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演變之謎被破解?奇特超流體可以解釋宇宙的存在

2020-11-22 cnBeta

北京時間1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回到宇宙最初時刻,一切事物都是熱的、稠密的,處於完美平衡狀態。那時不存在我們所理解的粒子,更不用說是任何恆星,以及現今太空中的真空。整個太空充滿著均勻、無形、壓縮物質。

之後單調的穩定性變得不穩定,物質戰勝了它的異類反物質,開始主宰整個宇宙空間。物質雲團開始形成,並坍縮成恆星,逐漸組成星系,我們所知道的一切宇宙物質逐漸出現。

那麼,到底是什麼使宇宙脫離了它的無定形狀態呢?科學家仍不確定,但是研究人員現已找到一種新方法,可以在實驗室裡模擬可能導致早期宇宙嚴重失衡的缺陷。這項研究報告發表在1月16日出版的《自然通訊》上,科學家展示了他們可以使用超冷氦氣模擬宇宙最初的時刻,具體而言,就是重新創造宇宙大爆炸之後存在的條件。

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宇宙充滿了被物理學家稱為「對稱性」的平衡行為。例如:物理均勢在時間上以相同的方式向前和向後運行,宇宙中帶正電的粒子正好完全抵消所有帶負電的粒子。

但有的時候,這種對稱性會被打破,一個在針尖上平衡的完美球體會朝向這個方向或者那個方向落下,磁體的兩個完全相同側面分離為南極和北極。在早期宇宙階段,物質數量超過反物質數量。特定的基本粒子從早期宇宙的無定形狀態中產生,並通過離散力相互作用。

研究報告第一作者、芬蘭阿爾託大學博士生傑雷·馬金恩(Jere Mainen)稱,如果我們將大爆炸的存在看作是理所當然的,那麼宇宙無疑經歷了一些打破對稱性的轉變。

需要證明嗎?它就在我們的身邊,任何桌子、椅子、星系以及鴨嘴獸都可以證明,早期宇宙一些事物從扁平狀態演變至現今的複雜狀態。我們所處的空間並非統一空間,因此某些事物打破了這種對稱性,物理學家將破壞對稱性的隨機波動稱為「拓撲缺陷」。

從本質上講,拓撲缺陷是某些事物在另一個均勻場中出現不穩定的區域。一旦出現混亂,這可能是由於外部幹擾所致,就像實驗室裡做試驗一樣,或者它們可以隨機神秘出現,就像科學家猜測早期宇宙所發生的那樣,一旦拓撲缺陷形成,就會位於均勻場中心位置,像一塊卵石在平滑溪流中產生的漣漪。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早期宇宙中無定形物質的某些特定拓撲缺陷可能在首次打破對稱性的轉變中發揮重要作用。這些缺陷可能包括被稱為「半量子旋渦」(看上去有點像漩渦的能量和物質模型)和「弦物質約束壁」(由二維或者一維「弦」約束的二維壁組成的磁結構)。這些自發形成結構影響著物質在其它對稱系統中的流動,一些研究人員對此表示懷疑。

之前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使用冷氣體和超導體磁場製造了這類缺陷,但是這種缺陷是單獨出現的。大多數使用拓撲缺陷來解釋現代宇宙起源的理論都涉及「複合缺陷」,馬金恩稱,多個缺陷協同工作運行。

馬金恩和他的研究合著作者設計了一項實驗,實驗中液氦冷卻至絕對零度之上一度的幾分之一,然後再壓縮到一個小容器裡。在這個黑暗的小容器中,超冷氦中出現了半量子旋渦。

之後研究人員改變了氦的狀態,使它在兩種不同超流體或者無粘性流體之間經歷一系列相變,類似於水從固體變成液體或者氣體,但是在更極端的條件下完成。

相變導致對稱性斷裂,例如:液態水中充滿了可以向許多不同方向定向的分子,但是水冷凍之後,分子會被鎖定在特定位置,在實驗中,超流體相變也發生了類似的對稱性斷裂。

儘管如此,在超流體氦經歷相變之後,旋渦仍然受弦束縛壁的保護。旋渦和壁畫共同形成複合拓撲缺陷結構,並在對稱性破壞的相變中存在。研究人員指出,通過這種方式,這些物質鏡像了一些被認為早期宇宙中形成的缺陷。

