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育王的四大優點,不會這門技術就不能養意蜂

2021-01-08 聽蜂之語

人工育王在養蜂過程中是一門不可或缺的養蜂技術;我們想要把蜜蜂養好、想要快速發展蜂群數量、想要實現蜂蜜增產,都需要依託於人工育王。

在聽蜂之語看來,人工育王具有以下四個非常明顯的優點:

一、方便養蜂人把控時間。

育王的針對性其實是很強的,大部分原因都是為了培育蜂群、在蜜源季節採集蜂蜜。所以在育王時間的把握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育王太早,蜂群會提前進入分水嶺,蜜源來臨時的採集能力已經進入衰退期,影響蜂蜜產量。

育王太晚,蜂群在蜜源來臨時還是小群,採集能力同樣太差,也會影響蜂蜜產量。

如果僅僅依託於自然分蜂,或者急造王臺的方式來培育蜂王,那麼在對時間的把控方面,養蜂人根本就沒有主動權,無法計劃性地進行操作。

二、方便養蜂人控制數量。

發展蜂群之前,我們養蜂人都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做出對應的規劃;有多少蜂箱對應就想要發展到多少群蜜蜂,從而決定需要培育出多少只蜂王。

聽蜂之語認為:如果不能把握培育蜂王的數量,這會嚴重阻礙養蜂人的採蜜計劃。比如說:我們本想通過10箱蜜蜂在兩個月時間裡發展到30箱採集蜂,但是除了人工育王,其他任何方式都可能導致蜂王的數量跟不上,那整個繁蜂的計劃就只能擱淺。無法實現計劃性的採蜜。

三、方便養蜂人進行人工分蜂。

人工培育的蜂王有一個特點:蜂王出房時間統一。這個特點能幫養蜂人省下非常大的精力。蜂王何時出房,何時該分群,都盡在養蜂人的掌控之中。

我們在分群時間的選擇上面非常的嚴格,一般都是在蜂王出房之前的一兩天分群,在分群以後的第二天把即將出房的王臺移植過去,這樣能夠快速實現蜂群數量的擴展。

如果不是人工育王,那蜂王出房的時間就不好把控,要是等到大量蜂王出房了以後再去給蜜蜂分群,整個操作過程就變得複雜,難度加大,這個時間節點分群真的是夠我們養蜂喝一壺的了。

四、節省成本、節省精力。

長期維持強群會增加大量的飼餵成本,而且整個管理過程非常提心弔膽,因為強群一不小心就可能分蜂,瞬間變成弱群。

通過人工育王的方式不僅可以如願的發展蜂群數量,也能根據蜜源計劃性的強群,讓強群只在流蜜季出現。這就大大的縮減了缺蜜季的養殖成本和管理精力了。

人工育王的這四個優點相信養殖意蜂的朋友深有體會,這個技術在意蜂養殖的過程中也尤為重要。如果一個養殖意蜂的朋友不懂人工育王,那他的蜂蜜產量肯定低,養蜂成本也肯定非常高,最後在養意蜂的這條路上也會漸行漸遠。

