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蜂后每天產卵1500個?高產為了生存,否則會被蜂巢唾棄

2021-01-14 怪羅科學

蜜蜂是典型的社會性生物,一般蜂群中,只有1個蜂后,若干個雄蜂和大量的工蜂組成。在這個群體中,似乎所有蜜蜂都是為蜂后服務,雄蜂負責交配,工蜂負責打掃、保衛、育嬰、尋找食物等所有工作。

然而,看似處在「萬人之上」的蜂后,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尊貴。

現實是相當殘酷的,大自然不會養育這種高貴的昆蟲,相反,蜂后在她大約一到五年的生命中經歷了大量的創傷。

今天讓我們來看看蜂后史詩般可歌可泣的一生。

蜂后的選拔,自相殘殺,最後倖存者才是下一屆女王。

成為蜂后的方法有幾種,沒有一種是通過選舉產生的。

沒有任何價值的老蜂后會離開蜂房,新的蜂后會從她的幾個未出生的女兒中挑選出來。運氣好的候選人,出生在「女王杯」的特殊容器中,然而候選人並不是只有一個,可能是8個,9個,或者10個,而她們的競爭在未出生前就已經開始了。

最先來到這個世界的老大,有絕對的優勢,會在其他候選人還未出生前,就被下令殺死。

若同時出生的有兩個或多個,那麼除了將其餘候選人殺死外,她們之間還會進行「王座爭奪大戰」。

很多人認為蜂后不蜇人,或者它們蜇了人之後馬上就死了,事實上,恰恰相反。

蜂后會蜇人,而且可以反覆襲擊對方。這意味著她們可以不斷地互相攻擊,直到一方死去,只剩下最後一個候選人。

除此之外,蜂后也可能是由養蜂人選擇的。

為了生育,蜂后不得不變肥胖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蜂后比工蜂雄蜂大那麼多?

事實證明,並不是因為她貪吃,也不是因為她與同齡人的基因有什麼不同,而是她一直被餵食「蜂王漿」,這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物,一般人沒有資格享用,也正是依靠這種食物,讓蜂后的壽命延長,可達4-5年。

但代價是蜂后變得越來越肥胖,大腹便便,行動遲緩,相比她周圍的蜜蜂,也給了她「蜂后」特有的外觀。

一生一次的交配,充滿了「血腥和殘酷」

大約一周的時間,通過殘酷選拔,「處女蜂后」已經誕生,她一生的終極任務交配儀式在飛行中開始了。

蜂后在前面飛,幾個雄峰在後面追逐並競爭,只有個頭大、更強壯、飛行能力更優秀的雄峰才有交配的權利。

然而,爭奪到交配權的雄峰,交配後都會死亡。

兩隻蜜蜂結束了它們的親密接觸後,雄性蜜蜂必須離開,而離開的時候會將自己的生殖器官留在蜂后體內,自己則掉落在地上慢慢死去。

完成一次交配飛行後,蜂后體內將儲存多達1億個精子細胞,供她餘生使用。

由於傳統的交配是在飛行途中進行的,蜂后不能在雨天交配,因此在雨天達到交配成熟期的蜂后產下的是未受精的卵,這些卵會孵化成雄蜂,而不是蜂巢所需的工蜂,這樣的行為可能會削弱甚至摧毀一個蜂巢。

女王的餘生,在生孩子中度過,每天幾乎都要生1500個孩子。

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在位的蜂后將花費她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來產卵。