這是否意味著馬金恩和合著作者已經發現宇宙中對稱性是如何被打破的?絕對不是,他們的模型僅表明,關於早期宇宙如何形成「大統一理論」的某些方面可以在實驗室複製,特別是那些涉及拓撲缺陷的理論部分。這些理論沒有一個被物理學家廣泛接受,這可能是一個很大的「理論死胡同」。

但是馬金恩的研究工作確定為更多的實驗打開了大門,這些實驗旨在研究分析缺陷結構是如何作用於大爆炸之後的瞬間時刻,這些研究無疑教會科學家一些關於量子領域的新事物,他說:「目前還有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物理學家是否會將這些關於微小量子世界的細節與整個宇宙行為聯繫在一起?(葉傾城)

相關焦點

  • 宇宙中的「上帝之手」,一種看不見的神秘物質——「宇宙超流體」
    它可以在沒有外力作用的情況下,從杯底沿著杯壁爬上杯口,溢出杯外。另外它還有一種「熱機效應」。把一纖細管放入液氦中,只要加熱纖細管,液氦便會爬上纖細管的頂部。還有,就是它具有無限大的導熱率,在超流體中幾乎不會出現溫差。另外,「超流體」還有一個奇特的性質,它在旋轉的容器中會有量子化的渦度,它不會隨著容器的轉動而均勻轉動,更奇怪的是它會相對於恆星保持穩定。
  • 破解科學之謎:反物質去了哪裡?
    但科學不是萬能的,科學也有未解之謎。1928年,英國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建立了著名的狄拉克方程,從理論上預言了負能量的存在。1931年,狄拉克又提出「反粒子」概念來解釋「負能現象」,預言了反粒子、反物質的存在。
  • 科學家在爆炸恆星中發現超流體的存在證據
    研究人員稱,目前觀測到溫度驟然下降是證實仙后座A中子星內核存在奇特狀態物質的有力證據。俄羅斯聖彼德堡市約飛(Ioffe)物理實驗室的彼特-施特尼(Peter Shternin)是該研究小組負責人之一,他在一份聲明中稱,通過錢德拉望遠鏡可觀測到仙后座A中子星的溫度驟降,這是首次證實中子星內核存在奇特狀態物質的有力證據。事實上,其內核是由超流體和超導體物質構成的。
  • 宇宙或是一個「液態超流體」
    但一個最新理論認為,時空本身可能是一個「液態超流體」(liquid superfluid),如果證明其屬實,那人們必須要重新審視整個物理學標準模型。  「時空是一個流體」的提法並非第一次出現。這一理論被稱為「超流體真空論」(SVT),在半個世紀前就已問世。
  • 真空衰變自我毀滅與7個無法解釋的宇宙之謎
    科學家也傾向於認為時間是從宇宙大爆炸開始的,因為沒有任何線索能夠證明大爆炸之前存在任何東西。           二、事物為什麼會存在?           我們在身邊發現有這麼多事物真是感到驚奇,然而這些東西都是從哪來的呢?之前提到的「宇宙大收縮」理論和裡面自我循環的宇宙可以解釋我們宇宙中的事物起源。
  • 歐洲證明「上帝粒子」存在 或解釋宇宙初創之謎
    歐洲核子中心提供強力證據證明希格斯玻色子存在 解釋宇宙初創之謎  我專家解讀—— 用收音機搜到「上帝粒子」信號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人類距離了解宇宙誕生之謎又邁進一大步歐洲核子中心(CERN)昨日公布來自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重要數據,顯示有「上帝粒子」之稱的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強有力證據。  中國社科院專家上午接受法晚記者採訪時稱,這一數據就好似我們用收音機收到了「上帝粒子」的信號,未來一年之內,將很有可能發現這一粒子,解釋宇宙初創之謎。
