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說話的霍金如何跟外界溝通?

2021-01-19 圖相

  網友「喵醬」:

  最近霍金又出來發表驚人言論了,不過他不能說話,卻能做演講,很想知道這是如何實現的?

  騰訊科技:

  霍金於1942年1月8日生於英國牛津,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物理學家之一,被稱為「宇宙之王」 。

  1963年霍金被診斷患有肌肉萎縮症。隨著病情不斷惡化,只剩三隻能動的手指。是科技改變了霍金的生活,將其理論傳播給世界。

  霍金是如何跟外界溝通的?這不得不提他的幾個好幫手。紅外線感應器以眨眼的快慢發出訊號,透過紅外線偵測他的眼部動作,再傳送至電腦,使之轉化成英文;電腦需要適應霍金的眨眼速度以求準確打出英文單詞;而語言合成器則能將文字轉化為聲音。

  曾用三隻手指控制計算機

  1985年,霍金喪失語言能力,有一陣子靠的是眼神與人交流,需要人協助其拼出詞彙,但這種交流十分困難。後來,依靠加利福尼亞電腦專家瓦特·沃爾託茲的編程,霍金可以使用三隻手指選擇屏幕上的詞彙,並且可以轉入語言合成器發音。

  劍橋調節通訊公司的大衛·梅森又把一臺很小的個人電腦及語言合成器進行改良後裝在了霍金的輪椅上,方便霍金「說話」。

  1997 年開始,英特爾為霍金提供輔助說話系統。原因是英特爾創始人 Moore 看到霍金的電腦使用了競爭對手 AMD 的處理器,於是要為霍金提供 「真正的電腦」。後來英特爾每兩年為霍金更換一次電腦,並且提供支持服務。

  面部肌肉抽動、眼球指示計算機合成聲音

  自2005年起霍金連手指也不能動彈,無法再用手控制計算機,只能通過眼睛與人溝通。英特爾找到較好的解決方案:通過眼動追蹤、聯想輸入和語音合成器播放輔助霍金和外界溝通。

  霍金的眼鏡上,約距右頰一英寸,安裝了負責偵測肌肉活動的紅外線發射器及偵測器,抽動臉部肌肉將信息傳達給電腦。以眼球控制紅外線感應器,選定熒幕上的英文字母,造句完畢後傳至合成器發聲。據媒體報導,霍金每分鐘只講5-6個單詞。

  霍金「說話軟體」將免費開放

  今年12月2日,英特爾公司在英國倫敦召開發布會,宣布明年1月將在網際網路上向有需要的殘障人士和研發者免費開放這套「說話軟體」。

  英特爾過去3年間對軟體進行了升級,減少打字所需動作,融入預測性輸入技術,使打字速度提高一倍。該系統最大的一項改進是引入「上下文輸入預測」功能。其輸入系統採集和分析了大量霍金過去發表的文章和個人回復,並以此建立了一個獨有的數據模型,從而能精準地分析和預判霍金當下最有可能的輸入選擇。

