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無法說話的他,表達卻更溜了

2021-01-19 名人與故事

文 | 逗叔  





1942年1月8日,他生於英國,那天正好是伽利略逝世300年忌日。

他畢業於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獲得劍橋大學博士學位。

童年的他與我們沒有區別,喜歡玩具和糖果。他喜歡玩遊戲,玩得不過癮,還自己發明了一款棋類遊戲。

後來他得了漸凍症,身體緩慢凍結,他被禁錮在輪椅上,只有三根手指和兩隻眼睛可以活動。

不能讀書的他,讓人將每一頁平攤在一張大辦公桌上,然後驅動輪椅如蠶吃桑葉般逐頁閱讀。無法說話的他,成了超級演說家。

他最喜歡被視為科學家,然後是科普作家,最重要的是,被別人視為正常人。

他就是本文主角——史蒂芬·威廉·霍金。





遙想當年,霍金的父母親都就讀於牛津大學。其父弗蘭克主修醫學,是熱帶病專家。其母伊莎貝爾學習哲學、政治學和經濟學。

二戰爆發後,霍爸爸原本想要從軍報國,但上級領導認為他還是從事研究工作對國家貢獻更大,於是霍爸爸就在一所醫學研究院做研究員。

巧了,霍媽媽也在那裡做秘書工作——辦公室戀情就發生了。他們相遇並且墜入愛河、共結連理。

婚後,霍爸霍媽住在倫敦附近郊區海格特。當時納粹德軍狂轟英格蘭,倫敦空襲像是家常便飯。夫妻二人被迫決定,為了孩子,霍媽媽搬遷到較為安全的牛津。

霍金誕生後,霍媽媽才返回海格特。

1950年,霍爸升任為國家醫學研究院寄生蟲學部門主任,事業如日中天,全家搬到赫特福德郡的聖奧爾本斯。在那裡,霍家被定性為有點古怪的高級知識分子家庭。全家人都很喜歡閱讀,父母格外開恩,允許孩子吃飯時看書。他們生活簡樸,住屋很大但不去維護,交通工具僅是一輛改裝過的倫敦計程車。

霍金跟母親關係很好,其母住在莎士比亞的故鄉斯特拉特福,霍金經常去探望她。

霍金還跟自己的女兒合著了幾本宇宙探險的科普書,他女兒已成為著名作家。



1959年,17歲的霍金到牛津大學求學,攻讀自然科學,只用了很少時間得到一等榮譽學位,隨後轉讀劍橋大學研究宇宙學。

在牛津大學讀書的最後一年,霍金髮現自己動作越來越笨拙,時常不知緣由地摔跤,划船也變得力不從心。

有一次,他還從樓梯上摔下來,頭先著地,造成暫時的記憶力輕微喪失。

當霍金進了劍橋大學,身體狀況更加惡化,說話都像是做了模糊濾鏡。父母注意到他的問題,帶他去看專科醫生。

1963年,醫生診斷21歲的霍金患有漸凍症,生命有效期僅有兩年。但是,醫生不是神,兩年光陰飛馳而去,他仍舊活著且病情有所緩解。

到了60年代後期,霍金的身體狀況又開始惡化,行動走路都必須使用拐杖,也影響到了他定期教課。

由於霍金逐漸失去了寫字能力,他發展出一種替代的視覺性方法:

先在腦裡形成各種不同的心智圖案與心智方程,再用這些心智元素來思考物理問題。

他不願對惡疾低頭,甚至不願接受任何幫助。

經過不斷地勸說,倔強的霍金才同意使用輪椅。沒想到他是個危險輪椅駕駛司機,他會肆無忌憚地衝過街路,仿佛他爸是李剛。

到了70年代後期,霍金的言語功能逐年退步,成了不折不扣的小語種,只剩下家人和密友能夠聽懂。為了與其他人通話,他必須依賴翻譯。

1985年,霍金拜訪歐洲核子研究組織時感染嚴重的肺炎,必須使用維生系統。由於病況危急,醫生詢問其妻簡·瓦爾德是否要終止維生系統的運行。

簡的答案是「不」,替代方案是霍金必須接受氣管切開術。

這手術雖然可以幫助他呼吸,但徹底剝奪了霍金說話的能力。手術後,在加護病房療養一段時間後,霍金才被準許出院,但他需要24小時全天看護,費用很昂貴。儘管英國國民保健署可以給付療養院費用,可是簡還是決定帶霍金回家。

