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物質的,我們的宇宙是一個充滿物質的世界。然而,宇宙中95%的物質都是一些我們看不見的物質。真正主宰宇宙的是一種神秘的物質——「宇宙超流體」。而我們所能夠看得見的物質,都是「宇宙超流體」熱效應產生的「宇宙泡沫」。
在講「宇宙超流體」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常規的「超流體」,也就是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超流體」。
20世紀30年代末,蘇聯科學家「彼得.卡皮查」首先觀測到,液態氦4在超低溫下具有「超流體」特徵。「超流體」是一種物態,特點是完全沒有黏性,具有超流動性。
在實驗中發現,液氦4可以毫無阻力的通過極細的毛細管。它可以在沒有外力作用的情況下,從杯底沿著杯壁爬上杯口,溢出杯外。另外它還有一種「熱機效應」。把一纖細管放入液氦中,只要加熱纖細管,液氦便會爬上纖細管的頂部。還有,就是它具有無限大的導熱率,在超流體中幾乎不會出現溫差。
另外,「超流體」還有一個奇特的性質,它在旋轉的容器中會有量子化的渦度,它不會隨著容器的轉動而均勻轉動,更奇怪的是它會相對於恆星保持穩定。由於它具有超流動性,流動時沒有任何摩擦力,把它注入一個封閉的圓環,它可以永不停息的流動而不會有任何能量的損失。這就是「超流體」的奇異特徵。
以上講的是常見的「超流體」。那麼,什麼是「宇宙超流體」呢?
在「1號物質」一篇中我們講到,常見的物質都是由一些「基本粒子」構成,如質子、中子、電子等等,這些粒子都是高速運動的物質。我們相信這些「基本粒子」一定是由一些更加基本的物質構成,它可以被無限細分。假設我們把這些「基本粒子」放入「絕對真空」(0度空間),這時「基本粒子」就會瞬間解體,能量充分釋放,被真空無限稀釋,溫度降為「絕對零度」。最後「基本粒子」被還原成為最原始的狀態,我們可以叫它「以太」、「暗物質」、或者「1號物質」……。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宇宙超流體」,它是宇宙的基礎物質。世界是物質的,我們的宇宙中充滿了「宇宙超流體」。如果我們把常見的物質比作「魚」的話,那麼「宇宙超流體」就是水。魚兒離不開水,「基本粒子」離不開「宇宙超流體」。水可以滋養萬物,「宇宙超流體」可以成就宇宙萬像。
在「0度空間」一篇中我們講了,在「絕對真空」任何物質都可以自由的運動,它是一個物質的運動場,能量的存儲器。物質在「絕對真空」中自由的運動而不會有任何能量的損失。那麼「宇宙超流體」在「絕對真空」中就成為了「能量」的最佳載體。它具有超流動性,沒有溫差。它無孔不入,永動不息……。
由於「宇宙超流體」具有超細的物質結構、超常的特性,所以我們看不見它也摸不著它。然而,它卻又無處不在,就像一隻無形的「上帝之手」時刻掌控著我們。
正因為「宇宙超流體」具有超常的特性,所以它成為了能量的「載體」、波的「介質」,光可以在這裡自由的傳播,「基本粒子可以在這裡自由的翱翔。我們常見超距作用力,電磁力、強作用力、若作用力、引力,都離不開「宇宙超流體」,都是以它為「媒介」。
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一切自然現象都是物質與物質的運動現象。自然界不存在什麼超距的作用力,它只存在於神話當中。脫離了物質,就是「絕對真空」,「絕對真空」不存在任何作用力,不存在任何「非物質」的現象。如果有一天我們發現了某種神秘的、未知的超距作用力,那它一定就是「宇宙超流體」………。(原創,節選自「微積宇宙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