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這本4分SCI在瘋狂擴刊,謹慎投稿!

2021-01-08 騰訊網

解螺旋公眾號·陪伴你科研的第1868天

仿佛又看到了當年的Medicine......

咱們前段時間推了一本影響因子3分+、發文量大、審稿周期還比較短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IJMS)雜誌。但部分小夥伴在留言中反饋,目前IJMS雜誌似乎沒那麼好投。有可能確實是沒那麼好投了,也有可能是你的文章水分多了些。

今天,再給大家聊一本發文量上千的3.9分SCI雜誌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以下簡稱JCP)。

創刊於上個世紀60年代的生物學雜誌JCP,算是本業內老刊了,然而這本老刊今年的大規模擴刊行為卻不尋常。

1

影響因子

JCP近10年來的影響因子一直相對穩定,在3.8-4.6之間上下浮動。

今年的大量擴刊行為,會對明後年及以後的SCI影響因子造成影響,那今年發布的影響因子大概是多少呢?

在2016-2017年, JCP雜誌共發表論著和綜述文章644篇,在2018年共被引用2406次,預估JCP在2018年的影響因子為2406/644=3.736,最終大概在3.7-4分之間,與往年相差不大。

2

歷年發文量

JCP創刊初始的年發文量百篇左右,隨著發展,逐漸穩定在200-400篇之間。

直到2018年,JCP雜誌上論著和綜述的年發文量達到800+篇,翻了一倍,截止當下,已經預發了2019年8月份的文章,累計1228篇,預計整個2019年的年發文量會近2000篇,擴刊的步子跨得有點大了。

今年發布的影響因子倒是沒受到影響,但明年大概會有一定的分數下滑,後年的下滑則會更為明顯。

3

審稿速度

筆者隨機下載了JCP雜誌上最新的幾篇文章,發現其審稿接收速度上,整體偏快。

上述幾篇均為國人學者的最新文章,從審稿到接收,平均2-4個月。但由於JCP雜誌的已經預發到今年八月份了,日後的稿件積壓可能會越來越多,正式出版的日期,未必會很及時。

4

版面費

這JCP雜誌聽著似乎可以用來灌水應急了,那版面費多少呢?有小夥伴聽旁人說4500美元?!大概3萬多人民幣,太貴了吧!搶錢呢。

別激動,好在這本雜誌可以選擇不付版面費的非OA模式,目前可以,看JCP目前大擴刊的難看吃相,日後還能不能選不付費的模式,就不確定了。

5

國人發文量

有小夥伴說JCP雜誌上國人學者的發文量並不高,只有10%左右,是個非常健康非常正常的數字。

JCP歷年來所有文章中不同國家的學者佔比確實是這樣的,確實只有10%,雖然是第二名,但遠低於第一名美國。

但我們還是應該關注最新的情況,目前2019年這1200多篇的國人學者佔比是多少?54%!,第二名伊朗,21%。和往年相比,變化非常明顯。

擴刊那麼多文章,似乎主要被國人學者和伊朗學者填補,其中難免會出現部分灌水文章。

整體來看,JCP雜誌可以用來應急投稿,但從長遠來看,著實不建議。

P.S. 鑑於許多讀者在後臺問,影響因子怎麼算,這裡我們給出JCR上的公式(以2017年的Nature為例):

圖片來源:https://apps-clarivate-com.uchile.idm.oclc.org/jif/home/

類比下將要公布的2018年影響因子:

