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的水資源會發生什麼

2020-12-06 中國荷都網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是「氣候與水」。我們都知道氣候和水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但是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呢?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水資源將如何變化?

全球越乾燥的人越潮溼,就越潮溼。

適宜的氣候和適量的水資源是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必要條件,這通常被稱為好天氣和好天氣。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辦公室高級工程師肖嬋在接受《科學日報》採訪時表示,如果天氣和氣候變化的範圍超過正常波動的上限或下限,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就會發生,極端事件的發生往往伴隨著更大的社會影響。以降水為例,過多的降水會帶來暴雨和洪水,危及房屋、土地、農田甚至生命安全,而過少的降水則會帶來乾旱,影響農作物的生長,甚至影響人畜飲水。

中國工程院院士丁說,氣候變化正在改變世界和中國的水資源。以世界為例。在氣候變化的影響下,全球氣候區正在發生變化。主要特徵是熱帶地區的上升運動加強,而副熱帶地區的下沉運動也加強。簡而言之,這意味著降雨量多的地區降雨量多,而在亞熱帶乾旱地區降雨量少的地區降雨量卻在減少。「這叫做越幹越幹,越溼越溼。這是氣候變化導致的全球水資源變化的主要特徵。」丁強調。

丁說,全球水循環將因氣候變暖而加強。全球降水,尤其是中緯度降水,正在迅速增加。此外,大氣溼度也在增加並變得越來越潮溼。

小陳也認為氣候變暖會嚴重影響降水。大量觀測數據表明,中高緯度和熱帶地區的降水總體呈上升趨勢,而亞熱帶地區的降水總體呈下降趨勢,從而導致乾旱地區較乾燥,溼潤地區較溼潤的局面。

我們國家的西部地區變得越來越溫暖和潮溼。

自1961年以來,我國的降水量一直在增加,這與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水循環的結果是一致的。丁對說:

但與世界其他地區不同的是,丁·說,從近幾十年的觀測數據來看,我國西部地區的乾旱程度正在減弱,大部分地區正在變暖和變溼,即變暖和變溼。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它已經改變了氣候,但是降水和溼度正在增加。此外,中國屬於季風氣候,強季風和弱季風的分布和推進將影響雨帶的變化。觀測資料表明,我國季風區的特點是北方乾旱,南方澇災,南方多雨,北方少雨。這將導致北方水資源短缺,即北方乾旱,南方澇災。作為回應,中國採取了南水北調工程,這也是該國適應氣候變化的努力。

"一般來說,全球和區域水資源的變化既相同又不同。同樣的事情是降雨量在增加。然而,從區域角度來看,中國東部季風區南部澇漬嚴重,北部乾旱,而西部溫暖溼潤。除了受到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中國還受到自然因素的影響。」丁強調。

根據小陳,氣候變暖也會導致降水結構的變化。以我們國家為例。在過去的50年裡,我國年均降雨日數呈下降趨勢,主要是因為小雨日數明顯減少(小雨日數減少了13%),而大雨日數並沒有減少,而是呈上升趨勢(增加了10%)。降雨日數的減少,尤其是小雨日數的減少,意味著乾旱風險的增加,而暴雨日數的增加,意味著短歷時暴雨事件的頻率增加,城市內澇等風險增加。

