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世界都在為疫情擔憂的時候,歐洲又出現了新情況,瑞典檢測到未知核輻射,科學家們嗅到了一絲不安:這跟當年車諾比一樣啊!
據分析該數據的荷蘭機構稱,北歐大氣層的放射性水平不斷飆升,這可能表明俄羅斯西部一所核電廠出現了問題。荷蘭人說得很隱晦,也很給面子,美國人的報導則直接說出了問題:輻射突然增加,表明核電站的元件壞了。
不過,俄羅斯方面很快否認了歐洲的說法,俄羅斯核電運營商羅斯納戈原子公司發表聲明稱,俄西部兩個核電廠沒有任何問題。
為什麼俄羅斯人說沒問題,但北歐人認為有問題呢?
其實,當年車諾比之後,歐洲人一直保持著檢測大氣輻射水平的活動,他們十分害怕東邊的輻射飄到了歐洲,沒想到害怕什麼來什麼。
2020年6月22日至23日,瑞典檢測到3種與核裂變相關的同位素,包括銫134(Cs-134)、銫137(Cs-137)和釕103(Ru-103),它們全都比一般水平更高,雖然對人體健康無害,但表明有地方出問題了。
除了瑞典,其他幾個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監測機構,同樣發現了放射性同位素水平的升高。尤其是芬蘭、瑞典和北極的部分地區,放射性同位素銫134、銫137和釕103的含量不斷上升。
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組織執行秘書拉斯西那·澤爾博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儘管這些放射性同位素對人類沒有危害,但它們是核裂變的副產品,我們必須引起重視。
荷蘭國家公共衛生與環境研究所的一位負責人說:「放射性同位素是人造的,也就是說它們的出現是人為原因導致的。它們的成分可能表明核電廠中燃料棒有損壞。」
他的這番言論並非信口雌黃,而是在分析了同位素數據後得出的結果。
歐洲人之所以如此緊張,是因為這件事似曾相識,1986年4月26日車諾比核電站發生事故後,蘇聯人否認核電站出現問題,但瑞典檢測到了放射性水平提高,後來實在沒法隱瞞,蘇方才報告了車諾比的事故。
當然,這並不是車諾比之後首次出現核輻射問題。近些年,歐洲上空不時飄蕩著神秘的放射性雲團,無人對此負責。2017年,有撿到了一根遷徙鷺鳥的羽毛,上面的釕106含量為正常水平的1000倍,儘管俄羅斯否認跟自己有關,但歐洲人認為這跟俄羅斯的一家核廢料處理廠有關。
目前,歐洲尤其是北歐的一些科學家正在密切關注著核輻射水平的變化,畢竟有前車之鑑,誰也說不準會不會有第二個車諾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