  霍金大讚這次「改變生活的升級」,他說:「希望它(軟體)接下來20年繼續為我服務。」此時的霍金已經72歲。

相關焦點

  • 不能說話的霍金如何溝通?
    網友「喵醬」:最近霍金又出來發表驚人言論了,不過他不能說話,卻能做演講,很想知道這是如何實現的?騰訊科技:霍金於1942年1月8日生於英國牛津,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物理學家之一,被稱為「宇宙之王」 。
  • 霍金是怎麼 「說話」的?
    霍金第一次見到英特爾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是在1997年的一個會議上。摩爾注意到霍金用來和外界溝通的電腦用的是AMD處理器,摩爾主動向霍金表示,如果霍金喜歡,英特爾公司可以送給他一臺使用英特爾處理器的「真正的電腦」。從那時開始,英特爾公司一直為霍金提供定製電腦,每兩年為他換一臺電腦,並且提供技術支持。
  • 不能說話的霍金是如何與人交流的?
    眾所周知,霍金是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自他成名起他就坐在他的輪椅上,很難想像一個全身癱瘓的人是如何取得這麼大的成就的!他成功的背後也有一個默默奉獻的女人嗎?No,no,no!他靠的是他的輪椅!一把神奇的椅子!
  • 無法說話的霍金,是如何與世界對話、交談的呢?
    可好景不長,霍金便沒有心情「飆輪椅」了:病情的再度惡化使他無力握住筆桿,說話也開始變得含含糊糊的,只有最親密的家人朋友才能猜測和理解他所表達的內容。這時霍金出門時不得不帶上一位「首席發言官」,同步傳達他的話。這還不是他溝通最困難的時候。
  • 霍金是怎麼說話的
    嗯,大魔頭用的其實是「腹語」(ventriloquism),經過艱苦訓練可以讓嘴唇在開個小縫、基本不動的情況下說話,而舌頭還在動來動去。所以,舌頭並沒有白割,但是如上文所述,可以用手交流的方式實在太多了。「嗯,看來手也不能留了!來人吶……」等等,只要按鍵足夠大,胳膊也能用……「哦,來人吶!」
  • 霍金其實早就「死」了?
    霍金霍金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史蒂芬·威廉·霍金在患上了盧伽雷氏症,導致了不能說話只能通過特定的機器來傳達自己的思想,那麼很多人都想知道,他生前究竟是怎樣表達自己的想法的一、霍金的病症簡介 盧伽雷氏症:肌萎縮側索硬化(ALS)也叫運動神經元病(MND),後一名稱英國常用,法國又叫夏科(Charcot)病,而美國也稱盧伽雷(Lou Gehrig)病。我國通常將肌萎縮側索硬化和運動神經元病混用。
  • 霍金是怎麼說話的 癱瘓後前妻至今不離不棄
    近日,王俊凱在微博上公開向霍金老先生提問了,關於人類未來發展的問題,沒想到霍金在隨後就給出了回答,但是很多的網友們就好奇了,霍金明明全身都不能動了,是怎麼說話的呢?    從視頻中大家能夠看到,霍金是完全沒有張嘴,也沒有動,他的話都是通過電腦發生的,很多人可能說,也許是提前錄製好的啊?
  • 揭秘霍金所用計算機,如何解決溝通難題?
    通過該系統,霍金的溝通速度達到每分鐘15個單詞。然而,讓霍金可以移動拇指的神經也日漸退化。2008年,霍金的手已經虛弱到無法使用點擊器。他的研究生助理當時設計了一個稱之為「面部開關」的設備,安裝在眼鏡上,通過紅外光束對霍金面部表情進行識別。自那時起,霍金通過唯一可控的肌肉寫電郵、上網、著書和說話。然而,他的溝通能力持續退化。
  • 是什麼原因導致霍金不能說話?揭秘運動神經元病
    霍金是偉大的,他為人類科學界做出了傑出貢獻,大家肯定也非常清楚,同時也知道霍金患有一種非常特殊的疾病,這種疾病導致他不能說話,甚至無法動彈,只能終生坐在輪椅上,通過特殊的機器設備才能「說話」。關於科學的就不多說了,網上關於這方面的資料也非常多,今天借這個機會,結合我的專業知識,給大家通俗地講一下他患的這種特殊疾病到底是什麼?
  • 霍金所用電腦系統更新換代 與人溝通將更有效
    他之前一直使用的舊系統模擬語音合成器所合成的聲音,已成為霍金的一個特有標誌,被全世界所辨識。  霍金是暢銷科普巨著《時間簡史》的作者,但因患有肌肉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自21歲起便逐漸喪失了全身的行動能力和說話能力,不得不藉助電腦作業系統與外界交流和寫作。
  • 腦電波「翻譯器」將助霍金「說話」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6月24日報導,目前,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正在同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合作,試圖利用一種名為iBrain的腦神經設備來「解讀」失語病患的腦電波,並通過電腦同他們進行交流。在過去的近30年中,霍金因罹患運動神經元疾病而喪失了語言能力,他一直利用電腦語言合成器來繼續自己的科學研究。
