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二本院校的「免論文畢業」改革

2020-11-22 長江商報

襄樊學院音樂學院2011屆畢業生高贊以一場演唱會代替了畢業論文。

本報訊 襄樊學院是襄陽市的一所二本院校,1998年,由襄陽師專等三所專科學校合併升本。為了強化學生的專業技能,該學院重新定位,將培養應用型人才作為新方向。

2009年,該校開啟了「211」(兩年基礎課、一年專業核心理論、一年專業應用能力)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畢業論文改革,也被納入其中——學生舉辦畢業音樂會、科研項目結題,以及學術論文在公開刊物上發表等,一經學術委員會認定,即可免寫畢業論文。

至目前,「免論文」政策已經試行兩年。

「很適合一些專業」,很多人肯定這項政策。但「很多規定還不明確」,尤其是發表期刊論文的爭議,也讓一些學生持觀望態度。

爭議聲中,這項政策將走向何方,無人知曉。不過,該校教務處長指出,他們不會因噎廢食,更不會走回頭路。

本報記者 王巧愛

本版圖片由襄樊學院提供

離晚上七點的鋼琴獨奏會,還有整整三個小時。襄樊學院音樂學院多功能廳內,方焱和幾位同學,正在布置舞臺。每一個細節都需精心布置,「那盆花移一下」、「焱字往右靠一下」……

這是襄樊學院的最後一場畢業音樂會。

方焱,該校音樂表演專業大四學生,是這場鋼琴獨奏會的主角。不過,一切都需他親力親為,布景、設計海報、安排劇務,直到最後登臺表演。

「想給自己四年大學一個交代,給家長、老師最後一份滿意答卷。」今晚,他要好好把握舞臺上這一小時,盡情發揮,圓自己一個夢。

取代畢業論文的音樂會

這不僅承載著他想在畢業時舉辦一場音樂會的小夢想,更重要的是,演出成功,可以取代畢業論文。

鮮花、掌聲、燈光、主持人、臺上的激情演奏者,還有臺下一個個正襟危坐、全神貫注的觀眾……如果是偶然闖入這裡,你可能會誤以為,這是某個鋼琴家的演奏會現場。

可讓人意外的是,這只是襄樊學院大四學生的一場個人畢業音樂會。臺上表演者,正是方焱。

這場表演,也是襄樊學院畢業季音樂會的「收官」之作。

為了讓音樂會儘量完美,早在三個月前,方焱就開始準備。他說,這不僅承載著他想在畢業時舉辦一場音樂會的小夢想,更重要的是,演出成功,可以取代畢業論文。

和方焱一樣,兩天前,高贊也舉辦了獨唱畢業音樂會。為了讓這場音樂會更出彩,去年十月,高贊就離開學校,獨自前往北京,師從著名聲樂教育家吳其輝。

北京之行,對高贊來說既艱辛又充實。為了節省花銷,高贊在不到十平米的房子裡,蝸居了兩個月。每次練歌,他將需要練習的樂曲事先下載好,然後對著電腦,一字一句地練習。

最讓高贊興奮的,是每周兩個多小時的一對一專項指導,「跟老師學,能明顯感覺到自己的進步。」但這種機會並不多,在北京的大部分時間,他需要待在出租屋裡,自己練歌。

高贊給自己限定了任務,每星期必須學習兩首外國作品,包括掌握語言、旋律和音準。他將每次上課的內容錄下,回到家後反覆聽。兩月潛心修煉結束後,高贊瘦了近十斤。不過,他覺得,為了這場期待已久的音樂會,北上之行「很值得」。

籌辦音樂會,不是件省心的事。就連一張小小的演出海報,高贊也要熬夜修改,前後改了十多次才算安心。

「其實,舉辦一場音樂會遠比寫論文要難。」但為了自己的夢想,高贊不甘落後,還是選擇了難度更大的畢業音樂會。

不只是音樂會可以「免論文」

除了音樂會,在校期間發表論文、完成科研項目,也可「免論文畢業」。

方焱和高贊們的機遇,緣於學校一次大刀闊斧的改革。

2009年,襄樊學院開啟了「211」(兩年基礎課、一年專業核心理論、一年專業應用能力)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改革的初衷,是將培養方向從理論研究型人才向實用型人才轉變。