備註:生產蜂王漿也是人工育王技術的一個分支,如果想要取蜂王漿,同樣要掌握人工育王這門技術。

關於人工育王的重要性以及優點,如果大家還有更多補充,歡迎留言分享,我們一起交流學習,共同進步。

相關焦點

  • 養中蜂不懂人工育王,該怎麼分蜂?
    在人工分蜂之前我們一般都會選擇在人工育王以後進行,特別是繁殖意蜂的過程中,育王似乎就是我們必須掌握的一門養蜂技術。但是育王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而且對操作技巧有一定的要求,不是大規模的養殖一般很少有人願意花時間去學習人工育王的這個技巧,所以有很多剛養蜂的朋友並不知道如何育王。另外就是養殖中蜂也不像養殖意蜂,育王的難度更高,所以在中蜂的養殖過程中,育王的工作也相對較少。既然不會育王,那養殖中蜂的時候該如何實現人工分蜂呢?
  • 那些從不人工育王的養蜂高手,他們是如何分蜂的?方法就2個
    雖然說人工育王技術現在已經非常成熟,就算是一般的個人養蜂場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基本上都會操作,但是對於我們新養蜂的朋友來說或者說對我們蜜蜂養殖不是很了解朋友來說,人工育王技術的掌握還是一個比較關鍵的問題,可以說學會了人工育王技術,我們養殖蜜蜂的技術就更進一步,與成功距離也會拉近很多。
  • 蜂群不用人工育王,也能實現人工分蜂,做好預留蜂王臺的工作!
    養蜂人在給蜂群進行人工分蜂的過程中,會採用2個管理蜂群的方法,由於養蜂人飼養蜂群的技術有差異,人工育王技術很重要,有利於養蜂人在給蜂群進行人工分蜂的時候,幫助分蜂群獲取優質的產子蜂王。養蜂人在不採用人工育王技術的時候,也能夠獲取品質較好的新蜂王,需要養蜂人做好預留蜂王臺的管理工作。
  • 人工育王時要求幼蟲越小越好,為什麼不直接使用蜂卵育王?
    在人工育王中我們都知道,很多養蜂的朋友使用的幼蟲都是1到3日齡的幼蟲,但是在人工育王中又有這樣的說法,我們移蟲的蟲越小越好,那麼為什麼人們不用蜂卵來直接進行人工育王呢?今天蜂部落就來向朋友們分享為什麼在人工育王中不使用蜂卵來進行人工育王的原因。
  • 人工育王為什麼王臺會被咬掉?新王同時出來該怎麼操作?
    人工育王利用的是人工王臺和人工移蟲來實現。每次育王都是上十個,甚至二三十個。很多剛養蜂的或者沒有人工育過王的人會比較困惑這麼兩個問題:①、人工育王為什麼每次都不成功,王臺總是被咬掉了?②、人工育王同時出來這麼多蜂王該怎麼辦?聽蜂之語也經常收到這方面的提問。其實只要育過王的,都知道實際操作並不是這樣的。
  • 養蜜蜂不會人工育王怎麼辦?先了解原理,再看老蜂農的操作技術
    不管是野外的自然蜂群,還是人工養殖的蜂群,培育一隻新蜂王,對蜂群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然而許多接觸蜜蜂不久的養蜂人,雖然學習了許多養蜂技術,但是對培育新蜂王卻一竅不通。學習人工育王技術,要先從蜜蜂育王原理說起。蜜蜂育王有季節性,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分蜂期,一年有兩個分蜂期,分別是春季和秋季。這兩個季節是自然蜂群培育新蜂王的季節,也是人工育王的最佳時節。
  • 蜂群發生分蜂熱,如何做好育王換王操作?我是這樣做的
    因為蜂群再次進入分蜂熱以及其他事情有點忙,好長時間沒有更新了,真是愧對蜂友。因為分蜂熱還在進行中,一時半會也結束不了,那就根據這幾天的操作情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個人的操作經驗。總的情況說明在經過第一次春季分蜂熱後,蜂群進入本地初夏最強分蜂熱時期,需要對蜂群進行解除分蜂熱,並順勢育王換王,以新王迎接夏秋酷暑的到來。
  • 除了中、意蜂我國其它蜜蜂有哪些種類及優缺點
    ,還有卡尼鄂拉蜂、高加索蜂、東北黑蜂及新疆黑蜂的,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四種蜂的特點及優缺點的。高加索蜂【概述】高加索蜂是世界四大名種蜜蜂之一,為蜜蜂科蜜蜂屬西方蜜蜂的一個地理亞種,全稱灰色山地高加索蜂,高產型且極愛採樹膠,目前在我國養蜂生產中尚未普遍推廣。
  • 蜜蜂養殖技術 中蜂快速繁殖技巧
    之前聊過中蜂採用活框飼養技術,但是大部分蜂農都有一個同感,認為中蜂發展、增殖緩慢,蜂群數年年總是在10~20箱之間徘徊,久久不能上規模。有的蜂友棄中蜂改養意蜂,有的棄蜂改行。每個花期都要不失時機地多造優質新脾,不斷用新脾更換老脾,這樣蜂群發展快,育出的幼蜂個體大、素質好,少生疾病。當群內有四五張大子脾時,工蜂就會在脾下邊多少不等地造出王臺,隨即工蜂出勤下降、造脾停止,.蜂王產卵減少直至停止,蜂群產生分蜂意念。如果順其自然,蜂王將從停產至分蜂10天左右不會產卵,這對蜂群在黃金季節高速發展增殖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 蜜蜂人工育王的原理,你知道嗎,作為養蜂人的你是怎麼進行育王的
