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大會堂講宇宙之揭秘 霍金能「說話」全靠動眼珠(圖)

2020-11-25 搜狐網
 
  不能說話不能做手勢,霍金只能靠眨眼打字霍金通過眨眼來打字,每分鐘最多打5個字清華「腦-機接口」系統,將來可以幫霍金打字昨天的演講開始時曾發生了一點不愉快,那就是200多名觀眾圍拍霍金教授,惹來了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的指責,因為霍金怕強光,閃光燈會影響他的演講效果。那到底是為什麼呢,正如很多人問的那樣,為什麼現年64歲的霍金罹患肌肉萎縮症,既不能說話,又不能做手勢,卻還能寫作、演講,這靠的是什麼呢?是眼睛,他的眼睛就是他與外界聯繫的重要渠道。
  演講現場觀眾圍拍霍金被請離開2006年國際弦理論大會主席、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此前曾透露,目前霍金教授的身體狀況大不如前,「以前是手指能動,現在只是眼皮能動。」昨天上午11點30分,還沒有坐穩的霍金教授就被主席臺下近200名聽眾包圍。「請聽眾離開,請聽眾立刻離開霍金教授。」主持人丘成桐有些憤怒地用麥克風說:「霍金教授不能受到光線的傷害。」記者看到,雖然有工作人員上前阻攔拍照者,但他們離開的腳步仍然很慢。而坐在主席臺上的霍金則只能選擇緩緩閉上眼睛。

  中學生想聽明白不容易

  對於《宇宙的起源》這樣的學術報告,雖然霍金運用了很多通俗的語言以及例子,但對於很多聽眾來說,聽明白以及弄懂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北京師大附中上初二的一名學生聽著霍金的演講有些迷惑,他告訴記者,很小的時候就聽父母講過霍金的事,對他的精神非常欽佩。昨天學校組織初一、初二兩個年級的學生來看霍金,雖然只能聽懂霍金演講中的10%,但他也異常高興。這位同學告訴記者:「我們今天來就是想近距離看看霍金,他的精神一直鼓舞著我。」

  中文字幕太小看不清楚

  「聽不懂,更看不到!霍金在北京演講是中國學術界和教育界的一件大事,我覺得主辦方應該在禮堂中間設一個大屏幕,兩個小屏幕上顯示的中文字幕大部分聽眾都看不見。」來自廣州大學的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教授告訴記者:「霍金用母語(英語)演講,很多生僻的詞語連我都聽不清楚。」來自北大資源的王先生告訴記者,仰慕霍金已經很長時間了,他原以為這次霍金的演講有同聲傳譯,但來了之後發現全是英文,而禮堂上方兩個顯示屏上的中文由於距離遠,他一點也看不到。信報記者李劍英信報揭秘眼球指令電腦合成聲音記者:霍金不能說話,不能做手勢,怎麼演講寫文章?清華大學醫學系生物醫學工程系副教授洪波:霍金是採用了眼動跟蹤、聯想輸入和通過合音器播放三個步驟達到此效果的。在霍金的眼鏡上,約距右頰一英寸處,安裝了負責偵測肌肉活動的紅外線發射器及偵測器,譬如他想打招呼,說聲「你好」,他先以眼球控制紅外線感應器,選定在屏幕上輪流出現的英文字母,當計算機出現他想要的「H」時,霍金再動眼球,這樣計算機就會不斷顯示以「H」為字頭的英文字,當「HELLO」出現時,他又動一下以選定這個字,當他造句完畢後,才把句子傳至合成器發聲。因此霍金要說一句話,就要逐字逐句輸入計算機,再由語音合成器將文字化成聲音,一分鐘只能處理3-5個字。

  霍金「說話」時最怕閃光燈

  記者:為什麼霍金不能接觸閃光燈?洪波:由於此系統對光線敏感,所以光線太強或有閃光燈的地方,會影響攝像頭捕捉他的眼睛運動。霍金的醫療助理趙啟會: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專門的語音識別機器就成為霍金與人交流和理論研究的工具,這個專用的輪椅上外掛有電腦系統,有專門的傳感器夾在霍金眼鏡上。當霍金要演講時,他的眼睛及臉部肌肉的變化會通過傳感器輸入到專門軟體,經處理解碼後轉換為文字信號,如果閃光燈太亮會影響其效果。