「學校的這項改革,是不得已而為之。」一位熟知改革內情的校內人士告訴記者。

襄樊學院是1998年由三所專科院校合併升本而來,「理論研究,素來就不是學校的強項。」以上校內人士說,湖北省高校「強手」林立,襄樊學院卻偏於一隅,不改革難有出路。

作為特色院系,該校音樂學院在改革中一馬當先,用畢業音樂會等取代畢業論文形式,被提上改革議程。

2009年5月6日,襄樊學院頒布了《畢業論文(設計)工作實施辦法》。其中規定,學生在校期間,在公開出版的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或舉辦音樂會,或科研項目結題等,可以申請不寫畢業論文,經院校兩級學術委員會認定後,可獲得學士學位。

新政策於2010年夏天正式施行,音樂學院2010、2011兩屆畢業生,共有13%的學生舉辦了個人音樂會。該院2011屆共135名畢業生,其中17人舉辦了畢業音樂會,另有39人因為公開發表學術論文,也無需再寫畢業論文。

如同畢業論文需要開題、撰寫及最後答辯各環節一樣,畢業音樂會也有多道程序。音樂學院規定,每場音樂會參與者不得超過3人,演出者需要自己選曲,選好曲目後由指導老師把關,再作相關調整。演出成績則由學院評審小組決定。這個評審小組,由一個副教授和三名講師級別以上的老師組成。

據記者多方了解,湖北省內以及全國範圍內的本科院校,有將發表在期刊上的論文拓展為畢業論文的嘗試,也有高校以畢業設計輔助畢業論文。即使是專業性很強的武漢音樂學院,學生也不能以舉辦音樂會代替畢業論文。襄樊學院這種「免論文」畢業的嘗試,尚屬孤例。

有學院為鼓勵發表論文,向學生提供60%版面費

每個院系的論文評價體系不盡相同。如廣播電視新聞系的畢業生需拍片或製作節目,但也得寫畢業論文。

今夏,畢業論文改革在蹣跚中迎來了第二個畢業季。

音樂學院副院長常開起教授介紹,對音樂學院的學生來說,這場改革很有必要。原本文化課程相對薄弱的音樂生,文字並不是他們的強項。而舉辦個人音樂會,更能展示學生四年所學,「這種考查更全面,更貼切。」

兩年間,該校音樂學院的改革逐步細化。就選曲而言,學院規定每場音樂會的曲目必須在12到15首之間,要求涵蓋中外作品,結合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考慮難易搭配,這些都需要表演者與指導老師商定。

與音樂學院不同,美術學院則將畢業作品和畢業論文相結合。「美術專業,無論技術、藝術,還是人文知識,都需要達到一定的修養。」該院副院長馬長勇說。

據了解,2011屆美術學院有378名畢業生,所有人在完成畢業作品的同時,也需上交畢業論文。不過,據了解,該學院也有學生因在期刊上發表論文,從而代替畢業論文的情況。

「考慮到某些學科的特殊性,改革不能搞『一刀切』。」該學院教務處長蘇順強介紹,學校向全校13個學院發出通知,對於專業特殊的音樂學院等,教務處下放權力,各學院根據專業所需,自行制訂畢業論文工作實施細則。

因此,每個院系的論文評價體系不盡相同。如廣播電視新聞系的畢業生需拍片或製作節目,但也得寫畢業論文。文學院雖鼓勵學生以在公開刊物上發表文章代替畢業論文,但多數人仍以寫畢業論文為主。經濟與政法學院為了鼓勵學生發表論文,還向學生提供60%的版面費。不過,他們提倡學生在已發表論文的基礎上補充完善,作為畢業論文。而物理院除了實驗報告,仍需撰寫畢業論文。

「期刊論文」發表在哪兒、多少字,是爭議焦點

也有老師指出,對本科生畢業論文不必要求過高,發表期刊論文,也應該對字數限制有所放寬。

這場改革在推行中並非一帆風順。爭議的焦點,集中在以發表論文替代畢業論文一項。對於論文在何種期刊上發表、發表字數以及稿件質量等問題,各方看法不一。

甘露是大三聲樂系學生,她將於明年畢業。去年12月份,她寫了一篇關於入門鋼琴學習的論文,投稿《教育界》。可就在前幾天,學院叫停了論文發表。「說是關於刊物、字數和截止時間等規定需要重新調整,讓我們不要盲目投稿。」