能生多少個呢?在一個繁榮的社區裡,有的蜜蜂品種每天大約有1500個出生。

然而,她的黃金年齡只有2年,通常2年以上的蜂后的繁殖能力會逐漸下降,一旦發生這樣的情況,這意味著蜂后對整個蜂群來說,貢獻越來越低,她可能隨時會被替換掉。

待遇也天差地別,不再餵食蜂王漿,也不再像以前那樣悉心照料。

一旦人類開始捲入蜂后的生活,她面臨更多的危險

除了自然選擇的殘酷外,一旦人類捲入其中,開始攪亂蜂后的生活,事情就變得更糟了。

為了維持人類控制蜂群的運轉,我們經常將蜂后遷移到另一個蜂群中繁衍後代。

如果在新的蜂巢中,她繼續成為女王,為了產下更多的卵,會被迫進行人工授精;如果新的蜂巢不喜歡她,她就會以最可怕的方式死去。

當蜂后不受歡迎時,蜂房驅逐她並宣判她「死亡」。

如果一個養蜂人重新安置蜂后,而工蜂們並不認可她時,會將她視為威脅而不是資產,那麼蜂后就會被圍攻。

你經歷過成千上萬隻蜜蜂的追逐嗎?即使沒有,那也應該看到過這樣被蜜蜂圍攻的情景吧,場面相當可怕。

想像一下,如果你是一隻蜜蜂,這種情況會發生在你身上,你抬頭看到的不是幾百隻,而是成千上萬隻憤怒的蜜蜂,所有的蜜蜂都想殺了你,它們全部圍在你周圍,這種緊密的集群會使蜂后的體溫上升,最終因為過熱而死亡。

這也是蜂后生活中另一個可怕的下場。

當養蜂人想要趕走蜂后時,會折斷她的腿

她經歷一系列煉獄般的測試:殺死了所有的競爭對手成為女王,完成交配產下80000個卵,被迫搬遷蜂巢後依然成為新蜂巢的主人......

儘管如此,她的生活也並沒有迎來勝利的曙光,甚至可能得到最奇怪的獎勵方式,腿被養蜂人截掉。

當蜂后年事已高或身體虛弱,無法繼續工作時,蜂巢就會啟動一種被稱為「替代」的程序,重新啟用新蜂后。

然而,有時養蜂人會通過剪掉蜂后的腿來加快這個過程,「替代」程序由養蜂人強迫實施,失去一條中腿或後腿的蜂后,不能正確地把卵放置在孵化室的底部,工蜂察覺到這一點後,就會更換蜂后。

