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大爆炸後,我們的世界到底發生了哪些奇妙故事?星系、恆星、黑洞、暗物質......它們如何交集在一起,譜奏出這世間最動聽的交響樂曲!吸引無數的天文物理學家窮其一生,去追尋的真相與真知。
霍金給出了宇宙大爆炸的理論:138億年前,在奇點處,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爆炸,讓一個直徑長達930億光年的世界,誕生了......
也得益於光在空間中傳播的速度,遠遠慢於大爆炸和宇宙膨脹的超級速度。今天的我們,可以通過太空望遠鏡,去窺視距我們127億光年之外的天體,在127億年前所發生的故事。
我們就像坐上了時空穿梭機,看到127億年前,宇宙在那一頭,宇宙剛誕生沒多久,所發生的一切故事,都潛藏在一絲絲光線裡!宇宙爆炸後的10億年,在那一刻,這個宇宙曾經的樣子!
通過127億年前,所傳遞過來的時光信息,科學家們試圖還原出,那個年僅10億歲的宇宙,到底是長什麼樣子!儘管它僅露出冰山的一角,但這些場景,讓我們可以推敲,過去那時候,到底發生著什麼樣的故事,這個宇宙是不是像我們原本所設想那樣誕生?
最近,一個由歐洲南方天文臺(ESO)所發現的超級黑洞,光論重量,就足足是我們的太陽10億倍。通過對它和它小夥伴們的研究,再結合9月份天文「中等質量」黑洞的最新發現,科學家們成功還原模擬出,這一幕幕讓人驚訝無比的「歷史畫面」!
闡述最新的科學理論之前,讓我們將時光回撥到剛過去的9月份,從一個由約1500名科學家聯合組成的兩個龐大科研團隊,發現的重約142個太陽、被命名為GW190521的超級黑洞說起。通過這個人類有史以來,所「看到」的第一個「中等質量」黑洞。讓科學家對於有關黑洞形成,有了新的想法、不一樣的角度和思路。超大質量的黑洞,可能或許並不是我們之前所想的那樣。
這一過程最直接的證據是,70多億年前那一場強大引力波的發生,它釋放出相當於8個太陽質量的能量。按科學模型演繹推算,這一切恰恰與兩個小黑洞的直接碰撞時,所產生的能量相吻合。
所以,科學家們表示:這一最新發現,不但挑戰了目前有關超大質量黑洞形成的理論,也讓人們認識到,超級黑洞,極有可能是通過這些中等大小天體,反覆合併,而最終形成。
在過去的理論中,宇宙最早出現的黑洞,是被認為由第一批恆星的坍縮形成,但天文學家對它們是如何從小黑洞膨脹成超級黑洞,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也提出了各種版本的理論與假設。直到今天,科學家們,才似乎找到了答案......
而歐洲南方天文臺(ESO)最新發現的一顆超級黑洞,質量是我們太陽的10億倍!而那個時候,我們這個宇宙出生了還不足10億歲,卻有6個星系(或有更多,但我們僅觀測到最亮的6個),陷入了這個超重黑洞的宇宙「蜘蛛網」中。這一場景,似乎就像它通過了這些捕捉星系團的纖維絲,一點點地吞噬蠶食足夠的星辰氣體,「餵養」黑洞,使其一點點生長。
這或許,也就能解釋了,超級黑洞,這些神秘怪物的形成過程。
這項研究,是由博洛尼亞國家天體物理研究所(INAF)的天文學家,馬可 · 米格諾利(Marco Mignoli),所主導,並將這些最新發現和研究結果,以及研究團隊的理論推演,發表於權威雜誌《天文與天體物理學》!他認為這些宇宙網絲就像蜘蛛網一樣,(被捕食的)星系就像生長在絲狀體交叉的地方,氣流就像星系向中央超重黑洞提供著燃料,它們一點點地沿著絲狀體流動。
米格諾利認為:這也是,到目前為止,結合各種觀測數據和信息,研究人員面對如此巨大的早期黑洞,它的存在所想到的最好的解釋。
並且,他們認為,這一切都僅是冰山一角而已。
這種網狀結構,有可能就是在我們並不太了解的暗物質,它幫助下形成的!也正是暗物質,在早期的宇宙中,吸引住了大量的氣體。
如今最新所觀測到的,這一最遙遠、也是最大質量的黑洞,它就是在如此大規模結構中的巨大暗物質暈中,最終形成和生長。
當然,這種結構的探測,目前還處於很初級的階段,由於觀測的局限性,也有可能導致我們信息的缺失。而據 ESO 的所披露的數據顯示:這個龐大的網絡,大小足足是我們銀河系的300多倍。
當然,因為它距離我們實在是太遙遠了,目前,也是用了最大的光學望遠鏡才有可能看到,比如位於智利 Atacama Desert 的 ESO 的望遠鏡,但也只能看到微弱的星系。
這冰山一角,也試圖幫助科學家們,破解闡明這些宇宙怪物——超級黑洞的神秘面目。實在是因為它們的密度是如此之大,甚至連光都無法逃脫它們的引力,我們所能看到的真的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