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說話軟體」將免費開放

2020-11-25 生物谷

前陣子,號稱為了幫助「漸凍人」而發起的「冰桶挑戰」席捲全球,但在一陣火熱的接力挑戰之後,漸凍病人有沒有真正得到幫助,貌似卻沒有那麼多人關心。12月2日,美國英特爾公司宣布的一則消息,或許比「冰桶挑戰」強得多。「漸凍人」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多年依靠一套量身定製的電腦軟體與他人交流,開發這款軟體的英特爾公司宣布,將在網際網路上向有需要的殘障人士和研發者免費開放這套軟體。

對這套應用了人工智慧技術的「說話工具」,霍金大讚。但就人工智慧發展前景,他「悲觀」預測,人工智慧的高速發展可能最終導致人類「終結」。

霍金和謝耳朵合影(資料圖)

霍金「說話軟體」將免費開放

英特爾在英國倫敦召開發布會,宣布定於明年1月在網際網路上免費提供霍金使用的「說話軟體」。這套軟體將開放原始碼,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下載,並根據使用者需求改寫。

霍金以面部肌肉操控軟體,完成打字、與他人對話等活動。他「說話」時,面部肌肉動作被安裝在眼鏡上的紅外線傳感器捕捉,信號傳送給電腦,轉化為文字,由聲音處理器「發聲」。其他使用者可以根據各自需要,選擇以觸摸、眨眼、眉部動作等方式操控軟體。

霍金21歲時被診斷患有運動神經元疾病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醫生當時預計他只能再活兩年。如今,他已72歲高齡,仍在工作。

他在發布會上說,自己使用這套軟體近20年,「藥物無法治癒我的疾病,所以我依靠科技幫助自己與他人交流和生活。」

英特爾過去3年間對軟體進行了升級,減少打字所需動作,融入預測性輸入技術,使打字速度提高一倍。軟體升級後,打開一份文檔的速度從幾分鐘提高到大約10秒,發送電子郵件速度提高10倍,還新增附件等功能。研發人員原本還打算把聲音處理器發出的聲音換成較為自然的人聲,但霍金堅持沿用原先「略像機器人」的聲音。