為了獲得更多蜂蜜,養蜂人有時會剪掉蜂后的翅膀

為了獲取更多的蜂蜜,我們已經做出了很多努力來製造蜂蜜。

有時蜂后被剪掉了翅膀,這樣她就被困在蜂巢裡,養蜂人就不用擔心蜜蜂離開蜂巢了。對蜂后來說,最好的情況是她變得動彈不得,就像一臺永遠綁在蜂房裡的繁殖機器。

最糟糕的情況呢?在這個過程中,她的一根主要的血管被意外地剪斷,她病倒了,因為她不夠強壯來維持蜂巢,隨後被她的同伴殺死。

在死亡時,它們淪為螞蟻的食物

也許最悲哀的是女王的極度孤獨,她遇到的每個人不是死了就是想殺了她。

與許多其他物種甚至其他工種的蜜蜂不同,蜂后沒有同伴。她的臣民只有在需要她的時候才會忠誠,一旦這種需要消失了,對女王來說,死亡是逃脫折磨的唯一方法。

她為蜂巢奉獻一生,死後會被一群工蟻拖走,工蟻會吃掉她的屍體,這或許是她對這個大自然最後的奉獻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雄蜂和蜂后交尾後就會死亡?
    處女王在這次婚飛中會與大約10到12隻雄蜂交配,將它們的精子儲存在一個名為受精囊的特殊器官中,使她能在3到5年的時間裡使數百萬個卵子受精。而那些沒有追上處女王的雄蜂,一旦秋天到來,資源開始變得稀缺,工蜂就會將它們永遠的驅逐蜂巢,結果是一定會死亡。完成交配後的處女王,她就會返回蜂巢繼承王位,工蜂也從現在認定她為蜂王。
  • 蜂后是這樣「養」成的
    相對來說,瑞士的養蜂人還是不少:他們總人數達到17500人,共養殖著大約16.5萬個蜂群。也就是說,瑞士「蜂界」中共有16.5萬隻蜂后稱雄。蜂后(也稱蜂王或母蜂)長什麼樣子?怎樣人工孕育出蜂后?我們的圖片帶你進入蜜蜂神秘的世界。
  • 老蜂后離去,蜜蜂會為了新蜂后的位置大打一架嗎?
    ,雌蟻則褪去翅膀,找一處合適的地方挖洞建巢並產卵,以一己之力開始建立自己的王國。  蜜蜂不會像螞蟻或白蟻那樣派繁殖蟻去開疆擴土,而是採取了另外一種方式——老蜂后親自出徵。以蜜蜂養殖界最常見的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為例,一個成熟蜂巢內的蜜蜂數量會在春末夏初增加,直到最大容納量。這個時候蜂后便會帶著一半左右、各年齡段的工蜂一起飛走,尋找一個新的地方,重新築巢。
  • 蜜蜂分家了,蜂王什麼時候才能恢復產卵呢?
    這兩種分蜂是完全不同的,對分家後蜂王產卵的時間也是不同的。為什麼這樣說呢?接下來閩南蜂就分別來講一講,自然分蜂和人工分蜂后,分蜂王什麼時候會恢復產卵。自然分蜂后蜂王恢復產卵的時間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自然分蜂前期蜂王的變化。
  • 自然分蜂后怎麼處理?
    但對於人工繁育的蜂群來說,有著嚴重的影響,主要表現採蜜表現不積極,出現「怠工」現象,蜂王產卵也逐漸減少,這種懈怠的狀態,就是養蜂業中的專業術語----分蜂熱。自然分蜂后怎麼處理?接著在原群處放一個空的繼箱,裡面放入幾張空的巢脾,一張子脾,一張蜜粉脾,將扣在巢脾上的王籠,帶脾一起放入空箱,放出蜂王,暫時組成一個臨時的蜂群,之後飛出的工蜂也會自己飛回,在蜂王恢復產卵後再重新併入原蜂群。
  • 如何在蜂群中辨別蜂后?
    蜂后和工蜂一樣雖然都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雌蜂,但蜂后是蜂群中唯一能產卵且生殖器官發育完全的雌性蜂,蜂后和工蜂在外觀體態上有區別,在生理功能構造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差異,主要如下:一是看外觀,在自然環境下,一個蜂群有且只有一隻蜂后,從外觀來比較,蜂后明顯大於工蜂,比工蜂體長約三分之一,最為明顯的就是腹部較長且末端有螫針,腹下無蠟腺,膜翅只能覆蓋腹部一半;相比工蜂,蜂后的足也比較細小
  • 為什麼蜜蜂世界只有蜂王沒有蜂后?誤解太深!雄蜂真的是送快遞的
    在養蜂人發現蜂群中有三種蜜蜂出現以後,開始質疑一個蜂群裡面並不只有蜂王和工蜂,甚至發現了所謂的蜂王,原來並不是雄性,而是雌性,但是由於誤解太深,很多地方沒有改正過來,所以我們所謂的蜂群中的蜂王和蜂后,其實都是一隻。
  • 美國「殺人蜂」蜂巢住著200隻蜂后,昆蟲學家:我們摧毀得正是時候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英國《衛報》11日報導稱,美國華盛頓州的科學家在上月底剷除的「殺人蜂」蜂巢中發現了近200隻蜂后,以及500多隻成長到不同階段的「殺人蜂」,令當時領導摧毀蜂巢行動的昆蟲學家不禁感嘆「我們趕得正是時候」。
  • 蜜蜂交配後,蜂王為什麼會將雄蜂的生殖器扯出?這是生存的智慧
