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視頻來自TED演講,由Robert Waldinger教授(哈佛大學醫學院麻省總醫院(MGH)精神科醫師、精神分析治療師)帶來的《哈佛大學75年研究:幸福是什麼?》
心理學家阿德勒有言:一切煩惱都源自人際關係。處理人際關係,確實是成年人世界裡的一門大學問。擁有良好的社會關係,會讓我們過得更開心,更幸福。
哈佛持續75年的研究找到幸福生活的秘密
ANAHAD O'CONNOR
2016年4月4日
怎樣才能過上美好的生活?
調查顯示,大多數年輕人認為,獲取財富和名望是幸福生活的關鍵。但哈佛大學的一項長期研究表明,你能否老當益壯健康長壽,最重要的預測因子不是你聚斂的財富或者得到的惡名。你與家人、朋友和配偶間的親密程度才是長期健康幸福更重要的晴雨表。
以上是《哈佛成人發展研究》(Harvard Study of Adult Development)的部分結果。該研究項目自1938年啟動以來密切跟蹤並調查了700多人(在某些情況下,還包括他們的配偶)的生活。研究揭示了決定人是能夠健康幸福地老去還是陷入孤獨、疾病和智力下降的因素,其中一些出人意料,另一些則不那麼讓人驚訝。
該研究的現任負責人羅伯特·瓦爾丁格(Robert Waldinger)在最近的一期TED(科技、娛樂和設計論壇)演講中概述了一些更引人注目的發現,贏得了超過七百萬人次的觀看。
「我們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了研究結果,但大多數人都不會去讀那些刊物,」瓦爾丁格博士說。他是哈佛醫學院的精神病學臨床教授。「我們真的很希望人們知道這項已持續75年之久的研究的存在。這麼多年來我們一直得到政府的資助,因此,讓學術圈以外的更多人了解這項研究非常重要。」
20世紀30年代,該研究在波士頓啟動,對象是兩組截然不同的年輕男性。
一組是哈佛大學的本科生,有一個研究團隊對他們成年後的生活加以跟蹤,想知道有哪些因素在他們的成長和成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瓦爾丁格博士說:「他們認為當時太過於強調病理學因素了。對成功的年輕成年人進行研究,應該能得到很多有用的信息。」這部分研究招募了268名哈佛大學的二年級學生,並對他們進行密切隨訪、頻繁的面談和體檢。近年來,研究還包括腦部掃描、抽血以及訪問受試者的配偶和成年子女等。
大約在同一時間,哈佛法學院的教授謝爾登·格盧克(Sheldon Glueck)開始研究波士頓最貧困社區中的年輕人,該部分研究納入了456名出身於問題家庭但未曾犯過罪的少年。最後,兩部分研究合併成同一個項目。
幾十年過去了,這些男人進入了各行各業。有的人成了律師、醫生或商人……一個名叫約翰·F·甘迺迪(John F. Kennedy)的哈佛學生甚至當上了美國總統。而其他人則走上了迥異的人生道路,淪為酒鬼、職場失意或者患上了心理疾病。至今仍然倖存的研究參與者都已經年逾九旬。
這些年的研究得出了許多值得注意的結果。例如,研究顯示,要想健康地老去,你可以做到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要吸菸。研究還發現,自由派老年人比保守派的性生活更長更活躍。還有,飲酒是導致研究中男性離婚的首要原因,而且酗酒往往發生於抑鬱症之前(而不是相反)。
有多名科學家先後領導了該研究。瓦爾丁格博士在2003年接手,成為了第四任負責人。他擴大了研究範圍,將關注的對象從參與的男性擴展到了他們的妻子和孩子。研究人員開始攝錄夫妻們的家庭生活,研究他們之間的互動,並就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甚至日常的口角分別對他們進行了訪談。
研究人員考察了這些年來對他們的健康幸福具有強烈影響的因素,發現與朋友尤其是配偶的關係非常重要,擁有強大感情紐帶的人往往不會出現慢性疾病、精神疾病和記憶力下降——即使關係有起伏也沒太大關係。
「關係親密並不是說他們的感情必須始終如膠似漆,「瓦爾丁格博士說。「研究中一些八十多歲的老夫妻甚至天天鬥嘴。但只要他們覺得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相互依賴和扶持,這些爭執就不會對他們的記憶力造成損害。」
瓦爾丁格博士發現,在家庭以外的人際關係中也存在類似的模式。在退休後積極結交新朋友來取代舊同事的人比脫離工作後不用心維繫強大社交網絡的人更加快樂和健康。
瓦爾丁格博士說:「75年來,我們的研究一再顯示,最能與家人、朋友和社區水乳交融的那些人過得最好。」
他承認研究發現的只是相關性,而非必然的因果關係。也可能是一開始就較為健康、更為快樂的人更容易與他人建立和維持良好的關係,而那些本來就病怏怏的人則傾向於將自己與世隔絕,最終與誰都不親近。
但他表示,經過幾十年來對受試者的隨訪並比較他們現在與昔日的健康和人際關係水平,他可以信心十足地說,強大的社會紐帶與長期的健康幸福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那麼,他建議我們採取哪些具體的行動?
