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進入倒計時,一批民生新規讓這個冬天增添了陣陣暖意。事關你的切身利益,來,一起了解一下吧!
關鍵詞:消費
買買買,拒絕被套路
近年來,各類花式促銷規則讓「買買買」變得愈加「燒腦」。12月1日起,《規範促銷行為暫行規定》施行,對商家的促銷套路作出規範。
促銷先提價再打折?暫行規定明確,經營者開展限時減價、折價等價格促銷活動的,應當顯著標明期限。經營者折價、減價,應當標明或者通過其他方便消費者認知的方式表明折價、減價的基準。
促銷規則太複雜難懂誤導消費者?暫行規定要求,交易場所提供者統一組織場所內(平臺內)經營者開展促銷的,應當制定相應方案,公示促銷規則、促銷期限以及對消費者不利的限制性條件,向場所內(平臺內)經營者提示促銷行為注意事項。
針對「刷單」「刷好評」等行為,暫行規定明確,經營者不得利用虛假商業信息、虛構交易或者評價等方式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或者相關公眾。
反壟斷新規保障你的權益
某種商業模式剛成為風口,同類型產品在市場上百花齊放;幾年後在併購、控股等資本運作下,市面上可供消費者選擇的產品卻所剩無幾。通過經營者集中,企業可以擴大市場競爭力,但也可能帶來壟斷風險,損害消費者權益。
12月1日起施行的《經營者集中審查暫行規定》對此明確,經營者集中達到國務院規定的申報標準的,應當事先向市場監管總局申報,未申報的不得實施集中。
藥品信息要求真實、準確
《藥品記錄與數據管理要求(試行)》12月1日起正式實施,其中對藥品研製、生產、經營、使用活動的記錄與數據管理提出原則性要求,突出重點,結合產業實際,更好地保證藥品全生命周期全過程信息真實、準確、完整和可追溯。
關鍵詞:出行
高鐵浮動票價來了
12月23日起,京滬高鐵公司將對京滬高鐵運行時速300—350公裡的高鐵動車組列車公布票價進行優化調整,將根據客流情況,區分季節、時段、席別、區段等,建立靈活定價機制,實行優質優價,有升有降。
根據鐵路網際網路售票30天預售期,12月23日的火車票目前已開售。記者對比發現,浮動票價主要與各車次全程所需時間有關,基本特點是「快一點的車漲價、慢一點的車降價」。
市場調節價航線
新增370條
日前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深化民航國內航線運輸價格改革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自12月1日起,3家以上(含3家)航空運輸企業參與運營的國內航線,國內運價實行市場調節價,由航空運輸企業依法自主制定。
據悉,本次實行市場調節價的國內航線共370條,主要集中在二、三線城市之間的往返航線,涉及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出發的航線較少。加上此前已施行市場調節價的1328條航線,國內已累計有1698條航線實現了市場化定價。
關鍵詞:辦事
「奇葩證明」將成為歷史
為了一趟出境遊,得跑幾個部門「證明我媽是我媽」……這樣「部門動動嘴,群眾跑斷腿」的狀況,正在成為歷史。
根據國辦最近出臺的關於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的指導意見,我國將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今年12月31日前,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和國務院各部門要出臺本地區、本部門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的實施方案。
簡單來說,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是一種用信用代替證明的新型辦事方式。你去行政機關辦事,只要以書面承諾符合相關要求並願意承擔不實承諾的法律責任,行政機關就不再索要有關證明直接辦理。但如果申請人承諾不實,行政機關就要依法終止辦理、責令限期整改、撤銷行政決定或者予以行政處罰,並納入信用記錄。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
根據指導意見,與企業和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使用頻次較高或者獲取難度較大的證明事項將優先實行告知承諾制,如戶籍管理、市場主體準營、資格考試、社會保險、社會救助、健康體檢、法律服務等。
據新華社、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