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普及 | 提倡「享受棒球」 美國棒壘球運動人口明顯成長
在美國,打棒球的年輕人數量近年來有了顯著的成長。
根據美國研究各類運動人口的權威組織「Sports & Fitness IndustryAssociation (簡稱SFIA)」報告,2016 年參與棒壘球運動人數是所有團體運動裡面最多的。
(前國聯MVP Ryan Howard 參與推廣棒球活動)
「從棒球界的角度來看,還有另外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不論從近一年、三年、五年的周期來看,棒壘球在休閒、競技兩方面的參與人數都有成長的趨勢。」
SFIA 的執行長Tom Cove 如此表示。
這項研究結果也會在美國時間本周四、於紐約舉行的「大聯盟球團持有人季度會議」上呈現。
MLB「青年計劃」的高級副總裁Tony Reagins 也表示:
「很高興看到人數有上升的趨勢。但我們不會停下腳步,還是會持續推廣,希望有更多孩子愛上這項運動。」
參與人數的上升肯定與「Play Ball」計劃有關。本計劃在2015 年6 月由MLB 官方提出,並與市長會議、美國棒球代表隊、美國壘球代表隊一同合作,提倡年輕人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進行棒球運動,即使沒有正規的裝備、人員。
Cove 也表示,自從2009 年以來,年輕人參與各類團體運動的人數有下降的趨勢,今日棒壘球所取得的成功讓年輕一輩更有凝聚力。
「這對棒球來說是個重要的時刻,」Cove說道:
「我們已經十多年沒有看到這種跡象了。只要能讓更多人碰到棒球,就有更多機會可以擄獲他們的心。」
(棒壘球參與人口在美國逐步上升)
SFIA 是藉由與25000 人進行訪談來收集數據,其中一半是隨機的個人訪談、一半是同一個家庭成員的訪談。訪問對象為六歲以上、118 種不同活動的參與者,得出來的結果再進行適當的加權,進而得出有力的結果。
SFIA 對「休閒」的定義為「以相同的形式進行一次比賽」,而對「競技」的定義則隨著項目而有所不同,以棒球來說,符合「競技」的標準為「以相同的隊伍、形式進行13 場以上的比賽」。
但不論從哪個觀點,棒球人口的數量都逐漸上升。
研究顯示,「休閒」的棒球參與人數近五年成長6.5%、近三年成長10.7%、近一年成長18.1%。「競技」棒球的上升幅度雖然沒有這麼誇張,但還是有明顯的成長。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可以放心地相信研究成果。」Cove說道:
「如果只得到最近一年上升18%的結果,我們可能會想:『這太詭異了吧,而且與其他運動不太相同。』但如果近三年、近五年都有著相同的趨勢,而且是向上成長,你就知道某些事情不一樣了。」
提倡不受場地人數限制,Play Ball 推廣計劃持續在美國推動
大聯盟主席Rob Manfred 2015 年在推動「PlayBall」計劃時,曾經說過該計劃的目標為「提醒人們,參與棒球的活動並不一定需要18 位球員、整齊的制服、以及專業的裁判。有許多不同形式的小比賽,都可以充分體會棒球的樂趣,同時也能提升技術。」
Cove 也提到,在2016 年,全美國有27.5% 的人(6-17歲有18%的人) 沒有參與任何形式的活動。
Cove 認為,在美國的社會中存在著奇妙的二分法-從很小的時候開始,那些參與各種運動並擁有好成績的孩子們就會被高度關注,而其他人會逐漸在衰退的小區聯賽或娛樂活動中消失。
SFIA 所希望的,就是鼓勵孩子們更加好動、更加外向,這就是「Play Ball」的目的。
「我們努力的目標,就是希望藉由簡單的棒球-並不是棒球這項比賽,而是棒球這項運動-讓他們接觸球、球棒、手套、以及棒球的體驗,以推廣給更多人知道。」
Cove說道。
「孩子們只要在星期六早上去擊球、跑壘、滑壘。我深信這樣的推廣方式可以帶來極大的不同。我們推行不久就有如此的成效,只要你創造機會,並且把目標放在『盡情享受棒球吧!孩子!』而非『你要成為最強的球員!』。不要教他怎麼做才對,讓他放手去做就好了。」
棒球是一場實驗,而最新的實驗成果看起來是十分樂觀的。
「我去過這個國家許多不同的地方,」Reagins說道:
「我看著來自不同地方、不同背景的孩子們追著球跑。我有預感這項計劃會成功,但沒想到會這麼成功。」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達志影像)
關注棒球圈 | 了解專屬你的棒球故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