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1月1日訊 深冬威海,寒氣刺骨,卻依然擋不住臨港區中小學生對棒球的熱愛。日前,由威海市教育局臨港區分局主辦,威海臨港區棒壘球協會、臨港區永樂路小學承辦,威海博鴻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協辦的臨港區第一屆中小學生棒壘球聯賽在永樂路小學順利舉行。來自全區的12支棒壘球代表隊,近200名優秀棒壘球小將參與其中。
此次比賽的成功舉辦是臨港區在體教融合的背景下,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精神的重要舉措。該區成為了山東省第一個開展學校棒壘球聯賽的地區。
多年來,威海市臨港區高度重視棒壘球運動的發展,先後建設了山東省第一個標準棒球場和最大的棒球訓練基地,建有可同時容納600人食宿的高標準運動員公寓和餐廳。截至目前,臨港區承辦了省級、國家級和國際比賽30餘項,吸引了來自10餘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20餘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400餘支球隊,近6萬人次參加比賽。據不完全統計,比賽總場次超過2100場,拉動消費超過3000萬元。
作為全國十佳宜居城市之一,威海市致力於打造成為國際休閒運動之都,形成體育+文旅+康養產業的發展格局。臨港區棒壘球項目是其中重要的部分。該區正在積極建設臨港區棒壘球運動小鎮,加快構建中日韓棒壘球訓練基地。
2019年8月23日,為表彰威海臨港區在棒球場地建設、棒壘球隊伍的梯隊建設和承辦棒壘球大型賽事方面的突出表現以及對中國棒壘球事業的貢獻,中國棒球協會、中國壘球協會向臨港區授予「中國棒壘球高水平後備人才基地」及「中國棒球協會青訓中心威海訓練基地」榮譽稱號並揭牌。中國棒球協會常務理事田原、臨港區人大聯絡辦公室主任陳汝忠共同為基地揭牌。儀式上,蔄山中學、汪疃中學、草廟子小學等八所中小學被授予「全國軟式棒壘球實驗學校」稱號,威海第四中學被授予「中國棒壘球傳統學校」稱號。
為了更好地發展棒壘球事業,加強後備人才的培養,普及棒壘球運動文化,臨港區從師資力量培養、課程建設、賽事體系構建等全方位推動棒壘球運動進校園。「棒壘球不僅僅是運動,更是一種文化,在帶給孩子健康體魄的同時也用棒壘球獨特的文化滋養著他們成長。」臨港區棒壘球協會會長薛慶峰說,「棒壘球是集跑、跳、投、打於一體的運動,培養腦力、體力、智力和互助合作精神,也為中小學生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本網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