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於20世紀初以來先後引進了多種西方蜜蜂,現在已發展為我國養蜂業的主力蜂種。西方蜜蜂品種,從體色上可以分為黑黃兩大類,上一期曾介紹我國內飼養的西方蜜蜂黃色蜂種,這一期再介紹我國國內飼養的西方蜜蜂的黑色蜂種及其雜交種。
一、卡尼鄂拉蜂
卡尼鄂拉蜂原產於歐洲的阿爾卑斯山及巴爾幹半島地區。我國1974年曾從西德、奧地利、南斯拉夫等國家引進過。卡尼鄂拉蜂蜂王棕色(從黑到黃,黑色帶比黃色帶寬);雄蜂黑色;工蜂黑色腹部背板有棕色斑,背板上有較寬的棕灰絨毛。卡蜂性情溫馴,僅次於意蜂;不怕光,春季繁殖快,春末夏初易起分蜂熱;外界缺乏蜜源時產卵少,育蟲節制;善於利用零散蜜源,節省飼料;比較耐寒,越冬安全,適合寒冷地區飼養;定向力強,不易迷巢;很少採樹膠,抗美洲幼蟲病能力較強。缺點是不能象意蜂那樣維持大群,不耐熱,秋季群勢下降快。
以卡蜂為母本的雜交種:
1、「白山5號」三交種蜜蜂:是以卡尼鄂拉和喀爾巴阡蜂兩個近交系配製成的單交種為母本,以美意蜂為父本育成的三交種蜜蜂。蜂王黑色或棕色,雄蜂黑色,工蜂黃黑間雜,少部分呈黑色。其繁殖力比本地意蜂高17.8%以上,採集力高30%以上,產漿量高20%以上,越冬飼料消耗降低25%以上,群勢削弱率降低10%,據養蜂者反映,較能抗白堊病。此三交種蜂曾榮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2、「松丹1號」雙交種蜜蜂:是採用卡尼鄂拉近交系、喀硬降)黑環系配製成的單交種為母本,其它單交種為父本組配成的雙交種蜜蜂。蜂王黑色或棕色,雄蜂黑色,工蜂黑黃間雜,極少部分為黑色。「松丹1號」蜜蜂繁殖力比意蜂增加17.1%,產蜜量比意算增加70.8%,產王漿量增加14.4%,越冬群勢削弱率降低11.9%,越冬飼料耗降低23.7%,抗白壟病能力較強,維持大群,適合南北方各地定地飼養,是國內目前比較理想的雙交種蜜蜂之一。此蜂種曾榮獲吉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3、雙喀單交種蜜蜂:是以卡尼鄂拉近交係為母本,喀(阡)黑環係為父本配製成的單交種蜜蜂。蜂王黑色或棕色,雄蜂黑色,工蜂黑色或棕色。雙喀蜜蜂耐寒,節省飼料,越冬安全,繁殖力強,採集力強,較抗白堊病,與黃色蜂種雜交有較強的優勢,是配製三交種和雙交種的優良素材。
二、喀爾巴阡蜂
喀爾巴阡蜂是在歐洲西南部羅馬尼亞特殊的氣候、地理和蜜源條件下形成的卡蜂的一個品系。蜂王黑褐色,每一腹節背板都有深棕色環節,腹部2-4背板尤為明顯,身體細長;雄蜂黑色;工蜂體色與卡尼鄂拉相似,第1-2腹節背板黃斑明顯。喀爾巴阡蜂對外界氣候、蜜源敏感,育蟲節律陡,蜜源豐富時蜂王產卵旺盛,繁殖較快。蜜源缺乏時降低繁殖減少活動,善於保存實力。子脾面積大,密實度高達95%,育成蜂率高。分蜂性較卡蜂弱;能利用零散蜜源,也能利用大宗蜜源;越冬性能較強,節省飼料;定向力強,不易迷巢;不愛作盜,工蜂壽命較長;蜜房封蓋為中間型。缺點是在蜜源條件較差時繁殖緩慢,不耐熱,平時性情溫馴,流蜜期比較暴躁。
