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走進今天的動物世界,今天為大家介紹一種生物:雅蠛蝶。
via http://www.ifanjian.net/jbk/yamiedie.html (不是真的,不要信)
可能大多數人第一次接觸這種生物,是在隔壁島國小電影裡:
其實雅蠛蝶的真正意思是:停下,不要。
(如果你看到這裡嘴角也不自覺露出了微笑, 請抽自己一耳光 請原地反省一下)
呃,STOP、「不要」,怎麼就越來越汙了?
為什麼小電影裡要這麼設置??
為什麼說著不要,聽起來反而讓人興奮?
日本首位公開姓名長相、將性侵犯自己的罪犯告上法庭的記者,伊藤詩織,在自傳《黑箱》中提到:
「如果用日語拒絕,聽起來會更像在取悅對方。」
01.
為什麼拒絕,
聽起來會讓人興奮?
這裡需要提到一個理論:蔡格尼克記憶效應(Zeigarnik effect,又稱蔡加尼克效應), 是一種記憶效應,指人們對於尚未處理完的事情,比已處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拒絕之後,大腦會不斷提醒我們去追求、去完成。
所以吧,說「雅蠛蝶」的確可以作為一種性愛情趣,在鼓掌的過程中尋求刺激。
但請注意,這隻建立在雙方已經溝通過、充分了解彼此意願的基礎上。
在更多情況下,說「不要」的人,其實就是在說不要。
02.
如果把拒絕當情趣,
那真的拒絕該有多難?
「絕對是個妞」欄目視頻博主Alex曾做過一期視頻:收集女孩們在表達拒絕時的語言和表現,並邀請嘉賓在鏡頭前念出它們。
女生們在想拒絕的時候,她們可能會找很多藉口:
(我來例假了/我今天不舒服/我想吐/明天一大早還有事情)
或者不直接說,用其他行為暗示:
(肢體語言猶豫不決/躺在床上呆若木雞/轉移話題/穿著內衣睡覺)
但女生們還是覺得拒絕很難:
(到底有多難???為什麼難??)
難在不想撕破臉皮/影響關係
作為在以禮相待、含蓄委婉的文化裡成長起來的我們,可能拒絕,總是比接受的話聽起來難聽一點點。而我們也都不願意當那個得罪別人的人。
有些人被拒絕性行為時,很可能會開始頭腦風暴:是我性吸引力不夠嗎??於是惱羞成怒,開始抱怨對方「是不是不夠愛我」等等……
停,不要再把那套性=愛的邏輯強加於人了。愛很複雜,性同樣也不止於性行為和生理高潮。如果對方拒絕了你,請認真聽一聽對方的理由吧。
再者,真誠的拒絕,難道不是尊重一個人的表現嗎?
難在沒人在意、沒人信
說不要的時候,可能沒人當真,以為是欲拒還迎的情趣:
(所以雅蠛蝶是不是情趣,還真要區分情景)
其實拒絕的方式有非常多,但在大多數委婉的表達面前,對面那位可能自動無視、裝傻:
比如下面這個場景:
女:「不,我不。」
男:「給我一個直截了當的答案,不要閃爍其詞。」
(via阿雷恩·鮑爾德溫等著,陶東風等譯.文化研究導論[M] P76)
不過,可能有些時候對方並不是在裝傻——是真傻。女生的心思的確會引無數男性朋友苦苦猜測:
底下的回答,仿佛是輪流上場比誰更自信、更能掌握女性心思:
而且,就在前陣子,某檔綜藝上發生了這麼一段對話。
當被問到是否會主動給女生拿毯子時,丁禹兮表示:如果女生說了想要,我會拿的——
自信男士張翰回應:但當她說出想要的時候,你已經晚了——
#張翰 當女生說想要的時候已經晚了#於9月16日上了熱搜
有網友(我也不知是不是營銷號):不愧是霸道總裁,就是能看透女生心思!
體貼人的確是個好品質,但倒也不必這麼斬釘截鐵,將「男生不能等女生開口說,要主動做」奉為真理吧!
為什麼??為什麼非得讓男生來把握什麼時候該給、什麼時候不該給?這樣男生猜得累(並不是人人都是自信的霸道總裁好嗎),女生也不爽。
是自作聰明的過度解讀和YY,才讓性侵犯的邊界模糊不清。
難在沒法控制自己的身體
有人說:你要是不想要,就該反抗啊!
或者是:emmm,但你就是有生理反應了啊,你也有在回應我啊——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
NO!生理反應不等同於主觀意願,硬了或溼了是生殖器在劇烈的物理刺激下產生的反應,但是都不能代表對方是想要的。
性喚起並不總是伴隨著性快感存在。
更何況,在很多侵犯場景下,極度恐慌下的無反抗,不是默許,而是本能的僵死反應。這是身體啟動的保護機制。
難在事後可能會後悔
的確可能有那種事後越想越氣、越想越後悔的人,反應過來:我當時根本不想做啊!!
或者儘管再怎麼說服自己是自願的,但身體和心理的厭惡感也難以消除。
這也使得大眾經常會表示:
等一個反轉反轉反轉;
是沒談攏吧???
當時爽了現在又反悔??
為什麼沒能拒絕?一些更嚴肅的原因可能是:在事後很多年,當事人才意識到自己處於權力的低位,是被誘導或矇騙了;
抑或是當時完全不理解什麼是性侵犯,例如許多女嬰女童被侵犯時可能根本就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但糟糕的是,如今強姦案中的判決關鍵點是:「(受害者)有沒有誓死抵抗?有沒有盡一切努力拒絕?」
反過來想想:為什麼我們不能同時要求施害者,讓TA也出點力氣,證明受害者是同意的?
