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雄蜂和蜂后交尾後就會死亡?

2021-01-22 老王動物記

生得快,死得快,這是雄蜂的命運。雄蜂繁殖成功的機率不到1%,交配後死亡的機率更是100%,因此雄性蜜蜂的處境很艱難。

等待生命終結的雄蜂

對於雄蜂來說,交配就意味著死亡

每當一個蜂巢的蜂后死後,蜂巢裡面「王臺」就會孵化出新的蜂后。新孵化出的蜂后叫做「處女王」,工蜂們一開始是認不出處女王的,它們會在蜂箱周圍追趕她,咬她,直到她進行「婚飛」,也就是外出交配。

蜂巢裡的處女王

如果下雨,她會等天氣好一點。如果天氣好的話,她會飛出蜂巢去尋找雄蜂,這次婚飛可能是她離開蜂巢的唯一一次。

新女王通常在五月和六月出生。每年的這個時候,來自不同蜂巢的雄蜂會聚集在一個區域內。在這裡,它們飛來飛去,等待著處女王。

來自不同蜂巢的大量雄蜂有助於確保遺傳多樣性,並降低蜂王與自己後代交配的可能性。處女王被信息素吸引來到這個區域,追逐就開始了。

處女王會飛得又高又快,這樣只有最強壯最有力量的雄蜂才能飛到她的身邊。

婚飛對於處女王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她很可能遇到大雨,或者在返回蜂巢之前被鳥吃掉。雖然這會給她帶來危險,但對於能夠成功和她交配的雄蜂來說,結果是一定會死亡。

等待生命終結的雄蜂

最快的雄蜂先抓住處女王,然後在半空中交配。交配完成後,它的生殖器官會折斷在處女王的尾部,最後它就會墜落到地面,等待著生命的終結。

雄峰交配為什麼會死亡,想必大家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吧。

接著,下一個雄蜂會再次抓住處女王,在交尾之前,它必須先移除上一個雄蜂的折斷的尾部,才能與其交配。

處女王在這次婚飛中會與大約10到12隻雄蜂交配,將它們的精子儲存在一個名為受精囊的特殊器官中,使她能在3到5年的時間裡使數百萬個卵子受精。

而那些沒有追上處女王的雄蜂,一旦秋天到來,資源開始變得稀缺,工蜂就會將它們永遠的驅逐蜂巢,結果是一定會死亡。

完成交配後的處女王,她就會返回蜂巢繼承王位,工蜂也從現在認定她為蜂王。它需要幾天的時間來開始產卵,在此期間她的腹部會變大,使飛行變得笨拙和困難,她只能待在蜂巢裡。不過,成為蜂王了,她就能使用蜂王信息素了,工蜂收到信號後就會開始餵養和梳理她。

交配回來的蜂王

蜂王甚至可以選擇她產下的卵的性別!當她在蜂巢中產卵時,大多數蜂房的大小都適合雌性工蜂,在這些蜂房產下的卵受精後,就會繁育出工蜂(雌性),當她遇到稍微大一點的、專為更大的雄蜂設計的蜂房時,她會在沒有受精的情況下產卵,這使它成為雄性。

產卵的蜂王

一旦蜂王繁殖錯誤,工蜂就會殺掉女王,扶持新王上位

但是如果它們的蜂王生產出了錯誤的雄性後代,那麼工蜂就會殺死蜂王。然後,王位就會被蜂王一個女兒繼承,她將產生正確的雄性後代,來確保種族的延續。

蜂巢

為什麼會殺死蜂王呢?為了理解這一點,我們需要了解一下蜜蜂之間的區別。

首先,我們要知道蜜蜂的工種:蜂王、雄蜂、工蜂。

不同的工種承擔的職責也是不同的:

蜂王:由蜂巢內的「王臺」中常喝蜂王漿的幼蟲繁育而出,負責繁衍後代。雄蜂:由未受精的卵繁育而出,每天過著不勞而獲的日子,唯一的作用就是與蜂王交配。工蜂:也就是雌蜂,由蜂王和雄蜂交配後的受精卵繁育而出,蜂群內幾乎所有工作都由它們承擔。如果有需要的話,它們也可以產卵成為雄蜂,但它們的卵不能成為工蜂或蜂后。