喀(阡)黑環系蜜蜂:是從喀爾巴阡蜂中選育出來的純系,以純係為母本育成生產種。黑環系蜂王為黑色或棕褐色,腹節背板有棕色環帶,雄蜂黑色,工蜂黑色腹節第1-2背板有黃斑。黑環系生產群產蜜量比本地意蜂增加20.3%,越冬群勢削弱率降低18.6%,越冬飼料消耗量降低43.7%,具有抗白堊病性能;黑環系雜交種繁殖力比本地意蜂提高13.3%,產蜜量增加46.8%,產王漿量增加32.2%,越冬群勢削弱率降低15.5%,越冬飼料消耗量降低32.9%。此蜂種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三、高加索蜂(A.m.caucasicaGobr)
高加索蜂原產於前蘇聯的高加索山區,目前我國飼養的高加索蜂是經西德選育而引進的。蜂王大部分為黑色,有的腹節背板有褐色環節;雄蜂黑色;工蜂腹部背板黑色,絨毛淺灰色,吻較其它蜂種長,善採深花冠蜜源。高蜂性情溫馴,蜂王產卵力較強,分蜂性中等,採集力強,能利用大宗蜜源,也能利用零散蜜源;比較耐寒,越冬性能優於意蜂,適合於北方飼養。缺點是對外界的條件敏感度低,秋季斷子時間晚,容易秋衰,易感染孢子蟲病,定向力弱,易迷巢;盜性強,防衛能力低;喜採樹膠。
【東北黑蜂蜂王】
四、東北黑蜂
東北黑蜂屬於歐洲黑蜂和卡尼鄂拉蜂的過渡類型,20世紀初傳人我國的東北,主要分布在黑龍江省和吉林省東部琿春地方。蜂王體色是黑色,腹部有深棕色環帶;雄蜂黑色;工蜂黑色腹節背板有黃斑,絨毛為黃褐色。東北黑蜂性情比較溫馴;蜂王產卵力強,育蟲節律陡,春季發展較快,分蜂性中等;採集力強,既能利用大宗蜜源也能利用零散蜜源;定向力強,不易迷巢;耐寒能力強,越冬安全,適合寒冷地區飼養;蜜房封蓋為中間型。缺點是個別蜂群表現兇暴,盜性強,易感染大肚子病及蠟螟。吉林的渾春黑蜂和黑龍江的饒河黑蜂同屬東北黑蜂。
五、新獲黑蜂
新疆黑蜂20世紀初由俄國引人我國,主要分布在新疆的伊犁、塔城及阿勒泰地區。其蜂王有純黑色和棕黑色兩種,雄蜂純黑色,工蜂呈棕黑色,少數的在2-3腹節背板兩側有小黃斑。新疆黑蜂對當地的氣候、蜜源等自然環境具有極強的適應性。抗寒,越冬適應性強,採集力強,愛採樹膠,分蜂性弱,繁殖快,特別能抗蜻害;對大片和零散蜜源均能充分利用,豐收年均產蜜159kg,歉收年也可達到50~80kg。缺點是性情暴躁,蟄人;流蜜期蜜卵爭巢,影響蜂王產卵。
六、安納託利亞蜂(A.m.anatofcat)
安納託利亞蜂原產於土耳其,1975年引進我國。其蜂王多數為棕褐色,也有純黑色的,雄蜂黑灰色,工蜂黑灰色,個體略小於意蜂。安蜂性情一般比較溫馴;蜂王產卵力較強,春季發展較為緩慢,以後卻能超過其它品種;分蜂性比意蜂強;採集力強,節省飼料,能利用零散蜜源也能利用大宗蜜源,定向力強,不易迷巢;工蜂壽命較長;蜜房封蓋為溼型。缺點是在天氣、蜜源條件不正常時比較兇暴,易感染大肚子病,愛採樹膠。
吉林省養蜂科學研究所 薛運波 葛英
參考文獻
(1)劉先蜀著《蜜蜂良種選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
(2)陳克利等著《現代養蜂與蜂產品加工》北京出版社1988年4月
(3)陳耀春等編著《中國蜂業》農業出版社2003年7月
卡尼鄂拉蜂在有的書刊上也譯成喀尼阿蘭蜂--編者注
—————————
中國專業的蜜蜂養殖公眾號,每天發布中蜂、意蜂養殖技術文章,國內的20萬養蜂人都關注了,你也趕快關注我們吧!
本文收集整理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以便加上版權人或刪除處理。
↑↑↑↑↑↑長按即可關注【湖北天馬養蜂場】,喜歡本文就轉發到你朋友圈吧,讓你的微信好友都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