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棒球的春天,要來了?

2020-11-30 體育產業生態圈

棒球,一項在國內並不受矚目的運動,最近著實在朋友圈火了一把。

在集體球類運動國字號球隊全面低迷的時候,中國棒球國家隊卻用一次亞錦賽雙殺韓國讓人眼前一亮,而隨著北京猛虎的奪冠,2019年中國棒球職業聯賽也正式落下了帷幕。

聯賽重新啟動走向職業化,國家隊拿到東京奧運會落選賽門票,2019年的中國棒球讓人看到了新的希望。

文/ 陳暉

編輯/ 宋鑫宇

18年沉浮聯賽再度起航,MLB戰略合作助力職業化

或許很少有人知道,棒球其實是國內繼足籃排之後,第四個擁有全國聯賽的體育項目。

從2002年第一屆中國棒球聯賽正式開啟,棒球在中國也曾經歷過短暫的「蜜月期」。聯賽的不斷擴軍,北京奧運會絕殺中國臺北、2009年WBC世界棒球經典賽迎來歷史性首勝後,那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中國棒球的春天可能真的來了。

然而仿佛命運開了一個玩笑,棒球項目被移除出奧運舞臺。如此一來贊助商們對於中國棒球聯賽的興趣大打折扣,隨後的棒球聯賽就像是一個流浪的孩子——吃了上頓沒下頓,在2012和13年停辦,2016年迴光返照一般10隊參賽的虛假繁榮後,又迅速陷入了連續兩年停辦的困境。

這正應了當年時任中國棒協秘書長申偉在2002年聯賽成立時說的那句話「聯賽水平、比賽場地、棒球氛圍以及球迷規模都有限的情況下,自稱職業也只是表面文章。」

過去18年我們自己的棒球聯賽就像過山車一樣讓人揪心。

不過近年來,隨著中國棒球協會與首鋼體育共同研究制定了中國棒球振興發展計劃,中國棒球從國家隊赴美參加職業聯賽、青訓培養、國內職業聯賽三個層面實施了全面的振興和發展。

2019年8月15日,中國棒球職業聯盟在天津宣告正式成立,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LB)與中國棒球職業聯盟(CNBL)戰略合作發布會同期舉行。

會上,MLB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國際事務高級副總裁吉姆·史摩爾(Jim Small)與首鋼體育總裁及中國棒球職業聯盟主席秦曉雯共同就戰略合作籤署了備忘錄。雙方計劃在賽事管理、聯賽運營、市場運作、球員轉會和引進、俱樂部管理運營、青少年棒球運動推廣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

至此,中職棒重新回歸,而我們自己的棒球文化,也有了新的土壤。

聯賽轉播報導趨向成熟,球迷參與接觸國內頂尖賽事

聯賽揭幕戰天津安達雄獅和北京猛虎比賽現場幾乎座無虛席,MLB和主辦方CNBL還為首場比賽及現場球迷們準備了一份特別的禮物——球迷嘉年華活動。

活動設置了多項棒球體驗項目:王牌投手帶來的投球測速、強力打擊的真實擊球體驗、還有VR本壘打大賽可以讓球迷們「身臨其境」感受棒球賽場的激情。有不少球迷都表示——今年的中職棒,確實不一樣。

不光線下很熱鬧,線上也很精彩,今年中職棒聯賽從賽事直播場次、水準以及球迷參與度都來到歷史最佳。PP體育、騰訊體育、虎牙、中國體育直播、優酷、新浪、網易、愛奇藝等主流媒體,均對賽事進行了直播,而央視從聯賽開幕到全明星賽都持續性的報導,這讓我們自己的聯賽重新回到了大眾的視野之中。

除了常規賽和總決賽以外,全明星賽成為棒球迷們最關注的活動。為期20天的網絡票選結束後,球員的出場次數和場上表現也作為綜合評選的標準,最終南、北隊各19名隊員當選全明星球員。

而屬於棒球的全明星周末,除了場上的展示和表演,棒球明星們走進特殊教育學校、踏入小球員的訓練場、走進球迷交流的場所展示他們對棒球的熱愛、向更多人傳遞棒球文化。

不論是今年參加聯賽的四支球隊還是上海、四川等國內傳統棒球隊伍都有自己良好的青訓體系,從U21、U18、U15到U12,各個梯隊的建設讓球隊年輕球員得到了更多成長的機會。2019年中國棒球職業聯賽冠軍北京猛虎隊全隊平均年齡還不到25歲。