  曾用三手指控制計算機

  記者:霍金先生的電腦和普通電腦有什麼不同?趙啟會:霍金在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症,隨著病情不斷惡化,他全身癱瘓,亦失去說話能力。兩年前他仍可靠三隻手指控制計算機,但自去年起連手指亦不能動彈,無法再用手控制計算機,只好依靠高科技與人溝通。香港科技大學表示,霍金所用的計算機是由全球最大的晶片公司度身定造,同時可以用作無線上網、操控家中電子裝置及辦公室大門。他利用眼球的上、下、左、右移動發出指令,從而控制計算機的開關、開啟程序及進行文字處理。信報求證霍金明天回答本報提問明天下午,霍金教授將在北京友誼賓館舉行科技發展答詢會,回答各媒體提出的問題。昨天下午,本報記者將「100年內人類能否發現另一個地球?」問題發送給了霍金教授,就此問題有望得到霍金教授的正面答覆。記者了解到,6月13日下午霍金在香港科技大學表示,估計人類大約在20年後便可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40年後就可到火星。但這兩個星球都缺乏甚至沒有大氣,而且體積太小,不適合人類居住。人類恐怕再找不到比地球更好的地方了。霍金還認為,人類現在面對溫室效應,疾病和核戰的威脅越來越大,只要人類不自相殘殺,就可以在100年內,找到另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體。

  清華「思維機」想幫霍金

  據了解,霍金是利用光學方法檢測眼睛的活動來選擇屏幕上出現的詞彙。而清華設計的系統則是基於腦電波的輸入方法,他們從物理原理上不一樣。洪波博士透露,很早他們就有想法將清華設計的腦-機接口系統應用到像霍金這樣的病人身上,但由於霍金使用的眼動系統已經比較成熟,而他們設計的腦電波系統還處於起步階段,有些細節還沒有完善,但他相信將來有一天腦-機接口系統完全可以取代霍金現在使用的眼動系統。「只要大腦正常,我們設計的系統就能用。」信報記者李劍英杜丁

  霍金的分量

  史蒂芬·霍金三度來華。有人說,這個悶熱的夏天,有了世界盃,也有霍金,就不一般。《時間簡史》的中譯者描述他第一次見到霍金時的情景,令我們難忘:「門打開後,忽然腦後響起一種非常微弱的電器的聲音,回頭一看,只見一個骨瘦如柴的人斜躺在電動輪椅上,他自己驅動著開關。我儘量保持禮貌不顯出過分吃驚,但是他對首次見到他的人對其殘疾程度的吃驚早已習慣。他要用很大努力才能抬起頭來。在失聲之前,只能用非常微弱的變形語言交談,這種語言只有在陪他工作、生活幾個月後才能通曉。他不能寫字,看書必須依賴於一種能翻書頁的機器,讀文獻時必須讓人將每兩頁攤平在一張大辦公桌上,然後,他驅動輪椅如蠶吃桑葉般地逐頁閱讀。」就是這個失聲而翻看書頁都很困難的人,卻用他那個殘弱之體向科學的聖殿邁進。他所能做的是脫開了人類的極限,以一種超常的意志和精神,完成了人類對自身的超越。就身體的重量而言,霍金是輕量級的,那瘦弱殘缺的身子,那病殘的軀體;然而,他的大腦、頭顱的重量,卻不好用平常的方法計算,因此,我們才有了這個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人民日報》霍金幫手紅外線感應器:以眨眼的快慢發出訊號,透過紅外線偵測他的眼部動作,再傳送至電腦,使之轉化成英文。電腦:電腦需要適應霍金的眨眼速度以求準確打出英文單詞。語言合成器:將文字轉化為聲音。電動輪椅:由他可以稍微活動的兩個手指頭操縱按鈕控制輪椅的轉動以及速度。霍金簡史霍金1942年出生於英國牛津。1963年被診斷患有肌肉萎縮症。1965年獲得理論物理學博士學位。1974年,霍金在《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闡述了自己的新發現——黑洞是有輻射的。該論文被稱為「物理學史上最深刻的論文之一」。