  • 霍金大會堂講宇宙之揭秘 霍金能「說話」全靠動眼珠(圖)
    不能說話不能做手勢那到底是為什麼呢,正如很多人問的那樣,為什麼現年64歲的霍金罹患肌肉萎縮症,既不能說話,又不能做手勢,卻還能寫作、演講,這靠的是什麼呢?是眼睛,他的眼睛就是他與外界聯繫的重要渠道。
  • 霍金:無法說話的他,表達卻更溜了
    不能讀書的他,讓人將每一頁平攤在一張大辦公桌上,然後驅動輪椅如蠶吃桑葉般逐頁閱讀。無法說話的他,成了超級演說家。他最喜歡被視為科學家,然後是科普作家,最重要的是,被別人視為正常人。他就是本文主角——史蒂芬·威廉·霍金。
  • 看懂黑科技丨科學巨人霍金生前是如何「說話」的?
    但在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盧伽雷氏症),俗稱漸凍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是怎麼「說話」的呢?霍金2017WE演講他21歲不能言語,但在這漫長的55年裡,他參演了電視劇《生活大爆炸》並和主演謝耳朵對話,編寫了《時間簡史》並憑此徵服了全世界3000萬讀者,甚至還在微博裡警告我們不要和外星人說話,以及與中國的高考考生互動,這一切是怎麼做到的呢?
  • 霍金,你用我的聲音說話吧
    提到霍金的聲音,很多人知道那是他身下的輪椅在乾巴巴地輸出語音。可你有沒有仔細想過,究竟是霍金在說話還是輪椅在交談?完全癱瘓的霍金是如何控制輪椅的? 一說要換新聲音 奧斯卡影帝來試鏡 「我覺得是時候升級一下我的聲音了。」史蒂芬·霍金說。 此話一出,英國娛樂圈的「半壁江山」蠢蠢欲動。
  • 霍金健康惡化 1分鐘只能說1個單詞
    日前,一直負責幫助霍金與外界溝通的技師薩姆·布萊克本接受了採訪,披露了「拯救霍金聲音」的內幕。日前,一直負責幫助霍金與外界溝通的技師薩姆·布萊克本接受了《新科學家》雜誌的採訪,披露了「拯救霍金聲音」的內幕。問:自從2006年以來,你一直擔任史蒂芬·霍金的發聲技師。你剛開始工作的時候,什麼是任務單上的重中之重呢?答:一開始,系統隨時都會發生故障。
  • 翻譯一下霍金的大腦,試試?
    負責管理霍金溝通設備的助理約瑟夫·伍德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這些技術都代表著科學發展的方向,將為人類的通訊帶來新希望。」  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一套名為「iBrain」的腦神經設備。它由美國腦神經科學家飛利浦·婁領頭研發,眼下正針對霍金開展實驗。  「希望有一天霍金能夠繞開殘障的身體,僅靠『想法』就能與外界溝通。」他說。
  • 英特爾公布語音合成軟體:像霍金那樣說話
    英特爾公司研發出使霍金(照片顯示)可以說話的創新軟體。如今,這家公司已在網上公布這個程序,希望開發商會用不同傳感器進行實驗,修改這個軟體,以便滿足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患者和其他出現不同程度運動問題的人的需要。霍金語音識別電腦(照片顯示)的屏幕上重複循環字母,他通過運動面頰指出他想用的字母來。
  • 霍金是如何「發聲」的!
    霍金是如何發聲的早在上世紀80年代,當霍金失去說話能力,剛剛開始關注文本轉語音技術時,計算機生成語音算法先驅丹尼斯·克拉特(Dennis Klatt)正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該公司為霍金的第一臺計算機開發了語音合成器,他們使用了克拉特為計算機合成而錄製的語音。這個聲音被稱作「完美的保羅」,基於克拉特本人的錄音。簡單來說,克拉特將自己的聲音借給了這個軟體。隨後,通過霍金的談話,這個聲音被全球所熟悉。霍金本周三去世,享年76歲。這位著名的宇宙學家罹患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55年時間。在過去40年裡,他的主要溝通方式是通過臉頰上安裝的神經傳感器。
  • 溝通之道,貴於先學會少說話,有效的傾聽是邁向溝通成功的第一步
    有一位經驗豐富的溝通好手的建議相當詼諧又發人深省,他說:「溝通之道,貴於先學會少說話。」多聽少說,做一位好聽眾,處處表現出願意聆聽、接納對方的意見和想法的模樣。這時候,你會慢慢發現對方也比較願意接納你,並且提供你所需要的答案和信息,甚至把他的真正想法告訴你,讓你事事順心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