相關焦點

  • 全球變暖 水資源會發生哪些變化
    全球變暖背景下,水資源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全球幹者越幹 溼者越溼 「適宜的氣候和適量的水資源是人們生產生活的必要條件,即常常所說的風調雨順。」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高級工程師肖潺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如果天氣氣候的變化範圍超過了正常波動的上限或者下限,就會出現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極端事件的發生往往伴隨著較大的社會影響。
  • 全球變暖到底有多嚴重,北極熊滅絕、人類水資源減少等等
    全球一旦開始變化,受到傷害的首先就是人類,為什麼這麼說?最近幾年越來越多人能夠感受到周圍環境的變化,像我們小時候在一片樹林下遊玩,現在已經變成了高樓大廈,之前的日子已經回不去了,或許正因為如此,讓很多人對樹木亂砍亂伐,讓地球上森林面積越來越少,這也減少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很多二氧化碳就直接進入到大氣層中,讓地球上的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全球變暖問題一直在加重,我們也能感覺到夏天出現的時間越來越早。
  • 全球變暖成為影響新疆水資源命脈關鍵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十六日披露消息說,經過該所研究人員觀測研究表明,全球變暖成為影響新疆水資源命脈的關鍵。
  • 世界氣象日:氣候變暖,我們的水資源怎樣了?
    「最熱的10年」  「氣候和水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適宜的氣候和適量的水資源是生產生活的必要條件,即人們常常所說的風調雨順。」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正高級工程師肖潺說,如果天氣氣候的變化範圍超過了正常波動的上限或者下限,就會出現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又稱極端事件),極端事件的發生往往伴隨著較大的社會影響。
  • 全球變暖背景下 降水發生了哪些變化?
    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降水發生了哪些變化?中國氣候同樣呈現出與全球一致的升溫趨勢,自1951年以來,中國地表年平均氣溫每10年上升0.24℃。  全球氣候變暖最直接的影響是空中水汽含量的變化。氣溫的上升使得空氣中能夠容納更多的水汽,溫度每升高1攝氏度,空氣中將能多容納7%的水汽。  對於降水而言,氣候變暖會影響降水量。
  • 為什麼全球開始變暖,人類會首先受到危害?有什麼依據?
    最近幾年越來越多人能夠感受到周圍環境的變化,像我們小時候在一片樹林下遊玩,現在已經變成了高樓大廈,之前的日子已經回不去了,或許正因為如此,讓很多人對樹木亂砍亂伐,讓地球上森林面積越來越少,這也減少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很多二氧化碳就直接進入到大氣層中,讓地球上的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全球變暖問題一直在加重,我們也能感覺到夏天出現的時間越來越早
  • 珠穆朗瑪峰長草,全球變暖,會給我們生活帶來什麼影響?
    最關鍵的一個問題可能就是全球變暖,21世紀幾乎所有的自然災害都和全球變暖有關。天氣變得更加極端,海平面開始上升,冬天可能更冷,夏天可能更熱。上面這幅圖是今天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剛剛公布的南極洲最新照片,從照片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本來應該是像左圖一樣冰雪覆蓋的南極洲出現了「池塘」。
  • 就算沒有人類,全球變暖也會發生?科學家:地球曾經多次變暖
    全球變暖的話題,相信已經深入人心,許多人也開始注意節能減排,為控制全球變暖盡一份力。但是有部分科學家提出,就算沒有人類活動,全球變暖還是會發生。這是怎麼回事呢?追溯地球的歷史,在幾十億年的時間裡,曾經有多次變暖歷程,最為人所知的應該是白堊紀到侏羅紀的恐龍時代,就是全球變暖讓恐龍統治了地球上億年。決定地球溫度的,首先是太陽活動,其次是地球自己的原因。現在,我們提到溫室效應就會感到不安,但實際上沒有溫室效應,地球上就不會有生命存在!地球厚重的大氣層,可以阻隔致命的宇宙射線,同時保存太陽輻射,讓地球溫度適宜生命生存。
  • 全球變暖對人類的危害 全球變暖我們能做什麼
    什麼是全球變暖?為什麼全世界都在說要防止全球變暖?全球變暖有什麼影響?  什麼是全球變暖?  全球氣候變暖是一種和自然有關的現象,是由於溫室效應不斷積累,導致地氣系統吸收與發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斷在地氣系統累積,從而導致溫度上升,造成全球氣候變暖。簡單說就是全球的溫度都在變高。  為什麼會發生全球變暖?  主要由溫室效應、氣溶膠顆粒和煙塵,以及太陽活動的波動造成。
