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技術讓小鼠長出新牙

2020-11-25 搜狐網

 

放置在小鼠上頜中的一個生物工程牙胚(上圖);牙齒在36天後「破土而出」(中圖);最終在49天之後全部長成(下圖)。

 

(圖片提供:Takashi Tsuji/東京理科大學)

  今後,如果你因衰老或外傷掉了一顆牙齒,或許再也用不著讓牙醫為你製作假牙或植牙了。日前,日本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方法,能夠利用生物工程使成年人長出新的牙齒。迄今為止,這項技術僅僅對於小鼠適用,但是專家預測,有朝一日,人類將因此而獲益。

  由日本千葉縣東京理科大學的細胞生物學家Takashi Tsuji領導的研究小組,將目光集中在能夠發育成牙齒的胚胎組織,即牙胚上。在從小鼠胚胎中獲得這樣的牙胚後,研究人員從中分離出了兩種細胞——上皮細胞和間質細胞,並將這些細胞重組到一種新的生物工程牙胚中。Tsuji說,為了未來在人類臨床上使用這項技術,他和同事希望能夠證明用患者自身幹細胞的上皮細胞以及間質細胞來進行這項嘗試的可能性。研究小組隨後讓這種生物工程牙胚在一種特殊的培養基中生長了5天到7天,之後又將它們移植到成年小鼠上頜中一顆事先被拔掉的臼齒的位置上。大約在36天之後,新的牙齒從牙齦上長出並形成了適當的形狀;在49天的時候,它最終能夠與對應的牙齒一道咀嚼食物。研究小組在8月3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網絡版上報告了這一研究成果。

  所有的跡象都表明,這些牙齒的功能與真的牙齒沒有什麼區別。研究人員報告說,它們具有牙根、牙髓,以及普通牙齒的外部琺瑯質,並且很硬。除此之外,與植入的牙齒不同的是,再生的牙齒發育出了牙周的韌帶,從而與普通的牙齒一道連接在支撐的骨骼上,並與神經纖維連接在一起,這樣便能夠感知咀嚼的壓力以及其他壓力。Tsuji表示:「我們毫無疑問地證明了對組織胚種細胞進行生物工程處理能夠培育出功能健全的組織。」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發育生物學家Irma Thesleff表示:「這是一項重大的進展。」她強調,研究小組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第一次證明了,僅僅利用兩種細胞,一顆被拔掉的牙齒就能夠被一顆功能健全並在適當位置生長的牙齒所代替」。日本東京牙醫學院的齒科學家Masaki Shimono指出,「儘管許多研究能夠成功形成牙冠」,然而正常牙根的形成顯然才是最重要的。他說,更進一步的挑戰包括證明不同類型的牙齒和牙尖的適當位置。Tsuji承認,儘管生物工程牙齒具有功能,但其牙冠的寬度、牙尖的位置以及牙齒的結構依然有些問題。但是他希望自己的研究小組能夠通過下一步的研究而對這些細節加以控制。

  (群芳 譯自www.science.com,8月4日)

  