他們尋求友人默裡·蓋爾曼的幫助。那時的諾貝爾獎得主蓋爾曼是麥克阿瑟基金會的董事,基金會慷慨地答應負擔所有的醫護費用。簡請到了三班護士輪流看護霍金,其中一位叫伊蓮·梅森的護士後來成了霍金的第二任妻子。

霍金不能講話,必須用特別的方法來傳達信息——對方一手拿著一張字母卡,另一手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用食指指,當指到霍金想要的字母時,他會揚起眉毛,這樣就可以把整個單字拼出來。可見,眉毛真的會說話。

後來,電腦專家華特·沃特斯送給他一個「平等者」程式,可以在屏幕上選擇單字、單詞或字母。「平等者」的詞彙大約有2500–3000個,並內建了一個語音合成器。

「平等者」本來執行於桌上型電腦,伊蓮的先生大衛是電腦工程師,他在霍金的輪椅上設置了一臺小電腦,並且將「平等者」安裝在小電腦裡。這樣,霍金就可以用手來開啟開關。

霍金很高興地說:

「與在我失去說話功能前相比,我現在可以更如意地傳達信息。」

每一次演講前,霍金會事先準備好講義,然後用語音合成器把內容發表出來。有趣的是,語音合成器給出的聲音還帶有美國或斯堪地那維亞口音。霍金原本希望換成英國口音,但後來習慣了,反而覺得那是他真聲了。

病魔並沒有放過霍金,2005年,他開始使用臉頰肌肉的運動來控制他的通訊設備,每分鐘大約可以輸出一個字。由於這疾病很可能引起閉鎖症候群,霍金與神經學專家研發出一套新系統,讓電腦將他的腦波圖樣翻譯為詞句。



第一任妻子的出現,對每個男人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簡·瓦爾德就是霍金的生命轉折點。她跟霍金一起面對病魔,令他擺脫絕望,重新獲得對生活和工作的信心。

1965年,簡義無反顧地嫁給了霍金,服侍、照顧霍金達25年之久。

一天24小時、一周7天,看護他,保護他,推著輪椅帶他到各地旅行,還要照顧幾個孩子、操持其它家務。

25年的時間,她看著他從默默無聞到高不可攀。但是很不幸,1990年,霍金與簡還是離婚了。

對於兩人最終分手的原因,媒體曾有不同猜測,按照英國人麥可·懷特和約翰·葛瑞本合著的《霍金傳》的說法,他們離婚的最主要原因還是跟霍金的科學研究有關——

霍金從早期的不可知論者變成了一名極端的無神論者,他以自己的無邊界理論完全排除了上帝的概念。

然而,簡卻是一名虔誠的教徒,上帝是她的精神支柱之一,正是因為這樣的信仰才讓簡在20多年間肩負起照顧霍金的重擔。

但也有一種說法是後院失火,霍金和女護士走得越來越近,進而冷落了簡,這名女護士後來成了霍金的第二任妻子。

1995年,霍金迎娶私人看護伊蓮·梅森,也就是那位女護士。

2004年初,英國有媒體指霍金遭到第二任妻子虐打,消息轟動全球。

2004年1月,霍金透過劍橋大學兩度發表聲明,指責有關消息失實,並表示:

