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的接力棒

2021-02-21 一期呼吸

最近常常想要當面感謝一位老師和他身邊的tribe,當時誤打誤撞的自己完全沒想到這麼久以來還一直在收到來自這個部落成員供給的能量。

心懷感激的同時也慶幸自己及時放下了戒備,給相信留出了空間;雖然不是幸運的喬巴,但我已經在學習釋放愛,希望接力棒的另一端將成為自己未來的新部落。

在這個令人蜷縮的冬日裡,希望你不管遇上的是希魯魯克還是路飛,都學會在自己的部落裡選擇相信並釋放愛。

今天就到這裡吧,

祝你快樂!

延伸閱讀


人類文化與周圍人的社會行為規範的變化速度比生物進化過程的「蝸牛速度」快得多,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具有表觀遺傳(epigenetic)適應階段。在這一階段。後天教養和天性共同發揮作用,經驗打開或關閉某些嵌在我們基因中的行為或生理開關。在這個形成期,作為嬰兒,我們快速調整自己,首先適應看護者,然後適應更大的團體和文化,這個時期對於我們在成年期的成功發展至關重要。表觀遺傳學的新科學是理解這個過程如何在我們的大腦和身體中發揮作用的前沿科學,用簡單的方式可以這樣解釋他們的發現:我們成為現在的樣子,不是僅通過DNA(脫氧核糖核酸)或僅通過環境造就的,而是通過它們的相互作用(interaction)。基因和經驗的相互作用、我們遺忘的進化歷史和我們早年的生活歷史之間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我們的個人命運。

