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上帝之手」,一種看不見的神秘物質——「宇宙超流體」

2021-01-15 星空xgcgmg

世界是物質的,我們的宇宙是一個充滿物質的世界。然而,宇宙中95%的物質都是一些我們看不見的物質。真正主宰宇宙的是一種神秘的物質——「宇宙超流體」。而我們所能夠看得見的物質,都是「宇宙超流體」熱效應產生的「宇宙泡沫」。

在講「宇宙超流體」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常規的「超流體」,也就是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超流體」。

20世紀30年代末,蘇聯科學家「彼得.卡皮查」首先觀測到,液態氦4在超低溫下具有「超流體」特徵。「超流體」是一種物態,特點是完全沒有黏性,具有超流動性。

在實驗中發現,液氦4可以毫無阻力的通過極細的毛細管。它可以在沒有外力作用的情況下,從杯底沿著杯壁爬上杯口,溢出杯外。另外它還有一種「熱機效應」。把一纖細管放入液氦中,只要加熱纖細管,液氦便會爬上纖細管的頂部。還有,就是它具有無限大的導熱率,在超流體中幾乎不會出現溫差。

另外,「超流體」還有一個奇特的性質,它在旋轉的容器中會有量子化的渦度,它不會隨著容器的轉動而均勻轉動,更奇怪的是它會相對於恆星保持穩定。由於它具有超流動性,流動時沒有任何摩擦力,把它注入一個封閉的圓環,它可以永不停息的流動而不會有任何能量的損失。這就是「超流體」的奇異特徵。

以上講的是常見的「超流體」。那麼,什麼是「宇宙超流體」呢?

在「1號物質」一篇中我們講到,常見的物質都是由一些「基本粒子」構成,如質子、中子、電子等等,這些粒子都是高速運動的物質。我們相信這些「基本粒子」一定是由一些更加基本的物質構成,它可以被無限細分。假設我們把這些「基本粒子」放入「絕對真空」(0度空間),這時「基本粒子」就會瞬間解體,能量充分釋放,被真空無限稀釋,溫度降為「絕對零度」。最後「基本粒子」被還原成為最原始的狀態,我們可以叫它「以太」、「暗物質」、或者「1號物質」……。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宇宙超流體」,它是宇宙的基礎物質。世界是物質的,我們的宇宙中充滿了「宇宙超流體」。如果我們把常見的物質比作「魚」的話,那麼「宇宙超流體」就是水。魚兒離不開水,「基本粒子」離不開「宇宙超流體」。水可以滋養萬物,「宇宙超流體」可以成就宇宙萬像。

在「0度空間」一篇中我們講了,在「絕對真空」任何物質都可以自由的運動,它是一個物質的運動場,能量的存儲器。物質在「絕對真空」中自由的運動而不會有任何能量的損失。那麼「宇宙超流體」在「絕對真空」中就成為了「能量」的最佳載體。它具有超流動性,沒有溫差。它無孔不入,永動不息……。

由於「宇宙超流體」具有超細的物質結構、超常的特性,所以我們看不見它也摸不著它。然而,它卻又無處不在,就像一隻無形的「上帝之手」時刻掌控著我們。

正因為「宇宙超流體」具有超常的特性,所以它成為了能量的「載體」、波的「介質」,光可以在這裡自由的傳播,「基本粒子可以在這裡自由的翱翔。我們常見超距作用力,電磁力、強作用力、若作用力、引力,都離不開「宇宙超流體」,都是以它為「媒介」。

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一切自然現象都是物質與物質的運動現象。自然界不存在什麼超距的作用力,它只存在於神話當中。脫離了物質,就是「絕對真空」,「絕對真空」不存在任何作用力,不存在任何「非物質」的現象。如果有一天我們發現了某種神秘的、未知的超距作用力,那它一定就是「宇宙超流體」………。(原創,節選自「微積宇宙論」)