「我全心堅決駁斥說我遭到虐待的說法。媒體的報導純屬虛構,有人散播這樣不實的消息,令我感到失望。」

然而,外界傳出霍金身上出現多處神秘傷痕,手腕骨折,臉部和嘴唇有很深的切口。

同年3月,英國警方正式向霍金問詢,了解有關情況,並問部分霍金前護士索取資料。但由於霍金的不合作,英國警方最終未能起訴任何人。

早在2000年,警方亦曾對霍金的意外受傷感到懷疑,但霍金當時拒絕配合,令調查終止。

霍金的女兒露西·霍金在訪問中曾說,約2000年已發現父親身上有傷痕,但是父親說是他不小心自己弄傷的,她未有在意。

2006年10月19日,64歲的霍金與伊蓮·梅森辦理離婚手續,他們共同生活了11年。




霍金喜歡就一些科學命題,與其他學者開賭,一時成為科學界的美談。

1.能否發現希格斯玻色子

霍金跟密西根大學的戈登教授打賭:CERN不會發現希格斯玻色子。

希格斯玻色子是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希格斯與其他同事經過漫長年代的潛心研究,等待了48年才發現的,也稱為「上帝粒子」。

2.黑洞是否存在

集畢生精力研究黑洞的霍金,曾擔心黑洞可能只是理論上的概念,而現實中根本不存在。

他為免到時自己變得一無所有,1975年他與物理學家索恩開賭:究竟黑洞是否存在。

3.裸奇點的存在

1991年,霍金又要求開賭,這次索恩與他站在同一陣線,對賭一方是物理學家裴士基。

當時的命題是,奇點應該被黑洞圍繞,但沒有被黑洞包圍的「裸奇點」是否存在。霍金與索恩押註:裸奇點並不存在,隨即與裴士基立下賭據,誰輸了要向對方送上一件用來「遮蔽裸體」的T恤衫,並寫上某某服輸字眼。

1997年,霍金修正他的理論,指出裸奇點有可能存在。這樣霍金就輸了一件T恤衫。



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傳奇性的,在科學成就上,他是有史以來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的主要貢獻是在輪椅上50年之久的情況下作出的,對人類的觀念產生深遠的影響。

霍金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現象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霍金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物理學家之一,被世人譽為「宇宙之王」。

2018年3月14日,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骨灰被安放在倫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內,與牛頓和達爾文為鄰。


