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蜜蜂,不得不說這是一種神奇的昆蟲,其生活方式包含了我國古代的帝王生活方式、又似乎含有現代化的民主分工合作方式,就像我們聽說的蜂王、工蜂一樣,一聽就是一個層級關係。
在提到一群蜜蜂的時候,很多朋友都會想到一隻特別的蜜蜂,那就是蜂王,但是很奇怪,對於我們不是專業研究蜜蜂的朋友來說,說蜂王大家都不陌生,但是說蜂后可能就沒有人聽說過了,但是在蜜蜂的養殖中,的確有蜂后的說法。
曾經有很多朋友這麼認為,認為一個 蜂群中就只有一隻雄性的蜜蜂,這隻蜜蜂就是一個蜂群中的王,其他的蜜蜂都是他的「妻子」。對於現代化的今天來說,這的確只能算是一個笑話,但是這種思想的確佔據了相當成一部分時間,很多對蜜蜂不了解的人的內心,這就是蜂王的由來吧。
蜂王和蜂后都是一隻
其實要說把蜂群中只有一隻雄性蜜蜂、其他蜜蜂都是這隻雄蜂的「妻子」這種說法當成真理也還能理解,令人不能理解的是,蜂群裡面還有另外一種蜜蜂,介於蜂王與工蜂之間,這個發現推翻了蜂群中的蜂王是雄性,且只有一隻的說法,也真正揭開蜂群中的合作分工和三型蜂的秘密。
在養蜂人發現蜂群中有三種蜜蜂出現以後,開始質疑一個蜂群裡面並不只有蜂王和工蜂,甚至發現了所謂的蜂王,原來並不是雄性,而是雌性,但是由於誤解太深,很多地方沒有改正過來,所以我們所謂的蜂群中的蜂王和蜂后,其實都是一隻。
既然現在誤會已經解開了,按照我們對有性生殖的動物的了解,似乎都是雌雄共同哺育自己的後代,或者有短期的雌雄共同生活時間,但是蜜蜂很奇怪,我們都只是看到工蜂在哺育幼蟲,卻沒有發現雄蜂哺育幼蟲,這是什麼原因呢?
社會化群居的分工結果
其實在明確蜂王是雌性以後,自然就可以知道蜂群中另外還有一種蜜蜂是雄性的,我們過去假設的蜂群中除了蜂王之外的蜜蜂全是雌性這點不假,的確一個蜂群中是以雌性為主的,因為蜜蜂是母系氏族社會。
這樣下來其實我們很多朋友都能夠猜到蜂群中多出來的節約蜂王和工蜂之間的那些蜜蜂,其實那些才是一個蜂群中真正的雄性蜜蜂,只是蜜蜂根據蜂群的發展需要,對三個級型的蜜蜂進行了分工,這種分工,體現在身體的結構上,不同的身體結構,又註定了蜜蜂工作的不同,這就出現了蜂王負責產卵,雄蜂負責提供精子,其餘工作全部交給工蜂的分配方式。
雄蜂就是個送快遞的
了解蜜蜂的朋友都知道,蜂群中的工蜂和蜂王,如果不是遇到特殊情況,一般在健康的時候死亡,但是蜂群中的雄蜂首先是數量少,其次是很多時候蜂群中都不存在雄蜂,而且還流傳著一種蜜蜂交配以後雄蜂就死亡的說法。
在人類的社會中很多家長喜歡開玩笑說自己是送快遞的,大致意思是有了孩子之後自己受到了冷落,但是對於蜜蜂的世界來說,這才是現實版的送貨的,不但是送貨的,而且還是非常殘忍的一種送貨。
由於蜜蜂形成的精細化分工,不管是哪個級型的蜜蜂,都是圍繞蜂群發展的方向前進的,對蜂群有利是每隻蜜蜂存活下去的理由,否則就是死。
我們在蜂群中看到雄蜂的時間少,其實就是蜜蜂分工的一種結果。蜂群中的雄蜂唯一的工作就是提供精子,而蜂王的工作是產卵,所以雄蜂和蜂王都向著有利於他們的主要工作方向進化,雄蜂形成了強有力的飛行能力,蜂王進化成了可以存儲精子的生理結構,所以蜂王在交配的時候,會存儲多隻雄蜂的精子,然後回到蜂巢開始產卵以後幾乎不出蜂窩。
這樣就減少了蜂王被敵害危害的可能,蜂群中有大量的工蜂保護,而雄蜂在交配完成後死亡,沒有交配的雄蜂,只有在蜂群中食物充足的情況下有機會存活,一旦遇上危機,雄蜂則可能遭受屠殺或者驅趕。
所以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雄蜂一生就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交配,因為蜜蜂的交配是在空中追逐的方式,只有能夠追上蜂王才有機會交配,否則就沒有了,而蜂王每次與雄蜂交配的數量是有限的,這就導致大量的雄蜂其實都沒有留下自己的後代,然後就等待著被工蜂驅逐或者屠殺,這更形象的說不但是個送快遞的,而且是收貨後就把雄蜂滅了。是不是很有意思呢?歡迎下方分享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