相關焦點

  • 宇宙演變之謎被破解?奇特超流體可以解釋宇宙的存在
    那麼,到底是什麼使宇宙脫離了它的無定形狀態呢?科學家仍不確定,但是研究人員現已找到一種新方法,可以在實驗室裡模擬可能導致早期宇宙嚴重失衡的缺陷。這項研究報告發表在1月16日出版的《自然通訊》上,科學家展示了他們可以使用超冷氦氣模擬宇宙最初的時刻,具體而言,就是重新創造宇宙大爆炸之後存在的條件。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宇宙充滿了被物理學家稱為「對稱性」的平衡行為。
  • 神秘的宇宙:暗物質之謎
    暗物質之謎雖然我們不知道暗物質到底是什麼,但能夠感知暗物質對浩瀚宇宙產生的巨大影響。那麼暗物質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物質呢?之前的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誕生之前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物質,也沒有能量。約為一百五十億年前,一個很小的點爆炸了,逐漸膨脹形成的空間和時間,宇宙隨之誕生,並經過膨脹冷卻演化至今。
  • 宇宙驚現「上帝之手」
    近日,智利的一臺天文望遠鏡捕捉到了一幅令人震驚的景象:距我們1300光年之遙的「上帝之手」。所謂的「上帝之手」又稱CG4,是一團彗形球狀體。在這張壯麗的圖片上,這團燦爛的星雲如同一隻巨大的手,正在抓取附近的星星。
  • 宇宙之謎:反物質失蹤、黑色的太空及DNA代碼
    一,反物質失蹤之謎 138億年前的一瞬,「砰」的一聲,宇宙從「奇點」爆炸,物質粒子與反物質粒子同時誕生又逐對湮滅。 也許「上帝」出了偏差,物質總量比反物質多了十億分之一。
  • 宇宙或是一個「液態超流體」
    但一個最新理論認為,時空本身可能是一個「液態超流體」(liquid superfluid),如果證明其屬實,那人們必須要重新審視整個物理學標準模型。  「時空是一個流體」的提法並非第一次出現。這一理論被稱為「超流體真空論」(SVT),在半個世紀前就已問世。
  • 來自宇宙中的神秘目光——「上帝之眼」究竟是什麼?
    傳說上帝之眼(Eye of Providence),又稱全視之眼(All-seeing Eye)和全知之眼,代表著上帝監視人類的法眼,常見的形式為一顆被三角形及萬丈光芒所環繞的眼睛,以出現在美國國徽及一美元紙幣的背面而廣為人知。
  • 最新理論認為宇宙或是一個「液態超流體」
    核心提示:個最新理論認為,時空本身可能是一個「液態超流體」(liquidsuperfluid),如果證明其屬實,那人們必須要重新審視整個物理學標準模型。但一個最新理論認為,時空本身可能是一個「液態超流體」(liquidsuperfluid),如果證明其屬實,那人們必須要重新審視整個物理學標準模型。「時空是一個流體」的提法並非第一次出現。這一理論被稱為「超流體真空論」(SVT),在半個世紀前就已問世。
  • ...鏡像宇宙」:科學家們準備啟動實驗,尋找看不見的物質存在的證據...
    在一系列即將到來的實驗中,田納西州的科學家們將測試「鏡像物質」的存在,這種物質可以構成一個看不見的平行世界。奧克萊德國家實驗室(Oak Ride National Laboratory)是美國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所在地。物理學家利亞•布魯薩德(Leah Broussard)將在這裡進行她向NBC描述的一項「相當直接」的測試,以評估標準物理模型之間的差距。
  • 宇宙探索:人類看不見的,暗物質構成的虛空,才是這個宇宙的真身
    一,什麼是暗物質? 宇宙中基本不參與電磁相互作用,與光子的相互作用超級弱,以至於基本不發光,因此人類無法直接觀測到的存在被稱為暗物質。 暗物質粒子不屬於我們已知的任何一種基本粒子。
  • 宇宙探索:人類看不見的,暗物質構成的虛空,才是這個宇宙的真身
    一,什麼是暗物質?宇宙中基本不參與電磁相互作用,與光子的相互作用超級弱,以至於基本不發光,因此人類無法直接觀測到的存在被稱為暗物質。暗物質粒子不屬於我們已知的任何一種基本粒子。三,宇宙中有多少暗物質?在宇宙尺度上,通過對宇宙中微波背景輻射(各向異性的精細觀測,可以確定出宇宙中暗物質的總量
  • 暗物質是什麼,這種宇宙中最神秘的物質構建了宇宙的結構嗎?
    大多數天文學家都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宇宙中不可見的物質遠遠多於我們所能看到的。科學家認為,包括所有行星、恆星和星系在內的可見物質只佔宇宙總質量能量的4%左右,未知物質佔宇宙總質量能量的96%。其中,暗物質佔宇宙的23%,73%是一種加速宇宙膨脹的暗能量。宇宙中的暗物質比構成我們普通世界的原子物質多得多。
  • ...著「上帝粒子」之稱的神秘粒子,被認為是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的...