近年來中國棒球的進步也讓世界棒壘球協會看在眼裡,今年U18青年棒球世界盃就給到了一張外卡門票,而中國隊的小夥子們用兩場比賽的勝利證明了自己。隨著亞錦賽拿到第三,中國也直接拿到了明年U23青棒世界盃的參賽門票,這也會讓年輕球員獲得更多參加世界性大賽的機會。

種種跡象,指向了中國棒球的新希望。

與狼共舞收穫果實,雙殺韓國衝擊東京奧運

從2008年北京奧運絕殺中國臺北拿下歷史性的一勝,到2009、2013連續兩屆WBC世界棒球經典賽正賽拿下勝利,中國棒球國字號球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儘管近年來國際大賽成績一般,但中國棒球的世界排名始終保持在前二十位。

為了備戰雅加達亞運以及衝擊2020東京奧運,中國棒球協會在國家體育總局的部署下,實施「與狼共舞」計劃,中國棒球隊在首鋼集團的支持下,以首鋼金鷹棒球隊名義整體加入到得州航空俱樂部棒球隊,參加美國職業棒球聯盟獨立聯賽。經過兩個賽季超過200場比賽的磨練,中國棒球終於在今年收穫了果實。

2019年亞錦賽是衝擊東京奧運的前哨戰,只有前三名才能確保拿到奧運落選賽的門票。中國棒球國家隊沒有讓球迷們失望,開幕戰就是延長賽絕殺了韓國隊,這也是十四年來中國棒球首次在成年隊比賽中戰勝對手。

而在爭奪第三名的生死戰時,中國隊在2比6不利的局面下第八局上演大逆轉再次戰勝對手,一屆比賽雙殺韓國隊拿到了寶貴的銅牌。中國棒球隊再次上演了奇蹟,拿到奧運落選賽門票的同時,球迷們也期待在東京奧運的賽場能夠看到他們的身影。

近日一份《2019中國棒球人口白皮書暨MLB粉絲洞察》公開,對於棒球這項小眾運動從項目推廣到產業發展都給出了一些答案。但正如中國棒球協會主席陳旭所提到的,棒球這項運動在中國的發展還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近年來棒球賽事轉播、宣傳的力度不斷升級,從2016年樂視體育每周四場的MLB美職棒大聯盟賽事直播,到2019年騰訊體育、企鵝體育等全年超過300場的各項賽事直播。超過70%的棒球觀賽人群會觀看MLB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的比賽,其次是中國棒球職業聯賽。

白皮書數據顯示,超六成棒球活躍人群是在近3年中開始接觸棒球這項運動的。這似乎也從側面驗證了一個問題:產業供需正在互相促進、互相扶持齊頭並進。而球迷、粉絲和潛在的消費者就是棒球運動普及和發展的重要基礎。

筆者第一次接觸棒球是在上世紀90年代的小學,那時作為一個三線城市幾乎所有的小學都有軟式壘球或者棒球的課程,原本以為是因為所在城市和日本友好交流合作,不曾想在日後接觸同齡人時得知,那時國內不少學校都開設有棒壘球課程。

2012年開始參與中國棒球聯賽的報導,從最早的文字直播到現場視頻解說,幾年來有幸見證了中國棒球的成長。最大的感受便是國內棒球運動的環境和氛圍越來越好,參與這項運動的群體愈發廣泛,棒球在國內不僅是一項體育運動,更是成為很多年輕人引領時尚的元素。

20年熱愛,近10年從業,筆者洋洋灑灑數千文,唯有一個心願:期待未來國內棒球在賽事規模、頂尖賽事直播以及棒球場地建設方面越來越好,也希望有更多的泛棒球迷成為棒球運動的中堅力量。

