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霞不出門 晚霞行千裡

2020-11-25 騰訊網

近日清晨東莞西邊天空出現彩霞飛天,朝霞顯現。查看東莞氣象臺的天氣預報,發現接下來幾天東莞將進入風雨模式,不由得讓我們想起一條氣象方面的諺語: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

觀霞識天氣

自古以來人們歷來重視朝晚霞與天氣的關係,總結了很多用朝晚霞預測未來晴雨的經驗。霞一般出現在日出、日落前後,陽光通過厚厚的大氣層,被大量的空氣分子散射,太陽光譜中波長較短的紫、藍、青等顏色的光最容易散射,而波長較長的紅、橙、黃等顏色的光透射能力更強。因此,我們看到睛朗的天空總是呈蔚藍色,而地平線上空的光線只剩波長較長的黃、橙、紅光了,如果天空有雲層,那麼就會染上豔麗的顏色,也就是朝晚霞。

諺語中的「朝霞」更多的是指西邊天空中出現的霞,如果早上西邊有鮮豔的紅霞,表明西邊大氣中的水汽和顆粒物較多,天空狀態不十分穩定。而我們國家的大多天氣系統都是自西向東運動的,朝霞的存在,證明西方已經出現了雲層,而當雲層移動到本地,就可能形成降雨,這就是「朝霞不出門」的原因。

而諺語中晚霞是指夕陽斜照在東邊天空上的雲霞,在這種情況下,西部天空沒有雲彩,太陽才能直接照射在東邊天空,而東邊天空上的雲彩只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離本地愈來愈遠,而西邊晴朗的天氣也將會隨時間逐漸到來。

另一方面朝霞說明早晨天空有雲彩存在,表明天空狀態不十分穩定,隨著太陽升高,熱力作用增強,對流進一步發展,雲也會進一步發展,容易造成陰雨天氣。相反,晚上由於太陽下山,空氣層結逐漸恢復穩定,對流減弱,原來白天生成的雲彩也將歸於消散,天氣一般晴好。可見「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是有一定道理的。

雲與天氣

天上的雲姿態萬千,變化無常,它們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著;有的像羊群,來來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嚴嚴實實地蓋住了天空;有的像山峰、有的像河流、有的像奔馬。雲有時把天空點綴得很美麗,有時又把天空籠罩得很陰森。也許剛才還是白雲朵朵,陽光燦爛,過了不久卻又是烏雲密布,大雨傾盆。雲就是天氣的主宰者,天上掛什麼雲,就將出現什麼樣的天氣。

經驗告訴我們:天空的薄雲,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徵;那些低而厚密的雲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那最輕盈、站得最高的雲,叫捲雲。這種雲很薄,陽光可以透過雲層照到地面,房屋和樹木的光與影依然很清晰。如果捲雲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風吹過水麵引起的鱗波,這就成了捲積雲。捲雲和捲積雲都很高,那裡水分少,它們一般不會帶來雨雪。還有一種像棉花團似的白雲,叫積雲,它們常在兩千米左右的天空。積雲一般在上午出現,午後最多,傍晚漸漸消散。在晴天,我們還會偶見一種高積雲,它是成群的扁球狀的雲塊,排列很勻稱,雲塊間露出碧藍的天幕,遠遠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捲雲、捲積雲、積雲和高積雲,都是很美麗的。

當雨雪將要來臨的時候,捲雲在聚集著,天空漸漸出現一層薄雲,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綢幕。這種雲叫卷層雲。卷層雲慢慢地向前推進,天氣就將轉陰。接著,雲層越來越低,越來越厚,隔了雲看太陽或月亮,就像隔了一層毛玻璃,朦朧不清。這時卷層雲已經改名換姓,該叫它高層雲了。出現了高層雲,往往在幾個鐘頭內便要下雨或者下雪。最後,雲壓得更低,變得更厚,太陽和月亮都躲藏了起來,天空被暗灰色的雲塊密密層層地布滿了。這種雲叫雨層雲。雨層雲一形成,連綿不斷的雨雪也就降臨了。

