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0月6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中國科學院院士、被譽為中國催化裂化工程技術奠基人的陳俊武,從事石化行業70年,為我國石油煉化技術由弱到強做出了開創性貢獻。2019-10-06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內用的還是蘇聯較為落後的煉油技術,難以煉取數量更多、質量更高的輕質油產品。流化催化裂化作為當時煉油工業的關鍵技術,但國外一些國家封鎖了最新技術。這類裝置在全世界僅幾十套,時年34歲的陳俊武作為我國第一套催化裂化裝置的設計師,為了完成任務,常常一天伏案十幾個小時。終於有機會去國外學習這項技術。
陳俊武:短短半年時間內把它的資料儘量變成膠捲,膠捲拍了400卷,另外我們還拿到很多圖紙資料,也記了很多筆記。
「取經」回來的陳俊武和技術人員乾脆住進乾餾爐旁的簡易房裡,睡大通鋪,爭分奪秒設計適合中國使用的一整套流化催化裂化裝置——由上百套儀表、數千個閥門、近兩萬米粗細管線組成。
經過1300多個日夜攻堅克難,陳俊武終於帶領團隊完成了我國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裝置的開發和建設,打破了國外技術的壟斷,實現了我國催化裂化技術從無到有的歷史性突破,帶動國內煉油技術一舉跨越20年,達到當時世界先進水平。
陳俊武:那時候是國家困難時期,我們當然也得咬著牙,克服困難熬過去。
工作了70年,時至今日,他依然在「想方設法地創新」。
陳俊武:作為一個科技工作者,應該不斷地在科技前沿奮鬥,努力創新,目標就是要做一個受人民歡迎的科學家。
陳俊武自覺把個人理想融入黨和國家的事業中,攻堅克難,急國家之所急;矢志創新,與國家共奮進,這體現了一個知識分子深沉的愛國情懷和堅定的使命擔當。陳俊武70載奮鬥人生,因與祖國同頻共振而更添榮光、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