霍金大讚這次「改變生活的升級」。他說:「希望它(軟體)接下來20年繼續為我服務。」

全球運動神經元疾病和四肢癱瘓患者總數大約300萬。參與開發和測試這套軟體的工程師拉馬?納赫曼說:「這套軟體能夠幫助更大的殘障群體,因此我們決定開放它。」

霍金稱人工智慧終將導致人類「終結」

談及科技的力量,霍金告訴媒體記者:「通過科技,我們正把可能性的邊界向前推進——沒有它,我今天無法與你們對話。」

但他就人工智慧技術的前景發出「警告」:「我們現有的基礎形式的人工智慧已經被證實非常有用。但我認為,人工智慧如果充分發展,可能導致人類終結。」

他說,人工智慧的發展可能超過人類生物進化的速度。不過,不少科學家並不像霍金這樣「悲觀」。英國人工智慧機器人專家羅洛•卡彭特說:「我相信人類能夠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掌控技術。」(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幫助霍金「說話」軟體明年將在網上免費開放
    開發這款軟體的美國英特爾公司2日宣布,將在網際網路上向有需要的殘障人士和研發者免費開放這套軟體。  對這套應用了人工智慧技術的「說話工具」,霍金大讚。但就人工智慧發展前景,他「悲觀」預測,人工智慧的高速發展可能最終導致人類「終結」。
  • 霍金專用的說話軟體,現在誰都能用了
    世界知名物理學家霍金先生在21歲時不幸患上了會使肌肉萎縮的盧伽雷氏症,1985年又因肺炎做了穿氣管手術,被徹底剝奪了說話的能力,日後的演講和問答都只能通過語音合成器來完成。在過去二十年來,英特爾一直在負責開發霍金用來寫書、演講、交談等與外界交流的技術,雷鋒網曾對這一技術做了詳細介紹。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8月19日消息,據外媒報導,這一技術將免費向所有人開放。這款軟體的開發平臺叫做Assistive Context-Aware Toolkit(簡稱:ACAT),它可以讓殘疾病人藉助電腦進行表達。
  • 不能說話的霍金如何溝通?
    1963年霍金被診斷患有肌肉萎縮症。隨著病情不斷惡化,只剩三隻能動的手指。是科技改變了霍金的生活,將其理論傳播給世界。霍金是如何跟外界溝通的?這不得不提他的幾個好幫手。紅外線感應器以眨眼的快慢發出訊號,透過紅外線偵測他的眼部動作,再傳送至電腦,使之轉化成英文;電腦需要適應霍金的眨眼速度以求準確打出英文單詞;而語言合成器則能將文字轉化為聲音。
  • 幫霍金「說話」的軟體,你也能用了!
    原標題:幫霍金「說話」的軟體,你也能用了!   科技日報北京8月19日電 (記者劉園園)英特爾公司的軟體讓患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的科學家史蒂芬·霍金擁有了自己的聲音。現在,這家公司免費發布了這款軟體。   這款軟體叫做「輔助性語境感知工具包」(ACAT),可以幫助殘疾人更加輕鬆地使用電腦。
  • 不能說話的霍金如何跟外界溝通?
    霍金是如何跟外界溝通的?這不得不提他的幾個好幫手。紅外線感應器以眨眼的快慢發出訊號,透過紅外線偵測他的眼部動作,再傳送至電腦,使之轉化成英文;電腦需要適應霍金的眨眼速度以求準確打出英文單詞;而語言合成器則能將文字轉化為聲音。
  • 讓霍金能說話的那個發聲系統現在免費了,你可以親自體驗一下
    Intel 公司昨日公布了為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 (Stephen Hawking) 量身設計的語音系統 Assistive Context-Aware Toolkit (ACAT) 的開放原始碼,代碼被發布在軟體代碼託管社區 GitHub,這意味著 PC 用戶們現在可以去該網站免費下載 ACAT 的系統工具包,親自體驗一下這位偉大科學家是如何通過機器發聲的。
  • 英特爾公布語音合成軟體:像霍金那樣說話
    英特爾公司研發出使霍金(照片顯示)可以說話的創新軟體。如今,這家公司已在網上公布這個程序,希望開發商會用不同傳感器進行實驗,修改這個軟體,以便滿足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患者和其他出現不同程度運動問題的人的需要。霍金語音識別電腦(照片顯示)的屏幕上重複循環字母,他通過運動面頰指出他想用的字母來。
  • 霍金關於人工智慧的語言!
    受智慧型手機輸入法啟發,美英兩家科技公司合作,為霍金的電腦「量身定製」,設計出一款新的打字軟體,使這位科學家的「說話」速度提升一倍。這種軟體就利用了基礎的人工智慧技術,可「猜測」使用者的思維,推薦下一個可能用到的字詞。 當天在這款新軟體的發布會上,霍金坦承人工智慧的初步發展已證明了其有用性,但他擔心這類華夏野史網,華夏人民都愛看的中國歷史網站!
  • 霍金其實早就「死」了?
