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說話的霍金,是如何與世界對話、交談的呢?

2020-12-05 音書

他生於伽利略的忌日

逝於愛因斯坦的誕辰

兩個星期前,擁有著本世紀最偉大的頭腦之一的霍金先生辭世,前往他摯愛的瀚海星空,朋友圈也一時掀起了緬懷的浪潮。而此時,距離霍金被診斷出患有漸凍症,已經過去了55年。

我們印象中的霍金,總是與輪椅為伴,腦袋微微歪向一邊,可他的一生卻過得比誰都精彩。他出版了一系列的暢銷書,發表了N多的論文,還積極進軍影視圈,參演電視劇、電影,和影帝影后們飆戲……倘若不說「這是霍金」,很難想像這竟會是一位抓不起筆、開不了口的殘障人士。

霍金與世界的對話、交談,離不開他的輪椅。

1、「首席發言官」

其實,最初輪椅還只是霍金的代步工具。除了行動上的不便外,霍金依舊能和別人談笑風生,甚至能緩慢地寫下一些公式。那時霍金最愛做的,就是把輪椅調至最高速,與孩子們飆車,在人行道上橫衝直撞。

可好景不長,霍金便沒有心情「飆輪椅」了:病情的再度惡化使他無力握住筆桿,說話也開始變得含含糊糊的,只有最親密的家人朋友才能猜測和理解他所表達的內容。這時霍金出門時不得不帶上一位「首席發言官」,同步傳達他的話。

這還不是他溝通最困難的時候。1985年,霍金在訪問歐洲時不慎患上了嚴重的肺炎,醫生為了保住他的性命實施了氣管切開手術,與此同時卻也使他永久性地失去了發聲能力。隨後,霍金便開始探索與外界溝通交流的方式。

2、拼寫板

這是霍金的第一套交流工具。為了拼寫單詞,霍金需要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進行操作:先通過眼神選定字母所在的區域,再以同樣的方式選出字母的顏色,最後挑挑眉毛表示確認。比如拼寫字母「G」,霍金得先向對方示意右上角的區域,再看向左上角的綠色,最後挑眉確認。

嗯......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眉目傳情」?

不過呢,這套「眉目傳情」的工具需要雙方的默契配合,於較長的單詞而言更是得耗上好幾分鐘,麻煩至極。可以料到,要是拼寫「Government」這類長單詞得多費勁兒。

3、指尖傳意

拼寫板的效率顯然不如人意,隨即,霍金和他的團隊動起了輪椅的心思。物理學家馬丁·金親自聯繫了加州的Word Plus公司,希望他們能用自己研發的Equalizer程序幫助霍金教授。

這套系統的操作並不複雜:光標會在屏幕上一行行地掃過,經過所需的字母或詞語時,霍金只需按下按鈕,給電腦一個確認指令便能實現輸入。彼時霍金還有三根手指可以運動,因此使用完全不成問題。

據說,霍金還是使用這種掃描式輸入法速度最快的三個人之一(另兩個是軟體開發者和他的好朋友),每分鐘能拼出15-20個單詞呢。

對於霍金而言,文字交流顯然還遠遠不夠。一家開發語音合成器的公司改造了一臺CallText 5010設備,並用了當時最頂尖的文字轉語音技術,於1988年贈送給了霍金。從此,霍金文字背後的想法也能被世界聽見。

他曾很高興地說:「與在我失去說話功能前相比,我現在可以更如意地傳達信息。」

靠著這些黑科技的加持,霍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整理書稿、發表論文,忙得不亦樂乎。1988年,霍金首次出版《時間簡史》,時至今日,這本書已被翻譯成40種文字,累計銷售量達2500萬冊,還被稱為「世界上最難懂的銷暢書」。

4、用臉說話

歲月如刀,命運並沒有眷顧這位倔強的物理學家,不僅奪走了他的運動能力、發聲能力,連最後的三根指頭也不放過。2005年起,霍金就只能用一根手指操縱整臺輪椅了;到2008年更是僅剩下右臉的一塊肌肉可以活動,輪椅又一次面臨著全新的升級。

好在,科技有著無限的可能!