JIF (2018) = 2016、2017年所有文章在2018年的總引用 / 2016、2017年發表的論著與綜述

當然,計算出來的數值與公布的結果可能會有一點偏差,因為JCR最終會對某些期刊進行微調。

—END—

相關焦點

  • 這本 SCI 期刊影響因子翻了近一倍超 6 分,但還是請慎重選擇
    2、影響因子這可能是對 SCI 最關注的問題了,Genomic 期刊的影響因子一直以來發揮比較穩定,維持在 3 分,2013-2017 年降到 3 分以下,不過後續很快升高,今年達到了驚人的 6 分。期刊的發文量最近幾年也是比較穩定,沒有擴刊。
  • 這本SCI 期刊影響因子翻了近一倍超 6 分,但還是請慎重選擇
    2、影響因子這可能是對 SCI 最關注的問題了,Genomic 期刊的影響因子一直以來發揮比較穩定,維持在 3 分,2013-2017 年降到 3 分以下,不過後續很快升高,今年達到了驚人的 6 分。期刊的發文量最近幾年也是比較穩定,沒有擴刊。
  • 這本5分+SCI收稿範圍廣,自引率低,後勁十足,且不收版面費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是一本開放獲取的經過同行評審的期刊,涵蓋了基礎醫學的所有基礎和分子方面,並強調提供生物醫學問題和分子機制的分子研究。期刊信息 期刊網站:http://jbiomedsci.biomedcentral.com/
  • 這本影響因子不斷上漲的5分+SCI期刊正在徵稿
    2018年和2019年的發文量有所增加,與期刊日益增長的影響因子來講,這種程度的擴刊是正常的。2020年截止現在已發表296篇,預計2020年發表將不低於600篇。從2019年的統計結果來看,國人在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 期刊的發文比例佔44.496 %,排名第一,期刊對國人非常友好,排名第二、三的分別是義大利、美國。
  • 這接收速度特快的5分SCI雜誌大擴刊,慎投
    在193本細胞生物學SCI期刊中,Cells雜誌的SCI影響因子排名40,比較靠前。 1 影響因子 去年6月底,Cells雜誌首發4.829分的SCI影響因子,引來不少學者的關注。今年6月份,破5近6,5.656分。
  • 這本4分+的SCI年刊量大,半個月可接收
    近五年影響因子穩中有進,2015年-2017年一直穩定在3分,2018年有新突破,晉升為4分+,即時影響因子為4.556,在中科院分區大類為生物2區,小類化學綜合與生化與分子生物學均為3區。Maurizio Battino審 稿 周 期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官網表明一審周期為13.4天,接受發表時間為2.2天;通過對已發表文章審稿速度的統計,投稿到接受一般為1個月左右,且大部分在一個月以內,最快的的半個月即可接受,速度屬於非常快的!
  • 這本川大院士主編的SCI,收錄2年,影響因子超13分!力薦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川大院士主編的SCI——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簡稱STTT。2016年創刊,2019年被收錄SCI,當年影響因子就超過了5分,今年是雜誌收錄的第二年,影響因子更是達到了13.493分!
  • 這本期刊雖然對生信類文章友好,但是發文量激增,需要警惕,明年影響因子恐大幅下降!
    但是是否每一本期刊都值得入手,今天我們來分析一下這本灌水嚴重的期刊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 。作為一個老牌雜誌,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近年來影響因子相對比較穩定,大多在4分左右,2015-2018年的SCI影響因子分別為4.155、4.08、3.923、4.522,今年影響因子在多年後終於重回5分,達到了歷史最高值5.546。我們來看幾篇今年發表的論文,平均2-3個月左右接受,當然有的快一些,有的相對慢一些。
  • 期刊新秀,這本Nature旗下新晉SCI首個影響因子達6分!JCR1區
    前幾天給大家推薦了兩本國產新晉SCI期刊(這本川大院士主編的SCI,收錄2年,影響因子超13分!力薦;國貨之光!這本新上國產SCI直逼8分!接收最快只要1天!)。今天小編又挖到一本新晉SCI期刊——Npj Breast Cancer,2016年創刊,今年獲得首個影響因子,首個影響因子高達6分,JCR分區為1區,是新期刊中的一匹黑馬!
  • 該雜誌首獲SCI影響因子5分,正在擴刊
    在193本細胞生物學SCI期刊中,FCDB雜誌的影響因子排名48,相對靠前。FCDB雜誌主要接收分子醫學、分子與細胞腫瘤學、細胞生長分裂、細胞存活與凋亡、細胞生物化學、細胞粘附和遷移、表觀遺傳學、表觀基因組學、幹細胞研究、線粒體研究、進化發育生物學等13個相關領域的學術論文。文章類型上,以綜述(Review)和論著(Article)為主。