  • 藍環星雲奇特之謎終獲破解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11月19日電 (記者劉霞)2004年,科學家在一顆恆星周圍發現了一種特殊的紫外線環,但不知這種奇特的結構如何形成。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撰文稱,他們近日在藍環星雲的螢光碎片內發現了新證據,破解了這一謎團:藍環實際上是兩顆恆星相撞產生的一個錐形發光氫分子雲團的底部。
  • 全新宇宙之謎「奇特射電圈」令天文學家困惑不已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隨著快速射電暴之謎看似即將被解開,天文學家們需要一個新的宇宙難題來思考。近期天文學家們發現了太空深處出現的一種全新奇怪環形天體:「奇特射電圈」(ORCs)。第一個ORC是美國國家射電天文臺的Anna Kapinska在2019年9月發現的,當時她正在檢查宇宙演化圖(EMU)項目試點調查的數據。
  • 三大未解之謎:靈魂之謎,地球之謎,浩瀚宇宙之謎,如何解釋?
    哲學對於2000多年前的思想而言,那絕對是一種解釋自然之道的「科學」,但到了現代社會,它已經被真正的科學所替代,那麼從科學的角度來分析,身體之謎,地球內核之謎,浩瀚宇宙之謎,如何解釋?當然人體之謎的關鍵不在蛋白質,要不然各種謎團三天三夜都說不完,我們今天來說說人體中最奇妙的東西,它是我們能夠認識到我是誰的關鍵,更是我們存在這個世界上的唯一意義:意識到底是在哪裡?
  • 世界未解之謎(宇宙之謎):宇宙末日會不會來臨
    但宇宙永恆、無始無終。然而,宇宙壽命究竟是多少歲?科學家試圖破解這個謎團。宇宙物質的運動是循環衍生的(生命只是物質運動的一種形式)。據計算,任何恆星經過100萬億年都會與另一顆恆星接近一次。這樣恆星周圍的行星就會被撞出而流離失所。這時,90%的恆星逃離星系,剩餘者則形成一個大黑洞。
  • 宇宙十大未解之謎宇宙十大未解之謎
    宇宙十大未解之謎 宇宙有多少個銀河系?宇宙中存在地外生命嗎?宇宙之外還會有宇宙或者另外一個相同的地球嗎?人類由猿人進化至今已經有了1400萬年歷史,如今已經成為了地球上最具智慧的生物,然而在太陽系裡就連太陽也只是銀河系中的一個普通的恆星,更別說地球了。
  • 宇宙十大未解之謎 白洞是否真的存在?
    1、老鷹星雲中的幻影   最奇特的太空照片之一是鷹狀星雲。照片本身顯示的是一顆恆星從氣體雲中誕生的情景。然而,當這張照片在有線電視新聞網發布後,許多網民說在老鷹星雲圖片中看到了一張人臉,當專家把照片的顏色調整了一下,發現星雲中真的出現了一張很大的人臉。科學家一直無法解釋這種現象。
  • 浩瀚宇宙|六個問題,六大宇宙未解之謎!生命、意識到底是什麼
    1、事物為什麼會存在?我們在身邊發現有這麼多事物真是感到驚奇,然而這些東西都是從哪來的呢?之前提到的「宇宙大收縮」理論和裡面自我循環的宇宙可以解釋我們宇宙中的事物起源。然而它卻無法解釋在我們之前,其它所有宇宙的最開端物質是哪來的,另一個宇宙之謎則是構成我們的物質還有一個與其對應的東西叫做反物質,兩者只是電荷不同。科學家認為大爆炸期間產生了相同數量的物質與反物質,它們只要一相遇便會消失在一束能量中。然而與早期的宇宙相比,令天物質比反物質要多,這一情況令人無法解釋。