霍金的研究生助理靈機一動,設計了一個名為「cheek switch」的裝置,安裝在霍金的眼鏡上。

這個裝置能通過紅外線檢測他右臉這塊肌肉的活動。於是霍金就以臉部肌肉代替手指,繼續與外界交流。當他的肌肉運動時,屏幕上就會依次出現6個字母,再以肌肉運動選擇字母,拼寫單詞。當然,在選擇了首字母後,屏幕左側也會出現相應的單詞供霍金選擇,以提高書寫效率。

隨著輪椅的升級,霍金也從「三根手指闖天下」進化成「一塊肌肉的表演藝術」,在公眾前開啟了「一臉秀」的時代。

5、「智能輸入法」

2011年,霍金的面部肌肉也開始退化,無法精準地控制,常常陷入選錯單詞的困境,「說話」速度也從每分鐘5-6個單詞大幅度下降到每分鐘一個單詞。英特爾的CTO帶領專家團隊拜訪霍金,霍金努力地表達著對他們來訪的歡迎,可足足20分鐘才輸入了約30詞的問候語。此時,專家團隊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為了解決輸入效率過低的問題,針對殘障人士開發的交互系統工具包ACAT應運而生。

嗯,簡單來說就是終於用上了智能輸入法啦~

雖然還是靠臉打字,可霍金的輸入效率整整提高了十倍。16年時,霍金還開通了微博,和中國粉絲互動,至今已有20條微博和480萬關注。他的微博內容可不是寥寥數字哦,而是長長長長——的一大段話!

霍金的病情發展史,也是現代科技發展的見證。科技的發展讓霍金得以與世界對話、交談,也讓世界聽見了霍金的聲音。

或許有一天,我們聽障朋友也有機會藉助這一類高科技,表達自己的想法,遨遊於順暢無虞的溝通之旅中!