這種差異完全與它們的基因有關。拿人類來說吧,我們都是「二倍體」的有機體,這意味著我們每個基因都有兩個拷貝(等位基因),分別來自我們的父母雙方。然而,蜜蜂的就略有不同。

工蜂和我們一樣,都是二倍體,來自帶有兩組等位基因的受精卵。女王必須和雄蜂交配才能產生工蜂,因為父親貢獻了女兒一半的基因組。

但是雄蜂,通常是「單倍體」,是由蜂王未受精的卵產生,只攜帶一組等位基因。女王不需要交配就可以生產它們,如果有需要,工蜂也可以生產出雄蜂,但是工蜂生產不出蜂王和工蜂。

蜂后只交配一次,但精子會在她的餘生中儲存起來。交配後,她可以選擇是否讓任何一個卵子受精,這樣就可以控制她有多少雄性和雌性後代。

忙碌的工蜂

不過,偶爾也會繁育出現一群更罕見、更險惡的「二倍體」雄蜂,女王都無法控制它們。這些雄性通常是不育的,它們給群體的生存帶來災難,因為它們消耗資源,不促進繁殖,而且像所有單倍體雄性一樣,拒絕工作,致使新一代的勞動力減半。

忙碌的工蜂

作為清潔工、護士、警衛、覓食者、提供者、殯儀業者、空中交通管制員和工程師工作工蜂特別失望,蜂后生出了這麼些沒用的雄蜂,工蜂們很失望,所以她們只能殺死女王,然後扶持新王上位,來確保種族的延續。