    3年前,他押下100美元的賭注,打賭人類永遠也不可能發現希格斯粒子——這種有著「上帝粒子」之稱的神秘粒子,被認為是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的質量之源。  2011年12月13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召開研討會宣布,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顯微鏡」——大型強子對撞機尋找希格斯粒子時出現「重要進展」。
  •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神秘「天國」,宇宙中真的存在上帝和天堂?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宇宙膨脹理論創始人,愛德文·哈勃通過紅移現象發現宇宙中的星系在不斷地遠離我們,由此推斷出宇宙在不斷地膨脹,從而發現了宇宙膨脹理論,這個發現也促使愛因斯坦放棄了宇宙學常數理論,並稱這個理論是他一生中犯下的最大錯誤,由此可見哈勃在人類科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而從哈勃望遠鏡以他命名也可以看得出來。
  • 浩瀚宇宙,神秘的暗物質之謎
    約150億年前,一個很小的點爆炸了,逐漸膨脹,形成T空間和時間,宇宙隨之誕生。經過膨脹、冷卻演化至今,星系、地球、空氣、水和生命便在這個不斷膨脹的時空裡逐漸形成。最近的天文觀測和膨脹宇宙論研究表明,宇宙的密度可能由約70%的暗能、5%的發光和不發光物體、5%的熱暗物質和2094的冷暗物質組成。也就是說,宇宙中競有九成是看不見的暗物質,其中可能包含宇宙早期遺留至今的。
  • ...上帝粒子」之稱的神秘粒子,被認為是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的質量...
    3年前,他押下100美元的賭注,打賭人類永遠也不可能發現希格斯粒子——這種有著「上帝粒子」之稱的神秘粒子,被認為是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的質量之源。  2011年12月13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召開研討會宣布,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顯微鏡」——大型強子對撞機尋找希格斯粒子時出現「重要進展」。
  • 宇宙中只有黑洞看不見?有這麼一種天體,也完全看不見
    人們只能從附近明亮的吸積盤上觀察到黑洞,由於這種看不見的性質,科學家對黑洞非常感興趣,並想知道黑洞內部是什麼。儘管許多科學家已經提出了可能存在於黑洞中的問題,但沒有辦法驗證哪一個是真的或全部都是錯誤的猜測。
  • 莊子的宇宙觀,與現代物理學有契合點:宇宙沒有邊界,不見首尾
    莊子認為,宇宙沒有邊界,不見首尾,「出無本,入無竅」;霍金認為,宇宙的邊界條件是它沒有邊界。1、霍金認為:宇宙的邊界條件是它沒有邊界。史蒂芬·霍金是現代宇宙學的先驅,西方文化普遍認為上帝創造了宇宙萬物,霍金否認這種說法,他認為:「宇宙創造過程中,「上帝」沒有位置。沒有必要藉助「上帝」來為宇宙按下啟動鍵。
  • 宇宙奇觀,了解上古恆星遺蹟上帝之眼,宇宙中最神聖的奇景!
    宇宙奇觀,了解上古恆星遺蹟上帝之眼,宇宙中最神聖的奇景!了解這顆上古恆星的遺蹟,帶你一起見證上帝之眼的宇宙奇觀。上帝之眼實際上是一顆距離地球只有700光年的水瓶座恆星,半徑約為2.5光年。當它被歐洲天文學家從太空拍攝到時,就被稱為上帝之眼。最早是由查爾斯·邁歇爾在1780年發現的,即NGC 7293螺旋星雲。
  • 宇宙中的暗物質是什麼,它在宇宙中有什麼作用?科學家給出了猜想
    宇宙中的暗物質是什麼,它在宇宙中有什麼作用?,不過科學家認為宇宙中除了能夠看到的物質,還有一種我們看不到的物質,這種物質被稱為是暗物質,可能很多朋友對暗物質並不是很了解!科學家認為我們的宇宙中有一種看不見的物質,這種物質就是暗物質,暗物質是能夠主導宇宙不斷膨脹的物質,但是這種物質非常的神奇,它不會和任何的物質發生反應,所以我們也看不到這種物質,科學家認為暗物質能夠釋放出暗能量,暗能量是一種非常強大的能量,能夠推動整個宇宙的運動,所以科學家一直都在尋找暗物質,科學家認為宇宙中百分之90的物質都是暗物質,而可見物質佔到了宇宙總質量的百分之
  • 從恆星演化來認識宇宙演化
    由局限於現象域的現象學認識論,走向超越現象學的理性唯物論——系統唯物論,突破現代物理學還保留著對「神賜奇點」迷信的「大爆炸宇宙學」,認識到宇宙由看不見的場物質——正負電子構成的元子,以不同條件不同運動形成不同場的微粒子,以近距作用傳遞現象上的超距作用,形成宇宙全部六種基本作用力:萬物慣性力、質荷相互作用力——現象上的萬有引力、電場力、磁場力、光傳輸電磁場力、磁矩力——所謂的強作用力——強核力主宰了恆星的演化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