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諾比核災難27年:野生動物神秘回歸(圖)

2020-11-25 人民網

  車諾比日益增多的野狼引來了盜獵者。

  核災難27年 「死區」今成「動物天堂」

  野生動物神秘回歸車諾比

  1986年4月26日,烏克蘭首都基輔以北130公裡的車諾比核電站4號機組反應堆爆炸,大量強放射性物質洩漏,數百萬人受輻射影響,釀成迄今為止全球最嚴重的核洩漏事故。

  27年過去了,車諾比依然是「災難」、「死亡區」的代名詞。然而,就在這片令人聞之色變的禁區裡,由於人類活動的退出,野生動物反而保持著勃勃生機,且迄今未發現變異物種。

  為何野生動物的繁衍生息不受核輻射影響,成為待解之謎。

  日落時分,一輛大巴車在普裡皮亞季河橋上停下。一行人走下車,靠在鏽跡斑斑的橋欄上側耳傾聽。鳥類學家保羅·戈留普聽出了黃鵐、黑頂林鶯、畫眉鳥、戴勝鳥、雲雀和布穀鳥。橋下,魚兒不時躍出水面吞食蚊蟲,一隻河狸警惕地遊回巢穴。

  河水上遊,是車諾比核電站建築在落日餘暉中投下的黑色剪影,仿佛提醒著這群「觀光者」:這裡並非純淨的原始森林,而是距離當年事故發生地不到3公裡的輻射重災區。這水,這橋,這花草魚鳥,甚至小小的蚊蟲,都有放射性。

  核事故發生後,以核電站為圓心、30公裡為半徑的地區被闢為隔離區。其中,距電站最近的小鎮普裡皮亞季全部居民緊急撤離,成為沒有人煙的「死亡之城」。

  戈留普一行共14人,包括來自英國和瑞典的動物學家、野生動物保護者和記者。這次探訪活動目的並非觀光,而是考察那些棲息在輻射之地的野生動物。

  團隊導遊是生物學家丹尼斯·維什涅夫斯基,來自烏克蘭,在「車諾比放射生態研究中心」工作。他對野狼「情有獨鍾」,曾多次深入隔離區追蹤和拍攝狼群。

  他說,隔離區內有至少5個狼群,總數不少於30頭。他的相機鏡頭記錄下兩隻野狼在普裡皮亞季鎮中心列寧大街上散步,一頭野豬帶領一群小豬仔穿過足球場,白尾鷹在電站冷卻池上空盤旋。

  科學家廣泛認同,由於遠離人類活動的幹預,在過去20多年裡,車諾比周邊隔離區實質上已成為歐洲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這裡安居著狼、熊、野牛、駝鹿、野豬、山貓、狸和野馬等野生哺乳動物,還有多種鳥類、蝴蝶和爬蟲,其中不少是珍稀或瀕危物種。

  高輻射下未變異 沒絕種 種群數量不減反增

  動物們是怎麼做到的?

  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數據,車諾比核洩漏事故釋放的放射性沉降物約為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的400倍。當年生活在核電站周邊的大約27萬人患上癌症,其中9.3萬人死亡。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不少兒童罹患甲狀腺癌。 不過,令科學家不解的是,這些半衰期長達數十年的輻射物似乎沒有對野生動物的繁衍生息造成太大影響。動物為何能在充滿核輻射的生態環境下保持生機?科學界尚無統一定論。

  以美國德克薩斯理工大學放射生物學家羅恩·切瑟為代表的一派理論認為,核輻射對野生動物的影響,遠比不上人類活動帶來的破壞力。他和同事在研究車諾比地區野生動物數量變化後發現,野豬數量在最近20多年迅速增長,達到核洩漏前的10至15倍。此外,對該地區野狼、兔子和駝鹿等動物的基因檢測顯示,核輻射沒有引發可遺傳的基因變異,動物自身的基因修復功能或許是原因之一。

  不過,這一觀點遭到南卡羅來納大學生物學家蒂姆·穆索的反對。他和同事研究發現,在核輻射發生後初期,車諾比地區的一些鳥類,如麻雀和金鶯,出現過羽毛失色,腳趾、喙和眼睛畸形等情況。此外,相比輻射水平偏正常的區域,高輻射區的鳥類物種多樣性要低一半以上。

  對於上述爭論,烏克蘭生物學家維什涅夫斯基傾向於認同切瑟一派的觀點。他根據自己多年來親眼所見認定,隔離區內鳥類的數量和種類都不減反增,一些先前從未在這裡出現過的瀕危鳥類,如藍山雀、雕鴞和黑鸛,如今在這裡棲息。

  維什涅夫斯基還強調,當地從來沒人親眼見過基因變異的動物「怪胎」,諸如「比兔子還大的老鼠」、電影中的哥斯拉等。他認為,這是自然界物競天擇的體現,因為那些受到輻射的不健康胚胎通常在母體中就夭折,即便出生,也會迅速死亡,或被食物鏈上端的捕食者獵殺。(據新華社)