    ,工蜂會以為這是一隻蜂王,會讓臺基裡的幼蟲一直吃蜂王漿至封蓋,所以移的蟲日齡越小,蜂王質量越好育王是要在無王的蜂群內進行的,否則蜂王會搞破壞。育王前需把蜂王囚禁起來,讓蜂群處於失王狀態,退脾壓蜂,把蜂量壓厚,讓蜂多於脾,有利工蜂對臺基內的幼蟲集中哺育,這樣成長出來的蜂王體質會更好人工育王就是模擬蜜蜂急造王,當蜂群失王后,工蜂會積極改造王胎,在巢脾的下方建造數個王臺會從巢房中移動1-3日齡的幼蟲去臺基中繼續發育
  • 蜜蜂急造王能用嗎?蜂群3種不同的育王方式,急造王優點與缺點
    急造王臺很多養蜂人都認為不好,或者說不能利用,但百事通認為這是一種偏見,其實急造王臺是完全可以利用的,而且急造王臺出來的蜂王,並不比自然王臺蜂王差多少,有些急造王臺出的蜂王性能甚至超過自然蜂王,為什麼這麼說呢?讓百事通慢慢給你解釋。正常情況下,蜜蜂如果出現突然失王,一般在24小時後就會開始出現急造王臺,先來說一下蜂群失王的原因,蜜蜂失王原因有兩種:一、蜂群意外失王。
  • 談春繁複壯後的中蜂管理,注意觀察雄蜂脾,做好育王分蜂安排
    蜂場小奶狗養蜂新手容易出現的問題作為剛養蜂的新手,對於中蜂春繁複壯以及育王分蜂都是不知所措的養蜂新手造成這種局面,一個是因為沒有經驗,一個是因為沒有技術,這些都是硬傷。如果要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找一個師傅帶一下,並且需要多總結,多學習,多交流,多實踐。蜂群在春季是一年中發展最快,是容易分蜂遷徙的季節,順應蜂性可增產增收,實現蜂場效益最大化。
  • 解讀蜜蜂建造王臺,了解蜂王發育全過程,這下人工育王都清楚了
    蜂群建造王臺,首先要有一定的形成條件,才能順利的產生王臺。如果在建造王臺時候,遇到天氣突變或者是自然界中流蜜突然終止,都有可能導致王臺被蜜蜂咬掉的現象。不過既然已經起過王臺,那就說明蜂群有變,只要條件再次形成,那蜂群必將再次建造王臺。蜜蜂建造的王臺有兩種:一種是更替王臺,是由於蜂王年老,蜂群想更換新蜂王所建造的王臺。另外一種是分蜂王臺,這是蜂群起分蜂熱,蜜蜂想分家所建造的王臺。
  • 人工培育蜂王簡單,中華蜜蜂人工育蜂王就三步
    養殖中華蜜蜂,就需要更換蜂王,人工分蜂。當自然王臺不夠用時,或者我們想選種育王時,就需要人工育蜂王。那麼人工如何育蜂王呢?1.選擇培育群。培育群是指把蜂王放到培育群裡培育。儘量挑選強群一些的蜂群當做培育群。
  • 養了三窩土蜂,自然繁殖太慢,能不能進行人工分蜂?
    導讀:養了三窩土蜂,自然繁殖太慢,能不能進行人工分巢的問題,從蜜蜂養殖的角度來說,這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而且科學的蜜蜂養殖業提倡人工分蜂,但是人工分蜂必然涉及人工育王,或者就是藉助蜂群中有王臺的時候分蜂,所以養殖土蜂通過人工分蜂的方式來擴大蜂巢思路上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 養蜂人給蜂群進行人工分蜂,避免「蜂群回蜂」,這3招很管用!
    春季是蜂群繁殖發展的旺季,這時外界蜜源豐富,蜂群經過流蜜期的繁殖發展,在流蜜期之後,這時蜂群內「蜜粉滿倉」,同時,在流蜜期結束的時候,這時也是蜂群容易出現分蜂熱的時候,蜂群在斷流蜜期的時候,蜂群還容易出現盜蜂的情況,養蜂人為了預防蜂群出現自然分蜂和盜蜂,所以,養蜂人在這時給蜂群進行人工分蜂
  • 預防蜂群自然分蜂,從分蜂熱源頭解決問題,這4招很不錯!
    同時,蜂王的產卵繁殖空間不足,蜂王出現「色衰」等等原因,都會導致蜂群內產生分蜂熱,蜂群一旦產生分蜂熱,要想解除蜂群的分蜂熱,養蜂人需要注意這些事項,給已經產生分蜂熱的蜂群進行人工分蜂,只能減弱蜂群內工蜂的分蜂情緒,並不能完全「解除分蜂熱」,所以,養蜂人在採用原地分蜂操作過程中,原蜂群還是需要安裝上防逃片,預防蜂群出現自然分蜂出逃。
  • 蜂群有了王臺後如何人工分蜂?
    王臺是蜜蜂培育新蜂王的臨時性巢房,蜂王從卵到蜂都是在王臺中完成發育的,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王臺就是一隻準蜂王,因此蜂群出現王臺也是人工分蜂的最佳時期,那麼如何利用王臺進行人工分蜂呢?
  • 王臺該如何分蜂?老蜂農:常見的王臺分蜂有這幾種
    關於王臺怎麼分箱的問題,蜂部落認為應該根據王臺的類別來進行分蜂,因為我們獲得的王臺的種類較多,一般有自然分蜂王臺,自然交替王臺、急造王臺,人工王臺。蜂部落就從我們常見的這幾種王臺來分享一下究竟王臺該怎麼分蜂。
  • 真正挽救養蜂業的育王技術,彰顯蜜蜂智慧,如今被養蜂人棄用
    一比較我們可以發現,工蜂和蜂王其實都是受精卵發育而成的,差別就在於營養和巢房,而成年工蜂在所有的幼蟲期的前3天都給幼蟲餵養蜂王漿,這樣就導致了幼蟲期的時候,工蜂和蜂王並沒有差別,這就相當於整個蜂群裡面所有受精卵發育成的幼蟲,其實都是可以在蜂王與工蜂之間轉變,一旦蜂群失王,工蜂就大量的把工蜂巢房擴大,繼續餵養蜂王漿,蜂群中開始培育出大量的新王,可以說這是工蜂的一種自然生長形成的習性,也體現了蜜蜂的高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