夏天,雷雨到來之前,在天空先會看到積雲,這種雲如果迅速地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雲山,群峰爭奇,聳入天頂,就變成了積雨雲。積雨雲越長越高,雲底慢慢變黑,雲峰漸漸模糊,不一會,整座雲山崩塌了,烏雲瀰漫了天空,頃刻間,雷聲隆隆,電光閃閃,馬上就會譁啦譁啦地下起暴雨。

天氣諺語

千百年來,人們在生產實踐中根據云的形狀、來向、移速、厚薄、顏色等的變化,總結了豐富的「看雲識天氣」的經驗,並將這些經驗編成諺語,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留心作一些觀察對照。

鉤鉤雲氣象上叫做鉤捲雲,它一般出現在暖鋒面和低壓的前面,鉤捲雲出現,說明暖鋒面或低壓即將到來,是下雨的先兆。但是,雨後或冬季出現的鉤鉤雲,則會連續出現晴天或霜凍,所以又有「鉤鉤雲消散,晴天多乾旱」,「冬鉤雲,曬起塵」的諺語。

雲交雲指上下雲層移動方向不一致,也就是說雲所處高度的風向不一致,常發生在鋒面或低壓附近,所以預示有雨,有時雲與地面風向相反,則有「逆風行雲,天要變」的說法。

灰布雲指雨層雲,大多由高層雲降低加厚蛻變而成,範圍很大、很厚,雲中水汽充足,常產生連續性降水。

指太陽落山時,西方地平線下升起一朵城牆似的烏雲接住太陽,說明烏雲東移,西邊陰雨天氣正在移來,將要下雨。一般來說,如接中雲,則當夜有雨;如接高雲,則第二天有雨。但如西邊的烏雲呈條塊狀或斷開,或本地原來就多雲,那就不是未來有雨的徵兆了。

觀雲能夠幫助我們大致識別陰晴風雨,不過天氣變化異常複雜,看雲識天氣有一定的局限性,要詳細了解天氣的變化情況,還得依靠天氣預報。

雖然我們現在可以藉助氣象衛星、遙感技術等手段進行氣象觀測、預報,而且在預報大範圍的天氣趨勢方面比較準確,但具體到某個地方是否下雨?什麼時候下?是有一定的不確定性的,因為雲層的發展、移動方向、移動速度都處於動態的變化過程之中。原來預報東莞昨天是有雨的,但雨水今天才來臨,真是「天有不測風雲」。

