密蘇裡州的聖路易斯則決定取消遊行,並採取了其它限制公眾集會的措施。
  • 研究稱「生病」的吸血蝙蝠會與同伴「保持社交距離」
    這些生活在群居地的高流動性生物是眾所周知的病毒庫,包括冠狀病毒,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這些病毒可以蔓延到人類身上。但這些無辜的動物卻被不公平地對待。它們是重要的傳粉者和害蟲控制者。而一項新研究顯示,當蝙蝠感到不舒服的時候,它們會自然而然地表現出自己的保持社交距離行為形式,類似於我們不得不採取的減緩COVID-19傳播的措施。
  • 吸血蝙蝠生病後會保持「社交距離」
    美國研究人員在野外實驗中發現,吸血蝙蝠生病後會減少與同伴接觸,保持「社交距離」,直至康復。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人員與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校區研究生合作,從中美洲國家貝里斯拉馬奈地區一棵空心樹內部一處蝙蝠巢穴捕捉31隻成年雌性吸血蝙蝠,給其中16隻注射脂多糖。這種內毒素雖不致病,但會激發蝙蝠免疫反應,讓它們短期內感到不適。另15隻作為參照組,被注射生理鹽水。
  • 研究表明,是否遵守社交距離與智商有關,遵守的人智商更高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遵守社交距離準則的人擁有更好的工作記憶能力,後者是智商的一個指標。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心理學副教授張偉偉(音譯)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這表明,政策制定者在提倡佩戴口罩或保持身體距離等合規行為時,需要考慮個人的一般認知能力。」工作記憶能力衡量的是大腦在短時間內能儲存多少信息,它與智力、理解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密切相關。
  • 美國知名商學院系列介紹之一:哈佛大學商學院
    今天先給大家介紹美國最頂尖的商學院-哈佛大學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這也是美國最難申請的商學院,阿里巴巴的馬雲當年申請哈佛大學商學院都被拒了多次,可見申請難度之高。一、哈佛大學商學院簡介建校於1908年的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簡稱HBS)是美國培養企業人才的最著名的學府,被美國人稱為培養商人、主管、總經理的"工廠",美國許多大企業家和政治家都在這裡學習過。
  • 哈佛大學:歷史比美國史早140年(組圖)
    哈佛大學是一所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劍橋城的私立大學,同時是常春藤盟校成員之一。美國歷史上的8位總統(包括現任總統貝拉克·歐巴馬)和30多位諾貝爾獎得主均出自哈佛。
  • TED演講:哈佛大學75年研究,幸福是什麼?
    本文視頻來自TED演講,由Robert Waldinger教授(哈佛大學醫學院麻省總醫院(MGH)精神科醫師、精神分析治療師)帶來的《哈佛大學75年研究:幸福是什麼?》 心理學家阿德勒有言:一切煩惱都源自人際關係。
  • 吸血蝙蝠生病後會保持社交距離
    【吸血蝙蝠生病後會保持社交距離】美國研究人員在野外實驗中發現,吸血蝙蝠生病後會減少與同伴接觸,保持「社交距離」,直至康復。研究人員捕捉31隻成年雌性吸血蝙蝠,給其中16隻注射脂多糖。這種內毒素雖不致病,但會激發蝙蝠免疫反應,讓它們短期內感到不適。另15隻作為參照組,被注射生理鹽水。 研究人員在每隻蝙蝠後背粘上微型距離傳感器,放它們回巢穴。
  • 美國一州長要求公共活動保持社交距離,包括川普集會
    據美國《國會山報》11日報導,共和黨籍的美國阿肯色州州長阿薩·哈欽森周日表示,如果不努力採取保持社交距離的措施,就不應該舉行大規模的公共活動,包括為川普總統舉行的競選集會。
  • 哈佛專家:新冠病毒還要持續多久
    根據哈佛大學傳染病學專家的研究 擴大檢測能力,保持社交距離 研究人員表示:「為避免這種情況,一直到2022年可能都需要長期和間歇性的社會疏離。」 研究人員寫道,即使新冠病毒未來在表面上消失了,也應繼續進行廣泛的測試,因為一直到2024年,這種傳染病依然有可能復甦
  • Charles Lieber起訴哈佛大學!