「有很多很多事可以做,」他說。「小到多跟人相處交流而不是一直看電視玩電腦刷手機,也可以通過一起從事新活動,比如散個長步或來個約會之夜什麼的,讓缺乏新意的關係重新熱絡起來。又或者聯繫一下你多年未說過話的家庭成員——因為這些司空見慣的家庭矛盾可是會讓一個記仇的人付出慘重代價的喲。」
本文最初發表於2016年3月23日。
翻譯:任扶搖
Robert Waldinger TED演講幸福是什麼___________
00:11
在我們的人生中 是什麼讓我們保持健康且幸福呢?如果現在你可以 為未來的自己投資 你會把時間和精力投資在哪裡呢?最近在千禧一代中有這麼一個調查 問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目標是什麼 超過80%的人說 最大的生活目標就是要有錢 還有50%的年輕人說 另一個重要的生活目標 就是要出名
00:49
(笑聲)
00:51
而且我們總是被灌輸 要投入工作,要加倍努力 要成就更多。我們被灌輸了這樣一種觀念, 只有做到剛才說的這些 才能有好日子過。要人們縱觀整個人生, 想像各種選擇, 以及這些選擇最終導致的結果, 幾乎是不可能的。關於人的一生,我們能了解到的, 大部分都是通過人的回憶得來, 但眾所周知,大部分都是事後諸葛。 一生中,我們會忘記很多發生過的事情, 而且記憶常常不可靠。
01:35
但如果我們可以從頭到尾地 縱觀人的一生呢?如果我們可以跟蹤研究一個人, 從他少年時代開始 一直到他步入晚年, 看看究竟是什麼讓人們 保持快樂和健康呢?
01:54
我們做到了。哈佛大學(進行的)這項 關於成人發展的研究, 可能是同類研究中耗時最長的。在75年時間裡, 我們跟蹤了724個人的一生, 年復一年,了解他們的工作、 家庭生活、健康狀況, 當然,在這一過程中, 我們完全不知道他們的人生 將走向何方。
02:24
像這樣的研究少之又少。像這樣的項目幾乎都會在10年內終止, 因為有許多人會中途退出, 或者是研究資金不足, 或者是研究者轉換方向, 或者去世,然後項目無人接手。但感謝幸運女神的眷顧 和幾代研究人員的堅持不懈, 這個項目存活下來了。目前這724人中 仍有60人在世, 仍然在參與研究 大多數人已經90多歲了。現在我們已經開始研究 他們的子孫後代, 人數多達2000多人。我是這個項目的第四任負責人。
03:14
從1938年起,我們 開始跟蹤兩組人的生活。第一組加入這個項目的人, 當年在哈佛大學上大二。他們在二戰期間大學畢業, 大部分人都參軍作戰了。 我們追蹤的第二組人 是一群來自波士頓貧民區的小男孩, 他們之所以被選中, 主要是因為他們來自 20世紀30年代波士頓 最困難 最貧困的家庭。 大部分住在廉價公寓裡, 很多都沒有冷熱水供應。
03:53
在加入這個項目時, 這些年輕人都接受了面試。接受了身體檢查。我們挨家挨戶走訪了他們的父母。然後這些年輕人長大成人, 進入到社會各個階層。 成為了工人、律師、磚匠、醫生, 還有一位成了美國總統。有人成為酒鬼,有人患了精神分裂。有人從社會最底層 一路青雲直上, 也有人恰相反,掉落雲端。
04:34
這個項目的創始人們, 可能做夢都不會想到 75年後的今天,我會站在這裡, 告訴你們這個項目還在繼續。每兩年,我們耐心而專注的研究人員 會打電話給我們的研究對象, 問他們是否願意 再做一套關於他們生活的問卷。
04:59
那些來自波士頓的人問我們, 「為什麼你們一直想研究我?我的生活是很無趣的。」 但哈佛的人從沒這樣問過。
05:10
(笑聲)
05:19
為了更好地了解這些人的生活, 我們不光給他們發問卷。我們還在他們家客廳採訪他們。從他們醫生那兒拿病歷。抽他們的血,掃描他們的大腦, 跟他們的孩子聊天。 我們拍攝下他們和妻子談話的場景, 聊的都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大約在10年前,我們 終於開口問他們的妻子, 是否願意加入我們的研究, 很多女士都說,「是啊, 終於輪到我們了。」
05:49
