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新聞網訊:「宋傑,『六一』兒童節,咱們新航134廠工會組織「快樂小腳丫 愛在藍天下」親子主題活動,您帶上兒子一起參加吧」。
「好的。到時候,我帶上小兒子參加」。
這是我和設計一所技術帶頭人宋傑的一段對話,也就是這一次活動,讓我認識了宋傑,走進了宋傑的家庭,了解了他平凡人生不平凡的。
宋傑是新航134廠一名設計員,四口之家,在外人看來是應該是一個幸福的家庭,而這幸福背後的酸甜苦辣也只有他自己默默承受。
2010年,宋傑的小兒子出生,小兒子的出生卻這個家庭幸福不起來。出生不久因生病住院,同年被診斷為癲癇病。從上小學開始,宋傑就帶著小兒子四處求醫,輾轉新鄉市中心醫院,新鄉醫學院二附院,鄭州中心醫院、北京兒童醫院,海軍總醫院、清華大學附屬醫院、北京301醫院(國內治療癲癇病最好的醫院)等問診治療,每次都抱著希望而去,現實卻一次又一次潑冷水。小兒子的病情越來越嚴重,吃藥的種類越來越多,治療費用也越來越貴。小兒子掛號費、治療費、醫藥費從1萬到2萬再到現在的3萬多元,這對於宋傑來說無疑是一次次的沉重打擊,但他始終沒有放棄,但凡有一線希望,他就付出百倍的努力。2020年7月,宋傑再一次帶著小兒子前往北京,北京301醫院聯合其他醫院的專業醫生團隊又一次會診,給出了新的治療方案,先進行藥物治療,根據藥物治療效果,之後分兩個階段進行兩次開顱手術,手術費20多萬元。
幾年來,宋傑東北西走,雖然很苦、很累,有時也會無奈,但他從未停歇。每當小兒子問他:「爸爸,我好難受,什麼時候能把我的病治好?」宋傑都強忍著淚水說:「兒子,沒事,有爸爸呢,爸爸一定給你治好。」此刻,他都感覺一陣陣心痛,暗暗下決心無論自己經受怎樣的磨難和艱辛,都要為兒子治好病。
生活的困難如影隨形,再大的艱辛也從不在工作中表現出來,「低調、樸實、隱忍、樂觀」是同事們對他的評價。在新航134廠從事設計工作多年來,宋傑從沒因家庭原因影響工作。2010年,新航為C919飛機配套產品。當時新航相對於先進的民機研發流程及研發模式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面對挑戰,面對困難,宋傑主動請纓,牽頭負責。因國內與國外的有時差,宋傑與對方是通過電子郵件全英文溝通,經常能看到他獨自一人在當時的民機辦公室加班到通宵,寫報告、查資料、回復對方的郵件,溝通技術問題。有一次,小兒子生病住院,正值宋傑在南京出差工作。宋傑實在放心不下,就買了夜裡火車票回到新鄉,到達醫院已是凌晨3:00,他一直陪著小兒到早上6:00,顧不上吃早飯,便登上了7:10開往南京的高鐵。這一走又是半個多月,心中的那份牽掛和辛酸,唯有他自己知道。項目期間,宋傑在南京出差了近一年的時間,正因為他的這份不懈努力與全心投入,堅持客戶至上,務實擔當,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關,成功實現了C919項目的研發配套。
2017年8月,新航134廠參與了某機型配套滑油冷卻風扇項目PK,主機要求在2018年7月進行項目評審。這又一次,他又臨危受命,衝在了攻堅克難第一線。他精心策劃方案,組建項目團隊,進行項目分工,迅速投入「戰鬥」。從134廠到新航、從新航到航空系統內兄弟單位、從航空系統到國內其他行業,為了找到合適材料和成熟的工藝,宋傑走遍了無數個廠家,請教了無數個行業專家。經過宋傑一年的艱苦奮戰,項目累計起草資料近60餘份,每份從20頁到300頁不等,足足有半米多高。在臨近項目最後的匯報節點,宋傑連續奮戰了一周時間完成了試驗數據的採集梳理和材料匯報的整理。完善的設計方案、成熟的工藝流程,詳細的試驗數據,最終高分贏得了主機的認可,中標該項目,再一次拓寬了新航134廠業務領域。
2020年7月,宋傑小腿受傷化膿,去往醫院檢查後,醫生建議輸液治療一周,並且要注意休息。此時是新航134廠為某項目配套冷卻風扇項目的攻堅階段,該項目是5月份籤訂協議,9月份交付產品,項目負責人是宋傑。為了不耽誤時間節點,宋傑上午在醫院輸液,下午來偷偷來單位上班。輸液一周後,醫生強烈要求宋傑在家休息,減少活動。滿口答應的他,還是堅持來單位上班了,他還把摺疊床也帶到單位,中午在單位休息,可以減少活動量。就這樣,他就是一個拼命三郎,一直在科研一線戰鬥。
如今,宋傑已成為了新航的一名主任設計師,他在做好自己的同時,也不忘言傳身教,把自己豐富的經驗和工作方法傾囊相授,幫助更多的青年成長成才,累計教授徒弟10餘人,其中6人走了領導崗位,其他4人都已經成為了技術骨幹。因為他的工作突出,先後榮獲航空工業三等功2次,獲得專利3項,其他榮譽5項。
未來,小兒子康復治療的路還很漫長,工作上會有新的項目、新的挑戰。宋傑說:只要自己堅持下去,一步一步努力,相信一切都會越來越好。樸實的話語,眼角的笑容,讓我看到了他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我也希望他今後的工作越來越順利,家庭越來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