相關焦點

  • 霍金來京講「宇宙」
    2006-6-186:43:53晨報訊根據預定日程,英國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教授霍金昨天已經抵達北京。由於主辦方保密措施嚴密,霍金教授到底是乘坐哪個航班到達北京的以及他在北京的住地都沒有對外公布。但本次霍金北京公開講演組織方、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的一位工作人員透露,霍金是乘昨晚8點多抵京的航班到達北京,可能將下榻在北京飯店。
  • 不能說話的霍金如何溝通?
    網友「喵醬」:最近霍金又出來發表驚人言論了,不過他不能說話,卻能做演講,很想知道這是如何實現的?騰訊科技:霍金於1942年1月8日生於英國牛津,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物理學家之一,被稱為「宇宙之王」 。
  • 不能說話的霍金如何跟外界溝通?
    網友「喵醬」:   最近霍金又出來發表驚人言論了,不過他不能說話,卻能做演講,很想知道這是如何實現的?   霍金是如何跟外界溝通的?這不得不提他的幾個好幫手。紅外線感應器以眨眼的快慢發出訊號,透過紅外線偵測他的眼部動作,再傳送至電腦,使之轉化成英文;電腦需要適應霍金的眨眼速度以求準確打出英文單詞;而語言合成器則能將文字轉化為聲音。
  • 霍金:我的思想可以進入宇宙黑洞(圖)
    他19日在人民大會堂向科學界和公眾講解了「宇宙的起源」。21日下午,他又在友誼賓館會議廳通過特製的電腦語音合成器與觀眾自由交流。  在聽到現場觀眾提出的問題後,穿著深色條紋襯衣、斜靠在輪椅上的霍金教授通過眨眼和目光移動表達思想,裝在他眼鏡上的傳感器和紅外線控制系統感知他的目光並相應形成詞句。  他說:「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將時間和空間統一成時空。
  • 霍金用眼睛演講(圖)
    北京青年報供圖  世界科學大師史蒂芬·霍金教授19日在北京說,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無法預言宇宙如何由大爆炸而形成,如果把廣義相對論和量子論相結合,就有可能預言宇宙是如何起始的,「這是回答我們為何在此,我們從何而來的宇宙學的核心問題。」霍金此次的演講仍舊通過由美國發明的語音合成器回答,3000多人在現場聆聽了霍金教授的演講,學術報告持續了近一個小時。
  • 英國物理學家霍金去世
    圖為史蒂芬·霍金年輕時候的照片。霍金1942年1月8日在英國牛津出生。霍金是天文學、理論物理學家,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圖為牛津遊艇俱樂部合照(圖中拿手帕的為霍金)。
  • 霍金的輪椅會說話:能模仿霍金嗓音,靠面部肌肉收縮就能猜單詞
    如果不是事先了解霍金,我不會相信這些事是一個全身癱瘓、肌肉萎縮、無法發聲的人做的,霍金之所以能做到這些事情很大程度歸功於他的高科技輪椅。「飆輪椅」的霍金霍金患病後坐上了輪椅,卻常常「飆輪椅」,速度和靈活度令人詫異。
  • 霍金,你用我的聲音說話吧
    「新聲音能讓我演講更性感」 不過最後還是沒挑定 聽到這些新聲音,霍金說:「我非常高興,它們能讓我的演講更性感。」 不過,他並沒有敲定最後的聲音,因為他的目的是讓這些名人在「紅鼻子節」上逗人一樂,這些試鏡短片到時也會播出。
  • 70歲霍金:不老的科學「傳教士」
    由於健康原因,霍金最終未能在為他籌備的研討會上出現。「江湖上看不到他的身影,卻總有他的傳說。」從追尋宇宙歷史、時間的秘密到地外文明,「宇宙之王」霍金似乎早已擺脫了殘疾身軀的束縛,成為幫助芸芸眾生走進宇宙,探索世界本源的非凡橋梁。
  • 霍金是怎麼 「說話」的?
    徹底失去說話能力21歲就患上肌萎縮側索硬化(ALS)的霍金於1985年徹底失去了說話的能力,當時他去位於日內瓦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訪問,結果得了肺炎,從那以後就不能講話了。在醫院裡,他被戴上呼吸機,情況萬分緊急。醫生問霍金當時的妻子簡,是否停止治療,她死活不肯。霍金被轉到劍橋的安登布魯克醫院,那裡的醫生成功地控制住了感染。
