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1986年4月26日,原蘇聯車諾比核電站爆炸導致核洩漏,周圍環境受到嚴重汙染,320多萬人受到核輻射侵害。21年後的今天,我們重新進入車諾比,這裡已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看到了許多野生動物,包括麋鹿等稀有動物,這樣的現狀再次引起科學家關注。[點擊進入專題:車諾比核事故] |
野生動物神秘回歸車諾比
在車諾比核電站爆炸事故21年後的今天,當地一位73歲的老人告訴記者,近年來,當地野生動物的數量有明顯的增加。狼吃掉了她家的兩條狗,野豬橫掃了她的玉米地,她還經常看到狐狸、兔子、蛇等動物鑽入她家的院子。車諾比地區的現狀,再次引起了科學家關於核汙染後果的爭論。
野生動物帶著些毛病
1986年4月26日,位於烏克蘭的原蘇聯車諾比核電站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造成30人當場死亡,8噸多強輻射物洩漏。
核洩漏事故使核電站周圍6萬多平方公裡土地受到直接汙染,320多萬人受到核輻射侵害。事故發生後,原蘇聯政府強行移居了核汙染區內的大部分居民,但仍有約300名老人不肯轉移,至今住在那裡。
21年後的今天,這個「無人地帶」卻出現了令許多科學家大跌眼鏡的景象:濃密的森林欣欣向榮,農田和莊園裡長出了高大的樹木。居民、觀光者還有一些生物學家稱,他們在這裡看到了許多野生動物,包括麋鹿和猞猁等在歐洲其他地方都很少見到的稀有動物。鳥兒們甚至將巢築在已經變得支離破碎的核反應堆的殘骸內。
根據有關報告,在那些強迫遷移的無人區內,土壤的放射指數仍然比正常區域內高出10到100倍。但隨著放射物質的衰減,當地的放射汙染還是下降了不少。
背景資料:車諾比核洩漏事故
遇難者:車諾比核洩漏事故 死亡人數可能達9.3萬
回憶錄:車諾比事故遺孀回憶 稱原子殺死我的丈夫
延伸閱讀:輻身危險將持續十年
影響:車諾比核洩漏事故20年 揮之不去的黑色記憶
再訪「死亡之城」車諾比:輻射仍在繼續
內幕:烏克蘭披露車諾比核事故後克格勃行動內幕
評論分析:看到災難才能感念幸福
(責任編輯:房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