摘錄來自: 約翰·巴奇,隱藏的意識:潛意識如何影響我們的思想與行為

相關焦點

  • 「溫度計接力棒」,在普陀區集中觀察點有序傳遞
    「溫度計接力棒」,在普陀區集中觀察點有序傳遞 2020-12-02 21: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劉鴻亮院士:傳遞父親的奧林匹克「接力棒」
    劉鴻亮院士:傳遞父親的奧林匹克「接力棒」 本刊記者 唐元愷 • 2012-08-06 • 來源:北京周報
  • 人民論壇網評|握緊發展「接力棒」走好腳下「長徵路」
    我們要握緊發展接力棒,走好腳下「長徵路」,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在波瀾壯闊的歷史大潮中凝聚昂揚向上的磅礴力量,鍥而不捨實現我們的既定目標。(作者:齊海燕)
  • 【寰球立方體】特雷莎·梅辭職後,「脫歐」接力棒誰接手?
    「脫歐」接力棒將會交到誰的手中?
  • 既然接力棒在你手上,就拼命多跑一段吧!
    父親丁尚彪,妻子陳忻星,女兒丁琳,故事的主角是父親丁尚彪,也是接力棒的第一棒,在年輕時幾乎經歷了一切命運的不公但從未抱怨,時刻心懷一顆上進的心並努力探尋一切翻身機會。在年輕的時候並安排為知青下鄉一晃就是幾年,然後在複習準備高考時卻又因年齡超標不允許上大學,再次錯過時代的潮流。
  • 武漢江漢白松社區下沉幹部「手把手幫帶 傳好接力棒」
    「放心吧,通過這幾天一起的值守、不斷的交流,我們已經基本掌握了情況,我們將學習你們為民務實的作風,接好接力棒,繼續守好社區防線,戰疫到底」,社區工作者、物業人員、志願者們不無動容的說道。據悉,城管總隊接到下沉撤回通知後,專門聯合社區對物業人員、志願者等進行工作流程培訓、手把手幫帶,避免撤回後,小區封控管理形成「空窗期」。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 弘揚抗戰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 堅決跑好我們這一代人的接力棒
    要弘揚抗戰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堅定「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決跑好我們這一代人的接力棒,堅決頂起我們該頂的那片天,奮力把習近平總書記為我們擘畫的藍圖變成美好現實。
  • 試證黎曼猜想成絕唱,數學家阿蒂亞把接力棒留給年輕人
    如今,他正式退休了,把探索數學世界的接力棒留給了年輕人。麥可·阿蒂亞曾於1990年至1995年擔任英國皇家學會主席。對於阿提亞的逝世,英國皇家學會現任主席文基·拉瑪克裡希南(Venki Ramakrishnan)在訃告中說:「麥可·阿蒂亞爵士是一位偉大的數學家,他以在幾何和拓撲領域的貢獻而聞名。
  • 南科大校長陳十一:我們要相信科學 相信夢想 相信自己
    在南科人無私奉獻、勇於擔當的戰「疫」過程中,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仰望星空,相信未來。「星空」,是引領我們的夢想和希望;「相信」,是帶領我們實現夢想的信念和力量。我們要相信科學。從歷史的長河來看,人類經歷的無數次災難,都是一場倒逼科技創新的突破戰。
  • 內心強大心法:相信相信的力量,相信會激發一個人內心最大的潛能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一個人想要內心強大,有一個重要的心法就是相信相信的力量,相信的力量很大,相信的力量能夠幫助我們從內心深處激發一個人最大的潛能相信是一種未見事實的預見,相信也是我們對成長的規劃和渴望,相信更是我們知道自己要去的方向和路就在那裡。一個人敢於相信,才會全身心調動自己的信念去實現自己目標,一個人敢於相信,才會看到自我身上巨大的潛能,越相信的人,越能實現內心夢想和憧憬。
  • 我從不相信奇蹟,但我相信你
    媽媽從不相信奇蹟,但媽媽相信你。還記得去年暑假,你斬釘截鐵地告訴我們你要復讀時眼裡的堅定;還記得你高考結束後收拾高三書本,重新投入複習時的倔強;還記得你跟我們承諾拼盡全力復讀無悔的雄心壯志。那時的你,意志堅定,目標明確,雄心勃勃。也正因為你的這份信念與執著,我們同意了你復讀的決定。因為媽媽相信你不是一時衝動,相信你會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 《我仍然相信》影評:選擇面對與相信的背後意義
    而《我仍然相信》正是以人們面對絕症的動人故事結合愛情與音樂這兩個萬年不敗的元素,在角色彼此之間情感和兩者的相輔相成之下,給觀眾帶來深刻的感觸與共鳴。「面對」與「相信」的核心主題。《我仍然相信》電影的核心主題因此在宗教信仰是如此重要的情況下,《我仍然相信》透過平時以禱告作為心靈寄託、不斷期許上帝能夠給予響應帶來奇蹟的兩人,在最終結果不如他們所願之後所產生的心理落差,對人們「禱告」與「相信上帝」的行為提出了質疑與探討。
  • 火影:有人相信血統,有人相信後天努力,只有大蛇丸,他相信科學
    整個故事裡,有人相信血統,有人相信精神,有人相信身體,有人相信眼睛,有人相信先天傳承,有人相信後天努力。只有大蛇丸,他相信科學。他把一輩子都奉獻給了科研事業!在蛇叔的一生中我只看到了「只有科教才能興國」。
  • 北上廣不相信眼淚,但金科相信幸福
    最近有部電視劇《北上廣不相信眼淚》正在熱播,光看劇名,就戳中了都市人的淚點。北上廣不相信眼淚但為什麼我們還義無反顧?原因很簡單因為這裡有我們想要的工作和生活狀態金科陶瓷眾多員工也是南下一族他們在這裡找到了留下的理由找到通往幸福生活的渠道找到服務社會的途徑北上廣不相信眼淚但金科陶瓷相信幸福!
  • 胡歌表白醫護人員:我相信醫生,相信科學!
    胡歌說,「我想用自己近30年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癌症來的時候的確會讓我們感到害怕,但是癌症是可以預防的,也是可以治療的......當癌症來找上門的時候,我們要做的事情是選擇相信,相信科學、相信醫生!」
  • 相信是宇宙最強的能量,相信什麼就能拉動什...
    相信是宇宙最強的能量,相信什麼就能拉動什麼樣的力量來成就自己,凡是在潛意識裡面,完全相信並且擁有接受的信念,那麼宇宙萬能的力量都會將它顯化成現實。 當下你是否集中了所有的思考和精力在你想要的事情之上呢?當你很熱血沸騰地將你所有的思想集中在某件事裡面時,那件事就會更快的發展。
  • 爸媽為什麼寧願相信外人也不相信你?
    為什麼他們寧願相信陌生人也不相信親生的你?01 你輕易說出口的話,父母可能一輩子埋在心底小時候,我們經常跟爸媽說:「放假陪我去公園玩。」長大後,卻幾乎沒聽過父母跟我們說:「有空就陪我聊聊天。」06 長輩需要情感出口,我們樂意當樹洞其實,爸媽相信的不是保健品,而是相信陪伴他們的營銷人員,「只有他們會主動關心我、陪我聊天」。爸媽轉發的不是養生謠言,而是渴望你關愛的訴求,希望你看到後能問他們一句「是最近身體不舒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