據了解,該學院對於論文發表時間的規定,從最早的「在校期間」,調整為現在的「畢業論文工作啟動前」。

甘露不擔心《教育界》這本雜誌不符合學院規定,但對論文字數,她卻沒有把握。投稿前,甘露寫了3500多字,但因為版面限制,編輯將她的論文濃縮成了2500字。「很可能因為字數不夠,不達標。」但她覺得,學院應該看重論文的質量,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字數。

而學院對發表論文必須與專業相關的限制,也讓甘露很鬱悶。「在聲樂方面,都是一些大家在挖掘,作為本科生,實在難挖出有價值的東西。」考慮到這點,甘露所寫論文與鋼琴學習速成相關。「這遠比東拼西湊寫聲樂論文更有意義。」

像甘露這樣,還有很多同學因為規定還不明晰,處於觀望或兩手準備的狀態。為了保險,該學院一些大三學生,還是選擇傳統而「保險」的畢業論文。

該校教務處長蘇順強希望學生最好在更純粹的學報上發表論文,「質量高,也經濟。」他覺得,應該儘量避開以營利為目的的期刊。

也有老師指出,對本科生畢業論文不必要求過高,發表期刊論文,也應該對字數限制有所放寬。

改革不會走回頭路

實施細則的補充規定,從之前簡單的4條,補充完善到了現在的11條,內容也具體到字數和相關實施步驟。

與所有改革一樣,襄樊學院的這項改革,也遇到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式的難題。

有人懷疑發表論文容易出現學生找槍手等問題。對此,該校教務處長蘇順強並不否認。但他堅信,政策初衷是好的,實施細則上出現問題也正常,只能在試行中不斷完善。學院不會因噎廢食,也不會走回頭路。

該學院2010屆美術學院畢業生潘阿文是當時極少數受惠於這項政策的人之一。2009年,他因一篇課題調研獲得了當年湖北省大學生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獲悉學校的改革新規定後,他便提交申請,通過審核後,順利畢業。在他看來,現在的規定,比以前完善了很多。

音樂學院有關負責人指出,通過2011屆畢業生的畢業音樂會,學院發現了一些漏洞。目前,實施細則的補充規定,從之前簡單的4條,補充完善到了現在的11條,內容也具體到字數和相關實施步驟。

為了杜絕質量較低的畢業音樂會,學院還規定,舉辦音樂會的同學必須經過資格認定,在校四年來學生的專業考試成績一般不得低於85分。

「其實我們舉辦的這些畢業音樂會,整體看,都很不錯。」指導老師魏麗對方焱當晚的演奏很滿意。

對於每個在臺上表演的人來說,在學院最後一次公開亮相,意義重大。高贊也特意將《感恩》作為結束曲。

而作為「收官」之作,方焱則選擇了4/4拍、曲速徐緩的C小調前奏曲,作為他這場演奏會的收尾曲。在鮮花與掌聲中,拉赫瑪尼諾夫的這首曲子,或許也詮釋了方焱在最後時刻的心情。

 