相關焦點

  • 無法說話的霍金,是如何與世界對話、交談的呢?
    可好景不長,霍金便沒有心情「飆輪椅」了:病情的再度惡化使他無力握住筆桿,說話也開始變得含含糊糊的,只有最親密的家人朋友才能猜測和理解他所表達的內容。這時霍金出門時不得不帶上一位「首席發言官」,同步傳達他的話。這還不是他溝通最困難的時候。
  • 霍金是怎麼說話的
    霍金曾短暫使用過該技術,但後來因眼瞼垂落嚴重而放棄】由於霍金患有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導致全身肌肉萎縮,並且病情逐漸惡化(因此該病也被稱為「漸凍症」),後來已無法用手按鍵、用眼打字,難道他真的只能做個安靜的奇男子了嗎?當然不能。
  • 獨家連線霍金身邊人:即便他腦子想得快,但說話速度無法跟上
    「他工作很忙,但是只要有新的科學新聞和動向,他都會來參加同學們的茶話會,聽聽大家怎麼說。」王一說,「他很少說話,因為即便他腦子裡想得很快,但是說話的速度實在無法跟上。」王一目前在香港科技大學任教。他回憶說,他第一次見到霍金還是在2006年,當時自己還只是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院的博一新生。
  • 無法說話的霍金,我們聽到的他的聲音是哪來的?
    例如,電影《萬物理論》的製片人就獲得霍金的個人授權,在他的傳記片中使用這個聲音。   不過,這個聲音本身的來源就很有趣。   早在上世紀80年代,當霍金失去說話能力,剛剛開始關注文本轉語音技術時,計算機生成語音算法先驅丹尼斯·克拉特(Dennis Klatt)正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
  • 為了讓霍金「說話」,科學家在他輪椅上用了哪些科技?
    關於霍金(2018年3月14日逝世,享年76歲),很多人可能沒有太多想法,但是如果仔細想想,你會發現:你從未聽過他真實的聲音,也未曾看見過他執筆寫作,可你卻從未質疑過他的存在。7hUednc他身下的輪椅乾巴巴地輸出語音,究竟是霍金在說話還是輪椅在交談?完全癱瘓的霍金是如何控制輪椅的?這背後會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尖端科技?
  • 霍金喪失說話能力,但他又是怎麼發出聲音的?專家:輪椅不簡單!
    霍金喪失說話能力,但他又是怎麼發出聲音的?專家:輪椅不簡單!相信一提到現代最偉大的科學家,大家腦海裡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霍金了,的確如此,霍金不僅是在物理學方面有著很深的造詣,在天文學關於宇宙方面的學識也是非常豐富的。
  • 霍金是怎麼 「說話」的?
    徹底失去說話能力21歲就患上肌萎縮側索硬化(ALS)的霍金於1985年徹底失去了說話的能力,當時他去位於日內瓦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訪問,結果得了肺炎,從那以後就不能講話了。在醫院裡,他被戴上呼吸機,情況萬分緊急。醫生問霍金當時的妻子簡,是否停止治療,她死活不肯。霍金被轉到劍橋的安登布魯克醫院,那裡的醫生成功地控制住了感染。
  • 霍金,你用我的聲音說話吧
    「新聲音能讓我演講更性感」 不過最後還是沒挑定 聽到這些新聲音,霍金說:「我非常高興,它們能讓我的演講更性感。」 不過,他並沒有敲定最後的聲音,因為他的目的是讓這些名人在「紅鼻子節」上逗人一樂,這些試鏡短片到時也會播出。
  • 英特爾公布語音合成軟體:像霍金那樣說話
    英特爾公司研發出使霍金(照片顯示)可以說話的創新軟體。如今,這家公司已在網上公布這個程序,希望開發商會用不同傳感器進行實驗,修改這個軟體,以便滿足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患者和其他出現不同程度運動問題的人的需要。霍金語音識別電腦(照片顯示)的屏幕上重複循環字母,他通過運動面頰指出他想用的字母來。
  • 不能說話的霍金如何溝通?
    網友「喵醬」:最近霍金又出來發表驚人言論了,不過他不能說話,卻能做演講,很想知道這是如何實現的?騰訊科技:霍金於1942年1月8日生於英國牛津,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物理學家之一,被稱為「宇宙之王」 。
  • 霍金「說話軟體」將免費開放
    「漸凍人」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多年依靠一套量身定製的電腦軟體與他人交流,開發這款軟體的英特爾公司宣布,將在網際網路上向有需要的殘障人士和研發者免費開放這套軟體。對這套應用了人工智慧技術的「說話工具」,霍金大讚。但就人工智慧發展前景,他「悲觀」預測,人工智慧的高速發展可能最終導致人類「終結」。