相關焦點

  • 車諾比核災難27年:野生動物神秘回歸
    烏克蘭車諾比核電站事故現場的鳥瞰圖,拍攝於1986年5月。  1986年4月26日,烏克蘭首都基輔以北130公裡的車諾比核電站4號機組反應堆爆炸,大量強放射性物質洩漏,數百萬人受輻射影響,釀成迄今為止全球最嚴重的核洩漏事故。
  • 野生動物神秘回歸車諾比 核汙染後果惹爭論
    第1頁:野生動物神秘回歸車諾比 21年後的今天,我們重新進入車諾比,這裡已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看到了許多野生動物,包括麋鹿等稀有動物,這樣的現狀再次引起科學家關注。[點擊進入專題:車諾比核事故]  野生動物神秘回歸車諾比  在車諾比核電站爆炸事故21年後的今天,當地一位73歲的老人告訴記者,近年來,當地野生動物的數量有明顯的增加。
  • 野生動物神秘回歸車諾比 死區今成動物天堂
    1986年4月26日,烏克蘭首都基輔以北130公裡的車諾比核電站4號機組反應堆爆炸,大量強放射性物質洩漏,數百萬人受輻射影響,釀成迄今為止全球最嚴重的核洩漏事故。27年過去了,車諾比依然是「災難」、「死亡區」的代名詞。
  • 車諾比核災區出現成群野豬和巨大鯰魚
    1986年,前蘇聯車諾比核災難事件之後形成一個1000平方英裡的疏散區,當地居民紛紛撤離目前,近30年之後攝影師前來車諾比拍攝一組照片,發現這裡棲息著大量野生動物,其中包括:野貓、成群野馬和野豬等。圖中是一隻野貓。
  • 33 年後 「人間地獄」車諾比:野生動物將這裡變天堂
    ,這裡成為了野生動物的天堂。車諾比核災難發生幾十年之後,在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大範圍受汙染地區,狼、麋鹿和其它野生動物數量驟增,禁區不同位置安裝了運動檢測攝像機,並且持續監測多年時間,拍攝的照片揭示了各種輻射等級下存活大量動物
  • 33年後車諾比變野生動物天堂 但依然令人恐懼
    2、最嚴重輻射出現在爆炸初期數周內  車諾比核電站最初爆炸威力巨大,輻射造成的居民傷害發生在爆炸初期的幾周內,你可以將輻射想像成為原子核爆炸時向外飛的碎片,就像炸彈的彈片一樣。
  • 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災難:車諾比事件
    車諾比事件是一場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災難。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六日凌晨一點二十三分四十七秒,車諾比核電站第四號反應堆發生爆炸。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核災難。一分鐘後,車諾比核電廠第二消防站接到火災警報,以為是一場普通的火災,於是派遣第一批消防員出動滅火。隨後又有其他負責人及消防人員到場救火。到了早晨六點三十五分,除發生爆炸的四號反應堆內部火災,其餘明火基本撲滅。緊急又危險的爆炸和火災看似成功控制,可誰又能想到這這是災難的開始。車諾比事故發生時,被炸開的反應堆內部輻射強度高達三萬倫琴。
  • 人間煉獄or動物天堂?鬼城車諾比
    據綠色和平組織統計,車諾比核事故共造成了大約9.3萬人的死亡,27萬人致癌。周圍人口的自殺率、創傷後應激反應和抑鬱症的發生率明顯上升。部分地區在未來2萬年內對人類仍不安全。除了人類,這一慘劇奪走了成千上萬動植物的生命。人類已經放棄了車諾比的放射性死亡區,但是生物並不懂這樣的規則。三十多年過去,這裡已經成為野生動物的世界。
  • 《車諾比:一部悲劇史》上市 機密檔案高精度還原災難真相
    □半島記者  孟秀麗2020年7月,一部再現和還原車諾比核災難及其地緣政治影響的權威史學作品——《車諾比:一部悲劇史》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這是《大國的崩潰:蘇聯解體的臺前幕後》作者、東歐史頂尖學者、哈佛大學教授沙希利
  • 《車諾比核災難清掃者模擬器》真實機器演示體驗車諾比事件
    開發商Live Motion Games在上周公開了新作《車諾比核災難清掃者模擬器》的Beta版實機演示,一起來看看這款以真實車諾比事件為背景的模擬遊戲。根據官方介紹,在本款遊戲中並不存在什麼變異怪物,玩家們在遊戲中的任務是控制輻射、幫助當地的居民並與政府進行合作。
  • 34年前車諾比核洩漏到底有多嚴重?那些變異的動物怎麼樣了?