  • 最新理論認為宇宙或是一個「液態超流體」
    核心提示:個最新理論認為,時空本身可能是一個「液態超流體」(liquidsuperfluid),如果證明其屬實,那人們必須要重新審視整個物理學標準模型。但一個最新理論認為,時空本身可能是一個「液態超流體」(liquidsuperfluid),如果證明其屬實,那人們必須要重新審視整個物理學標準模型。「時空是一個流體」的提法並非第一次出現。這一理論被稱為「超流體真空論」(SVT),在半個世紀前就已問世。
  • 宇宙或以超流體狀態存在
    科學家通過對宇宙研究發現,我們的宇宙可能是以一種超流體的狀態存在著,這意味著我們很可能生活在「水下」。這項新研究顯示時空的性質可能如同流體的質態,可以認為是一種超流體,但可以為光子提供一個新的介質,就像聲音在空氣中傳播一樣。
  • 最詳細的宇宙地圖解開了一個長久以來的宇宙之謎,證明愛因斯坦又對了?
    來自英國樸茨茅斯大學(University of Portsmouth)的研究人員,藉由創造出有史以來最大的宇宙物質分布圖,解開了一個有趣的宇宙之謎。Seshadri Nadathur博士和Robert Crittenden教授詳細查看來自宇宙微波背景(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CMB)的光子,大爆炸後所存留下來的光,是如何被充滿星系、超星系團、以及真空地區的宇宙所影響。
  • 五個人類無法破解的宇宙之謎
    從伽利略發明天文望遠鏡開始,我們就知道宇宙漆黑的帷幔後面,隱藏著許多未解之謎。著名天文學家馬丁·裡斯認為,由於人類大腦存在某種局限性,宇宙中有些謎團我們或許永遠也無法解開。 自它問世以來,科學家們試圖用各種方法和假說進行解釋,甚至一個比一個荒誕、一個比一個科幻,但這都無法解釋量子力學的詭異。
  • 美國著名天文學家:宇宙和生命誕生之謎,是人類亟待破解的難題!
    人類文明的先進程度似乎已經很高了——我們的探測器幾乎拜訪了太陽系的每個角落,並成功的在多顆星球上發現液態水存在的證據,在本世紀中葉很有可能開啟殖民火星的偉大計劃。人類基因組圖譜已繪製完成,納米機器人甚至可以進入人體,在分子水平上搬運藥物!但人類對宇宙似乎還一無所知。
  • 世界未解之謎(宇宙之謎):宇宙到底有幾個
    在該理論所提供的模型中,宇宙共有十一維空間,其中六維因繞成微小絲狀而可忽略不計。宇宙在大爆炸之前的「和平年代」裡是由兩個四維平面構成的,其中一個平面是我們今天的宇宙,另外一個是「隱藏」的宇宙。這一「隱藏」宇宙隨機波動,漸漸發生形變並接近我們的宇宙。它「濺」入我們的宇宙時,撞擊引起了大爆炸,那些能量在大爆炸中轉化為現在宇宙的物質和能量。我們的宇宙和一個「隱藏」的宇宙共同「鑲嵌」在「五維空間」中。
  • 宇宙有三個未解之謎,破解任何一個,人類文明都將進入新時代
    自從人類走進科技發展的道路之後,很快就實現了飛天的夢想,走出地球開始宇宙。而在浩瀚的宇宙面前,地球和人類是渺小的存在。浩瀚的宇宙有無數的奧秘,人類發展科技的目標就是將這些奧秘一一破解,通過不斷破解宇宙奧秘還提升人類的文明實力。其中有三個宇宙未解之謎,破解任何一個,都會讓人類文明進入一個新時代。下面小編就和朋友一起去認知一下這三個宇宙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