  • 不能說話的霍金是如何與人交流的?
    眾所周知,霍金是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自他成名起他就坐在他的輪椅上,很難想像一個全身癱瘓的人是如何取得這麼大的成就的!他成功的背後也有一個默默奉獻的女人嗎?No,no,no!他靠的是他的輪椅!一把神奇的椅子!
  • 看懂黑科技丨科學巨人霍金生前是如何「說話」的?
    霍金2017WE演講他21歲不能言語,但在這漫長的55年裡,他參演了電視劇《生活大爆炸》並和主演謝耳朵對話,編寫了《時間簡史》並憑此徵服了全世界3000萬讀者,甚至還在微博裡警告我們不要和外星人說話,以及與中國的高考考生互動,這一切是怎麼做到的呢?
  • 霍金臉部肌肉惡性萎縮 或無法發獨特「電腦聲」
    中新網1月6日電 據外電6日報導,被人們譽為「宇宙之王」的英國科學家史蒂芬 霍金,最近傳出因臉部肌肉惡性萎縮,已嚴重影響其表達能力,並有可能使他無法發出獨特的「電腦聲」。霍金是在1985年因患上肌肉萎縮症喪失了說話能力,只能利用眼球的上、下、左、右移動發出指令,通過電腦語言合成器,發出獨具特色的「電腦聲」。
  • 霍金說話的「秘訣」,他的輪椅到底有什麼神奇的地方?!
    霍金儘管獲得了很多殊榮,即便是他提出了震驚世界的黑洞理論,他也沒有獲得過諾貝爾獎。黑洞理論還不能夠用實驗來證明它,黑洞的壽命至少有幾十億年。有人對晚年病情越發嚴重的霍金有了錯誤的認識。在霍金的一次大學的精彩演講,臺上妙語連珠真的是霍金嗎?
  • 不能說話的霍金如何跟外界溝通?
    騰訊科技:   霍金於1942年1月8日生於英國牛津,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物理學家之一,被稱為「宇宙之王」 。   1963年霍金被診斷患有肌肉萎縮症。隨著病情不斷惡化,只剩三隻能動的手指。是科技改變了霍金的生活,將其理論傳播給世界。
  • 為幫助霍金開口說話 他輪椅上有多少「黑科技」
    為幫助霍金開口說話 他輪椅上有多少「黑科技」2018-03-15 13:54出處/作者:遊俠網整合編輯:冒冒責任編輯:jiangli但人們從來不會懷疑,那乾巴巴的電子合成音來源自霍金的大腦。在一個採訪中,主持人問霍金:「是你還是電腦在說話。」霍金回到:「都是。」那麼霍金的輪椅上到底有哪些黑科技,讓全身癱瘓的他可以開口說話呢?
  • 霍金專用的說話軟體,現在誰都能用了
    世界知名物理學家霍金先生在21歲時不幸患上了會使肌肉萎縮的盧伽雷氏症,1985年又因肺炎做了穿氣管手術,被徹底剝奪了說話的能力,日後的演講和問答都只能通過語音合成器來完成。在過去二十年來,英特爾一直在負責開發霍金用來寫書、演講、交談等與外界交流的技術,雷鋒網曾對這一技術做了詳細介紹。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8月19日消息,據外媒報導,這一技術將免費向所有人開放。這款軟體的開發平臺叫做Assistive Context-Aware Toolkit(簡稱:ACAT),它可以讓殘疾病人藉助電腦進行表達。
  • 幫助霍金「說話」軟體明年將在網上免費開放
    對這套應用了人工智慧技術的「說話工具」,霍金大讚。但就人工智慧發展前景,他「悲觀」預測,人工智慧的高速發展可能最終導致人類「終結」。  點讚:科技讓他與人交流  英特爾在英國倫敦召開發布會,宣布定於明年1月在網際網路上免費提供霍金使用的「說話軟體」。這套軟體將開放原始碼,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下載,並根據使用者需求改寫。
  • 霍金大會堂講宇宙之揭秘 霍金能「說話」全靠動眼珠(圖)
    那到底是為什麼呢,正如很多人問的那樣,為什麼現年64歲的霍金罹患肌肉萎縮症,既不能說話,又不能做手勢,卻還能寫作、演講,這靠的是什麼呢?是眼睛,他的眼睛就是他與外界聯繫的重要渠道。  中文字幕太小看不清楚  「聽不懂,更看不到!霍金在北京演講是中國學術界和教育界的一件大事,我覺得主辦方應該在禮堂中間設一個大屏幕,兩個小屏幕上顯示的中文字幕大部分聽眾都看不見。」來自廣州大學的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教授告訴記者:「霍金用母語(英語)演講,很多生僻的詞語連我都聽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