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存在一種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天體:黑洞,人們對它的了解知之甚少,黑洞的構想最早出現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在《廣義相對論》中有提到:如果有一個天體的質量非常大,所產生的引力大到光都逃脫不出去,這種天體不會出現在宇宙中的。後來我們也知道,著名的天文學家霍金明確提出了黑洞的概念,並預言了他的存在,給了黑洞定義了它的名字。知道去年,科學家們合成了人類首張黑洞圖片,在科學界乃至社會界引起了廣泛關注。
黑洞作為一個密度無限大、體積無限小、時空曲率無限高的天體,不但無法反射光線,更為神奇的是它恐怖的吞噬能力。任何靠近它的物體,都無法擺脫最終被吞噬的命運。而至於黑洞吞噬後的物質變成什麼,以什麼樣的形式存在,我們目前也不得而知。但是這並不妨礙人類對它的研究,發現它猶如生命體一樣,具有成長的特質。
早些年,人們已知的最大黑洞為1957發現的TON 618,黑洞編號為SDSS J140821.67+025733.2。
TON 618是一個非常遙遠和非常明亮的類星體,距離地球大於104億光年,位於北天極附近的獵犬座,是一種極亮,寬吸收線,射電噪類星體。TON 618是太陽質量的660億倍。而最新人們認識到的最大黑洞質量為太陽質量的1960億倍。
理論上來說,黑洞的成長是無限度的。但是早期的科學家們研究很多黑洞後發現,黑洞附近會存在一個被科學家們稱作吸積盤的區域,類似一個大型的過濾系統,可以幫助黑洞過濾掉很多物質,從而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黑洞的成長,大部分的黑洞都能保證這樣緩慢的成長,一旦黑洞的吞噬成長速度沒有過快,對周圍的天體會造成毀滅性的打擊,這可能也是宇宙自身所存在的微妙平衡能力。
但是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澳大利亞科學家發現了一個令人稱奇的黑洞,號稱史上成長速度最快的黑洞,黑洞編號SMSS J215728.21-360215.1,俗稱布洛克的黑洞,距離我們120億光年,質量約為200億個太陽。
這個黑洞誇張到每兩天就要吞噬一個太陽質量的天體,通過計算發現其質量增長率為每100萬年為1%。大家可能覺得這100萬年增長1%不是很誇張,但是要明確兩點,第一:100萬年在宇宙中可以說是一瞬,第二:我們都知道,光作為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我們目前所觀測到的該黑洞,那是120億年前傳播過來的光線,而120億年過去,該黑洞能成長到多大,簡直難以想像。
科學家們估計,經過漫長的吞噬成長過程,該黑洞的質量目前可能高達12000億個太陽的質量。而我們目前所處的銀河系總質量,也就相當於1.5億個太陽。也就是這一個黑洞就相當於10000個銀河系。
如果將這個黑洞放置在我們銀河系的中心,它的亮度將會是滿月的十倍,
這顆黑洞的發現,對科學家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因為快速增長的黑洞,有利於研究宇宙早期形成的影子,讓我們對宇宙的認識更加清晰。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