(笑聲)
05:50
那麼我們得到了什麼結論呢?那長達幾萬頁的數據記錄, 記錄了他們的生活, 我們從這些記錄中間, 到底學到了什麼?不是關於財富、名望, 或更加努力工作。 從75年的研究中, 我們得到的最明確的結論是:良好的人際關係能 讓人更加快樂和健康。就這樣。
06:22
關於人際關係,我們得到三大結論。第一,社會關係對我們是有益的, 而孤獨寂寞有害健康。我們發現,那些跟家庭成員更親近的人, 更愛與朋友、與鄰居交往的人, 會比那些不善交際、離群索居的人, 更快樂,更健康,更長壽。孤獨寂寞是有害健康的。那些「被孤立」的人, 跟不孤單的人相比, 往往更加不快樂, 等他們人到中年時,健康狀況下降更快, 大腦功能下降得更快, 也沒那麼長壽。可惜的是,長久以來, 每5個美國人中就至少 有1個聲稱自己是孤獨的。
07:18
而且即便你身在人群中, 甚至已經結婚了, 你還是可能感到孤獨, 因此我們得到的第二大結論是 不是你有多少朋友, 也不是你身邊有沒有伴侶, 真正有影響的是這些關係的質量。整天吵吵鬧鬧,對健康是有害的。比如成天吵架,沒有愛的婚姻, 對健康的影響或許比離婚還大。而關係和睦融洽, 則對我們的健康有益。
07:56
當我們的研究對象步入80歲時, 我們會回顧他們的中年生活 看我們能否預測 哪些人會在八九十歲時過得快樂健康 哪些人不會。我們把他們50歲時的所有信息 進行匯總分析, 發現決定他們將如何老去的, 並不是他們中年時的膽固醇水平。而是他們對婚姻生活的滿意度。那些在50歲時滿意度最高的人, 在80歲時也是最健康的。另外,良好和親密的婚姻關係 能減緩衰老帶來的痛苦。參與者中那些最幸福的夫妻告訴我們, 在他們80多歲時, 哪怕身體出現各種毛病, 他們依舊覺得日子很幸福。而那些婚姻不快樂的人, 身體上會出現更多不適, 因為壞情緒把身體的痛苦放大了。
09:03
關於婚姻和健康的關係, 我們得到的第三大結論是, 幸福的婚姻不單能保護我們的身體, 還能保護我們的大腦。研究發現,如果在80多歲時, 你的婚姻生活還溫暖和睦, 你對自己的另一半 依然信任有加, 知道對方在關鍵時刻能指望得上, 那麼你的記憶力都不容易衰退。而反過來, 那些覺得無法信任 自己的另一半的人, 記憶力會更早表現出衰退。幸福的婚姻,並不意味著從不拌嘴。有些夫妻,八九十歲了, 還天天鬥嘴, 但只要他們堅信,在關鍵時刻, 對方能靠得住, 那這些爭吵頂多只是生活的調味劑。
10:00
所以請記住, 幸福和睦的婚姻對健康是有利的, 這是永恆的真理。但為什麼我們總是辦不到呢?因為我們是人類。我們總喜歡找捷徑, 總想一勞永逸, 找到一種方法,解決所有問題。人際關係麻煩又複雜, 與家人、朋友相處需要努力付出, 一點也不高大上。而且需要一輩子投入,無窮無盡。在我們長達75年的研究中, 那些最享受退休生活的人, 是那些主動用玩伴 來替代工作夥伴的人。就像開頭我說過的千禧一代一樣, 我們跟蹤研究的很多人 在年輕的時候 堅信名望、財富和成就 是他們過上好日子的保證。但在75年的時間裡, 我們的研究一次次地證明, 日子過得最好的, 是那些主動與人交往的人, 與家人、朋友或者鄰居。
11:20
那麼你們呢?也許你現在25歲, 或者40歲,或者60歲。怎樣才算主動與人交往呢?
11:30
嗯,我想有很多種方法吧。最簡單的,別再跟屏幕聊天了, 去跟人聊天, 或者一起嘗試些新事物, 讓關係恢復活力, 一起散個步呀,晚上約個會呀, 或者給多年未曾聯繫的親戚打個電話, 因為這種家庭不和睦太常見了, 但它帶來的傷害又很大, 尤其對那些喜歡 生悶氣的人來說更是如此。
12:03
我想引用馬克 吐溫的一段話來作為結束。一個多世紀前, 他回首自己的人生, 寫下這樣一段話:「時光荏苒,生命短暫, 別將時間浪費在 爭吵、道歉、傷心和責備上。 用時間去愛吧, 哪怕只有一瞬間,也不要辜負。」
12:33
美好人生,從良好的人際關係開始。
12:38
謝謝大家。
12:39
(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