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四川西昌森林火災,造成18名撲火隊員和1名嚮導犧牲。為給救火英雄捐款,一些好心的涼山人,自發組織公益群,打算籌集一些錢款。
可是,當有人通過紅包,把捐款發到群中時,卻被兩個人惡意搶走。並且,這兩個人還退了群。
錢雖然不多,但意義十分特殊,因為浸滿了捐款人對救火英雄的敬仰之情,所以大家對此十分生氣,向警方報了警。
警方接警後,馬上對此事進行了調查,並迅速鎖定搶走善款的兩個人,在12小時內將善款追回。
但在追回善款的過程中,還有一個插曲。搶走善款的兩人,其中一人是38歲男子劉某。當警方詢問劉某為何搶走善款時,他竟然說是孩子所為。而當警方進一步問他為何退群時,他再也說不出一句話來。
劉某撒謊,說明他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上不得臺面,見不得陽光,所以才會甩鍋給孩子。
但是,作為成年人,明知道是丟人的事情,為什麼還要厚著臉皮去做呢?我認為是由於網絡抑制解除效應。
網絡抑制解除效應,是溝通學概念。意思是溝通者更加接近本能的自我,他們會任意宣洩自己情緒,表達觀點。
造成網絡抑制解除效應的原因,是由於網絡環境的相對匿名性,這種匿名性,會使溝通者造成躲在暗處的假象,使他們認為,在網絡謾罵他人、侮辱他人,不用承擔面對面交談時的風險和後果。
因此,網絡抑制解除效應,也是網絡上大量噴子和鍵盤俠的存在原因之一。
劉某和孫某在公益群中,惡意搶走善款,根源也在網絡抑制解除效應,只不過網絡解除的,是他們慾壑難填的貪婪。
也是出於同樣原因,諸如此類惡意搶走紅包的事件,近年來屢見報端。
去年,因颱風利奇馬,有人建了愛心救災群,結果,女子舒某在群中搶了6個紅包,總計900元。當有人要求她歸還時,她選擇了退群。之後,網友報警,舒某不僅退還了900元錢,而且還受到了行政拘留的處罰。
還有人混進班級群,正趕上家長在群裡交孩子的保險費,結果這人搶得了3000元錢,之後退群,結果被抓進了看守所,刑事拘留。
對於這些人,廣大網友有一句評價,那就是「又蠢又貪」,可謂形象之至。
而他們「又蠢又貪」的形象,似乎就像餓了無力、渴了口乾一樣,印證著貪婪也會產生一種生理反應,那就是腦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