相關焦點

  • 植得種牙,當天「長」出新牙齒
    □記者 林輝  1  兩個小時,「長」出9顆牙  「當天拔掉牙根、當天種牙、當天進食,我們已經做到!」植得口腔的「即刻種植+即刻負重」技術,以安全、快速、無痛、微創等特點,引發了綠城缺牙顧客「熱戀」植得種植牙。  「和真牙一模一樣!」
  • 上海牙組織修復與再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揭牌
    12月26日,同濟大學附屬口腔醫院舉行上海牙組織修復與再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啟動會暨揭牌儀式。上海市科委和同濟大學領導、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全國知名口腔醫學院校及生命科學科研院所專家、合作企業董事長、全體理事會成員以及理事單位代表等近百人出席了會議。
  • 上海牙組織修復與再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揭牌 研究本土種植體
    東方網12月29日消息:近日,同濟大學附屬口腔醫院舉行上海牙組織修復與再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下稱工程中心)啟動會暨揭牌儀式。工程中心是以牙齒修復和再生新技術及新產品研發推廣為目標而建設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於今年8月獲上海市科委批准立項建設,該中心也是本年度上海市支持建設的20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唯一一所醫藥領域的工程中心。
  • 4%人類細胞的小鼠胚胎被培養出,篡改其他物種基因,是對是錯?
    生物技術與人類健康、文明息息相關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我們人類也逐漸開始對生物技術領域進行研究。相比之下,作為一門新興的綜合性科學,涉及面非常廣泛。生物技術的發展水平高低,和我們的健康、文明都是息息相關的。
  • 生物工程新技術有望解決牙科難題
    英國研究人員日前利用生物工程新技術培育出新型牙齒,這種牙齒與顎骨間能形成正常的牙周韌帶,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這一成果有望解決傳統植牙無法再造自然牙根結構的難題。國王大學研究人員用患者自身牙齦細胞和老鼠胚胎細胞等培育出新型生物工程牙齒,這種牙齒植入口腔後不僅能生成牙根,並且能形成正常的牙周韌帶,在牙齒和顎骨間起到固定和緩衝摩擦的作用。 研究人員說,此前生物工程牙齒的研究多集中於用胚胎細胞培養牙齒原基,但這在實際治療中實用性較差。新研究則採用成人牙齦中的上皮細胞形成新牙齒外部的牙釉質部分,用老鼠的間充質細胞形成內部的牙質和牙髓。
  • 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四個專業的區別
    實際情況到底怎麼樣,生物類專業到底能不能學,今天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我們一般說的生物類專業主要有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生物醫學工程這四個專業。但實際上,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屬於理學類專業,而生物工程和生物醫學工程屬於工學類專業。我們先來看看這四個專業所學的主要課程和就業方向。
  • 5年無牙度日如年 種植新牙恍若重生德貝植牙連鎖,種植牙疑難病症...
    缺牙不補 掉一顆少三顆    看母親連吃飯都成了難題,更別談什麼晚年幸福,女兒多次催促李阿姨做最先進的種植牙。但李阿姨輾轉多家口腔醫院,卻都被告知由於缺牙後未及時修復,牙槽骨已經出現了嚴重的萎縮現象,普通的口腔醫生根本無法為她進行這樣高難度的種植手術。眼看諮詢了這麼多的醫生,都無法解決自己的牙齒問題,李阿姨一度被迫放棄了種牙的念頭。
  • 打破國際技術壟斷 他培育出的「人抗體轉基因小鼠」價值連城
    小編會用新穎的視角去解讀這些奇聞趣事,讓枯燥的生活變得活潑起來,讓我們一起往下看吧人物:葛良鵬身份:農業部傑出青年農業科學家、重慶市青年拔尖人才、重慶市畜牧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成就:帶領團隊培育出我國唯一的人抗體轉基因小鼠,打破了國外多年技術壟斷。
  • 牙源性幹細胞及其在再生醫學中的應用進展
    組織工程方法結合對DSC生物學特性的理解,將為DSC在各種治療策略中的應用提供有力的支持。預計未來幾年,幹細胞將在組織工程領域取得巨大進展。現就DSCs的類型及其在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治療潛力方面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 1.
  • 文獻直達|牙本質的生物礦化
    近年來,礦化是通過短暫的前驅體相來實現的,這個生物仿生技術已經被廣泛接受。Gower博士及其同事描述了一個名為聚合物誘導液態前驅體方法(polymer-induced liquid-precursor, PILP)的過程。PILP依賴於帶電荷的大分子可以穩定溶液中的磷酸鈣粒子的能力,同時能促進纖維內礦化,類似於自然的生物礦化過程。
  • 首個人源化C肝遺傳工程小鼠模型問世
    新型小鼠模型是人類構建的第一個具有完全功能性免疫系統的小鼠模型。 「新型的人源化C型肝炎基因工程小鼠模型將幫助我們更深入地了解C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學特性,」論文的資深作者、洛克菲勒大學助理教授Alexander Ploss說:「此外,這個功能強大的動物模型還將有可能被廣泛運用到候選藥物及疫苗的檢測優化中去。
  • 兩滴藥水,「長」出牙釉質
    ,由於缺乏包括細胞在內的生物有機基質,因此無法再生。 兩滴修補液,「長」出牙釉質 唐睿康團隊提出了一種全新的修復策略,有望將牙修復從「填補」時代帶入到「仿生再生」階段。
  • 兩滴藥水,「長」出牙釉質~
    這不浙江大學化學系的唐睿康教授便即將迎來一次「長」牙的體驗。圖:牙齒的剖面結構牙釉質作為高度礦化的生物組織,幾乎可被視為純無機物,由於缺乏包括細胞在內的生物有機基質,因此無法再生。自恆牙長成的第一天起,牙釉質就在緩慢地消耗著,細菌酵解食物中的糖類物質釋放出酸以及酸性飲料都會加速它的消耗。一旦牙釉質的防線被突破,整顆牙就像失去了保護傘。讓很多人噩夢般痛苦的蛀牙,都是從牙釉質的破壞開始的。
  • 蛀牙有望治癒啦,美國研發肽生物基因產品可使牙釉質再生
    【基於肽的生物基因產品可以治療齲齒】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方便和自然的產品,利用蛋白質來重建牙釉質和治療齲齒。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方便和自然的產品,利用蛋白質來重建牙釉質和治療齲齒。該研究成果首次發表在《ACS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雜誌上。
  • 賽業生物科技韓藍青:小鼠基因研究成為生命科學和藥物研發的標配 |...
    日前,中國基因工程模式動物服務企業賽業生物科技和與國際知名動物模型供應商Taconic Biosciences賽業生物科技董事長韓藍青先生就此次合作發表了自己的觀點。韓藍青表示,賽業生物是一家生物科研服務外包公司,為生命科學、臨床研究和藥物研發提供定製化的科研服務,其中最主要的是提供小鼠和大鼠的基因改造服務。
  • 浙大研發新成果 兩滴藥水就能「長」出牙釉質
    浙江在線9月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曾楊希 通訊員 周煒)只需兩滴「神奇」藥水就能「長」牙釉質,這不是天方夜譚。近日,浙江大學化學系教授唐睿康帶領的研究團隊發明出一種仿生修補液,在牙釉質的缺損處滴上兩滴,就能在48小時內在缺損表面「長」出2.5微米晶體修復層,其成分、微觀結構和力學性能與天然牙釉質幾乎一致,並與原有組織無縫連結,渾然一體。8月30日,這一成果在線發表於《科學進展》雜誌(《Science Advances》)。
  • 掉了的牙有望再長出來!這個實驗室已經取得初步成功!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口腔再生醫學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主任田衛東說,牙髓病、牙周病和牙缺失,是人類發病率最高的口腔疾病。齲齒、創傷、牙周病等口腔疾病會造成牙列的缺失,不僅影響美觀,更影響人們的生命健康甚至是預期壽命。↑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口腔再生醫學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主任田衛東。
  • 華西口腔醫院這個實驗室,研究怎麼讓「掉了的牙再長出來」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口腔再生醫學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主任田衛東說,牙髓病、牙周病和牙缺失,是人類發病率最高的口腔疾病。齲齒、創傷、牙周病等口腔疾病會造成牙列的缺失,不僅影響美觀,更影響人們的生命健康甚至是預期壽命。↑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口腔再生醫學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主任田衛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