  • 霍金是怎麼說話的
    導語:霍金可能是有史以來「最不容易」的科學家了。因患上肺炎而被切開氣管,霍金只能考語音合成器說話。那麼霍金的語音合成器的原理是什麼呢?
  • 看懂黑科技丨科學巨人霍金生前是如何「說話」的?
    拼寫板剛開始,霍金有一陣子靠的是眼神與人交流:他面對著一塊拼寫板,讓人指著英文字母,當指到他所要的字母時,他就揚起眉毛,最後拼出詞彙。但這種交流十分困難,更不用說寫科學論文。這僅僅是可以寫字,為了能讓霍金說話,霍金的家人朋友們又找到了一家開發語音合成器的公司,然後改造了一臺主要用於電話自動應答系統的CallText 5010 設備,用上了當時最好的文字轉換語音處理器,在1988年贈送給了霍金。並為霍金製作了三種聲音,分別是他妻子、他女兒以及他本人的聲音。
  • 霍金:一顆星辰隕落了!帶你看霍金與中國的故事
    他於1959年在牛津取得自然科學一級榮譽學士學位,20歲往劍橋大學研究宇宙學。21歲時霍金患上了罕見的運動神經元病,全身肌肉逐漸萎縮,只有幾根手指能活動,後來連說話也只能利用貼在臉上的傳感器感應臉頰肌肉運動來打字,再用電腦發聲。每兩個句子之間,以電腦不斷發出的細微「滴——滴——」聲間隔。  運動神經元病俗稱漸凍症,是一種漸進性、神經退行性疾病。
  • 為了讓霍金「說話」,科學家在他輪椅上用了哪些科技?
    7hUednc很難想像,一個抓不起筆,開不了口,連生活都不能自理的殘障人士不僅寫了十餘本暢銷書,發表了多篇有影響力的論文,還參演了多部影視劇作品,成功的背後靠的不是偉大的女人,靠的當然是他的輪椅(不靠著輪椅他怎麼坐得起來)。
  • 霍金其實早就「死」了?
    霍金是如何跟外界溝通的?這不得不提他的幾個好幫手。紅外線感應器以眨眼的快慢發出訊號,透過紅外線偵測他的眼部動作,再傳送至電腦,使之轉化成英文;電腦需要適應霍金的眨眼速度以求準確打出英文單詞;而語言合成器則能將文字轉化為聲音。   1.曾用三隻手指控制計算機1985年,霍金喪失語言能力,有一陣子靠的是眼神與人交流,需要人協助其拼出詞彙,但這種交流十分困難。
  • 霍金是怎麼說話的 癱瘓後前妻至今不離不棄
    近日,王俊凱在微博上公開向霍金老先生提問了,關於人類未來發展的問題,沒想到霍金在隨後就給出了回答,但是很多的網友們就好奇了,霍金明明全身都不能動了,是怎麼說話的呢?    從視頻中大家能夠看到,霍金是完全沒有張嘴,也沒有動,他的話都是通過電腦發生的,很多人可能說,也許是提前錄製好的啊?
  • 霍金:無法說話的他,表達卻更溜了
    無法說話的他,成了超級演說家。他最喜歡被視為科學家,然後是科普作家,最重要的是,被別人視為正常人。他就是本文主角——史蒂芬·威廉·霍金。霍金跟母親關係很好,其母住在莎士比亞的故鄉斯特拉特福,霍金經常去探望她。霍金還跟自己的女兒合著了幾本宇宙探險的科普書,他女兒已成為著名作家。
  • 霍金女兒露西攜《喬治的宇宙》長沙開講 「全沉浸式宇宙探險」等你來
    6月4日,露西·霍金中國行長沙媒體見面會在長沙舉行。露西·霍金(中)和母親簡·霍金(左)。紅網時刻6月5日訊(記者 蔡娟 通訊員 梁蕾)今年6月,露西·霍金與父親合著的科普作品《喬治的宇宙》在中國正式出版上市,這是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唯一參與創作的兒童小說。6月1日起,露西和母親簡·霍金共同踏上了中國科普之旅。
  • 霍金:宇宙那麼大,神住哪裡呢?
    1970年霍金已無法行走,輪椅上的生涯由此而始,1985年,因為一次嚴重的肺炎,霍金漸失說話能力,最後他只能靠右眼底肌肉移動特製眼鏡的按鈕,指揮電腦上的光標而「說話」。在這一段長達幾十年的艱困中,霍金卻致力於對黑洞理論的完善,對黑洞表層「光滑的」美妙想像。
  • 「宇宙之王」霍金只有眼皮能動
    他已然成為了家庭的一員,在霍金的默許下,填補了一個正常的丈夫和父親的職責,短暫安寧的生活,被簡意外懷孕所打破,霍金的家人對於孩子父親是誰充滿了懷疑,這深深傷害了簡的自尊,因為她雖然確實愛著喬納森,但出於道德的約束,並沒有條越之舉,就在這一年,霍金被任命為盧卡斯數學院教授,這是英國劍橋大學的一個榮譽職位,代表數學界最高榮譽,要知道這可是當年牛頓的位子,這讓霍金生活條件得到大幅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