責編:ZB

相關焦點

  • 鄭州二本院校有哪些?我為什麼推薦這幾所二本?
    辦學地在鄭州的本科院校一覽表如上圖所示,辦學地在鄭州的本科院校有26所,其中公辦院校16所、民辦院校10所。這26所本科院校中屬於一本院校的有鄭州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河南工業大學、鄭州輕工業大學、河南農業大學、河南中醫藥大學和河南財經政法大學7所院校,屬於三本院校的有河南師範大學新聯學院,其餘均為二本院校,共有18所。剩下的18所二本院校中,除去民辦本科以外,就剩下中原工學院、河南牧業經濟學院、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等9所院校,具體名單如下:
  • 考上普通二本院校,畢業後有出路嗎?做好這5點,不怕沒前途!
    近年來,隨著各地「搶人才大戰」愈演愈烈,一大批高校紛紛由二本院校變成了一本院校,各省區市的二本院校越來越少了。以至於不少二本分數線考生吐槽說「現在的學校只分兩類,一類是一本,剩下的都是專科」。這個吐槽雖然有點無奈,但也是真實的情況,二本分數線的考生越來越難選擇學校了,能夠選擇的學校要麼辦學實力不強,要麼所處地域不佳,要麼是專業沒有特色。於是有些考上了普通二本院校的學生,還沒有開學就開始擔心畢業後的出路問題了,反覆在思考「畢業後到底有沒有出路?出路在哪裡?」的問題。
  • 在三線城市讀二本院校,畢業後有出路嗎?出路在哪裡?
    從歷年來高校就業情況來看,就業最充分的當屬「雙一流」建設高校的畢業生,這其中位於一二線城市的「雙一流」高校的畢業生就業率在整個就業群體中屬於最高水平。由此可以看出,高校所在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高校本身的名氣是大學畢業生順利就業的重要基礎條件,深刻地影響著就業率。
  • 中國很神秘的4所二本,畢業出來是金飯碗,且單位屬於保密單位
    當然在這麼多就業困難的大學生中,普通二本大學畢業的大學生就業就顯得更為艱難了。這是現實原因導致的,畢竟在唯學歷的就業環境中,高學歷就成為一個敲門磚。如果你不是211/985大學的,可能你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比如最近貴州茅臺酒廠招聘工作人員都要求211大學畢業。
  • 一般二本院校生物製藥畢業想考生物方向的研究生,有哪些推薦?
    你是一般二本生物製藥畢業的學生,要考生物方向的研究生,你在大學時學的是生物製藥專業,如果你要考生物製藥方面的研究生是專業對口的。生物製藥專業比較好的大學有很多,但是你是二本院校生物製藥畢業的,如果要考排名靠前大學的生物製藥專業的研究生,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 普通的二本院校大學生,要不要考研?二本畢業生考研有出路嗎?
    一位二本的大學生曾問過我這麼一個問題:「普通的二本院校大學生,要不要考研?二本畢業生考研有出路嗎?」可以說,二本大學生參加考研的人特別多,因為很多二本的大學生通過考研這條「綠色通道」,提高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
  • 錄取線高於一本院校的二本院校,與一本院校相比有什麼區別
    大家都知道,在一本線上錄取的院校就是一本院校,在二本線上錄取的院校就是二本院校。其實,細心的家長會發現,部分二本院校錄取線已經遠超過了一本線,甚至會高於個別雙非普通一本院校。那麼,這些二本院校與普通一本院校相比有什麼區別呢?
  • 28所院校二本門檻過一本線 其中醫學類院校過半數
    記者梳理二本投檔數據,為你揭示枯燥數字背後的信息。  考生扎堆 想學醫門檻很高  今年411所高校參加陝西二本錄取,計劃招生54170名。該批次最低控制線文史類492分,理工類452分。而正式投檔後,部分院校最低分甚至超過一本線(文史類548分,理工類503分)。
  • 進電力系統,除了清華、西交等985外,這6所二本院校也很受認可
    進電力系統,除了清華、西交等985外,這6所二本院校也很受認可電力系統每年都要招錄各個大學的畢業生,雖說只要上了電氣工程等相關專業都可以報考國家電網,但對於進電網來說,一眾實力較強的電氣工程強校最受國網認可,比如電氣工程
  • 全國最強28所財經類二本院校,財經類學科業內認可度高,就業率高
    全國最強28所財經類二本院校,財經類學科業內認可度高,就業率高最近各省市正在進行第一批次的院校投檔,財經類院校依然是考生最喜歡報考的,財經類院校以就業環境好、薪水高、工作體面等特點而出名,一本類財經院校分數都非常高,
  • 普通二本院校學生要不要?考研有出路嗎?看看教育達人怎麼說