相關焦點

  • 不能說話的霍金如何溝通?
    網友「喵醬」:最近霍金又出來發表驚人言論了,不過他不能說話,卻能做演講,很想知道這是如何實現的?騰訊科技:霍金於1942年1月8日生於英國牛津,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物理學家之一,被稱為「宇宙之王」 。
  • 不能說話的霍金如何跟外界溝通?
    騰訊科技:   霍金於1942年1月8日生於英國牛津,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物理學家之一,被稱為「宇宙之王」 。   1963年霍金被診斷患有肌肉萎縮症。隨著病情不斷惡化,只剩三隻能動的手指。是科技改變了霍金的生活,將其理論傳播給世界。
  • 霍金「說話軟體」將免費開放
    「漸凍人」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多年依靠一套量身定製的電腦軟體與他人交流,開發這款軟體的英特爾公司宣布,將在網際網路上向有需要的殘障人士和研發者免費開放這套軟體。對這套應用了人工智慧技術的「說話工具」,霍金大讚。但就人工智慧發展前景,他「悲觀」預測,人工智慧的高速發展可能最終導致人類「終結」。
  • 霍金,你用我的聲音說話吧
    提到霍金的聲音,很多人知道那是他身下的輪椅在乾巴巴地輸出語音。可你有沒有仔細想過,究竟是霍金在說話還是輪椅在交談?完全癱瘓的霍金是如何控制輪椅的? 一說要換新聲音 奧斯卡影帝來試鏡 「我覺得是時候升級一下我的聲音了。」史蒂芬·霍金說。 此話一出,英國娛樂圈的「半壁江山」蠢蠢欲動。
  • 霍金是怎麼說話的
    導語:霍金可能是有史以來「最不容易」的科學家了。因患上肺炎而被切開氣管,霍金只能考語音合成器說話。那麼霍金的語音合成器的原理是什麼呢?
  • 霍金專用的說話軟體,現在誰都能用了
    世界知名物理學家霍金先生在21歲時不幸患上了會使肌肉萎縮的盧伽雷氏症,1985年又因肺炎做了穿氣管手術,被徹底剝奪了說話的能力,日後的演講和問答都只能通過語音合成器來完成。在過去二十年來,英特爾一直在負責開發霍金用來寫書、演講、交談等與外界交流的技術,雷鋒網曾對這一技術做了詳細介紹。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8月19日消息,據外媒報導,這一技術將免費向所有人開放。這款軟體的開發平臺叫做Assistive Context-Aware Toolkit(簡稱:ACAT),它可以讓殘疾病人藉助電腦進行表達。
  • 看懂黑科技丨科學巨人霍金生前是如何「說話」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是怎麼「說話」的呢?霍金2017WE演講他21歲不能言語,但在這漫長的55年裡,他參演了電視劇《生活大爆炸》並和主演謝耳朵對話,編寫了《時間簡史》並憑此徵服了全世界3000萬讀者,甚至還在微博裡警告我們不要和外星人說話,以及與中國的高考考生互動,這一切是怎麼做到的呢?
  • 霍金:無法說話的他,表達卻更溜了
    無法說話的他,成了超級演說家。他最喜歡被視為科學家,然後是科普作家,最重要的是,被別人視為正常人。他就是本文主角——史蒂芬·威廉·霍金。在牛津大學讀書的最後一年,霍金髮現自己動作越來越笨拙,時常不知緣由地摔跤,划船也變得力不從心。有一次,他還從樓梯上摔下來,頭先著地,造成暫時的記憶力輕微喪失。當霍金進了劍橋大學,身體狀況更加惡化,說話都像是做了模糊濾鏡。父母注意到他的問題,帶他去看專科醫生。1963年,醫生診斷21歲的霍金患有漸凍症,生命有效期僅有兩年。
  • 幫助霍金「說話」軟體明年將在網上免費開放
    對這套應用了人工智慧技術的「說話工具」,霍金大讚。但就人工智慧發展前景,他「悲觀」預測,人工智慧的高速發展可能最終導致人類「終結」。  點讚:科技讓他與人交流  英特爾在英國倫敦召開發布會,宣布定於明年1月在網際網路上免費提供霍金使用的「說話軟體」。這套軟體將開放原始碼,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下載,並根據使用者需求改寫。
  • 現在或許就沒有人與那宇宙交談了——緬懷霍金
    剛才無意間發現了一個新聞,看到內容時,我有點發懵,急忙點了進去,看了看,又感覺不相信——著名的英國物理學家-霍金已於今天去世了(3.14).怎麼會?那個在我們課本中,無法被病痛打敗的巨人,那個沒有向命運低頭的不屈者,那個觀察宇宙萬物的思考者,就真的,就這麼走了麼?感覺前些時候還在互聯上有他的身影,轉眼間,這個身影卻這麼輕易的消散了。我很想相信這是一個玩笑,但打開百度百科,在他的個人簡介中,還有這剛更新的一段——2018年3月14日,霍金去世,享年76歲。
  • 為了讓霍金「說話」,科學家在他輪椅上用了哪些科技?
    7hUednc他身下的輪椅乾巴巴地輸出語音,究竟是霍金在說話還是輪椅在交談?完全癱瘓的霍金是如何控制輪椅的?這背後會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尖端科技?,自他成名時就已經幾乎全身癱瘓,成天坐著輪椅,連與人交談這樣的簡單事都顯得困難重重。