相關焦點

  • 「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這些天氣「農諺」,你知道嗎?
    今天的我們,出門有天氣預報,在古代,沒有先進的天氣預報,不管是耕地的農民,還是做貿易的商賈,都需要「看雲識天氣」,通過當天的天氣情況了解第二天的。在漫長的生活中,勤勞的人們經過反覆的觀察和實踐,積累下許多關於天氣的諺語。據說,現在在農村,年齡大一點的老年人,還是信「天氣農諺」的!
  • 為什麼朝霞預示著下雨,而晚霞預示著天晴?——冷知識大分享
    為什麼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呢?我們從小的時候就聽過書上還有家中長輩說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這個道理,經過我們自己這麼多年來的親身實踐發現這個諺語真的很正確,可以預示我們大部分時候的天氣。為什麼朝霞就預示著下雨而晚霞則代表天晴?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這個原因吧!首先我們要知道無論是朝霞也還還是晚霞也罷,產生霞光的主要原因在於空氣中的水分對太陽光的散射作用。在雲層中水汽的散射作用下,無色陽光的各種彩色光的組成部分出現在天空中,這便是彩霞之所以是五顏六色的主要原因。
  • 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還有誰記得這些諺語,用來預測天氣呢?
    一、天氣變化的徵兆天氣的好壞並不是不可知的,有時可以通過觀察雲的顏色、種類、速度以及風的方向來判定天氣的好壞。在山地,白天的谷風一般是自山下往山上吹,而夜晚,則是由山峰往山谷吹;白天(尤其是在早晨),可以看到山口有一朵一朵的雲團在逐漸分化為氣霧並進而消散,而在傍晚太陽落山時,西邊山谷的上方出現一片片橙色或玫瑰色的晚霞;清晨,地面上有露水或霜凍,而在傍晚時,山下會有霧,而且進入夜晚時天氣比較涼,天空的星光很穩定,只有很少的星星在閃爍。
  • 天氣諺語:朝霞不出門,下一句才是要出發的時間!值得收藏!
    早上如果有朝霞,想必今天可能會下雨,晚霞的話明日一定是大太陽。2、日沒胭脂紅,無雨即是風。意思是日落西山時呈胭脂紅色,主次日有雨或風3、日出日落胭脂紅,不是雨來便是風。4、早出日,不晴天。5、日落西北一點紅,半夜起來搭雨棚。
  • 日出日落奇蹟時間——我的2019之朝霞晚霞拍攝記錄
    而進入到5月,水汽增多,也意味著雨季的來臨,同時也意味著朝霞晚霞的次數將會增多。晚霞青島下雨不多,但是也是能看到晚霞的。5月,晚霞開始出現。每當晚霞出現時,我便在放學後,拿起設備跑向五子頂。今年拍到的最驚奇最奇妙的一次晚霞,就是7月30日在五子頂上拍攝的。當天看著預報有晚霞,於是下午五點多便早早的來到了五子頂。當天白天下過了雨,天還霧蒙蒙的。
  • 被晚霞刷屏的佛山,美得太驚豔啦!
    今天傍晚時分披上晚霞的佛山像墜入了夢幻的世界不少網友拍照留下天空醉美的時刻你的朋友圈被刷屏了嗎佛山新聞網航拍俱樂部攝影師 魅影/攝佛山新聞網航拍俱樂部攝影師 宋茲檀/攝佛山新聞網航拍俱樂部攝影師 徐懿君/攝佛山新聞網航拍俱樂部攝影師 Peter/攝佛山新聞網記者 潘孝發/攝看到晚霞
  • 晚霞是怎麼形成的?
    晚霞是怎麼形成的? 當太陽下山的時候,天邊就會出現一些晚霞 一般對於晚霞的認識是紅色的雲 所以覺得晚霞就是特殊顏色的雲 那麼,晚霞是雲嗎?晚霞是怎麼形成的?
  • 美麗的朝霞與晚霞
    其中出現在早上的霞就是早霞,一般稱朝霞,而傍晚出現的霞就是晚霞。早晨出現鮮紅的朝霞,說明大氣中水滴已經很多,當天可能會下雨。傍晚如果出現火紅色或金黃色的晚霞,表明西方已經沒有雲層,因此預示天氣將要轉晴。
  • 朝霞、密捲雲同現北京天空
    (原標題:朝霞、密捲雲同現北京天空) 新京報快訊(記者王碩)10日早晨
  • 本報訊(記者駱倩雯)昨早,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京城美麗的朝霞刷屏。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本報訊(記者駱倩雯)昨早,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京城美麗的朝霞刷屏。
