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3月14日消息,據媒體報導,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去世,享年76歲(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在此,我們轉發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邢志忠研究員的一篇博客文章,供讀者了解這位科學家的「另一面」。
科學研究是人類探索未知併力圖變未知為已知的過程,其間充滿了懸念和挑戰。許多科學家在面對科學難題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不免對其結果或前景做些基於直覺的預測。有人甚至寧願與朋友或同事下注打賭,以求一樂,因而「科學賭博」(Scientific wager)一詞應運而生。一些著名的科學家也曾經對這種遊戲樂此不疲並且願賭服輸,在科學史上留下令人開懷一笑的花絮。
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也是一位熱衷於「科學賭博」的大物理學家,而且他的每一次打賭遊戲都成為媒體和公眾追蹤的焦點,造成了無人能及的廣告效應。但是霍金曾經下注100美金賭希格斯粒子不會在任何對撞機上被發現一事,卻惹惱了他的同胞、「上帝粒子」之父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針對「霍金將希格斯拋進了黑洞」之類聳人聽聞的傳言,希格斯在2002年的一次晚宴上向記者發牢騷說,霍金由於其特殊的名望獲得了本不該有的、信手拈來的權威性,同時他與其他領域的理論家們交流起來很困難。當時蘇格蘭的報紙立即以「大師級學者的衝突」為題報導了兩人之間的芥蒂,一時間吸引了廣大公眾的眼球。希格斯迅速寫信給霍金,對自己有關霍金的評論內容做出了解釋。霍金回信說自己並不介意,不過他又說,他依然不認為希格斯粒子能夠真的在實驗中被發現。十年之後的2012年7月,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他們在大型強子對撞機上發現了一個很有可能就是希格斯玻色子的新粒子。聽到這個消息後,霍金立即寄給希格斯一張100美元的支票,表示自己願賭服輸。
霍金的好友基普·索恩(Kip Thorne)目前擔任加州理工學院費曼理論物理學教授,他也是熱衷於一「賭」為快的科學家。1978年,索恩與義大利物理學家布魯諾·玻耳託蒂(Bruno Bertotti)打賭,聲稱在十年之內人們就能夠探測到引力波。然而事情並不像索恩所想像的那麼容易,到了1992年,他「沮喪而遺憾地認輸了」,而玻耳託蒂「也遺憾地接受了」索恩的認輸。該賭局的裁判是索恩的學生卡爾頓·卡維斯(Carlton Caves),他以十分調侃的語氣宣布自己「遺憾地見證了」這場賭博(具體內容貼在了索恩辦公室外的牆上)。
總之,這類「科學賭博」幾乎無一例外地帶有令人發笑的喜劇色彩,其結果無論勝負,都不會改變科學家們探究自然奧秘和追求科學真理的熱情與執著,但卻能夠為他們的職業生涯平添幾分值得回味的樂趣。
原標題為《先「賭」為快的科學家》。本文正式發表於《科學世界》雜誌。
來源:邢志忠科學網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