    在蜜蜂家族中,每一種蜂都有明確的分工,其中蜂王的作用就是產卵;而工蜂的工作就是採蜜,照顧後代,抵抗外來侵略者;至於雄蜂,它們的工作就是與蜂王繁衍後代。雄蜂的一生蜂王,也就是蜂后,它們能夠產下兩種不同的卵,一種是沒有受精產下的卵;一種是受精後產下的卵。其中受精後產下的卵,如果餵的是蜂王漿,則會發育成蜂后;如果餵的是蜂蜜,則會發育成工蜂。
  • 蜜蜂的蜂巢為什麼是六角形的?
    那麼,你有沒有近距離觀察過小蜜蜂的家——蜂巢呢?蜂巢是由一個一個小小的房間組合在一起的,每個小房間都是六邊形,裡面放著蜜蜂寶寶——蜜蜂幼蟲和蜜蜂的女王——蜂后的卵,或是儲存著蜜蜂們的糧食——花粉和蜂蜜。聰明的你一定會感到奇怪,為什麼是六邊形,不是圓形、四方形,或是別的形狀呢?人類的房間就是四四方方的啊!假設蜂巢是圓形的,那就有點浪費了,因為圓形的蜂巢間會有很大的縫隙。
  • 看似風光的蟻后,每天產卵近千個,腹部都生腫了,仍可能被唾棄
    一般來說,蟻后是整個王國中,體積最大的,壽命也是最長的,最多可以活30年,每天的任務就是產卵和分泌信息素統領整個王國。蟻后大權在握,但也難逃一死,年老色衰、環境因素或者是其他螞蟻的叛變,都有可能導致蟻后死亡。若事發突然,蟻群根本沒有任何準備,那麼蟻群很有可能走向滅亡。
  • 蜂群分蜂的原因特徵,如何避免蜜蜂分蜂,蜜蜂分蜂后的優點與缺點
    蜂群分蜂原因是:當蜂群發展到一定群勢就會出現蜂量過大,蜂王信息素也難以傳播到蜂群各處,或者蜂群生存空間狹小,蜂王產卵量逐漸不能夠滿足哺育蜂的需求,幼蟲量少哺育蜂過剩,形成分蜂熱,蜂群以分蜂的方式讓種族得到繁衍與延續。
  • 蜂王是如何產卵的?
    蜂王產卵一般從蜂巢中心開始,然後以螺旋順序擴大,再依次擴展至鄰近巢脾。在每一巢脾中,產卵範圍常呈橢圓形,通稱為「產卵圈」或「卵圈」。中央巢脾的卵圈最大,左右巢脾稍小。若以整巢的產卵區而論,則常呈一橢圓形球體。產卵圈的大小和產卵圈內的空巢房數量,可反映出蜂王的產卵能力。
  • 蜜蜂分蜂后,工蜂棄王回原巢怎麼辦?3種方法解決
    關於蜜蜂分蜂后,工蜂放棄蜂王回到原巢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這是人工分蜂成年工蜂返巢的正常現象。只要是人工分蜂,一般都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所以在我們人工分蜂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蜜蜂反巢的預防和處理工作,否則很可能造成新蜂蜂群過弱,還要根據新蜂蜂群的特點給予適當的管理,這樣我們分出來的蜜蜂才能快速發展起來。
  • 誘蜂箱來偵查蜂后,要多長時間才會來蜂群?
    自然分蜂發生的情形自然分蜂發生的情形是在一個蜂群足夠狀態,蜜足、蜂足、蜂巢小的情況下發生,一般發生的時候為少量蜜蜂先飛出巢門,後續有大量蜜蜂和蜂王飛出巢門並在蜂場附近結團。據有關資料介紹,蜜蜂之所以在蜂場附近結團的原因是為了檢查分蜂團中有沒有蜂王存在。
  • 蜜蜂養殖技術|中蜂發生二次自然分蜂后管理新原群的4個措施
    中蜂群首次分蜂前,蜂王產卵一直處於高產期,如果一切順利,二次分蜂的時間發生在首次分蜂后的一周左右,巢內沒有卵和小幼蟲,蜂兒主要是大幼蟲和封蓋子。二次分蜂新原群具有蜂量少(與首次分蜂原群比較),蜂齡普遍年輕,哺育力強,造脾潛力大,王臺多。
  • 養蜂人:無非3個,用好了,蜂群更均勻
    引發中蜂造脾特點的原因①中蜂造脾快:中蜂造脾快的原因可以說是受到了中蜂的生存現狀的影響,我們都知道,實際上中蜂是野蜂,雖然經過了家養,但是其習性還是野生習性。從中蜂野生習性的角度來說就註定了中蜂造脾快的特點。
  • 美國摧毀"殺人蜂"巢穴,發現200隻蜂后,可能已有蜂后逃脫
    近日,華盛頓州的科學家摧毀在美國發現的第一批「殺人大黃蜂」巢穴時,他們發現了大約500個處於不同發育階段的活體標本,其中有將近200隻蜂后。當地政府稱當時正值「關鍵時刻」,但是,這並沒有消除這種巨大昆蟲的威脅,這種昆蟲可以給人帶來痛苦但很少致命的刺痛,並可消滅本地其他蜂巢
  • 工蜂不滿蜂后,蜂群會怎樣扶持新蜂后上臺?看完真是長見識了!
    雄蜂在蜜蜂群中是比較懶惰的,什麼都不做,整天遊手好閒,不但不幫忙採蜜,而且連蜂窩裡的幼蜂都不幫忙餵養,故所以雄蜂的壽命比其他蜜蜂都要短,而工蜂的主要作用是負責食物的儲存還有建造蜂窩,大家都知道蜂巢只能有一個蜂后,如果有些工蜂不滿意這個封后,那麼工蜂會不會造反,然後從新扶持另外一個蜂后?下面給大家分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