  • 論文投稿sci期刊錄用率高嗎
    論文投稿sci期刊錄用率高嗎?sci期刊屬於金字塔頂尖的期刊,對於錄用論文的標準非常高,導致論文投稿sci期刊相比較其他刊物來說,錄用率更低一些。至於具體到某一篇論文投稿sci期刊錄用率是高還是低,與該篇論文的學術質量有關,質量越高,錄用率往往會越高。
  • 發表sci論文需要注意什麼
    sci論文在科研評價、評職稱中認可度非常高,同時也意味著其不好發表。不好發表的原因中,除了sci期刊錄用標準高之外,還有很多注意事項未能引起作者的重視。那麼,發表sci論文需要注意什麼?1、期刊選擇發表sci論文要找sci期刊。作者可以先通過下載sci期刊影響因子表,或閱讀文獻,或相關單位推薦,或找專業人推薦等多個渠道查找到sci期刊名單。再根據本sci論文的內容方向、質量水平,以及相關單位要求,從學科、收稿範圍、影響因子、分區、審稿周期、發表費用等多少角度,綜合考慮分析來確定目標sci期刊。
  • sci投稿如何避免認定抄襲
    投稿發表sci,作者寧願文章被拒稿,也不願意被期刊認定為抄襲。抄襲屬於學術不端行為,會給自己以及單位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這是每位作者都應該盡力避免的。那麼,sci投稿如何避免認定抄襲?sci投稿避免認定抄襲的方法,有多種,知實學術在本文主要介紹三種,分別是查重率、引用和翻譯。
  • sci一區期刊投稿最難發表嗎
    發表sci論文,要選擇sci期刊,期刊所在分區不同,發表難度也有差異。那麼,sci一區期刊投稿最難發表嗎?通常來說是這樣的,但凡事總有例外,投稿發表難度還是要根據期刊的具體情況來判斷。所以,想要在sci一區期刊投稿發表,必須面對非常高的錄用標準。錄用標準越高,意味著投稿發表的難度也會越高。(2)sci期刊每期都是有版面限制的,不是說在發刊前,錄用了多少,就刊登多少。而一篇論文發表在sci一區期刊上,認可度也好,影響力也罷,具有非常高的優勢,其他期刊往往無法比擬,這就導致sci一區期刊非常吃香,有能力的作者,都想要發表sci一區論文。
  • sci期刊官網投稿簡單嗎
    sci期刊官網投稿簡單嗎?sci期刊官網投稿是作者發表sci論文時比較常用的方法,簡不簡單,相對於不同的作者來說,有不同的答案。越熟悉,越專業,sci期刊官網投稿越簡單。sci期刊官網投稿,通常是作者自己發表sci論文唯一的選擇。
  • 這本SCI是中科院一區top期刊,認可度高,連續多年7分+,關注!
    Aging Cell 歡迎以下領域的投稿:遺傳學和功能基因組學、信號傳導和基因表達、細胞增殖、老化和死亡、細胞應激和損傷、幹細胞和衰老、綜合生理學、生物人口學和比較研究、關於衰老和長壽的新理論載文情況可以看到,期刊的發文量並不大,但近幾年的發文量呈上升趨勢,與期刊日益增長的影響因子來說,這種程度的擴刊是很正常的,會更有利於文章的接收。
  • 這本6分+SCI期刊收錄範圍廣,自引率低,「新生代」潛力股
    2016 (242),2017 (409),2018 (464),2019 (557)可以看到,近幾年期刊的發文量呈上升趨勢,與期刊日益增長的影響因子來說,這種程度的擴刊是正常的隨著今年影響因子繼續6分多,國人對該刊的關注度會有所增加,相信國人發文比例將會有所上升。影響因子JCI Insight 去年獲得了首個影響因子6.014,首次亮相就表現不凡,也足以看出期刊的高定位高標準,今年影因子繼續保持著6分多的水準,達到了6.205分,預計明年影響因子仍不低於6分,還會有所上升。
  • sci期刊投稿用哪種語言
    sci期刊,屬於國際期刊,對文章語言有相應的要求,凡是語言不符合要求的,肯定不會被錄用。那麼,sci期刊投稿用哪種語言?以英語為主,其他語言也有,但少見。sci選用刊物來源40多個國家,涉及50多種文字,不同的sci期刊,有不同的語言要求,在意料之中。作者發表sci論文,投稿A期刊可能要求英語,投稿B期刊可能要求德語或其他。不管什麼語言,以所投稿期刊的要求為準。不過在語言使用上,還是以英語為主。首先,國際學術交流不斷的發展,發表sci論文的科研人員也越來越多。
  • 這本審稿快、國人友好的OT兄弟期刊會不會重蹈覆轍
    早在去年就想提一下Oncotarget(簡稱OT)的兄弟雜誌Aging-US,最近又有小夥伴問到這本5分SCI雜誌怎麼樣?聽說比較容易灌水?但會不會像Oncotarget一樣出事?Aging-US雜誌與OT雜誌同屬於美國Impact Journals出版社,分別是2008年、2009年發行的較新生物醫學類刊物。
  • 這本5分+國產SCI收稿範圍廣,自引率低,後勁十足,且不收版面費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是一本開放獲取的經過同行評審的期刊,涵蓋了基礎醫學的所有基礎和分子方面,並強調提供生物醫學問題和分子機制的分子研究。適當的擴刊有利於提高文章質量和期刊影響力,預計影響因子會有進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