    1986年4月26日,一場毀滅性的災難降臨到人間,一個叫「車諾比」的小鎮,被一聲巨響打破了原有的寧靜。可以說,這次核洩漏是世界大戰後最嚴重的一次核災難,它的慘烈程度不亞於一場戰爭,因為當時參與車諾比救援工作的人就有60多萬,直到今天,34年過去了,這場災難對人類還有著深遠的影響。那麼,這場核洩漏嚴重到什麼程度呢?
  • 核災難後如何生存?車諾比的暗黑故事-虎嗅網
    一部熱播劇《車諾比》讓全球觀眾重溫了那場災難。人們為蘇聯的錯誤、誰該為災難負責而爭論,甚至據說因為不滿這部英美製作的劇集抹黑蘇聯,俄羅斯一家電視臺正準備自己拍攝車諾比的電影。然而,無論是持何種意識形態或敘事立場,核災難後被裹進那場生存戰的人,他們的處境的確不太樂觀。車諾比的居民,那些以血肉之軀抵禦核輻射的消防員、電廠工人、礦工,以及數十萬「用鏟子對抗原子」的「清理人」,在那場災難之後究竟遭遇了什麼呢?
  • 史上最嚴重核災難《車諾比》事件,謊言下到底隱藏了什麼
    它就是同為HBO出品的《車諾比》。關心歷史和人類重大事件的小夥伴們,也一定聽過這起人類史上最嚴重的災難故事。HBO這部僅有5集的迷你劇,就真實還原了車諾比核災難事故。如果大家有訂閱HBO的頻道就會知道,自從4月《權遊》開播開始,每一集權遊播放完以後,都會有《車諾比》的預告。講真的,當時我看了挺不以為然,因為就車諾比本身,真實的紀錄片,已經被拍過很多輪迴,真實的畫面和採訪,已經足以震撼人心,而且真實災難題材,也只有真實的記錄才能讓人印象深刻。
  • 車諾比現在能去嗎?車諾比清理人慘狀曝光
    車諾比清理人慘狀雖然車諾比事故發生在烏克蘭,但白俄羅斯受到的汙染約佔70%。車諾比災難發生後,白俄羅斯、烏克蘭、俄羅斯和波蘭的平民甲狀腺癌事件急劇上升。受到此次災難的人,不是死亡、身體變異、殘疾、頭部變大,就是多病痛和苟延殘喘,在核爆炸的兩年之內,已有30~60萬人進入災難區清理現狀。
  • 車諾比核事故區現狀:動物數量不降反升
    北京時間4月27日消息,自從車諾比變成核災難的代名詞開始,已經過去了將近30年了。1986年4月26號凌晨,一項本想檢測核反應堆安全性的實驗出了差錯,造成輻射大量洩漏。在幾周之內,方圓30公裡的隔離區內的數十萬人被疏散一空。從那時起,這一區域便一直鮮有人跡。
  • 33年後,車諾比核輻射下的動物們。
    因為沒有人涉足33年後野生動物們卻在此繁衍生息 核洩漏事故後的幾年內動物的數量確實大幅下降但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鹿、野豬、狼、野馬、鷹……各種各樣的野生動物開始瘋狂繁殖而之所以他們能夠繁殖不是因為他們被輻射的基因突變了而是因為
  • 車諾比24000年無法定居,如今卻生機漸起,日本核災難有救了
    科學的眼光觀世界 富有的思維察明理每當把「能源」和「車諾比」這兩個詞放在一起時,人們都會聯想到1986年那場駭人聽聞的核災難。幾十年來,車諾比核災難的殘骸一直被世人所遺棄、遺忘,成為一片2000平方公裡的廢墟,人類在24000年裡都無法長期定居於此。不過,如今的車諾比正在悄悄轉變成一座龐大的可再生能源工廠…在災難發生之初,當時面積高達75%的歐洲土地被核輻射汙染,足以見得其核汙染之強。
  • 車諾比災難,帶來的直接後果,是什麼?
    1986年4月26日,車諾比核電站的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車諾比災難的影響波及全世界,對野生動物、人類和環境造成了長期影響。 災難發生後,蘇聯政府對爆炸和隨後的火災釋放的大量輻射的危險,輕描淡寫,造成了廣泛的錯誤消息的傳播。世界的其他地方很快就發現了車諾比災難的嚴重性。
  • 車諾比禁區成為了野生動物天堂
    車諾比禁區成為了野生動物天堂流浪小狗並不是車諾比禁區(CEZ)內唯一的生命跡象。除了留下來繼續給1986年核電站事故善後的員工外,該地區其實充滿了野生動植物(不,並沒有突變的三頭怪獸)。近日,發表於《Food Webs》期刊上的一項新研究描繪了車諾比禁區內一幅截然不同的畫面。通過在現場布置的動作感應照相機,喬治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得以有機會看到了白尾海雕、狼、貉、水貂、以及難覓蹤跡的歐亞水獺。
  • 化學災難之車諾比,輻射影響身體的化學原理!
    上一期連結: 化學災難! 圖為:爆炸的4號反應堆 當地時間凌晨1點23分47秒,因操作不當車諾比核電站的4號核反應堆功率在短時間內災難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