相關焦點

  • 蜜蜂交配後,蜂王為什麼會將雄蜂的生殖器扯出?這是生存的智慧
    而沒有受精產下的卵,則會孵化出雄蜂。也就是說,工蜂和蜂后的體內都有雙倍染色體(N=16),而雄蜂只有單倍染色體(N=16)。雄蜂的主要工作就是為了交配,所以它的身體其他功能都退化,既不能採集蜂蜜,也不能抵禦外敵,儘管如此,工蜂依舊會把它們奉為座上賓,為它們準備大量的蜂蜜。不過雄蜂也是有任務的,那就是交配。
  • 為什麼蜜蜂世界只有蜂王沒有蜂后?誤解太深!雄蜂真的是送快遞的
    在提到一群蜜蜂的時候,很多朋友都會想到一隻特別的蜜蜂,那就是蜂王,但是很奇怪,對於我們不是專業研究蜜蜂的朋友來說,說蜂王大家都不陌生,但是說蜂后可能就沒有人聽說過了,但是在蜜蜂的養殖中,的確有蜂后的說法。曾經有很多朋友這麼認為,認為一個 蜂群中就只有一隻雄性的蜜蜂,這隻蜜蜂就是一個蜂群中的王,其他的蜜蜂都是他的「妻子」。
  • 如何在蜂群中辨別蜂后?
    二、蜂后會不會飛?蜂后承載這蜂群繁衍的重任,剛長成的蜂王是會飛的,它在交配前要飛出蜂巢和雄蜂交配,但是處於產卵中的蜂王腹部很大,不利於飛行,而且它也確實不需要再飛了,交配後的蜂后只負責產卵,它和雄蜂交配時儲存的精子可以用很久,甚至一生。
  • 如何捕殺中蜂雄蜂?
    雄蜂是蜂群中唯一的雄性蜜蜂,它們的職責就是和蜂王完成交尾,僅此而已,沒有其他的用途了;雄蜂不但不勞作而且食物消耗也比較大,如果雄蜂過多還會誘發自然分蜂,所以在人工蜜蜂養殖中,往往過了繁殖季後,就會人為的消滅雄蜂,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如何捕殺中蜂雄蜂吧!
  • 蜂群裡沒有雄蜂,如果突然失王,急造王出來能交尾成功嗎?
    蜜蜂養殖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不明原因的失王,蜂群出現急造王臺的現象,而偏偏又不在分蜂期,蜂群中也根本沒有雄蜂,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新出臺的處女王能交尾成功嗎?對於這個現象,養過蜜蜂的人基本上都有遇到過,也並不是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事情。
  • 為什麼蜂后每天產卵1500個?高產為了生存,否則會被蜂巢唾棄
    蜜蜂是典型的社會性生物,一般蜂群中,只有1個蜂后,若干個雄蜂和大量的工蜂組成。在這個群體中,似乎所有蜜蜂都是為蜂后服務,雄蜂負責交配,工蜂負責打掃、保衛、育嬰、尋找食物等所有工作。然而,看似處在「萬人之上」的蜂后,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尊貴。現實是相當殘酷的,大自然不會養育這種高貴的昆蟲,相反,蜂后在她大約一到五年的生命中經歷了大量的創傷。
  • 中蜂蜂王和意蜂蜂王的交尾區別,如果沒交尾成功分別該怎麼處理?
    中蜂蜂王的交尾以及產卵簡介:中蜂蜂王出房後,一般第三天第四天就會出箱完成交尾,第四天第五天就可以產卵。中蜂蜂王只需要交尾一次。如果交尾不成功就會產雄蜂卵。意蜂蜂王的交尾以及產卵簡介:意蜂蜂王出房後,第三天試飛。接下來每天會飛出去進行交尾,第十天開始產卵。
  • 雄蜂聚集在蜂巢門口,這是什麼情況?
    關於雄蜂聚集在蜂箱巢門口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這是蜜蜂養殖中一種常見的正常現象,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由蜜蜂的生物學特性決定的,一般蜜蜂在巢門口聚集的情況主要出現在產卵王蜂群,缺蜜期與秋季比較多,我們不但可以看到雄蜂在巢門口聚集的情況,還可能出現雄蜂在巢門口死亡,或者死亡的雄蜂被工蜂從蜂箱內拖出來的現象
  • 蜜蜂養殖知識,蜜蜂王國裡的唯一雄性蜂,最不受歡迎的懶漢:雄蜂
    在蜜蜂王國裡,有一類數量不多,好吃懶做,最不受歡迎的雄性蜂——就是「雄蜂」。它們數量不多,但食量較大,整日無所事事,好吃懶做。養蜂人見到雄蜂蛹就會割除掉,就連蜜蜂王國裡的工蜂們其實也不太歡迎這些雄蜂,在外界少蜜源時常常被工蜂們驅趕。
  • 秋季交尾蜂王,為什麼會先產雄蜂卵?老蜂農道出真相
    導讀:秋後交尾的蜂王,為什麼都是從產雄蜂卵開始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這是不存在的,如果秋後培育蜂王的時間太晚,蜂部落認為有可能出現蜂王交尾後產的雄蜂卵比較多,這種蜂王最好能夠更換或者在春季及時更換。一年中適合培育蜂王的兩個時間對於培育蜂王來說,一般養蜂人都會選擇在兩個季節培育蜂王,一是春季,二是秋季,不會選擇夏季和冬季,因為夏季的時候蜜源較少,溫度高,冬季的時候蜜蜂要越冬,都不是培育蜂王的好季節,而春季育王與秋季育王的蜂王質量又有較大差異。