  • 獨家連線霍金身邊人:即便他腦子想得快,但說話速度無法跟上
    王一說,「他很少說話,因為即便他腦子裡想得很快,但是說話的速度實在無法跟上。」王一目前在香港科技大學任教。他回憶說,他第一次見到霍金還是在2006年,當時自己還只是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院的博一新生。從那時擠在觀眾裡看到霍金,到後來在劍橋成為同事,王一對霍金的印象有些變了,也有些沒變。
  • 霍金大會堂講宇宙之揭秘 霍金能「說話」全靠動眼珠(圖)
    那到底是為什麼呢,正如很多人問的那樣,為什麼現年64歲的霍金罹患肌肉萎縮症,既不能說話,又不能做手勢,卻還能寫作、演講,這靠的是什麼呢?是眼睛,他的眼睛就是他與外界聯繫的重要渠道。來自北大資源的王先生告訴記者,仰慕霍金已經很長時間了,他原以為這次霍金的演講有同聲傳譯,但來了之後發現全是英文,而禮堂上方兩個顯示屏上的中文由於距離遠,他一點也看不到。信報記者李劍英信報揭秘眼球指令電腦合成聲音記者:霍金不能說話,不能做手勢,怎麼演講寫文章?清華大學醫學系生物醫學工程系副教授洪波:霍金是採用了眼動跟蹤、聯想輸入和通過合音器播放三個步驟達到此效果的。
  • 不能說話的霍金是如何與人交流的?
    眾所周知,霍金是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自他成名起他就坐在他的輪椅上,很難想像一個全身癱瘓的人是如何取得這麼大的成就的!他成功的背後也有一個默默奉獻的女人嗎?No,no,no!他靠的是他的輪椅!一把神奇的椅子!
  • 霍金是怎麼 「說話」的?
    霍金第一次見到英特爾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是在1997年的一個會議上。摩爾注意到霍金用來和外界溝通的電腦用的是AMD處理器,摩爾主動向霍金表示,如果霍金喜歡,英特爾公司可以送給他一臺使用英特爾處理器的「真正的電腦」。從那時開始,英特爾公司一直為霍金提供定製電腦,每兩年為他換一臺電腦,並且提供技術支持。
  • 語言的誕生②:人類在大約6萬代以前就開始交談了
    就像世界各地的人每天都做的那樣,我們和巴納瓦人通過對話建立關係和友誼。這種自然對話對語言學家、心理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和哲學家來說十分重要,因為它們以一種其他語言表現形式無法辦到的方式展現了複雜而又完整的語言。對話是語言學研究的重點,也有助於人們深入了解彼此,主要是因為對話在意義和形式上可能是開放的。
  • 霍金如何改變人類宇宙觀
    這臺計算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使用它可以通過門戶網站看見和進入外太空。當然,書中大部分內容是給孩子講解科學概念的,例如黑洞和生命的起源等。這本書是喬治冒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在2009年出版的本系列第二部兒童科普書被命名為《喬治的宇宙尋寶記》。無疑,霍金在哪一方面都是成功的,除了他的身體。在霍金成功的光環之下,疾病悄然而至。
  • 無法說話的霍金,我們聽到的他的聲音是哪來的?
    例如,電影《萬物理論》的製片人就獲得霍金的個人授權,在他的傳記片中使用這個聲音。   不過,這個聲音本身的來源就很有趣。   早在上世紀80年代,當霍金失去說話能力,剛剛開始關注文本轉語音技術時,計算機生成語音算法先驅丹尼斯·克拉特(Dennis Klatt)正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
  • 蚌夾住鷸嘴還怎麼說話?它們進行的是「心靈對話」
    對於這類問題,身為教師該如何「啟」和「發」,大有講究。將鷸蚌對話拉到「寓言」的場域中去看起來,鷸蚌相爭課文確實「錯」得更離譜,兩者的嘴都相互被封住了,為何還能說話?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寓言出自《戰國策》,在國內可謂家喻戶曉。要說對話,在寓言中也就是這短短幾句——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 霍金:宇宙那麼大,神住哪裡呢?
    事實是:霍金病情的加重與霍金學術成就的進展是同步進行的,被稱為超人的霍金,是被病魔困擾了半個多世紀的霍金,也是不可思議的霍金。1970年霍金已無法行走,輪椅上的生涯由此而始,1985年,因為一次嚴重的肺炎,霍金漸失說話能力,最後他只能靠右眼底肌肉移動特製眼鏡的按鈕,指揮電腦上的光標而「說話」。在這一段長達幾十年的艱困中,霍金卻致力於對黑洞理論的完善,對黑洞表層「光滑的」美妙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