  • 全球變暖的危害及措施 全球變暖人類會滅亡嗎
    談到全球變暖這個話題,與人類息息相關,卻被很多人忽略,但其實全球變暖的危害已經逐步逼近人類了。了解了具體內情的人們甚至擔心,全球變暖人類會滅亡嗎?若是再不實行強有力的控制措施去補救,人類滅亡只是時間問題。要知道網上有很多消息稱全球變暖接近臨界點,挽救地球的行動刻不容緩。
  • 全球變暖是騙局?科學家預警:全球變暖正改變中國氣候格局
    在某問答平臺看到這句話時,突然覺得非常適合回答全球變暖到底是不是騙局。前段時間,科學家推測,在未來一段時間太陽活動可能進入了極小期,太陽黑子以及太陽耀斑的程度可能不如從前。因此很多人認為,全球變暖可能只是一個騙局,地球要進入小冰河期。雖然不否認太陽活動的減少讓地球不再享有往日的陽光,但全球變暖的事實依然不能改變。
  • 《後天》對於全球變暖,當冰川融化後,會發生什麼?
    現在的地球,存在著許許多多的氣候問題,自從全球開始進入工業化以來,環境就開始了惡化,「霧都」倫敦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在進入現代化後,全球的環境惡化進一步加強,出現了霧霾、全球變暖、臭氧空洞、水體汙染等等生態問題。
  • 全球變暖使北美季風減弱
    北美季風是一種環流系統,它可給北美西南部大片地區帶來充沛的夏季降雨,而它未來的變化會對區域水資源產生重大影響。然而,目前仍然不清楚隨著溫室氣體的增長,北美季風將如何發生變化,尤其是因為水平解析度較低以及系統性的海表溫度偏差限制了其數值模式模擬的可靠性。
  • 全球變暖:它發生的原因是什麼?它的後果又是什麼?清楚的告訴你
    全球變暖會帶來什麼後果?我們將如何應對它?在本文中,我們將嘗試去理解這些問題。全球變暖的原因是什麼?首先,有必要澄清「全球變暖」這個概念背後所隱藏的原因是什麼。全球變暖應該理解為地球年平均溫度的逐漸升高。造成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是:溫室效應、氣溶膠顆粒和煙塵,以及太陽活動的波動。想必大家都聽過溫室效應吧,沒錯,它是造成全球變暖的原因之一。
  • 全球變暖加劇驟旱風險
    中國驟旱風險呈顯著上升趨勢世界資源研究所2019年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約1/4的人口面臨極度缺水的危機。我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不足世界平均的1/4,也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匱乏的國家之一。河湖乾涸、草木枯萎、飲水受限、糧食減產……乾旱一直威脅著人類社會。
  • 全球化解水資源危機刻不容緩
    世界資源研究所近期發布的報告顯示,當前全球正面臨日益嚴重的水資源危機,預計到2040年,全球四成灌溉作物的產量將受到缺水影響。專家呼籲各國努力減少水資源浪費,完善水資源管理,加強技術創新,以應對嚴峻的缺水挑戰。    近一段時期,非洲、亞洲、北美洲等多個地區的缺水問題日益嚴重。
  • 全球變暖產生健康危害
    本報訊 日前,在美國費城召開的美國地質學會年會上,巴爾的摩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布隆伯格公共衛生學院醫學博士辛迪·帕克就全球變暖產生的健康危害問題作了主題發言,她表示:「大多數人在考慮氣溫變化時,想到的只是熱浪帶來的壓力,因為2003年席捲西歐的熱浪曾奪去了3萬多人的生命。
  • 如果地球上的海水都變成淡水會發生什麼?
    正是因為地球上面有如此豐富的水資源。才使得地球成為一顆生機勃勃的星球。也正是因為有了如此豐富的水資源,人類才會有在地球上出現的可能。而因為人類的出現,人類的進化,我們的地球也因此形成了一個智慧星球,到目前為止,在已知的宇宙中,除了人類以外,還沒有發現其他的智慧生命。因此太陽系也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智慧星系。
  • 氣候變化與水資源安全
    20世紀中葉以來,全球高溫熱浪頻繁發生,且持續時間更長;陸地上的暴雨洪澇頻率增加;歐洲南部和非洲西部的乾旱持續時間更久、強度更強。例如:2003年夏季歐洲中西部發生了罕見的高溫熱浪,導致2萬人死亡;2005年卡特裡娜颶風造成美國紐奧良州1700多人死亡,1000多億美元損失;2018年全球氣象災害導致6200萬人受災,經濟損失超過自然災害損失總量的90%。
  • 鄭國光:科學應對全球變暖 提高糧食安全保障能力
    在此背景下,20世紀90年代全球極端氣象災害比50年代高出5倍以上。未來全球極端氣象災害可能出現多發、頻發、重發趨勢,包括農業生產在內的全球可持續發展將面臨巨大威脅。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全球和我國農業生產都將出現大幅波動,糧食供給的不穩定性會增大。    研究表明,氣溫每上升1℃,糧食產量將減少10%。高溫條件下作物生育期縮短,生長量減少,可能會抵消全年生長期延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