  • 【氣象科普】美麗的朝霞與晚霞
    其中出現在早上的霞就是早霞,一般稱朝霞,而傍晚出現的霞就是晚霞。早晨出現鮮紅的朝霞,說明大氣中水滴已經很多,當天可能會下雨。傍晚如果出現火紅色或金黃色的晚霞,表明西方已經沒有雲層,因此預示天氣將要轉晴。
  • 攝影場景篇—朝霞與晚霞的拍攝方法
    朝霞是一天當中最早的被攝對象,往往先於日出而有彩雲;晚霞則後於日落而有彩雲。早、晚霞出現的時間相對較短,一般只有20分鐘至30分鐘,日落的時間比日出的時間長一些,所以晚霞的拍攝機會比較寬餘。拍攝朝霞,選擇晴天的早晨,太陽剛好從地平線升起,由紅變白時為最好,拍攝的時間過早,天空不太明亮,朝霞不夠鮮明突出,拍攝時間過晚,太陽光強度過強,直射的太陽光射入鏡頭,容易產生光暈現象,雲霞也不能得到充分的表現。
  • 兒童節科普之晚霞的形成
    今天小編分三步來簡單解釋晚霞的形成原因。第一步 瑞利散射的作用?大氣層中存在許多的微小粒子,會使得光線通過大氣層時偏離原來的傳播方向,而改向四周傳播,這樣的現象稱為光線在大氣層中的散射。經過偉大的瑞利同學研究發現,當粒子的尺度遠小於入射光波長時,其各方向上的散射光強度是不一樣的,該強度與入射光的波長四次方成反比(這個現象的原理被稱為瑞利散射)。正如下圖所示,在可見光波段中,紅光的波長最大,紫光波長最短,根據瑞利散射的原理,紫色、藍色光就很容易被散射開來,波長越長的,像紅色、橙色光就相對不容易被散射。
  • 為何「最美晚霞」總在暴雨後?
    和晚霞對應的還有「朝霞」,道理是一樣的。早晨的太陽光斜著穿透大氣層射向我們,短波光線被散射掉了,只有長波光照亮了東方的天空和雲朵。朝霞的形成原理和晚霞是一樣的 圖/視覺中國  天空和大海為啥是藍色的?
  • 有關晚霞,你可能想知道這些!
    晚霞是怎麼形成的?晚霞是指日落時分,天邊出現了五彩繽紛的彩色雲霞。但是,這種景象並不僅僅是傍晚會出現,早上太陽初升時也會有五彩的霞光。大氣中漂浮著大量的大氣分子以及微粒,太陽光進入大氣層後會遇到它們,發生散射。
  • 怎麼拍好朝霞與晚霞?這些知識技巧你需要了解
    早上日出前的朝霞,傍晚日落後的晚霞,都屬於自然景象中非常壯觀美麗不可多得的場景。朝霞和晚霞其實它們都有各自特點,我們只要掌握這些特點,就能很輕鬆的把這些題材拍好。早上拍攝朝霞,我們一般在太陽將要出來之前的20分鐘進行拍攝,傍晚拍攝晚霞時,我們一般在日落後30分鐘內進行拍攝,所以我們在拍攝這類題材之前一定要做好拍攝準備,因為黃金拍攝時段就那麼一會兒,你如果利用黃金拍攝時段再去做拍攝地點的調整,相機的設置等這些工作,那未免太「奢侈」了。
  • 清晨洗個朝霞澡,黃昏換套晚霞裝
    你看,我把一天分成幾個段:清晨洗個朝霞澡,高高興興去上崗。忙忙碌碌做作業,碩碩成果堆滿倉。平平安安回家來,黃昏換套晚霞裝。和和睦睦吃晚飯,舒舒服服躺上床。話是這麼說的。工作畢竟是工作,艱辛的工作只有自己才知道。但是什麼工作都是難不倒人的,只是這中間多了很多心酸和感人的故事。有時感覺這樣的生活景色太單一,心情很煩躁。
  • 上海最美的火燒雲(朝霞)、透光高積雲和晚霞
    清晨的火燒雲(朝霞),真是太美了,火燒雲一般在日出或日落出現的赤雲看著像火燒的一樣,這是日出的景象。透光高積雲晚霞的部分景象,日落前的雲彩,也是很美的。晚霞一天中遇到了三種雲的自然變化,難得看得到的天氣變化景象。
  • 這款免費的微信小程序,為什麼可以預報朝霞晚霞、雲海和星空?
    它不僅能自動預報朝霞、晚霞、雲海、彩虹,同時還集成了專業氣象、攝影、觀星地圖、日月位置等等相關工具。而且,還是免費的。而日出日落是最容易出片的時間段,晚霞和朝霞時間很短,預報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在他拍過非常多次晚霞之後,結合基礎大氣、物理知識就能總結出一定的規律,再經過一定時間的驗證總結出算法,提高拍攝晚霞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