相關焦點

  • 對話中國棒球人:職業聯賽重啟,「春天」在自己手中
    《棒球的春天,要來了嗎?》隨著中國棒球協會與首鋼體育共同研究制定了中國棒球振興發展計劃,中國棒球從國家隊赴美參加職業聯賽、青訓培養、國內職業聯賽三個層面實施了全面的振興和發展。 必須要指出的是,這其中,首鋼對全新啟航的職業聯賽的貢獻功不可沒。
  • 日本奧運棒球:要讓全世界看到棒球之美
    新華網8月6日消息,由於美國棒球隊未能獲得奧運棒球的出線權,這樣,一支由日本職業棒球全明星隊員組成的日本奧運棒球代表隊就成為了本屆奧運會棒球項目的奪金大熱門。    整個日本都為棒球而瘋狂,但是他們卻沒有獲得雪梨奧運的棒球金牌--這是棒球首次成為奧運會正式項目。
  • 從NPB日本職業棒球到MLB美職棒 中國棒球聯賽能有多少借鑑
    中國棒球聯賽,一直以來比賽少、賽程短、球隊少,而且一年不如一年。在棒球2020年入奧的背景下極不利於項目發展。但MLB是5人輪換,日本投手如果到MLB則要做出調整。日本總教練相比於勝利更注重紀錄的達成,如果即將出現完封或者完投,總教練就希望投手拿下個人榮譽,甚至迫使投手這樣做。即使終結者十分可靠,也不讓他上。總體上感覺,日本聯賽就像日本人的性格,從一絲一毫做起,1分也要努力爭取,1分也要努力不讓對手拿到。而在投球方面又不怕犧牲,即使Count情況不利也照常發揮。
  • 中國棒球少年進擊美國大聯盟
    天氣炎熱,加上棒球在中國的受眾圈子窄,觀眾並不算多。他的位置是投手,用伊健的話說,這個位置是隊裡「九個人中的王」。一場比賽能不能贏,百分之七八十要看投手的表現。他最拿手的是滑球,通過巧妙的角度和力量控制,球會畫出一道弧線向打者的外角下墜。那天伊健表現得很好,但他依然緊張,因為美國大聯盟的球探來了。
  • 棒球北京兩位好手入選中國國家隊集訓名單 CBL 中國棒球網
    棒球北京兩位好手入選中國國家隊集訓名單 CBL 中國棒球網 原標題:棒球北京兩位好手入選中國國家隊集訓名單 CBL
  • 棒球在中國為什麼火不起來?
    但是,謝龍可能比誰都清楚,MLB在中國經歷了怎樣的「特殊待遇」,他甚至用到了「極端」來形容MLB曾經的處境(或許現在也好不到多少)。在外人看來,MLB在美國各項業績都優於NBA,有超過12%的人喜歡它,而NBA的這一數字僅為8%左右。在球衣、帽子、道具等銷售方面,僅以2011年為例,MLB達到了5.93億美元,但NBA只有2.25億美元。
  • (棒球)中國棒球協會籤約器材裝備贊助商
    原標題:(棒球)中國棒球協會籤約器材裝備贊助商  新華社北京2月19日體育專電(記者吳俊寬)據中國棒球協會消息,中國棒球協會與美國棒球體育用品品牌羅林斯19日在京正式籤約。未來6年內該品牌將向中國國家隊以及中國青年棒球隊提供訓練器材、服裝等專業裝備。
  • 中國棒球協會攜手MLB開設全國棒球裁判培訓班
    近日,全國十二支棒球勁旅雲集江蘇無錫的棒球訓練基地,迎接即將開戰的第十二屆全國運動會棒球項目預選賽。為了提高棒球裁判員們的業務水平,CBA中國棒球協會攜手MLB美職棒大聯盟,在賽前開設了全國棒球裁判培訓班。
  • 騰訊攜手MLB,棒球運動在中國的新革命才剛剛開始
    2010年,收視率調查公司CSM調研顯示,對MLB及棒球感興趣的人接近3000萬,而據MLB中國此前給出的數據,中國棒球迷有近400萬人。因此,唯有提高棒球的關注度,增加棒球人口,才能讓這項運動在中國的熱度持續走高。
  • 對話MLB中國區董事總經理祁冬:棒球破圈離不開「好故事」
    13年來,從青少年培訓到職業聯賽,中國的棒球運動穩步前進,不過相比鄰國日本、韓國棒球的普及率以及在體育產業中的強勢地位,中國的棒球生態仍處於起步階段。「我們要用棒球故事和潮流時尚去深度擁抱中國,以此來吸引Z世代消費者。」
  • 【箭廠】中國棒球少年進擊美國大聯盟
    天氣炎熱,加上棒球在中國的受眾圈子窄,觀眾並不算多。他的位置是投手,用伊健的話說,這個位置是隊裡「九個人中的王」。一場比賽能不能贏,百分之七八十要看投手的表現。他最拿手的是滑球,通過巧妙的角度和力量控制,球會畫出一道弧線向打者的外角下墜。那天伊健表現得很好,但他依然緊張,因為美國大聯盟的球探來了。