    科學家和物理學家霍金的家人20日宣布,霍金的葬禮將於3月31日在劍橋大學的教堂舉行。霍金的骨灰今年稍後將安放在倫敦西敏寺中,與牛頓及達爾文為鄰。史蒂芬·威廉·霍金在患上了盧伽雷氏症,導致了不能說話只能通過特定的機器來傳達自己的思想,那麼很多人都想知道,他生前究竟是怎樣表達自己的想法的一、霍金的病症簡介 盧伽雷氏症:肌萎縮側索硬化(ALS)也叫運動神經元病(MND),後一名稱英國常用,法國又叫夏科(Charcot)病,而美國也稱盧伽雷(Lou Gehrig)病。我國通常將肌萎縮側索硬化和運動神經元病混用。
  • 霍金是怎麼 「說話」的?
    徹底失去說話能力21歲就患上肌萎縮側索硬化(ALS)的霍金於1985年徹底失去了說話的能力,當時他去位於日內瓦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訪問,結果得了肺炎,從那以後就不能講話了。在醫院裡,他被戴上呼吸機,情況萬分緊急。醫生問霍金當時的妻子簡,是否停止治療,她死活不肯。霍金被轉到劍橋的安登布魯克醫院,那裡的醫生成功地控制住了感染。
  • 為了讓霍金「說話」,科學家在他輪椅上用了哪些科技?
    物理學家馬丁·金最先想到用一套輔助軟體來跟霍金交流,他找到了美國加利福尼亞 Words+ 公司的 CEO,請求他幫助霍金教授。這位 CEO 曾經開發過一套名為 Equalizer 的軟體幫助同樣患有「漸凍症」的嶽母,他得知要幫助的是霍金教授,立馬就表示將全力以赴。
  • 霍金所用電腦系統更新換代 與人溝通將更有效
    他之前一直使用的舊系統模擬語音合成器所合成的聲音,已成為霍金的一個特有標誌,被全世界所辨識。  霍金是暢銷科普巨著《時間簡史》的作者,但因患有肌肉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自21歲起便逐漸喪失了全身的行動能力和說話能力,不得不藉助電腦作業系統與外界交流和寫作。
  • 霍金博士論文首次公開免費下載 網站資料庫被擠爆
    霍金博士論文首次公開你也許沒有看過《時間簡史》,但你一定知道它的作者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 這位輪椅上的「宇宙之王」雖然被疾病徹底剝奪了行走和說話的能力,但他的每次「發聲」都會成為話題引燃器。
  • 霍金24歲博士論文首次公開免費下載
    這位輪椅上的「宇宙之王」雖然被疾病徹底剝奪了行走和說話的能力,但他的每次「發聲」都會成為話題引燃器。當地時間23日,劍橋大學宣布首次公開霍金1966年的博士畢業論文《宇宙膨脹的性質》,任何人都可以登錄網站免費下載。學生時代的霍金腦子裡在想些什麼?所有人都想知道,於是劍橋大學資料庫開放不到一天,便被擠爆了。
  • 霍金,你用我的聲音說話吧
    霍金說話方式更換史 靠眉毛——靠開關——靠臉——靠眨眼 霍金失聲之後,他說話方式的更換歷程,可以說是一部技術進化的歷史。 眉毛一挑 請人選個字母 霍金曾擁有過一把電動輪椅,那是在他還能說話、寫字的時候,他懷念劍橋賽艇隊風馳電掣的感覺,於是發展出了「飆輪椅」的愛好,常常把他的電動輪椅調到最高速,在人行道上橫衝直撞。
  • 看懂黑科技丨科學巨人霍金生前是如何「說話」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是怎麼「說話」的呢?霍金2017WE演講他21歲不能言語,但在這漫長的55年裡,他參演了電視劇《生活大爆炸》並和主演謝耳朵對話,編寫了《時間簡史》並憑此徵服了全世界3000萬讀者,甚至還在微博裡警告我們不要和外星人說話,以及與中國的高考考生互動,這一切是怎麼做到的呢?
  • 腦電波「翻譯器」將助霍金「說話」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6月24日報導,目前,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正在同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合作,試圖利用一種名為iBrain的腦神經設備來「解讀」失語病患的腦電波,並通過電腦同他們進行交流。在過去的近30年中,霍金因罹患運動神經元疾病而喪失了語言能力,他一直利用電腦語言合成器來繼續自己的科學研究。
  • 為幫助霍金開口說話 他輪椅上有多少「黑科技」
    為幫助霍金開口說話 他輪椅上有多少「黑科技」2018-03-15 13:54出處/作者:遊俠網整合編輯:冒冒責任編輯:jiangli但人們從來不會懷疑,那乾巴巴的電子合成音來源自霍金的大腦。在一個採訪中,主持人問霍金:「是你還是電腦在說話。」霍金回到:「都是。」那麼霍金的輪椅上到底有哪些黑科技,讓全身癱瘓的他可以開口說話呢?
  • 霍金是怎麼說話的
    導語:霍金可能是有史以來「最不容易」的科學家了。因患上肺炎而被切開氣管,霍金只能考語音合成器說話。那麼霍金的語音合成器的原理是什麼呢?
  • 無法說話的霍金,我們聽到的他的聲音是哪來的?
    例如,電影《萬物理論》的製片人就獲得霍金的個人授權,在他的傳記片中使用這個聲音。   不過,這個聲音本身的來源就很有趣。   早在上世紀80年代,當霍金失去說話能力,剛剛開始關注文本轉語音技術時,計算機生成語音算法先驅丹尼斯·克拉特(Dennis Klatt)正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