  • 雄蜂壽命雖長,但多短命,5種死法,一種比一種慘!
    1、交尾後死亡雄蜂在蜂群中唯一的作用是與新出房的蜂王交尾,而且蜂王婚飛擇偶是通過飛行競賽來完成的,只有在競賽中獲勝的雄蜂才有資格與蜂王交尾,交尾後雄蜂的生殖器官會脫落在蜂王的生殖器官中,此時這隻雄蜂也就完成了一生的使命而很快死亡。
  • 胡蜂蜂王是如何交尾的?不怕近親繁殖嗎?胡蜂智慧不簡單
    在野生狀態下的胡蜂,在蜂王性成熟以後,雄蜂會在蜂窩附近的空中飛行,當有胡蜂蜂王飛出來的時候,胡蜂雄蜂就會追逐胡蜂蜂王進行交尾,交尾後的胡蜂雄蜂很快死亡,蜂王則尋找適合的地點冬眠越冬。第二:人工養殖胡蜂的交配方式對於人工養殖的胡蜂來說,一般是在蜂群中出現雄蜂和蜂王以後,養蜂人搭建有供給胡蜂蜂王和胡蜂雄蜂交配的棚子,在胡蜂養殖中把這種棚子叫做「婚房」,其實就是胡蜂蜂王與胡蜂雄蜂交配的地方,在交配以後養蜂人會準備好蜂王越冬的樹段,讓交尾的胡蜂在樹段中進行越冬,同時控制胡蜂蜂王越冬的溫度和溼度
  • 蜜蜂交配完,雄蜂把生殖器留在蜂王體內?謠言!雄蜂根本做不到
    第二:兩隻蜜蜂親密結束後,雄性蜜蜂離開,離開的時候會將自己的生殖器官留在蜂王體內,自己掉在地上死亡。第二:完成一次交配後,蜂王體內存儲多達1億個精子細胞,供蜂王餘生使用。實際上,蜂王在達到性成熟以後經過試飛以後進行婚飛交尾,這個過程中蜂王會釋放性外激素來吸引附近飛行的雄蜂(在蜜蜂交配季節,雄蜂每天吃飽喝足後在空中的一些區域集結,只要發現有成熟的處女王出現就競逐交配)。
  • 雄蜂數量多少, 究竟咋控制?
    養蜂人都知道,雄蜂的職能是和蜂王交尾,蜂群內雄蜂數量應該維持一定比例,雄蜂數量的多少關於其中的奧秘一起來了解下!
  • 蜂后是這樣「養」成的
    它們必須營養充足,因為只有幼齡且滋潤的幼蟲才可以充分被滋養成蜂后。在伯爾尼州的Kiental,養蜂人Peter Lindert(德)外部連結致力於通過精心選種和人工方式培育「血統純正」的卡尼鄂拉蜂(Carnica)。攝影師Marc Latzel用鏡頭詳盡地記錄下了這一獨特養殖的全過程。
  • 工蜂不滿蜂后,蜂群會怎樣扶持新蜂后上臺?看完真是長見識了!
    雄蜂在蜜蜂群中是比較懶惰的,什麼都不做,整天遊手好閒,不但不幫忙採蜜,而且連蜂窩裡的幼蜂都不幫忙餵養,故所以雄蜂的壽命比其他蜜蜂都要短,而工蜂的主要作用是負責食物的儲存還有建造蜂窩,大家都知道蜂巢只能有一個蜂后,如果有些工蜂不滿意這個封后,那麼工蜂會不會造反,然後從新扶持另外一個蜂后?下面給大家分析一下。
  • 中蜂蜂王和意蜂雄蜂能交尾產卵嗎?
    原因有兩個:1、至今沒有中蜂和意蜂自然雜交品種的先例,要是能雜交早就會有雜交品種出來了。2、雖然意蜂是從西方引進的品種,但中蜂和意蜂之間具有天然的生殖隔離,不像驢子和馬雜交後可以生出沒有生育能力的騾子,更像是猩猩不能和猴子交配成功一樣的道理。二、中蜂和意蜂之間偶爾有交尾現象。中蜂和意蜂同場,或者隔的不遠的情況下會出現交尾現象。
  • 為什麼蜜蜂在蜇人後自己會死亡?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防禦機制?
    不知道為什麼,好幾次被蟄的都是腦袋,但還好是後腦勺,不是臉上,否則真的是要「蟄腫臉充胖子」了。 不幸被蜜蜂蟄中的我們可能會想,蜜蜂一定是大獲全勝,出了口惡氣凱旋歸去了吧,但事實是,它不久後就會死去。 依靠毒刺成功擊退了敵人,自己不久後卻要喪命,這些蜜蜂簡直就是敢死隊!
  • 超過14天沒有交尾的蜂王就廢了,有何科學依據?答案在這裡
    雖然我們很多朋友都知道只要蜂王超過14天不交尾就應該淘汰,也知道超過14天不交尾的蜂王不能用,但是很多朋友都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超過了14天不交尾的蜂王就不會再交尾了,究竟是蜂王已經不再具備交尾的條件?還是蜂王已經不會再釋放性外激素?今天蜂部落小編就來告訴大家真相。
  • 雄蜂每天吃喝玩樂?最終的歸宿卻非常悽慘!也希望可以警醒大家!
    但對於蜂群來說,雄蜂每天什麼事都不做,不是為蜂群增加負擔嗎?那為什麼還要留著雄蜂呢?每個蜂群留下幾隻不就可以了嗎? 對於多數沒有養蜂經驗的人來說,這位粉絲的留言道出了大家的心聲,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雄蜂就真的什麼都不用做嗎?這就要從雄蜂在蜂群中的作用說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