  • 訪北京五棵松棒球場 臺灣觀眾最關注的地方(圖)
    訪北京五棵松棒球場 臺灣觀眾最關注的地方(圖) 2008年04月09日 03:28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版權聲明:本稿件為中國新聞網 北京五棵松棒球場(圖:臺灣TVBS)
  • 棒球會在中國「火」起來(圖)
    記:您覺得通過本次國際邀請賽以及奧運會,棒球運動在中國的發展前景會怎樣?  席:對中國的年輕人來說,這是學習棒球、了解棒球的好機會。國際棒聯正考慮派一些技術官員及教練到中國來,促進中國棒球運動的發展。棒球講求的是團隊精神和配合,沒有身體衝撞,很適合在中國開展。棒球在美國非常普及,在亞洲其他地方也很受歡迎,比如日本、韓國等。
  • 為中國青少年講好棒球故事
    祁冬曾任福斯傳媒集團、國家地理亞洲區高級副總裁兼中國區負責人,去年8月就任MLB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在全球媒體領域16年的任職經歷讓他確信「做內容」的重要性,尤其在疫情導致賽事暫停的情況下,更加考驗體育項目的敘述能力,「這就需要我們不斷挖掘棒球與中國文化的交匯點,從多角度去講好中國的棒球故事」。
  • 第一個貝比魯斯棒球聯盟中國青少年棒球農場,落戶啦!
    2019年4月10日上午,林埭鎮人民政府、郊野鄉園文旅公司、上海豆神體育關於貝比魯斯棒球聯盟落戶林埭戰略合作協議,在林埭鎮黨群服務中心正式籤署。貝比魯斯棒球聯盟中國區總裁兼主席、上海豆神體育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江,詳細介紹了貝比魯斯棒球聯盟以及項目整體情況。
  • 棒球中國路:MLB為什麼在中國不火又為什麼會火
    但是,謝龍可能比誰都清楚,MLB在中國經歷了怎樣的「特殊待遇」,他甚至用到了「極端」來形容MLB曾經的處境(或許現在也好不到多少)。在外人看來,MLB在美國各項業績都優於NBA,有超過12%的人喜歡它,而NBA的這一數字僅為8%左右。
  • ...First Pitch棒球公益課走進上海校園;中國棒球協會與MLB美職棒...
    中國棒球協會主席陳旭、上海市棒壘球協會會長湯亮、MLB美職棒大聯盟中國區董事總經理祁冬、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王珏、上海市教委體衛藝科處副處長時多、普陀區教育工作黨委書記吳凌昱、普陀區體育局局長顧薇玲、副局長王華、MLB美職棒大聯盟中國區媒體及內容總監李丹等嘉賓出席了當天的啟動儀式。
  • 人民日報體壇觀瀾:中國棒球為啥缺觀眾
    失去了奧運舞臺,棒球在中國的發展舉步維艱,而群眾基礎的薄弱、賽事轉播的缺位,則讓中國棒球的職業化之路困難重重        11月伊始,北京輪番迎來了體育盛宴:國安隊中超爭冠雖功敗垂成,卻收穫海量祝福;首鋼男籃和北汽男排開啟新賽季徵程,贏得大眾關注。
  • 中國棒球聯賽僅6隊賽程7天 隊員也無奈:棒球在國內為何發展難
    中國棒球聯賽2002年創立,之初只有四支球隊,2005年擴編至六支,2009年增加至7支,中國棒球聯賽在北京奧運結束後所獲得的贊助開始減少。原先打算開發中國市場而投入人力物力支援的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LB與日本職棒NPB也逐漸縮小合作規模或是撤出,導致中國棒球聯賽的營運越趨艱難,聯賽場次也隨之縮減。中國棒球聯賽與世界頂尖水平聯賽的差距越拉越大,表面上是賽事規劃、組織。
  • 「要在大聯盟賽場上寫我的名字!」這是中國棒球少年的追夢故事
    至此,他們正式開啟職業棒球運動員生涯,朝著夢想所在的大聯盟之路逐步邁進。為了記錄這四位中國少年棒球故事,MLB中國用鏡頭拍下了他們的成長,這便是2020賽季《大聯盟之路》系列紀錄片誕生背景。一開始,他尚未明白究竟什麼是棒球,來北京後,和隊友在賽場上贏得比賽,感受到勝利滋味和團隊精神,他才開始漸漸愛上棒球這項運動。