況且,在很多強姦案中,從對受害者的詢問、筆錄到媒體報導,都可能出現將矛頭指向受害者、完美受害者的論調。所以我們也理應重新審視:
程序公正了嗎?
依託現有的程序,有可能得到公正的結果嗎?
我們現有的圍繞受害者產生的敘事,是公正的嗎?
我們如何理解受害者所說的YES?
難在不能說要,也不能說不要
如果一個女生主動表示,想要發生性行為,在一些人耳中聽起來就很「蕩婦」、很「雞」。
如果一個女生開口說不要,說起來更像欲拒還迎,或者讓一些人感到懷疑:「你為什麼不想要?上你是給你面子好嗎?」
公益圈紅人雷闖性侵事件的當事人花花,就曾收到恐嚇電話:
不同聲音的男人,喊她的真名並進行蕩婦羞辱:
「雷闖說你是個二手貨。」
「你毀了他(雷闖)。」
「你一百二十多斤,有人會要你嗎,你就是不值錢的東西,有男的上你是你的殊榮。」
「要你當時不報警,現在又來反咬一口。」
「你當心,就算你結婚了,也會有人找你,不斷提起這件事。」
或是添加她的微信,口出惡言:
那,什麼樣的女性慾望才能被接受?——最符合男性想像的。
什麼樣的欲望最符合男性想像?——紅極一時的直男斬「茶藝妝」「純欲風」或許能得到提名。正是又清純又性感,恰到好處的欲望。
03.
難以開口,
所以我們就別開口了
談性太困難了,拒絕也太難了,難上加難。
ok,世上無難事,只要肯逃避——
社會學家潘綏銘在2018年更新的《給「全性」留下歷史證據》中,提供了這樣一組數據:
從來沒有交流過、或沒有通過語言交流性生活的夫妻,達到三分之一。
但閉口不談會產生什麼後果?
沒有人會攝神取念讀心術(如果你是霍格沃茲優秀畢業生,失敬了),因此沒辦法知道另一個人心裡究竟是如何想的。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只能從各種可以觀察到的客觀行為與表現中,推斷出對方的主觀心理狀態。
基於這些客觀行為和表現,我們會有很多誤解:
(伊藤詩織在一席演講中分享了一則日本NHK的調查:哪種行為會讓對方誤解你已經「同意上床」?)
不,這些並不表示同意!只是因為我們從來沒有聽過女性真正在說什麼罷了。
基於這些誤解,我們會有這種教育:
(自己態度明朗,對方就會打消念頭;不能飲酒,不可過於暴露、打扮,不到歌舞廳等地方娛樂)
所以女生要身體力行,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排除一切誤會的可能!(doge
好吧,儘管我們拼命要求女生們別給男生任何的性暗示,但很抱歉,性幻想是從男生的腦子裡產生的,就算女性這個性客體會引起一些什麼想法,那也是腦子把女性(或女性的某些身體部位)和性慾聯繫起來的結果。
在女性沒法自如地言說自己性慾的環境裡,女性感到自己的意願被無視,男性覺得難以解讀對方的意願、誤解對方的舉動。
so,大家還都挺受傷的。
04.
不僅要開口談性,
還得想想我們能用什麼語言談性
在性的知情同意裡,知情和同意都很難。
(豆瓣話題)
拆開來看,知情是指了解性之於自己的意義、了解自己的需求。所以我們需要性教育,需要平等包容地談論每個人對性的感受。
同意是指適當地表達需求。這一點對於委婉熱情好客不敢成為野獸的國人來說,或者對於不被允許表達性慾的女性來說,我們真的都需要慢慢成長。
或許可以從尊重對方意見、坦誠表達自己的意見開始。
這也正是個好機會:找到一種新語言,把「拒絕」還原到拒絕本身,讓情趣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得以實現。而性侵受害者的故事,也應當尋找一種新的語言進行書寫。
英國有一部性教育短片,將性愛比喻為喝茶。當一個人對喝茶這件事表現出以下幾種反應時:
-好的,我要喝茶。
-不,我不想喝茶。
-emmmm,我不確定想不想喝……
你可以分別這樣做:
-和ta一起喝茶。
-放棄和ta一起喝茶。
-準備去泡茶,但要做好對方不喝的心理準備;如果對方真的不喝,也不要埋怨或生氣。
當然,互動是雙方的,如果你想喝茶,你可以用積極而肯定的語言來表達:「好的。」如果你們都不願意開口說話,可以找一個共通的肢體語言。
表達需求,是一種能力;
但你要相信,你需要謙虛地學習解讀你的伴侶想表達什麼意思,這也是一種重要的能力。
「You just say」
如果你連開口談性都感到困難,那你們可能不太適合現在發生性行為;
如果你對發生性行為這件事仍然感到猶豫,就不必勉強自己,停下來想想你擔心的是什麼,能否把這份擔心和你的伴侶分享;
如果你的伴侶表現出了擔心,不要忽視或搪塞,不要硬上弓,拒絕就是拒絕,猶豫也是拒絕。
如果是你,你又會如何表達你的拒絕?在評論區分享給大家吧!
轉發出去
說出你的YES or NO
文案 | 久衣
排版 | 久衣
圖片 | 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