    Lieber教授曾任美國科學院院士、哈佛大學教授,是國際納米技術領域的領軍人物。2020年1月28日,美國聯邦調查局聲稱Lieber在任職哈佛大學化學系主任期間參與中國某人才計劃但未如實申報,並以「作出虛假和欺詐性陳述」的理由將其逮捕。1月31日,Lieber繳納百萬美元保釋金以獲得保釋,其護照也作為保釋代價一併交出。
  • 哈佛大學的研究發現,風力渦輪機使美國變暖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科學家2018年的一項研究記錄了風力渦輪機如何提高美國氣溫,這是值得重新審視的課題之一。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在強調他們認為人們需要採取緊急行動來緩解全球變暖的同時,觀察到風力渦輪機和大氣的相互作用減緩了風力,因為風力是由渦輪機提取的。這對氣溫有增溫作用。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堅持伏地挺身,心血管風險降低96%
    據外媒報導,哈佛大學一項研究表明,能做更多的伏地挺身的人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就低。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說,一次可以做40次以上伏地挺身的男性患心臟病的風險比在跑步機跑步要低96%。要知道,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人類的第一大殺手,而且還呈現越來越年輕化趨勢。
  • 哈佛大學研究-幸福的真正秘密
    在一次TED演講中,精神病學家Robert Waldinger描述了一些幸福的秘密,這些秘密在最近發布的哈佛75年的研究中被揭示出來。 顯然,我們應該把愛看得高於一切。它是生活中給我們帶來快樂的主要事情。
  • 「冷知識」吸血蝙蝠生病後會保持「社交距離」
    美國研究人員在野外實驗中發現,吸血蝙蝠生病後會減少與同伴接觸,保持「社交距離」,直至康復。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人員與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校區研究生合作,從中美洲國家貝里斯拉馬奈地區一棵空心樹內部一處蝙蝠巢穴捕捉31隻成年雌性吸血蝙蝠,給其中16隻注射脂多糖。這種內毒素雖不致病,但會激發蝙蝠免疫反應,讓它們短期內感到不適。另15隻作為參照組,被注射生理鹽水。
  • 哈佛大學非洲和非洲裔美國人研究成立五十周年側記
    在上周的電訊中,正在哈佛大學訪學的北大國關學院博士生羅楠與大家分享了她考察肯亞和坦尚尼亞的見聞和思考,得到了積極反饋。2月28至29日,哈佛大學非洲和非洲裔美國人研究系和非洲研究中心聯合舉辦了哈佛大學非洲和非洲裔美國人研究五十年的大型學術研討會。
  • 世衛專家:接種新冠疫苗後仍需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
    11月23日,人們在美國華盛頓的一處新冠病毒檢測點排隊等候檢測。新華社記者劉傑攝新華社日內瓦12月14日電(記者劉曲)世界衛生組織專家14日表示,雖然一些新冠疫苗已陸續推出並開始接種,但目前仍不清楚疫苗是否能防止人體感染新冠病毒,因此建議人們即使已經接種,也應繼續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
  • 感染病毒的蜜蜂為了不傳播病毒,也懂得保持社交距離
    研究表明蜜蜂感染這種病毒後,也會保持社交距離來阻止病毒在它們生活的區域繼續傳染。當然,傳染一旦開始並不容易阻止,病毒會利用蜜蜂宿主將病毒繼續傳染到其他生活區域的蜜蜂身上。伊利諾伊斯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研究者研發了一套自動系統來追蹤上千隻蜜蜂的行為。研究者觀察當被感染蜜蜂飛進蜂巢後的行為,有一個昆蟲學家描述了他們觀察到的蜜蜂行為。他們發現蜜蜂在自己的生活區範圍內,但它們和自己巢內其他蜜蜂互動時,比如和自己的姐妹蜜蜂,被感染的蜜蜂感受到的肢體交互減少了很多。
  • 請保持一米社交距離
    □新天水記者 何慧娟近距離的飛沫傳播是新冠肺炎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人與人之間保持合適的距離,可以有效避免包括新冠肺炎病毒在內的各種病毒與細菌的傳播。眼下,個別地區突發聚集性疫情,疫情輸入風險陡增,公共場所設置「一米線」的防疫措施落實情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