    有學生問:二本畢業生考研有出路嗎?看到這個問題,我先講講身邊的一件事:朋友家孩子那年高考,考了不到300分,上了個民辦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到了大學後,她努力學習,通過專升本,取得了本科學歷。本科畢業後,接著考研,考到了省內一所不錯的醫學院。
  • 很多人說普通一本和二本沒什麼區別,那為什麼要努力考一本?
    因此,如果高考提高1分,從一本線以下一分提升到一本線,這名學生在畢業時拿到的offer就會提高122元!二,一本和二本,只是差122元嗎?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只是122元,有什麼了不起呢?的確,如果僅僅是122元的畢業工資提升,那麼可能確實不能說明一本比二本好多少。
  • 二本大學生通過考研,考上復旦研究生,可以「洗白」二本學歷嗎
    「我是一名本科母校是二本院校的大學生,這一次我通過考研,考上復旦研究生,請問我的最高學歷可以『洗白』我本科階段的二本學歷嗎?」一名網友問我這麼一個問題。我覺得完全可以「洗白」,而且是「洗」得相當白的那一種——以後當別人問你畢業於哪一所學校的時候,你可以非常自豪甚至可以歇斯裡底地喊出四個字:「復-旦-大-學!」但是,「洗白」這個詞語我覺得特別刺眼,好端端的幹嘛要用「洗白」這個詞兒呢?難道這位朋友所就讀的二本大學是涉黑院校,見不得人、見不得光不成?看到「洗白」這個詞,我差不多有一種忍俊不禁之感。
  • 國內的這兩所二本大學,畢業後就業較好,考上距離金飯碗也就不遠
    而那些想著靠大四招聘會找工作的學生每年也僅僅只有一小部分學校極為優秀的學生會被選上。 在這給大家介紹我國幾所就業相對較好的二本大學,雖然學校僅僅是一些二本大學,對於很多的學生來說還是有點瞧不起的態度
  • 二本院校的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工資要比985大學機械專業高嗎?
    那麼,問題來了,有人說,僅從未來就業上,二本院校的計算機專業要比985大學的機械專業薪資待遇高。個人覺得並非如此,具體情況如下第一、計算機專業整體上就業比機械專業工資高同等情況下,我們不可否認的是,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整體薪資待遇要比機械專業高。
  • 一本和二本是什麼意思,它們有什麼區別和變化呢?
    有211、985、雙一流大學,還有小玥上次介紹的雙非一本大學,然後就是二本大學、三本大學。本科之後,就是專科院校和高職。說起本科和專科,大部分人都知道有什麼不同,就是畢業的文憑不一樣。本科畢業符合要求,除了畢業證書,還可以獲得學士學位證書,在報考各種證書、研究生、公務員等多個場合都能用到。
  • 長沙較好的一所二本院校,專業特色鮮明,就業形勢好
    湖南是個大省,而長沙是湖南的省會城市,這裡有很多好的大學,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所二本大學。他就是湖南第一師範學院,這所大學專業特色鮮明,就業非常好。下面我就介紹介紹這所大學。一、湖南第一師範大學這所大學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前身可以追溯到公元1161年的長沙城南書院。他有著「千年學府、百年師範」的美譽!
  • 「關注高考」同一所大學為何既有一本,又有二本?有何不同?
    在正式高考志願填報之前,考生和家長們都會將在一批次招生的院校稱之為一本,而將在二批次招生的院校稱之為二本,但是卻忽略了有部分院校會在一批、二批同時招生的情況。每當遇到這種情況時,很多家長都會在優志願家長群中提問:同一所大學既在一本批次招生,又在二本批次招生,兩者有什麼不同呢?
  • 畢業證和學歷證,一本、二本、三本,你能看出多少差別?
    因此,一本、二本、三本不同的地方,只是頒發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的學校不同,學歷證和畢業證上沒有其他任何區別,學歷證和畢業證上,也不會詳細標註你畢業於一本、二本還是三本院校。並且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都是相同的,並不會標明幾本的,只表明是大學本科,那一本、二本和三本的區別在哪裡?
  • 二本大學升級成一本,錄取分數線提高,文憑卻縮水
    在近些年來,該校的實力也在不斷提升,目前該校在安徽省內的招生已經是本科一批次。 但對於已經在校就讀的學生來說,是一件喜訊,雖說他們剛開始入學的時候是二本學生,但如今已經升級為「一本」,那就意味著學生在畢業之後,是能夠拿到一本學歷證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